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荣得知张焕春和贾东明的来意,脸上流露出疑惑的表情,好奇地对两人问道:“老张!东明同志!伱们想找死者家属了解什么情况?”
贾东明听到吴光荣的询问,不等张焕春开口回答,笑着对吴光荣问道:“吴支队长!情况是这样的,刚刚我们专门去发现尸体的垃圾堆看过,根据垃圾堆周边的环境,我们怀疑那处垃圾堆,并不是第一案发现场。”
“所以我们就想找死者家属了解下,平日里死者上下班的轨迹,找到凶手行凶时的第一案发现场,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吴光荣得知张焕春和贾东明两人的来意,一脸惊讶地对贾东明问道:“贾东明同志!你的意思是说,那垃圾堆并不是第一案发现场?你能不能跟我好好说说,你的根据是什么?”
贾东明听到吴光荣的询问,想到勘察垃圾堆时得出的结论,一脸严谨地介绍道:“吴支队长!虽然那处垃圾堆的位置比较偏僻,却靠近马路边上,再加上周围都是房子,只要有人经过,就会很容易发现垃圾堆那边的动静。”
“而且卷宗里也清楚的记录着,死者在死前,曾经遭受性侵和虐待,但是那处垃圾堆,根本就不具备,让凶手顺利完成性侵和虐待的条件,所以我才会怀疑,那里并不是第一现场。”
“至于凶手行凶的第一现场,应该是在死者平日上下班的固定线路附近,而且还是一处跟垃圾堆的距离并不是很远的地方,所以我们才会找死者家属了解一下,死者平日上下班,都是走那条线路回家。”
吴光荣听到贾东明的分析,感觉贾东明的分析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贾东明提到的固定线路,让吴光荣感到有些不解,于是就对贾东明问道:“贾东明同志!听你的意思,凶手并不是随机作案,而是有目标、有目的的进行作案?”
贾东明听到吴光荣的询问,下意识地点了点头,非常肯定地回答道:“吴支队长!如果我的判断没错的话,凶手应该盯了死者有一段时间了,而且还根据死者平日里上下班的线路,事先找好了行凶的地方,然后趁死者不备,将死者挟持到他事先选好的地方,对司长实施性侵。”
吴光荣认真的听完贾东明的分析,立刻对贾东明和张焕春两人招呼道:“老张!东明同志!你们两个先坐一会,我安排个人,去把死者的丈夫喊到局里来,具体的情况,等死者的丈夫来了以后,你们再问对方。”
等了大概半个多小时以后,一名公安领着一位年轻人,从外面走进吴光荣的办公室,一脸恭敬地向吴光荣汇报道:“支队长!游丽云的丈夫张兴来了。”
吴光荣听到下属的汇报,看到满脸痛苦的站在一旁的张兴,一脸同情地对张兴安慰道:“张兴同志!对于游丽云的遭遇,我们深表同情,现在我的两位同事,想找你了解几个问题,希望你能够如实回答。”
张兴听到吴光荣的话,原本悲悯的脸上,立刻流露出仇恨的目光,开口回答道:“公安同志!你们有什么事情要问,尽管请开口,只要能够找出杀害我媳妇的凶手,为我媳妇报仇雪恨,我保证全力配合你们的调查。”
贾东明听到张兴的承诺,一脸严谨地对张兴问道:“张兴同志!你的妻子游丽云在这段时间,有没有一些反常的行为?或者是在家里说过,遇到什么奇怪的人,或者是发现有人跟踪她?”
