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演员,有戏就工作,没戏就不工作。
这要怎么说呢?
刘艺菲道:“我自由职业,有工作就做,没工作就闲着。”这也没说错。
大爷有些失望,没户口、没房、没工作,三无人员啊这是。
但这姑娘实在漂亮,娶回家改善基因也不错。
“那你父母干什么的?”
“我爸妈不在一起,我跟我妈过,我妈也没工作。”哪点错了。
单亲家庭!
大爷心里已经把她淘汰了:“小姑娘,你再看看其他人啊。”
“行,我再看看。”
刘艺菲心里快笑死了。
刘艺菲不敢久留,应付完这位大爷,逃也似的离开了相亲角。
回到来今雨轩茶社,刘艺菲把刚才的经历绘声绘色地描述给李秋棠听,李秋棠都乐疯了。
“原来我条件这么差啊,去相亲角都没人看上我。”刘艺菲还挺沮丧,“你还笑!”
李秋棠给刘艺菲倒了杯茶:“喝杯茶,消消气。”但嘴角的笑还是没压住。
“你也是,哪不好去,去相亲角。”
“我没看过嘛。”
李秋棠说:“我去我也相不到。你看,我也没燕京户口,也没房,工作跟你一样,有就做,没有就闲着,还是个可怜的国内小本科。我这样的男的,在相亲角完全没竞争力。”
说完自己都笑了:“我们两个没人要的凑一对,也算互相取暖了。”
李秋棠说过两天约夏宇去琼省冲浪,刘艺菲不想去:“跑了这么久宣传,累都累死了,不想去玩。”
“还没恭喜你啊,《环太平洋》国内稳稳过8亿,女演员成绩,没人比你高了。”
“也要恭喜你呀,过8亿,李老板赚疯了吧。”
“赚也是公司赚,又落不到我口袋里。”李秋棠小装一波。
刘艺菲真的累着了,但她只有今天一天的休息。
《环太平洋》国内大爆,活动方、品牌方对刘艺菲的邀约如雪片般飞来。
演员不靠片酬生活,靠的是作品打响名气后的商业活动。
刘艺菲在李秋棠身边就待了一天,第二天就去参加活动了。
用刘艺菲的话说就是:“我给你赚完了钱,我自己不得赚点?”
媒体也争相报道刘艺菲,称《环太平洋》在内地大卖,让刘艺菲的商业价值飙升,“神仙姐姐已成为各大品牌方争相追逐的宠儿。”
但刘艺菲参加的第一个活动竟然是个公益读书活动。
刘艺菲很喜欢跟别人交流读书心得,在活动上和媒体大方谈起自己的阅读经历,记者知道她喜欢看书,便问她:“最近看完了什么书,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这娘们实在,说:“最近没一本看完的,不好意思分享。”最近半个多月,刘艺菲忙的脚不沾地,确实没时间看书。
但她又想说,便推荐自己之前看过的书。受李秋棠影响,刘艺菲的阅读喜好发生了偏转,喜欢看经典文学和现当代热门作者,当然一些女性读物、心灵禅修之类的也会看,但今天分享的还是经典作品。
“之前看过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信》,讲的是……。在今天的活动上,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里尔克不算特别热门的作家,《给青年诗人的信》也曾出现在刘艺菲的微博里,这次再推荐,可见刘艺菲对这本书的喜爱。
刘艺菲的推荐挺有用,第二天,《给青年诗人的信》国内版权方译文出版社微博底下就冲进一百多条晒单评论,都说是自己买了刘艺菲推荐的《给青年诗人的信》。
“黄金我买不起,书我还买不起吗!”
“刘艺菲看《给青年诗人的信》,我也看《给青年诗人的信》,所以我=刘艺菲。”
“神仙姐姐推荐,准没错。”
译文出版社的微博小编都纳闷了,《给青年诗人的信》无论如何都不算畅销书,一年到头卖不了几本,这一天就冲进来一百多本,太奇怪了。
但是译文出版社小编反应也快,别的活动需要上报等批准,但微博这块,可以灵活变通。
译文的微博小编回应刘艺菲,编写了一条《给青年诗人的信》的推荐微博: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是20世纪最重要的德语诗人之一,《给青年诗人的信》是里尔克……。译文出版社……。感谢神仙姐姐的推荐。”
刘艺菲转发并送上鲜花。
刘艺菲第二天参加的是代言品牌中金的广告拍摄。
连续两个活动都没赚钱。
第346章 江城行
李秋棠和夏宇在琼岛玩了三天,回到燕京人黑了一圈。
回燕京第二天,夏宇把大金牙的演员合同签了。
李秋棠对陈国赋说:“我代表剧组在琼岛陪他吃,陪他喝,陪他玩,就差陪他睡了,三陪导演了我。”
“你自己玩的也很开心啊。”陈国赋虽然觉得李秋棠请夏宇演大金牙比较冒险,但也不是不能一试。
刘艺菲当晚从商都连夜回到燕京。
第二天一早,刘小莉、刘艺菲和李秋棠三人从香山别墅出发去机场。
中午11点,三人准时在江城天河机场落地。
前脚落地,后脚上桌。
新姑爷第一次上门,李秋棠人都没认全,就已经被刘艺菲那个在银行工作的舅舅灌了两杯酒下肚。
“天上雷公,地上舅公。我这杯酒你要不喝,我是不同意你和艺菲的。”唬的李秋棠一愣一愣的,这杯酒敢不喝?
