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该建筑群的最中心。
而建筑的外围。
则配套了数千座小型粒子对撞装置。
暴雨之中。
国内最权威的光量子领域的研究人员们正站在基地大门口,翘首以盼。
“杨院长来了。”
看到杨墨到来后,众人神色欣喜。
冒着暴雨。
主动迎了上去。
“通知所有人,马上开会!”
杨墨撑着雨伞,快步走入了基地内。
没有丝毫停顿。
直奔会议室而去。
很快。
一场紧急会议,悄然召开。
……
燕京。
怪物研究院。
实验室。
“轰!”
“轰!”
“轰!”
高能粒子的对撞实验不断进行着。
陆伏远站在实验装置外,目不转睛的盯着前方。
额头上。
涌现出了细密的汗水。
“老师,最新数据,我们好像……成功了!”
一名年轻的研究人员拿着结果快速走到了陆伏远面前,激动道:“两千次模拟实验,证实我们从004降雨者巨角里解析出的粒子爆裂运转方式是可行的!”
“快,给我看看。”
陆伏远一手夺过数据,快速翻阅起来。
看着看着。
眼眸愈发明亮。
身躯忍不住颤抖起来。
“高能粒子流,自动成束,这将是粒子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十天。
他带着手下的粒子学团队,在实验室里研究了连续十天。
每天。
只睡了两三个小时。
好在体能提升后,他们每个人都能撑住如此高强度的研究工作。
终于。
将杨院长点名要的技术,解析了出来!
以该技术为核心,华夏在武器领域、工业领域都将取得全新的突破!
粒子束武器,主要由能源、粒子源、粒子加速器、目标识别、跟踪、自动扫描系统以及指挥控制系统等组成。
关键部分,则是产生高能粒子束的粒子加速器。
也正是这一步。
卡住了现代文明,致使粒子武器始终无法真正应用。
而他们研究出的高能粒子自动成束技术,可以将粒子源产生的电子、质子或光子加速到近光速,并用磁场把粒子聚集成密集的束流,直接或去掉电荷后发射出去极短的时间内将极大的能量传给目标,使其毁坏或失效。
“快,把这个好消息通知杨院长!”
他深吸了一口气,连忙对这名研究人员说道。
……
秦岭。
雷公电母研发基地。
会议室里。
“给我个时间,要多久才能将九章三号完成更新迭代?”
杨墨扫视着在座的众人,沉声问道。
下方。
光量子领域的研究人员们,正盯着桌上的一份【量子计算技术】。
看的入神。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
这份技术,远比九章三号原型机所运用的光量子计算技术更加先进。
堪称……
量子计算领域的天花板。
九章三号堪称全球最先进的一批量子计算机,可同时操纵255个光子,进行光量子信息运算。
但……
杨墨带来的这份技术,却可以同时操纵二十万个光子,进行运算!
今天家中有些私事,更新略晚,稍后还有一章。
第104章 十万天兵的构想!
相较于传统的计算机。
量子计算是一种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调控量子信息单元进行计算的全新计算模式。
华夏经过了这些年的研究突破,在量子计算上的集大成者,便是“九章三号”。
其采用量子叠加原理。
可进行的运算数量,超出了人类所能想象的极限。
单以速度来论。
“九章三号”仅靠255个光量子进行运算,在1微秒内算出的最复杂样本,换成当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需要200亿年才能完成。
而杨墨带来的这份技术。
已属于量子计算的天花板存在,可同时容纳二十万个光量子进行运算。
“这项技术,太超时代了。”
一个七十余岁的老教授苦笑了一声,神情有些复杂:“以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底蕴,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将‘九章三号’迭代到同时容纳二十万个光量子。”
他名叫孙长青。
是国内在光量子计算领域的前沿带头人。
曾经的“九章三号”研发工作,便是他主持的。
“那以现今的技术,最多能迭代到多少个光量子?”
杨墨皱了皱眉头,开口问道。
他也知道。
集大成者的量子计算机,可算天算地、算宇宙无穷。
其实。
地球上的许多科学家曾猜测,一旦人类完全掌握了量子计算机技术,距离研发出智能生命也就不远了。
而【科幻天庭计划】其中的一环。
便包含了对机械生命的构想,打造出护卫华夏的【十万天兵】【十万天将】。
“最多2000个。”
孙长青沉吟片刻,给出了一个上限数字。
顿了顿。
他又补充道:“虽然只有2000个,但迭代后的‘九章三号’运算速度,将提升800万倍,应该足够承载【雷公电母】运行推演的任务了。”
作为该项计划的参与人之一。
他早已看过了详细的【雷公电母】计划,很清楚杨墨为什么非要更新迭代九章三号。
九章三号是很牛逼。
但……
【雷公电母】的运行,涉及了大量的数据推演。
运算量之庞大。
九章三号根本完成不了。
“八百万倍,的确足够了。”
杨墨神情微动,点了点头。
八百万倍。
也就是说,九章三号要运算推演九十天的数据,迭代后只需要1秒钟便能完成。
其算力。
将刷新全球的科技极限,让各国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