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大画家 第878节

  她还是觉得去新加坡双年展上看看侦探猫大姐姐如何在严肃艺术界真正打响第一枪,来得更加重要。

  可从另一方面来讲。

  安娜又是个蛮有仪式感的姑娘。

  她为侦探猫搞定了狮城双年展的特邀参展的名额,协调了加入简·阿诺的插画工作室的事宜,也安排好了参加画展的画作主题和创作方向。

  但等待新加坡双年展即将招开的前夕。

  伊莲娜小姐却迟疑了起来。

  “还是太仓促了一些。”安娜一边小口吃着松饼,脑海里转过这个念头,“也不是侦探猫大姐姐最为擅长的画法。”

  “未必能得到大奖。这不是侦探猫最好的作品面貌。也不是我们最好的遇见方式。”

  她咬了一下嘴唇。

  姨妈生病的时候,到了晚期,除了护工以外,极少会让他人陪同,甚至包括安娜小姐。

  人是很难在疾病面前保持优雅的。

  有些癌症的患者每一天都像是垂死的鱼,无比的艰难的喘息着,也有癌症的患者,排泄物甚至会不受控制的从食道中涌出来。

  或许富人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治疗条件,但是当生命走到了某个阶段,死亡总是会如影随行的每一个人。他们在每一次呼吸之中,都能感受到永恒的漫漫长夜即将到来时,那种在胸口翻涌不休的凉意。

  它是恐惧特有的味道。

  这种味道里充斥着生命特有的残忍,也充斥着生命所特有的公平。

  任你是身家亿万的富翁,家喻户晓的名人,还是躺在救济院里的乞丐,都一样。

  财富也许能让你请来温柔貌美的年轻的小姑娘来给你插尿管,擦屁股,却不能淡化这这种恐惧感。

  一无所有的乞丐,也许比被护工环绕着的富翁,面对死亡时更加的坦然。

  也许……天底下唯有真正坚定的信仰,或者某种绝对崇高的精神与理想,才能让人拥有看淡生死的高贵,这是极难极难的事情。

  安娜知道,姨妈是个非常坚强的女人,但身为一个一辈子都没有吃过什么苦的优渥的上流阶级的小姐,在生命的最后,在她的心底里,或许还是在害怕的。

  但她从来没有在自己的身前表现出来过这一点。

  安娜只被允许按时间定期去特护病房里探望姨妈,一开始是每天一次,后来变成了每两天一次,每三天一次,很快就变成了每周一次。

  探望的时间也从一开始的一个小时,消减成为了最后的一盏茶的时间。

  但每一次探望。

  姨妈都会打扮的很漂亮,穿上一身用来喝下午茶的明黄色长袍,不要任何护工的陪伴,准备一点小点心,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和安娜谈谈天,说说学校发生的事情,甚至聊一聊最近网上都在热议的明星八卦。

  比起姨妈来。

  只看精神状态,安娜才是更加不适、纠结、恐惧,像是重病患者的那个。

  她的脸上总是充斥着悲伤。

  一般家庭可能感受到孩子的拳拳心意,大人抱着孩子,一起默默的流泪,空气中飘荡着温情又哀伤的气氛什么的。

  但是姨妈却为此发了脾气。

  “安娜·伊莲娜小姐!你今天进门时连帽子都没有随身携带,我教过你被邀请喝下午茶的规矩,对吧。”姨妈念着她的全名,“你是来怜悯我来的么?我有允许你跑过来怜悯我么。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就不想在这里见到你。请你立刻离开。我不想让我生命最后的时间,浪费在被人怜悯这件事上。”

  大概是看到安娜有点被吓到了。

  姨妈的声音才终于软了下来。

  她幽幽的叹息了一声,轻轻的拍拍安娜的腿:“安娜,如果你真正爱一个人,并发自内心的愿意尊重她的话,那么你就要相信,对她来说,真正希望看到的是像开屏的孔雀一样,把最漂亮,最优雅,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你的面前,而非反过来。”

  “有些时候,人生需要陪伴。有些时候,真切的爱,要懂得适当的回避。”姨妈向她眨眨眼睛。

  两周后。

  在一次探视期间,姨妈从椅子摔了下去。

  仪器开始滴滴搭搭的报警,(那时即使是很短的探视,也需要随身插着各种管子和注射针),医生们开始从门外涌入,为姨妈戴上氧气面罩,紧急注射着各种药品。

  那一刻。

  安娜的心中涌上了一种强烈的直觉。

  预感或者是启迪。

  她非常清晰的明白,这将是她这一生中,最后一次见到自己的姨妈,最后一次见到自己最后一位亲切的长辈了。

  她静静的盯着医生和护工所围绕着的那个女人,盯着那些白色的蓝色的袍子里所围绕着的明黄色身影。

  姨妈也在用眼神看着她。

  医生说,那时她已经到了弥留之际,但安娜相信那一刻姨妈还是清醒的。

  她第一次在一个那么坚强的女人的眼神中,看到了恐惧、迷茫、不舍……看到了无数脆弱的情感在她身上流动。

  眼神可能是她身上最后一样拥有生命力的事物了。

  安娜走过去。

  想要拉起姨妈的手。

  却被她用眼神制止了。

  “安娜,到时间了,你要离开了。”