张兴听到贾东明提出的问题,仔细的沉思了一会,这才开口介绍道:“公安同志!我们家丽云除了正常上下班,平日里几乎都是在家里,我也没有看到她有什么反常的行为。”
“至于你刚刚说,有没有遇到奇怪的人,或者发现有人跟踪她这类的事情,我也没听丽云提起过,不过在上个星期,丽云因为急着赶去上班,在去上班的路上,骑车把一个收破烂的人给撞了。”
“当时丽云因为急着去上班,跟对方说了声对不起,然后给对方赔了一块钱,然后就骑着自行车去上班了。”
贾东明听到张兴提到收破烂的人,立刻就感觉这个人,非常符合嫌疑人的特征,因为收破烂需要走街串巷,对朝阳区这一带的大街小巷,肯定是非常熟悉。
心中产生这种想法,贾东明立刻对张兴问道:“张兴同志!你刚刚提到的那个收破烂的人,游丽云有没有告诉过你,她是在哪里撞了那个收破烂的人?那个收破烂的人,大概是几岁?长相方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张兴听到贾东明的询问,下意识的摇了摇头,回答道:“公安同志,那个收破烂的长相和年龄,我们家丽云并没提,不过她撞车倒地的时候,曾经骂了那收破烂的人几句,对方就拦着不让丽云离开,后来是周围的群众们劝说过后,丽云赔了一块钱,这才把我们家丽云给放了。”
张兴的话说到这里,仿佛是突然想到什么,连忙对贾东明问道:“公安同志!难道杀害我们家丽云的凶手,就是那个捡破烂的?”
贾东明听到张兴的询问,下意识地摇了摇头,回答道:“张兴同志!我们只是例行了解情况,有的时候一些小细节,往往就会成为关键的线索。”
贾东明的话说到这里,稍微顿了顿,接着问道:“张兴同志!你爱人平日里上下班,是走固定的路线呢?还是随机选择的路线?”
张兴听到贾东明的询问,立刻介绍道:“公安同志!我爱人每天上下班,走的都是固定的线路,从我们家穿过金桐路,直接可以到他们歌舞团。”
贾东明听到张兴介绍的情况,在脑海里大概琢磨了片刻,一脸严谨地对张兴说道:“张兴同志!谢谢你的配合,咱们今天就谈到这里,如果还有什么事情需要了解,我们的同志会再来找你。”
张兴听到贾东明的话,想到自己的妻子,连忙向贾东明等人恳求道:“公安同志!希望你们能够早点找出凶手,为我的爱人报仇雪恨。”
张焕春看着张兴离开以后,这才开口说道:“东明!老吴!收破烂的人,整天都游走于大街小巷,对于这附近的道路肯定是非常熟悉,而且他用于收破烂的交通工具,非常适合用来搬运尸体,我觉得跟游丽云发生矛盾的那个收破烂,嫌疑很大。”
贾东明听到张焕春的分析,赞同地点了点头,回答道:“张支队长的分析很有道理,不过当前最重要的是找到第一案发现场。”
张焕春听到贾东明的话,立刻对贾东明问道:“东明同志!难道你已经有了具体的目标了吗?”
贾东明听到张焕春的询问,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一脸严谨地回答道:“张支队长!吴支队长!如果我的判断没错,第一现场应该就在金桐路这个附近,咱们只要派人去街道办,问问看这条路附近,有没有什么废弃的小院,应该就能够找到第一现场。”
吴光荣听到贾东明的回答,立刻从办公桌前站了起来,开口回答道:“行!那我现在就安排人去调查。”
第239章 贾东明的承诺!
下午三点多钟,两名公安敲门走进吴光荣的办公室,一脸恭敬地汇报道:“报告!支队长!根据我们从街道办了解到的情况,在金桐路那边,有一座二进的院子,在几年前被小日子的飞机给炸塌了,现在一直都废弃在那里。”
贾东明听到那名公安汇报的情况,立刻就从沙发前站了起来,笑着说道:“张支队长!吴支队长!要不咱们就去那处废弃的二进院子看看吧!”
