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他却觉得,自己看到的更像是曹老那幅画在墙壁上的《礼佛护法图》里,佛陀的目光,菩萨的目光。
缅甸是一个纯粹的传统佛教国家,居民人口有超过90%,都信仰佛教。
顾为经一家,恰恰是那百分之十。
他从小就没有什么信仰。
不信佛,也不信黄老、主或者什么弥塞亚。
凝聚他们这样的华人家庭的是亲情,是爱,而非什么对于宗教的虔诚。
寺庙的僧侣询问他,为什么不尝试着信一信,佛陀会赐给人幸福的时候,顾为经只是笑着回答,他觉得佛陀只会让人安静的接受这一切。
他不喜欢这样。
但如果抽离哲学性的那一面,单纯从美术的角度来分析那些造像艺术,顾为经却从小都是非常喜欢的。
经卷、绘画、建筑。
从千佛之城蒲甘的浮屠与壁画,到中亚国家经学院宣礼塔上的马赛克瓷砖,再到东夏庄严的天坛与欧洲那些宏伟瑰丽,建造时间动辄需要以世纪为计算单位的超级大教堂。
在人类历史的古老阶段。
很多艺术形式的起源都和祭祀有关。
它关于人们的信念,关乎于道德、文化、星象、气候、生死观与鬼神观。
宗教本就是这些因素的集合。
教美术史的老师说,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艺术是宗教的附属物,而一切宗教都是自然的附属物。
所以那些宗教画作,最底层的内涵,画的从来都是人们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自然万物的方式。
所以对于这些艺术品。
顾为经通常都不是很能看的懂,但他总是很喜欢看。
就算看不懂,他也喜欢静静的望着那些壁画上的神鬼菩萨、太阳战争上的阿波罗与神坛上的救世主。
这些作品中,常常都会有一种难言的韵律蕴含在里面。
它们关于道德,关于秩序,关于古人仰头看着漫天星空时,内心中最初时的那一抹悸动。
菲茨国际学校每年、每个学期,每个寒暑假都有去往世界各地的游学夏令营。
游学的地点通常无非都是些去西班牙看看圣家族大教堂,去伦敦看看西敏寺,去埃及看看国王谷,法老墓,去伊斯坦布尔看看清真寺什么的。
顾为经其实一直都很想去看看,但是因为每次报名费大概都要相当于六、七千美元的样子,算上他和顾林,那么一周左右的时间,就要花掉一万好几千美元。
所以他爷爷一直都没舍得。
有一年。
莫娜跟游学团跑去埃及玩去了,回来给他讲述的经历里,除了各种本地小商贩冲出来往她身上套小手链管她要“Five dollars”、冲出来牵只摇头摆脑的大骆驼和她合影要“Five dollars”、往她手里塞石榴汁管她要“Five dollars”……在无数个防不胜防的“美元”的呐喊声以外,同样给顾为经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那里似乎各种小商贩都会绘声绘色的讲述有关“法老的诅咒”的故事。
什么「谁扰乱了法老的安眠,死神将张开翅膀降临他的头上」,什么「任何怀有不纯之心进入坟墓的人,我要像扼死一只小鸟一样扼住他的喉咙」。
引得旁边的欧洲旅游团的大爷大妈们,发出“Ohhhh!”的喊叫声。
顾为经相信。
那些考古学家离世不过只是些巧合。
但他同时也相信,那些大爷大妈们发出“Ohhhh”的叹息时,他们心中或猎奇,或惊叹,或感到刺激的心情是真的。
他们掏出钱包拿出五美元来买小摊上的“幸运护身福”时,拿出的钱也是真的。
「法老的诅咒」不在物质世界真实存在。
它却在文化领域,以这样的方式而开花结果。
宗教,那些神话,那些传说,那些画卷上对于未知世界的描摹与想象,是人们对不可知,不可查,不可解的玄奇领域的神秘猜想。
有些人信。
有些人不信。
有些人以其为名积德行善。
也有些人以其为名做恶多端。
但不管信还是不信,总有一天,人们都会与那个未知世界迎头相撞,在死亡前一刻,迎来对自己人生的回顾,也是对自己存在意义的……
终极审判。
而不管信还是不信。
不同的人,也都能从一幅好的好作上,获得那些能够震撼到他们,影响到他们的心灵体验。
