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我这本证件,是真的还是假的。”
胡忠平的证件,是非常经典的“98式军人证件。”
这一代军人证件,并没有像“16式军人证件”那样,在外观上采取基本一样的设计,而是用证件的颜色,为持证人的身份做出了非常明显的区分。
军官证红,士兵证绿。
并且义务兵和士官拿的,都是“士兵证”,还不存在“士官证”这个说法。
而像是赵跃进,常定方这类老兵,手上还有更老的“工作证”,蓝色封面,
上书部队类别和部队代号。
毫不夸张的说,能持有这种“工作证”的,无一不是当年的人中龙凤,现在的栋梁之材!
赵卫红接过证件,仔细端详了一番,这才试探性的表示道,
“班长,应该是真的吧?”
“呵呵,卫红啊!”
“真的假的,你觉得还重要吗?”
“连你一个当兵的,都不敢百分之百的判定真假。”
“景区的工作人员,那就更不用说了!”
“而且重要的,根本不是证件的真假。”
“而是你查看证件真假的这个过程!”
说到这,胡忠平突然对第一个想出这种手段的人,很是“敬佩!”
“很多景区的工作人员,在无法确认证件真假的情况下,通常会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直接免票,将人给放进去。”
“毕竟,他们也怕得罪人。”
“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这种举动,其实是变相的,以景区工作人员的身份,认可了这份证件的真实性!”
一语惊醒梦中人!
此言一出,赵卫红的瞳孔骤然收缩,瞬间便意识到了这里面的关窍!
“而在场的其他人,看到这一幕后,也会认为这个军人的证件,也就是他们的身份,没有问题..:”
“因为获得了工作人员的认可...”
“嘿!卫红,脑子转的还蛮快的嘛!”
胡忠平淡淡一笑,轻轻挥舞著手里的“士兵证”,对著赵卫红很是感慨的继续说道。
“这样的事,你们在基层部队,可能见不到。”
“我们这群天天去城里转悠的,见的可太多了!”
“像是这种手段,还算是比较低级的。”
“还有去车站,医院,想要拿著证件,走优先窗口的...”
“所有的手段,都是为了利用其他公职人员的认可,来证明自己身份的真实性,好对他选中的对象,实施接下来的骗局!’
闻言,赵卫红非常认真的分析了片刻,忽然得出了一个令他感到有些毛骨悚然的结论。
如果不是事先了解了这方面的“内情”,那么这套骗术成功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高手”在民间啊!
如果不是来到三军纠察,赵卫红可能做梦都想不到。
居然还有这种善于拿捏人的心理,同时也是胆大包天的“天才!”
“遇上这种人,管他穿没穿军装,只要看见了就得查!”
“保不准会有什么惊喜!”
说罢,胡忠平又对赵卫红讲了一下另外“两纠。”
一个是对于悬挂部队车牌的车辆,管对方有没有违规行驶,只要看见了,
那就得上去查!
至于原因,也是和先前那条一样,都是为了防止有人冒充军人身份行骗。
而最后一纠,听起来就有些“平平无奇”了,要对那种身著军装,零散出现在公共场合的军人,进行检查。
如果前面两条,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那么这一条,主要针对的还是内部,说白了就是为了“出业绩!”
毕竟,作为军中的监管部门,胡忠平他们也不能成天老帮著“破案”,总要逮几个货真价实的“倒霉蛋”的。
不然还怎么树立三军纠察的赫赫威名!?
将这三类需要重点关注的情况记下。
赵卫红微微绷紧了表情,终于对胡忠平问出了那个他最为关心的问题!
“班长,那三不纠,又是个啥?”
“这你可得记仔细了!”
说到这,胡忠平的神情忽然严肃了不少,对著赵卫红非常认真的强调道!
“咱们虽然是省jun区的人,但侯城这地方,啥人都有可能冒出来!”
“比如大jun区政治部,就在咱们侯城!”
“侯城还有机场,某些首长外出开会,回来的时候都要经过侯城。”
“一般的校官倒还好,咱们三军纠察也不忧他!”
“可你要是碰到那种穿著军装,肩膀上却顶著跟你一样的列兵军衔,瞧著岁数还特别大的军人..:”
“别犹豫,你转身就走,就当自己没看见!”