张焕春听到贾东明的话,立刻从沙发前站了起来,开口回答道:“行!那咱们就去那座废弃的院子看看。”
很快一行五人,坐着朝阳分局的两辆边三轮,来到街道办说的那座废弃二进院门口,贾东明看着眼前,连围墙都被炸塌的两进小院,直觉告诉他,这座二进小院,应该就是第一案发现场。
推开那扇已经摇摇欲坠的木门,一座杂草丛生的院子,就出现在贾东明等人的眼前,贾东明看着眼前破败的院子,立刻使用鹰眼技能,对这座院子展开搜索。
贾东明目光在院子里扫了一圈,最后定格在东厢房上,因为他在东厢房内发现血渍和一些痕迹,随即就朝着东厢房的方向走去。
贾东明还没走到东厢房门口,一条拖痕就出现在他的视线里,一股淡淡的血腥味,从屋里传了出来,让贾东明忍不住喊道:“吴支队长!张支队长!你们快看着地上留下的痕迹和脚印,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里应该就是第一案发现场。”
张焕春和吴光荣两人,听到贾东明的喊声,立刻朝着贾东明所在位置走来,当他们看到地面的泥土上残留的痕迹时,全都为之一震。
贾东明手指着地下的拖痕,开口说道:“通过这地上的拖痕,死者应该是被凶手捂住嘴巴,从那处坍塌的围墙从拖进院子的。”
贾东明的话说到这,接着介绍道:“另外你们再闻闻看,这东厢房内,是不是有股浓郁的血腥味。”
吴光荣听到贾东明的介绍,看着地上留下的痕迹,然后试着闻了闻空气,结果就闻到了熟悉的血腥味,于是就对身旁的一名公安吩咐道:“小阮!你赶紧回局里一趟,让三大队立刻到这里来一趟,另外通知法医科,让他们也安排人过来。”
贾东明沿着地上的拖痕,一直走到围墙的坍塌处,他看到围墙外面,类似板车轮胎残留的痕迹,几乎能够断定,那名收废品的人,应该就是杀害游丽云的凶手,至于对方是否东城分局的连环杀人案的真凶,那就需要进一步去确认。
贾东明看完围墙外车轮留下的痕迹,转身又走回到院子内,为了保护现场,贾东明并没立刻进入东厢房内,而是对吴光荣和张焕春两人介绍道:“吴支队长!张支队长!刚刚我到院子外面看了一眼,外面有明显的车轮痕迹,而且还是板车的车轮痕迹,如果我的判断没错,那个收废品的人,应该就是杀害游丽云的凶手。”
“当然了,这只不过是我的初步判断,一切都要以事实为依据,用证据来说话。”
张焕春听到贾东明的判断,立刻对贾东明问道:“东明!那这起案件的凶手,跟咱们东城区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呢?”
这个年代并没有DNA的提取技术,如果有的话,就凭着凶手留下的DNA,就能够非常轻松的缺点,这起案件的凶手,是否就是连环杀人案的凶手。
贾东明听到张焕春的询问,稍微沉思了一会,这才开口说道:“张张支队长!咱们东城的连环杀人案的卷宗,我还没看过,暂时没办法确认这件事情。”
众人等了大概半个多小时,朝阳分局刑侦三大队的公安和法医终于是赶到了,吴光荣见到赶来的下属们,手指着不远处的东厢房,一脸严谨地命令道:“周贤龙!伱赶紧带人,对这座屋子展开勘察工作,确定这里是否就是第一案发现场。”
几名公安听到吴光荣的指示,立刻按照吴光荣的指示,对东厢房展开现场勘察,结果屋里残留的衣服碎片,变相的证实了这里,就是案发的第一现场。
张焕春为了确定,这起案件的真凶,是否就是东城区连环杀人案的真凶,就拉着贾东明徒步走回到朝阳分局,然后骑着自行车,就和贾东明一起赶回东城分局。
两人回到东城分局的时候,时间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张焕春把一大叠案件的卷宗,往贾东明的办公桌前一放,立刻对贾东明说道:“东明!你赶紧看看这些卷宗,看看咱们东城的连环杀人案,跟朝阳分局的杀人案,是否是同一个杀人真凶。”
贾东明看到张焕春搬到办公室来的卷宗,感受到张焕春内心中的着急,随后便拿起一份卷宗,认真的看了起来。