“老人家身体不好,不能喝酒,我代他们敬你。”
“不敢不敢,我敬姥姥姥爷。”又两杯下肚。
“你是导演,我还看过你的电影,这杯酒我一个影迷敬你。”还能这样?
“好了,”刘小莉在一旁劝,“菜都没动两筷子,被你灌半斤了。”
但刘舅舅不听,说:“做我们江城的姑爷还能不会喝酒?这点小意思。”
李秋棠今天就没打算醒着下桌,道:“我敬舅舅一杯。”脖子一仰,干了。
舅舅是银行高管,和娱乐圈唯一的联系就是自己外甥女是演员,不过他也知道李秋棠有自己的电影公司,而且干的还不错。
遂问他:“你们公司一般跟哪家银行合作?”
“燕京银行和盛京银行,毕竟近嘛。”说工作就有的说了,“头几年我们没钱的时候很需要银行贷款,现在反而不用了。”现在秋天资金来源很丰富,“但很多时候不是信贷主任就是行长打电话来,你们公司这个月帮我们完成3000万的任务吧。我们有时候也推不过。”
上门姑爷要吹吹自己的事业,李秋棠也不例外:“三千万在我剧组,两个月给你烧光。”
工作收入这块,刘艺菲和他一起演双簧:“你上部戏拿了多少?”
“刚杀青,公司还没给我结钱呢。再上部戏就是帮小明拍的,意思意思,拿了200万。”
“他后面不是送了辆奔驰大G给你吗。”刘艺菲道。
“那车我没开两天就被你抢走了,一百五六十万呢。”
“嘿嘿。”刘艺菲不好意思地笑笑。
有人问:“那你具体能赚多少钱?”
李秋棠说:“这个还真不好具体算。”
刘艺菲配合道:“你去年一年没拍戏,是你最闲的时候,你去年收入多少?”
家人笑话刘艺菲:“这个你也不知道啊?”
刘小莉笑道:“他们工作特殊,收入很难像我们上班那样每个月算清楚。”
李秋棠大致算了算,道:“大概一千来万不到两千万吧。”差不多是这个水平。
这个收入水平养活刘艺菲应该没问题。
今天刘家人基本到齐了,连移居澳洲的大姨都回来了。
刘艺菲的姥爷执拗地喝了一杯酒,说外孙女婿第一次来看他,他很高兴,这杯酒必须喝。
老太太是东北人,看李秋棠更觉亲切,东北口音都还在。
一老一少聊的很投缘,李秋棠把老太太哄得可开心了。
李秋棠把老太太的乡愁勾起来了,情绪不低落,老太太说想吃东北菜。
“东北的蔬菜比外边儿的好吃。”
“可不是嘛,我在外边吃饭,肉倒还好,大差不差的,但蔬菜,外边的就是没东北的好吃,总觉得味道不对。”
两人又说东北大米也比外边的好吃。
“我要自己做饭,只吃我们东北的大米。”
“你还会做饭?”老太太惊异。
“会啊,小时候爸妈忙,就自己弄,做不好,瞎鼓捣养活自己不成问题。”
李秋棠自谦,刘艺菲却说:“他做饭可好吃了,特别是地三鲜和炖肘子。”
老太太听完乐呵的。
李秋棠被刘家人绑在酒桌上,要不是刘艺菲把自己碗和他的碗换了,李秋棠扒了两口饭,不然醉得更快。
李秋棠醉了,刘舅舅也就放过他了。
“你看你。”刘小莉责备他,“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灌酒。”
刘舅舅有他的道理:“新姑爷第一次不喝醉怎么能行。”
刘艺菲坐在床边照顾李秋棠,也跟着一起责备舅舅。
刘舅舅说:“酒品见人品,这小子酒品不错。”他自己也喝的满脸通红,步履蹒跚了。
刘艺菲摩挲着男友的胸口:“好点没?喝点水吗?”
李秋棠现在跟头死猪一样,哪里听得见刘艺菲说什么。
李秋棠醉了,这桌饭也就散了。
刘艺菲都同意了,刘家人能有什么不同意的?
今天只是走个过场。
李秋棠一觉睡到晚上8点才醒,饿得要死!
顶着沉重的脑袋想去洗漱,但在刘家他不认识一个人,卫生间在哪里他都不知道。
李秋棠坐起来缓缓,没一会儿,刘艺菲进来,见李秋棠醒了,连忙上前:“怎么样?头还疼吗?”
李秋棠轻嗯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