“如果他要是满头白发,那更得有多远离多远!”
“这种人保底是麦一首长,甚至级别有可能更高!”
说到这,胡忠平还有些“不堪回首”的表示道。
“前两年,隔壁三中队有个楞种,给刚从燕京开会回来的jun区政委给纠了!”
“就因为人家刚刚顺路视察了一下基层,换上了个新兵的军衔蹲点!”
“他非说这是不按照规定著装,死活要让政委出示证件。”
“要不是政委拦著,气的人家警卫员都要在机场掏枪了!”
“后来的事,我就不和你多说了。”
“反正咱们大队,一直整顿到去年,今年才算是消停了..,
“虽然你在咱们中队,也待不了几天,不过为了避免意外情况,这方面的事,你还得多注意..:”
“卫红!卫红?”
“你听见没有啊?”
第220章 卫红,你一定能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三军纠察!【求订!】
在胡忠平满是疑惑的呼唤声中,赵卫红终于回过神来,但他并没有回答胡忠平的问话,而是有些突兀的问了一个“没头没尾”的问题。
“班长,这位给jun区政委纠了的纠察,后来怎么样了...?”
“咋的?你想见见这位大哥?”
“那可有点困难哟!”
胡忠平有些奇怪的警了赵卫红一眼,但还是耐心的对著赵卫红解释道。
“你应该也是发现了,咱们一中队,是独立驻扎的部队,有著特定的执勤区域。”
“大队剩下的几支中队,都和警备SL部驻扎在一起。”
“如果没有重大巡查行动,咱们几个月都不一定能去上一次警备SL部。”
“要是出勤的时候,有机会碰上了,我给你介绍介绍。”
“这大哥,可把咱们大队给折腾惨了!”
“估计明年也就退了!”
一提到这事,胡忠平便表现的咬牙切齿,显然对著这位“大哥”依旧有著极深的怨念。
“要我说,他就是活该!”
“人家政委戴啥军衔不行啊?他咋就知道政委的军衔戴错了?”
“想表现自己想疯了!这不是给首长上眼药吗?”
闻言,赵卫红微微挑了挑眉毛,不过却是什么也没有说,显得不置可否。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胡忠平的说法,其实没有问题。
为了拉近与基层官兵的距离。
麦穗干部到基层巡视时,通常会换上列兵的军衔,以此来表示官兵一体,无论是指挥员还是战土,都是普通一兵。
而在北方的部队中,这更是成为了一项约定俗成的“惯例。”
因为北方很冷,首长下来视察的时候,经常需要披著一件大衣。
偏偏大衣这东西,日常穿著有诸多不便,并不是一件经常会穿戴的衣服,回到有了暖气的室内,便通常会选择将大衣脱下。
是以,许多首长下去视察时,都会在大衣上装上一个列兵军衔,大衣一穿就是“新兵”,大衣一脱就是首长,主打的便是一个灵活多变,让人摸不著头脑。
赵卫红想了想,如果他是胡忠平口中的“楞种”,他应该是不会对这种情况,进行登记的,最多也就是查一查证件。
毕竟,按照“内务条令”的相关规定,军人应当配套穿著军服,佩带军衔等标志性装饰。
但条令也没说,当事人就必须佩戴自己所拥有的军衔啊?
麦一是军衔,一杠也是军衔,只要戴在身上,那就符合条令的规定!
胡忠平口中的楞种,咬死了政委佩戴的军衔有误,恐怕也是认出了政委的身份。
而这,也意味著这个“楞种”,陷入了一个死局。
认为政委著装不符合规定,那便意味著他认识政委,而他也应该知道,这种级别的干部,佩戴列兵军衔是常事,不足为奇。
可他依旧抓著这件事不放。
他是怎么想的,没人清楚。
但这其中蕴含著的,非常微妙的逻辑关系,恐怕才是胡忠平他们大队迎来整顿的最大原因!
而赵卫红,曾经也不是没见过类似的场面。
在347团的时候,唐远这位海军陆战队的副团级干部,不也换上了陆军的上等兵军衔?
赵卫红当时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从这就能看出来,赵卫红对于这种事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