俞兴摇摇头:“我想错错了。”
宋宇锋愕然,嗯?爱猫也得分时候啊。
“错啊错,很多事有时候就是阴差阳错的。”俞兴瞧着两位投资人走远的背影,“沈总怎么心胸不太宽广呢。”
宋宇锋点点头,对于这位投资人的找事也有点恼火。
他盯着那位的方向,说了句:“嗯,幸好,兴哥的心胸也不宽广,咱们等以后呢。”
俞兴蹙眉:“不会说话就别说话,公司和我的形象就是这样一点一滴被误解的。”
宋宇锋不说话了,心里只憋了一句兴哥接受网易采访时所说的态度,只是普普通通的实话而已。
第212章 吹皱一池春水(5k)
俞兴不是一个没有心的人。
相反,他觉得自己有时候真还挺心软的。
可是……百晓生是一家没有心的公司,如果有心,它运行的机制就是它的心。
今天碰见这徐总,她的表现出乎意料,这就让人有点为难了。
俞兴变得有些沉默,只是坐在自己的位置静静观看本次的行业峰会。
宋宇锋兴致勃勃的听着台上嘉宾发言,他不是没出席过这样的场合,但那些时间都是作为记者,今天戴着公司工牌充当嘉宾,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他听了好一会才注意到老板似乎情绪不佳。
“兴哥,沈楠鹏想施加影响,结果,他对百晓生不仅没影响,我们的发展还越来越好,这不就行了嘛。”宋宇锋认为老板是因为沈楠鹏妄图刁难的事。
俞兴摇摇头,倒也直言不讳:“不是,我是在考虑徐总,忽然觉得她也不错。”
不仅这次表现不错,还存在后续有不少合作的可能性。
宋宇锋不以为然的说道:“不都还是利益往来,她要没投钱在公司,路过的时候能看我们一眼不?”
俞兴皱眉:“你这个人……”
宋宇锋没敢提近朱者赤的现象,只是悻悻的嘟囔道:“她又不想让你做别的,能到时候把她的钱增值就行。”
俞兴看了眼董事长,你这个人说话有时候也有点道理。
算了,就这样吧。
百晓生的机制是需要内容产出的,现在也远不到堪称成功的阶段,但是,土豆网的这个事吧……嗯,那位也未必会找上自己这边,现在的微博就发展很快。
如果土豆网的事不来找,那自己也不主动去翻,百晓生只正常转发业界情况,要是找上了门,那也就顺其自然吧。
俞兴完成了心理建设,觉得已经能对得住徐总的表现,毕竟……今日资本比自己都提前知道土豆网这对夫妻离婚的消息,最根本的问题更不在于爆料平台。
利益没分配好,不是在这爆料,就是在那爆。
行业峰会这一下午的时间很快过去,没有太出奇的地方。
很多时候,大家都是过来碰碰面,拓展拓展社交,而百晓生的网站属性有点尴尬,这方面带着负面光环。
下午五点钟,今日资本的刘建凯趁着散会匆匆找过来。
他一见到俞兴就是苦苦劝慰:“俞总,别吵架啊。”
俞兴愕然:“我吵架?刘总,你把事情搞清楚,是沈楠鹏找上我了。”
“我知道,我意思是,这种事哈哈一笑过去了,今天这种场合,不管吵赢吵输,都是百晓生输。”刘建凯苦口婆心,“百晓生现在呈现的商业属性比较敏感,做事风格又那么尖锐,不少同行肯定是看不惯的。”
他感觉自己像是一个保姆,又像是一个劝架专员,俞兴在节目里吵,和老板吵,和投资人吵……每回都得想方设法的平息。
刘建凯继续说道:“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吵,可以滑不溜秋的来处理,那沈楠鹏就是瞧准了你的性格,他才不怀好意的在这个场合找上来的。”
俞兴耸耸肩:“我不在乎。”
随即,他又说了句:“我连董事长都带来了。”
刘建凯看了眼旁边的宋宇锋,摇头道:“你带他又能干什么?”
