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
一份18号木牍的文字翻译,便送到了杨墨手中。
杨墨伸手接过这份资料。
仔细看了起来。
原文:“二月朔日,今学甚难,伤未智也……书相家爵不,诚当勤,惊亦勿弃,苦心研久……呜呼,难也,中子速动,强子撞击,湮灭虚竟何解……”
看到这里。
杨墨眉头皱了皱,上面的内容太过支离破碎。
乍一看。
他也不太懂。
反倒是“中子速动”“强子撞击”“湮灭虚”这几个词,的确像是反物质领域的专业名词。
“其实,这些木牍要结合起来看。”
赵芸萱察觉出杨墨的疑惑,笑着解释道:“我们研究了一共27份的木牍内容,已可初步确定,这些木牍是先秦时期齐国的平民所写的。”
“有点类似于笔记,偶尔涉及了一些家长里短,但最多的内容,还是学问心得。”
“比如说这份21号木牍,上面写着《九丘》的一小段内容。”
“27号木牍,上面写着《虞夏书》某段内容。”
“通过这些,我们大概可以判断,这个墓穴主人的身份,应该是个家境不错的平民。”
“而且,这些木牍里面提到最多的两个名字,分别是‘惊’和‘衷’,两人可能是兄弟或者其他亲戚关系,其中之一,应该就是墓主人。”
当着杨墨和林雪烟的面。
她将木牍里的内容,详细解释了一遍。
还附带了他们考古团队的专业分析。
“等等,你刚才说什么?!”
杨墨听到最后,瞳孔猛地放大。
怔在了当场。
赵芸萱被杨墨的反应吓了一跳。
诧异的看向了林雪烟。
林雪烟连忙上前,柔声解释道:“赵教授,我们院长可能刚才没听清,您能不能再仔细说说。”
“虽然我们是推测,但还是有很大把握的。”
赵芸萱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惊’和‘衷’这两个名字,在木牍中一共出现了38次,从随葬的物品来看,墓主人的家境也很不错,有些许家底,至少可以供给他读私塾。”
杨墨听到这里。
不禁倒吸了口冷气,脸上写满了不敢置信。
惊。
衷。
这两个名字,他当然不可能陌生。
每次石碑开启,进入稷下学宫,他最先遇到的都是这二人。
甚至……
赵芸萱教授口中的私塾,极有可能都是稷下学宫。
“他们怎么会是真的?”
他摇着头,不断喃喃自语。
一直以来。
他只以为稷下学宫是个既定的程序。
里面的所有人。
包括山长、惊、衷、看门老者在内,都是按照一样的程序日复一日的执行着。
就像是游戏里设定的NPC一样。
可现在……
稷下学宫里的人和事,却出现在了现实之中。
被考古发掘了出来!
惊和衷的名字,可能是偶然。
可18号木牍上,却连前不久他向山长请教的反物质技术都出现了!
这绝对不可能是偶然!
“所以,稷下学宫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
杨墨心中愈发茫然。
他多次探索过稷下学宫,本以为它只是个石碑内的空间。
里面安排了诸多程序意识。
日复一日的不断循环。
除了阿卿之外,所有人的意识每隔24小时便会被重置。
可现在……
他猛然发现,自己之前的猜测似乎全都错了。
大错特错。
“对了,赵教授,你能确定墓主人的生活年代吗?”
他深吸了一口气,再次看向了赵芸萱。
“这正是我们的工作。”
赵芸萱点了点头,拿出了另一份分析资料道:“我们根据各种文物的年代,初步判定应该墓主人应该是生活在春秋晚期,战国早期。”
顿了顿。
她又补充道:“再根据木牍上偶尔提及的几个历史事件,我们猜测,木牍应该是在公元前475年之477年这三年内所写的。”
“您刚才看的18号木牍,在公元前476年的二月朔日写下的。”
“公元前476年?”
林雪烟眨了眨眼睛,掐着手指算了起来:“距今的话,岂不是正好2500年整?”
赵芸萱愣了一下。
随后笑道:“你这么一算,倒还真是,恰好是2500年。”
“两千五百年。”
杨墨咽了咽口水,只感觉头皮发麻。
阿卿说过。
她在稷下学宫待了91万多天。
折算下来。
正好是2500年。
而根据他此前的推测。
那个幕后之人至今为止,帮助了华夏两次,第一次也正是2500年前!
“两千五百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喃喃着,越想越觉得心惊。
“两千五百年前?”
赵芸萱听到杨墨的自言自语,笑着说道:“两千五百年前,正是公元前476年,这一年发生的大事可不少。”
“在这一年,各国前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变法,发起了各种新式治国制度,奋发图强,国力攀升速度远超春秋时期。”
“在这一年,儒学的创始人孔子逝世,一个文化的时代就此终结。”
“在这一年,天下私塾逆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官办学堂,稷下学宫也在齐国应运而生。”
“在这一年,华夏彻底终结了腐朽落后的奴隶制,社会制度再次转型,朝着更为先进的封建制迈进。”
“在这一年,诸子学说诞生的数量最为惊人,百家争鸣的盛世达到了巅峰,奠定了如今恢弘璀璨的华夏文明。”
“在这一年……”
作为历史考古学的教授。
她如数家珍一般,将公元前476年所发生的代表性事件都说了出来。
一桩桩。
一件件。
对华夏的历史来说,影响都极为深远。
正因如此。
华夏历代的历史学家们,都将公元前476年当做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当做了华夏文明的另一个“源头”。
“这……”
杨墨心中掀起滔天巨浪,自己好像接触到了某个更深层次的谜团。
华夏在2500年前。
为什么集中性的爆发出了这么多的事件?是因为当时的稷下学宫降临吗?
孔子、诸子百家……
他们在这次事件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身份?
最关键的是。
惊和衷,还有那份反物质技术,为何会映射到了2500年前?!
“院长?院长?”
林雪烟伸手在杨墨眼前晃了晃,突然有些担忧:“您没事吧?”
杨墨回过神。
长呼了一口气。
摇了摇头道:“我没事。”
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