贾东明用了半个多小时,才看完三起案件的卷宗,通过这三份早期的卷宗,贾东明明显发现,凶手第一次作案的时候,明显是有些生疏,甚至是害怕,直到第三起案件发生以后,凶手的手段逐渐变得老练许多,甚至还把案发现场给清理干净。
“东明!刚刚朝阳分局那边打来电话,说他们根据现场遗留下来的脚印进行比对,发现跟游丽云发生争吵的那个收废品的工人,并不是杀害游丽云的凶手。”正当贾东明在脑海里琢磨着凶手行凶的变化时,张焕春从外面走进贾东明的办公室,一脸凝重地把朝阳分局的调查结果,告诉贾东明。
贾东明听到张焕春介绍的情况,脸上流露出疑惑的表情,不解地对张焕春问道:“张支队长!那围墙外面留下来的痕迹,明显就是一辆推车留下的痕迹,你让朝阳分局找人问问,那附近总共有多少个收废品的人员,然后再对这些收废品的人员逐一进行排查,我相信很快就能够找出真凶来。”
张焕春听到贾东明的提醒,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当他看到贾东明摆放在桌子上的卷宗时,立刻对贾东明问道:“东明!你刚刚已经看了好几份卷宗,你觉得咱们东城的连环杀人案,会不会是朝阳区的凶手干的。”
贾东明听到张焕春的询问,想到他刚刚看到的卷宗内容,一脸严谨地介绍道:“张支队长!根据凶手的作案手段,跟朝阳分局的这起案件,有七八分的相似。”
“同时我也从这三份卷宗里发现,凶手在行凶的过程中,手段逐渐变得老练起来,至于这个连环杀人案的凶手,是否就是朝阳那起杀人案的的凶手,我需要看完所有卷宗才能确定。”
张焕春听到贾东明介绍的情况,虽然心底有些失望,但是他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随即就点了点头,一脸严谨地回答道:“嗯!东明!那你慢慢看,我先回办公室去,把你刚刚说的情况,跟朝阳分局那边做个反馈,让他们安排人继续进行排查。”
贾东明听到张焕春的话,怎么会明白张焕春内心中的想法,笑着回答道:“张支队长!案件不破,无法告慰死者,案件不破,无法向百姓交代,无论朝阳分局的那个凶手,是不是连环杀人案的凶手,我也会想办法把凶手给揪出来,给那些死者和死者家属们一个交待。”
张焕春听到贾东明的承诺,满意地点了点头,开口对贾东明承诺道:“东明同志!如果您能够侦破这起案件,我私人掏腰包请你去全聚德吃烤鸭!”
贾东明听到张焕春画的大饼,脸上流露出自信的笑容,不忘对张焕春提醒道:“张支队长!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到时候你可别反悔?”
第240章 不是同一个凶手!
张焕春离开了贾东明的办公室以后,快速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立刻按住放在办公桌上的电话,用力地摇了几圈,随后拿起话筒,一脸严谨地说道:“是总机吗?麻烦你帮我转接朝阳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吴光荣办公室的电话。”
“您好!我是吴光荣,请问是哪位?”张焕春没等多久,电话就接通了,吴光荣礼貌的询问声,立刻就从电话里传来。
张焕春听到吴光荣的询问声,立刻对吴光荣说道:“老吴!关于你们刚刚反馈的情况我已经跟东明同志说了,东明说让你们查一查,那一带除了那名废品收购员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废品收购员?东明同志非常肯定,现场遗留下来的车轮痕迹,就是用来装废品的推车轮胎留下的痕迹。”
电话那头的吴光荣,听到张焕春如此肯定的结论,眉头不由一皱,用质疑的口气对张焕春问道:“老张!这贾东明真的有伱说的那么神吗?仅凭案发现场留下的一些痕迹,他就敢确定凶手就是废品收购员?”