“他要是太过分,这不怀好意,那不怀好意,我先说明白道理,他继续纠缠,那就让董事长上手了啊。”俞兴很自然的说道,“看看到底谁能更难看。”
刘建凯听得目瞪口呆,瞧着百晓生的董事长宋宇锋,万万没想到他还有这样的功能。
宋宇锋稍微捋了捋袖子,正色道:“维护公司名誉,作为董事长,我肯定在所不辞!徐总误事啊!”
刘建凯觉得这两人是在开玩笑,但见他们脸上都没笑意,忽然又觉得百晓生的人真能干出来这种事……
两边要是打起来,或许……
刘建凯想到沈总的金边眼镜,唔,或许,情势还真就逆转了。
他呆了好几秒,摇头道:“你们是真不怕麻烦啊!”
俞兴微微点头,坦然道:“是啊,我们就是麻烦本身。”
刘建凯无话可说。
“走吧,晚上请你吃饭。”俞兴邀请道。
刘建凯摇头:“我晚上……还有事。”
他晚上实际是有公司攒的饭局,但这次没敢请俞兴。
俞兴不以为意,也不往里探究,他今天晚上也得背背稿子,明天毕竟不是在自家公司登台,尽量还是能流畅完成才好。
不过,他这边早早的回了酒店准备,晚上还是有来自别人的邀请。
俞兴上次趁着淘宝商城要做促销而卖掉了比价网,彼时进行关键推动的阿里运营副总监程向文说下回来申城要请吃饭,结果,今天还真的想着尽尽地主之谊。
他想着还打算和阿里做一笔生意,这种互通有无的交际晚餐也就应了下来。
俞兴这天晚上没聊别的,主要就是聊国内外的移动化浪潮表现。
程向文不疑有它,毕竟,这位明天要发言的内容就是这个。
他只是对俞兴所说的时间点有些疑问:“这个移动化肯定是要有的,但怎么也得未来三五年吧,现在聊这些还属于比较前瞻式的东西。”
俞兴严肃的纠正道:“程总,移动化已经迫在眉睫了,没有几天就到2010年,这明年或者后年就是一个变化的关键节点,下个月咱们回去过年,过年之后回来上班再缓缓情绪,上半年就过去了一半,稍微研究研究业界动态,那就奔着年中去了,这种应对变化的心理不先准备,时间就太快了!”
程向文琢磨几秒,笑道:“俞总,照你这么说,你的百晓生是要搭上移动化的快车了?”
“不止是百晓生,如果可以,我们是愿意尝试更多的东西,也不介意在百晓生的框架之外多试试。”俞兴这么回答。
程向文立即明白了,猜测道:“俞总是要做一做垂直电商?”
俞兴哈哈一笑,举起酒杯:“电商有阿里,我觉得还是蛮难撼动的,过完年回来,我们再看看,到时如果有好机会,程总可以也来试试这波移动化浪潮。”
程向文碰了碰杯:“一定一定。”
俞兴喝了酒,摇头道:“程总,你也太敷衍了。”
“哈哈哈,俞总,我要是不敷衍,直接说实话,恐怕就得让你伤心了。”程向文调侃了一句,又好奇问道,“俞总,你刚出校园就创业,据说中间是去臻爱网工作了一段时间,你觉得创业和工作有什么不同?”
虽然是运营副总监,但程向文的职业履历比较按部就班,或者说,他的好奇是大部分职场人类似的好奇。
“这个问题嘛……”俞兴没说自己在臻爱网纯属摸鱼,而是考虑今天与程向文的沟通,给了一个游说式的答案,“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视角吧。”
程向文感兴趣的问道:“怎么说?”