  女人用眼神命令道。

  “让我陪陪你吧,求你了,就再呆一会儿,就一会儿好么。”她几乎是在乞求了。

  “安娜·伊莲娜小姐,我需要你离开,现在。”

  这是安娜在姨妈的眼神中读到的东西,也是姨妈一生教她的最后一件事。

  那天晚上凌晨两点。

  姨妈就此离世。

  走到候诊室里,通知安娜这个消息的是布朗爵士。

  很难相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姨妈的“就医委托书”里,允许陪在她身边的,是布朗爵士,在葬礼上代表伊莲娜家族发表悼词的也是布朗爵士。

  那一刻。

  对方的眼神中有润湿的泪水在闪动。

  安娜并不觉得那是什么鳄鱼的虚伪的眼泪,如今布朗爵士和伊莲娜家族的权力斗争接近白热化,但是直到如今,安娜也依然相信,布朗爵士和她的姨妈之间,是有真实的友情存在的。

  二者并不矛盾。

  或者说。

  人本来就是一种很矛盾的生物。

  布朗爵士那天是伏下身,抱住安娜,在她的耳边轻声说道。

  “别怪她,她只是不想让有些事情在你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她希望在安娜心中,自己永远是坚强而且勇敢的。”

  “人的一生中总有些不够圆满的事情,是想要自己去面对的。死亡便是其中之一。”

  姨妈希望。

  她和安娜的相遇与告别,都是足够美好的事情。

  姨妈的告别和侦探猫的画展,虽然这两件事情从头到尾肯定都有着诸多的不同。

  但却也有相似的部分。

  对树懒先生来说,身为侦探猫的经纪人,新加坡双年展是极为难得的机会,哪怕仅仅只是刷个履历,也是很值得去的。

  再说。

  以侦探猫的绘画能力,不说什么大奖,就凭她的线条功底,在没有场外因素的影响下,拿到一两个周边奖项,应该是不难的。

  可对身体里做为安娜·伊莲娜的那部分来说。

  她希望人生中第一次到现场参加侦探猫的画展,便能看到对方最光芒璀璨的那一幕。

  她希望自己在场下看见对方一往无前的击败所有对手,斩获艺术节上的最高奖项。

  不是什么用笔奖,创意奖,也不是什么银奖铜奖。

  而是唯一的优胜。

  对于只有一个多月的作品筹备期来说,现在这个目标就显得太过高了。

第649章 第二参展画(下)

  严肃画展是侦探猫以前从来未曾涉足过的陌生领域。

  出版社的「写作与艺术奖」和新加坡的双年展看上去都是从一堆候选作品中,选择出评委看的最顺眼的作品,给它发个奖啥的。

  外表似乎差不多,实际内核却完全不同。

  就好像三人制足球世界杯和卡塔尔世界杯都是足球,都叫“世界杯”。从战术到规则,再到买票的观众群体,都是完全分开的两套体系。

  两个奖项遵循着完全不一样的审美理念,有着截然不同的评奖哲学。

  插画家。

  无论多么知名的插画家,第一次尝试登陆艺术双年展的时候,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诺曼·洛克威尔、谢泼德、简·阿诺,甚至是斯坦·李……这些人在商业插画、政治宣传画、儿童漫画领域赢得了泼天的声望,却几乎在严肃艺术奖项上颗粒无收。

  要知道。

  诺曼·洛克威尔可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被当做是美国精神的某种象征,是罗斯福总统的秘友,也是整个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以自己的名字冠名的大型艺术馆的画家,比侦探猫如今的地位可高了太多。

  他都没有在双年展上取得过什么出众的成绩。

  除非骨子里无可争议的最佳。

  艺术双年展的评委们主观上,也不是很喜欢给这些“商业画家”颁奖。

  就好比小李子明明演技不差,但奥斯卡的评委连续很多年都不太乐意把票投给他这样的“当红花旦”。

  学会的成员会觉得票房太好,粉丝太多的电影,“艺术”属性就会被削弱。

  而奥斯卡已经是所有的知名电影艺术奖项里最商业化的那个了。

  在戛纳、在柏林、尤其是在威尼斯艺术节这样的地方,大卫·林奇、伍迪·艾伦、罗曼·波兰斯基这种“艺术小帮派教父”类型的导演,才是位于鄙视链最上层,真正能称王称霸的存在……虽然经常有些观众讥讽的评价,这些人的电影全都跟大麻嗑嗨了拍出来的一样。

  所有的视觉艺术类奖项评奖原则都差不多。

  一副作品在被创作时,既然已经选择了向商业领域倾斜,去获得更多的流量与曝光,那么在艺术高度上,想要获奖,获得挑剔的评委们的认可,就会变得更加困难一些。

  评奖时有主观倾向看上去很不公平。

  但从画家们的整体生存状态来看,这个原则又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公平”的体现。

  商业插画家只要别心气太高,整天抱着什么一画成名的念头,老老实实的工作,甭管获不获奖,混个小中产大多没什么问题。

  而严肃画家们则往往一个赛着一个的穷。

  如果谁把高古轩、PACE、里森画廊这样的超级画廊的头部签约画家,坐着私人飞机,开着法拉利、一开心了去太平洋上买个岛的生活,当成了严肃艺术家们的普遍生存画像,那是典型的只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

  这些人全都是从几万个在大街上啃救济面包,交不起医保,一件风衣白天当衣服,晚上当被子的同行里卷出来的。

首节 上一节 878/11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