张焕春听到吴光荣提出的质疑,想到贾东明曾经连续破获的两起案件,一脸严谨地对吴光荣说道:“老吴!不是我要往贾东明脸上贴金,而是他在痕迹学和追踪方面的能力,在我们东城分局称第二,绝对没有人敢称第一。”
“前不久轧钢厂发生了一起盗窃案件,贾东明就是根据窃贼留在现场的脚印,判断出窃贼的身高和身体残疾的特征,并且根据窃贼留下的脚印,一路从轧钢厂追踪到窃贼家里,直接就来了一个人赃俱获。”
“前几天纺织厂的一名发生了一起女工被奸杀的案件,二大队调查了许久,却没有掌握任何有用的证据,谢坚只能向贾东明求助,贾东明仅凭现场留下的痕迹,一路追查到纺织厂,揪出了跟那名死者有染的保卫人员,原本被认定的奸杀案,最终却成了一起杀人嫁祸案。”
吴光荣得知贾东明的光荣事迹,再结合贾东明成功帮他们找到案发现场的事情,吴光荣终于有些相信张焕春的届时,一脸严谨地回答道:“行!那我就再去问问那些废品收购员,看看在案发现场那一带,还有没有其他废品收购员。”
张焕春听到吴光荣的回答,这才放下心来,不忘对吴光荣叮嘱道:“老吴!我在办公室这边等你的消息,如果你们那边有新的发现,记得给我打电话。”
吴光荣挂断张焕春的电话以后,立刻就来到刑侦三大队的办公室,对着刑侦三大队的大队长喊道:“周贤龙!那名废品收购员你们放了吗?”
周贤龙听到吴光荣问起废品收购员,立刻恭敬地汇报道:“支队长!还没呢?我打算等去核实消息的队友回来以后,彻底排除这名废品收购的嫌疑以后,再把人给放了。”
吴光荣听到周贤龙汇报的情况,立刻就朝着审讯室的方向走去。
“支队长好!”很快吴光荣就来到一间审讯室门口,负责看门的公安,见到吴光荣的到来,立刻恭敬地跟吴光荣打招呼。
吴光荣听到下属的问好,一脸严谨地说道:“小张!把门打开一下,我要找这名废品收购员了解一些情况。”
审讯室的门很快就被打开了,吴光荣走进审讯室,看到坐在审讯室里的废品收购员,一脸严肃地对其问道:“苏强!你负责的那片区域,除了你一个废品收购员以外,还有其他废品收购员吗?”
心情忐忑的苏强,听到吴光荣的询问,整个人明显一愣,连忙开口回答道:“公安同志!金桐路那一带的废品收购任务,原本并不是我负责的,我也是一个星期前,才接手这一片的废品收购任务。”
吴光荣听到苏强介绍的情况,整个人明显一愣,连忙对其问道:“苏强!原来是谁在负责?我们去你们废品收购站找你的时候,原来负责的那个人有没有在废品收购站?”
苏强听到吴光荣的询问,连忙回答道:“公安同志!原来那个人名叫叶广西,那天我被那个女的给撞倒的时候叶广西也在,你们的同志到废品收购站找我的时候,叶广西外出收购废品还没回来。”
吴光荣听到苏强的回答,立刻对苏强问道:“苏强!叶广西今年几岁,他现在是负责哪个片区,他的家住在哪里?家里总共有几口人?”