“工作嘛,嗯,不同的工作是有难有易的,不过,就我的感受来看,大多数人只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只有少数人能想象他看不到的东西。”俞兴表述道,“就好像不论我再怎么说移动化,你没看到它出现在眼前,你是不会有动力去做的,可惜的是,等到它真的出现在你眼前,最大的机会可能已经消失了。”
程向文细细琢磨这句话,还真的有点被打动。
他思索了一会,反手敬了杯酒:“俞总,你这种创业的确实有嘴皮子,行,你要是真能折腾点不错的内容,到时候给我打电话。”
俞兴不再多说,干脆的喝了酒。
次日,早晨一醒,俞兴就又默念了两遍稿子,然而,他这边刚吃了早餐就接到组委会的通知,因为有嘉宾临时插队,发言被挪到最后一天。
“还有这样的?谁插队啊?要是第三天也有人插队呢?”俞兴惊讶。
“是当当网的李总。”工作人员回答了其中一个问题,对另一个问题只报以两声笑。
还有人插队怎么办?
当然是没名气的被挤掉。
俞兴换位思考,觉得……也正常。
作为被插队的人,他上午专门认真的听了听李果庆的发言,结果还听到了一点可能有关联的内容。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坚持质量为先,不能搞毫无底线的价格战,这只会恶化整个市场的生态环境。”李果庆在台上如是说。
俞兴坐在台下,觉得有名气的BOSS就是不一样,这位来到阿里的地方谈价格战的恶劣影响,谈了也就谈了。
峰会的第二天,除了资历很深的李果庆,还有网易的丁磊、搜狐的张朝阳等前辈,至于另外两家巨头的李艳红与马华腾,他们都没过来参加这次的活动。
“俞总,今天怎么没见你上台?”傍晚时刻,刘建凯又抽时间过来了一趟,询问情况。
“挪到明天上午了。”俞兴答道。
刘建凯见俞总的兴致似乎不高,鼓励了两句:“你别受影响啊,我还想听听你的高论呢。”
“其实也没什么高论,移动化的这个东西,大致方向都比较明确了。”俞兴思考道,“他今天这么一挪,我明天也想动一动内容,还是说点能让阿里有感受的东西比较好。”
刘建凯拍了拍俞兴的肩膀,希望他明天能用发言来改善一些公众形象。
不过,俞兴的兴致是真的减弱不少,因为……组委会这么一挪,明天更值得被自己关注的内容其实是过山峰的第三次出现。
与前面两次详实的做空不同,过山峰这次的正式内容只会是一句话。
俞兴想到可能出现的影响,不禁深深的吸了口气。
“兴哥,紧张吗?”宋宇锋注意到了老板的动作。
俞兴实话实说:“是的,有些紧张了。”
按理说,阿里转移支付宝的控制权,这应该是板上钉钉的,因为国内的政策要求不会受到什么蝴蝶效应,但在结果出来之前,未知总是让人心生恐惧。
万一呢……
12月30日,俞兴自上午坐在会场里就屏气凝神,等待过山峰突袭时刻的到来。
因为是峰会的最后一天,今天会场很热闹,嘉宾们彼此聊天,有的时候也不管台上有没有发言,前排的马伝、张朝阳、丁磊等人更是谈笑风生,频频被媒体记者们捕捉画面。
距离2010年只剩两天,阿里这次搞的活动还有点迎接新一年的意味,所以,大家的心态是比较放松的。
临近11点钟,俞兴提前起身到舞台旁边准备。
11点零5分,他拿着话筒,登上舞台。
因为有主持人的介绍,所以,台下很多人在俞兴登台的时候投以好奇的目光——这就是情报头子百晓生?
“大家好,我是来自百晓生公司的俞兴。”
“我做的是一个职场话题与内容的平台,不过,今天站在这里想聊聊国内的移动化浪潮,而之所以会萌生这样的想法,其实和我是一个普通创业者的经历有关。”
“普通创业者嘛,什么叫普通?直白点,没钱。”
“从去年到今年,我在申城出行的很多时候都是坐地铁,所以,我就注意到一个现象,现在的许许多多的乘客坐在地铁上的统一动作都是拿手机。”
“我上个月还和公司同事讨论,大家一起回忆了两年前、三年前、四年前的场景,好像不像现在这么有统一的消磨时间的动作。”
“所以,移动化这个事不在未来,它已经来了。”
俞兴从生活小事切入,谈到了一个明确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