那幅《礼佛护法图》,寺庙的僧侣说,他在上面看到了佛意,看到了佛心。
而顾为经则说,他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希望”。
而眼前的空白画布上,顾为经恍惚之间,好像看到的那些变幻的、流动的光影。
他开始想到了菩萨,想到了佛的千面,但到后来,他足够安静下来之后。
顾为经说——
“这就是人间喧嚣。”
于是。
他激活了赐福小蜡烛。
火苗忽的一下,被点燃了,不是那种宏伟的煌煌的惊世之火。而是漂浮的一点微光,悬浮的,幽幽的光。
画布被这一点光亮照亮,白色的画布上流动着金色的光辉,那仿佛是小女孩的圣诞夜里点燃的火柴。
光明里流淌着的,是通向诗意的梦想之光。
Lv.6职业三阶,只让顾为经站在了大师殿堂的门口,让他趴在门前,透过门缝,去雾里看花般的用眼睛看着殿堂内大画家们模糊的脸,去用鼻尖轻嗅名家盛宴所飘散出门的缥缈的香气,想象着桌案上的那是何等的珍馐美味。
而现在。
随着缪斯女神的赐福小蜡烛被点燃的一瞬间。
大门轰然洞开。
【素描技法:Lv.7大师画家·一阶(1/100000)备注:临时】
【油画技法:Lv.7大师画家·一阶(1/100000)备注:临时】
系统面板上原本是蓝色的经验值进度条轰然破碎,变成了如同窗外不久前初升的朝阳一样的金红色。
我有明珠一颗。
可照山河万朵。
——
『时间:2023.6.27日上午』
『距离去往新加坡的航班起飞时间剩余:+84小时39分06秒』
顾为经累计作画十九分钟。
剩余缪斯女神的赐福小蜡烛:6枚
剩余自由经验值:30057点。
……
……
『时间:2023.6.28日清晨』
『距离去往新加坡的航班起飞时间剩余:+46小时39分06秒』
顾为经累计作画时间三十五分钟。
剩余缪斯女神的赐福小蜡烛:4枚
剩余自由经验值:25789点。
……
……
『时间:2023.6.30日午后』
『距离去往新加坡的航班起飞时间剩余:+17小时39分06秒』
顾为经作画57分钟。
剩余缪斯女神的赐福小蜡烛:1枚
剩余自由经验值:20789点。
——
“用的只剩下最后一枚赐福小蜡烛了。”
三天后。
顾为经看了一眼系统面板物品栏中,缪斯女神的赐福小蜡烛剩余数量*1的提示。他在心中对自己说。
以前顾为经使用系统技能画画的时候,经常会让自己从到尾一口气全部画完。
甚至为了达成“一气呵成”这样目的,他会特意熬到午夜12点,把「真实世界」两天的免费的使用时常凑到一起,争取一次就画完一幅画。
这也是为了用有限的时间,达到最好的绘画效果的无奈之举。
对画国画的大写意,以及需要等待画纸半湿半干到一个非常微妙的角度在短暂的时间窗口中进行二次罩染的某些水彩类画法。
这个理论是对的。
但对于油画而言,这种画法就有很大的局限性了。
首先,泼墨大写意或者速写水彩画,从绘画所耗费的时间来说,相当于田径运动里的短跑。
一百米,一开表,一停表就跑到终点了。
而大多数绘画作品,则属于长跑的范畴。
画家是会累的。
很多画家精气神最巅峰,全情投入的状态,只能保持一小会儿,然后绘画状态就会从高点不断的下落,要经过充足的休息,才能恢复精力。
这就好比同样是42公里的马拉松,一口起全跑下来,和分成42个一公里的小段落,跑完一组休息后再跑,最后的平均速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而且。
油画里是有那种超级长,超级大的作品的。
就不说那种画上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的教堂穹顶画了。
一幅两米宽的泼墨写意,快一点的,三分钟内就能画完的人也有。
而一幅两米宽的油画,正常人画个十天半个月是非常常见的,你就算打死他,他也很难一口气画完。
当然。
两米宽的油画会比两米宽的横幅卷轴国画,面积大上不少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