苏强听到吴光荣的询问,连忙向吴光荣介绍道:“公安同志!我记得叶广西今年好像是四十三岁,之前是他负责我们这一片,前不久我们调换片区,他从这里调换到东直门那一带,至于他家住在哪里,我倒是不怎么清楚,至于他家里几口人,我听说他老婆被他打的跟人跑了,现在就一个人。”
吴光荣听到苏强介绍的情况,立刻就意识到,苏强口中的叶广西,非常符合凶手的特征,这时他连忙转身走出审讯室,快步来到三大队的办公室,大声对周贤龙喊道:“周贤龙!你立刻带人去废品收购站,找一个名叫叶广西的废品收购员,这个家伙很可能就是真正的杀人凶手。”
周贤龙听到吴光荣的吩咐,脸上立刻流露出惊愕的表情,随后很快又反应过来,连忙朝着吴光荣敬了一个礼,随后对着几名下属喊了一声,带着几人离开了办公室。
很快两辆破三轮,就从朝阳分局大院里驶出,朝着废品收购站的方向骑去。
傍晚五点半,当贾东明看完大部分卷宗的时候,心底对这起连环杀人案,终于是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通过这些卷宗里记录的内容,贾东明发现这些受害者的死因,全都是颈部被切开,而朝阳分局的那起案件,死者是在被性侵的时候,因为窒息而死,仅凭这一点,贾东明隐隐的感觉,朝阳分局的案子,跟他手上的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并不是同一个人。
另外死者除了颈部被切开以外,死者的上身全都留下了大量的刀伤,由此可见,凶手的犯罪动机属于变态性泄欲,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反社会人格障碍,这种变态的凶手如果不让他尽快伏法的话,肯定还会出来作案。
这时贾东明连忙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笔记,开始记录凶手实施犯罪的具体时间,以及这些案件的案发地点,试图从这些信息中,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东明同志!你这边有进展了吗?”正当贾东明在记录案发时间和案发地点时,张焕春敲门走进贾东明的办公室,一脸期望地对贾东明问道。
贾东明听到张焕春的询问,本能的抬起头,看到从外面走进办公室的张焕春,开口对其说道:“张支队长!我这边暂时还没有任何头绪,不过我可以肯定,朝阳分局的那个凶手,并不是连环杀人案的凶手。”
“什么!朝阳分局的那起案件的凶手,并不是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你是以什么为根据,做出这种判断的?”张焕春听到贾东明做出的判断,脸上流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连忙对贾东明问道。
贾东明听到张焕春的询问,看到张焕春那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将卷宗推到张焕春的面前,语气十分严谨地介绍道:“张支队长!这些死者有个共性,全都是被凶手割开颈部而亡,且身上还有多处刀伤,而朝阳分局的那位死者,则是属于窒息而亡。”
这些卷宗张焕春看了不下十遍,对于死者的死因,张焕春自然是一清二楚,面对贾东明给出的答复,张焕春的脸上流露出失落的表情,无奈地回答道:“东明同志!看来是我把事情想的太过美好了。”
第241章 熊掌!
贾东明收拾好办公桌上的卷宗,骑着自行车离开东城分局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傍晚六点多钟。
考虑到过两天要请客的事情,贾东明找了一处没人的地方,从系统空间里拿出一些物资,就骑着自行车朝着同锣鼓巷的方向骑去。
很快贾东明就回到了四合院,门神阎埠贵见到贾东明自行车后座上的物资,顿时感觉眼前一亮,本能的想要上前占些便宜,结果他刚刚踏出两步,突然想到昨天发生的事情,立刻停下脚步,满脸尴尬的朝着阎家走去。
阎埠贵的举动,贾东明完全看在眼里,他看着阎埠贵那落荒而逃的背影,嘴角微微翘起,眼中闪过鄙夷的眼神,这才推着自行车,朝着中院走去。
“贾处长!您下班回来了!”前院的一名住户,同样也是看到了阎埠贵的举动,双眼中流露出鄙夷的眼神,随后十分热情地跟贾东明打招呼。
贾东明听到那名住户的话,一边推着自行车,一边跟对方打招呼道:“宋大哥!今天单位事情多,所以回来的比较晚,您吃了吗?”
姓宋的中年人,听到贾东明的话,笑呵呵地回答道:“贾处长!我们家也是刚刚吃完晚饭,我正准备出来消消食,没想到就遇到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