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我就是顶峰 第230节

  这部片子,剧本已经完成了,但李秋棠一直抽不出时间推进,剧本放在书房里吃灰,他都想要是有合适的导演,把这部片子给别人拍好了。

  李秋棠拍了很多婚礼照片发给刘艺菲看,刘艺菲连连称赞新娘子好美。

  李秋棠夸她:“你比她更美。”

  刘艺菲不回复,心里暗骂李秋棠怎么还不求婚,难不成真要我跟你求婚。

  在大溪地玩了两天,李秋棠一行人乘包机返回国内。

  父母从奉天来到燕京,李秋棠接机,一家人暂住香山别墅。

  父母以为这套房子是李秋棠买的婚房,一进门就夸这房子宽敞气派。

  但当得知这套房子是刘艺菲买给刘小莉的,李秋棠现在也常住在这里,父母都有些抵触。

  “又不是没钱,自己买一套呗。”

  “现在住倒是没关系,等以后结婚了,还是要买自己的房子。”

  李秋棠这时才和父母说:“我想买新房,但艺菲和她妈都不愿意,说这里房子大房间多,住得下。”这套别墅连房子带花园,总面积一千多平,7个房间,就是李秋棠父母搬进来都住得下。

  刘小莉当然不愿意李秋棠买新房,她想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一是方便生活,她能照顾两人,以后有了孩子她也方便带;二是房子大,女婿要是买了新房搬出去,这一千多平上下三层的房子就她一个人住,没人气,吓都会吓死。

  刘艺菲在这件事上跟妈妈站在一起,也不同意李秋棠买新房。

  “艺菲从小就没离开过她妈,我买了新房,艺菲还是会把她妈接过来住。”

  李妈妈却说:“我把店关了,来燕京照顾你们,哪有结了婚住丈母娘家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倒插门呢。”

  李秋棠就知道妈妈不会同意,这个问题他也很头疼,见老妈这样,他道:“亲娘哎,你就别捣乱了,你过来我爸怎么办,家里怎么办。

  “房子要买随时能买,这不是事情摆在这儿了嘛,慢慢商量呗。”

  李爸爸开口了:“你要不好说,我们跟她妈谈。”

  一家人在燕京停留了两天,李秋棠带父母参加了公司年会。这是父母第一次来公司,偌大的宴会厅,乌泱泱五六百号人,李秋棠在现场发了一千多万奖金和红包,就算知道儿子事业成功,但他们也是第一次见这么发钱,直呼长了见识。

  知道父母的想法,李秋棠说:“发的多,但我们公司工作强度很大,管理也很严。”

  李老板的的钱是这么好拿的?

  李老板愿意给钱,但前提是员工努力,业绩达标。秋天影业规模不算业界最大,但福利待遇可以说是行业最好的之一,相应的工作压力也是行业最大的。

  秋天影业此前一直没有食堂,李老板在今年年会上给员工做出承诺:“明年公司会包下楼下两层给我们做食堂,提供一日三餐,加班的同事还有夜宵。价格肯定比外面便宜,饭菜质量也会有保障。我们要进一步降低大家的生活成本,提高大家的收入。”

  这么实际的政策得到了公司基层员工的热烈欢迎,燕京吃饭实在太贵了!

  李秋棠还说:“我知道大家还很关心住房和交通,员工宿舍说实话比较难,但住房补贴和交通补贴我们也会有,不过请大家给公司一点时间,我们一项一项来做。

  “新员工可能会觉得我在吹牛,但大家可以问问身边的老员工,我之前吹的牛实现了没有。我们刚创业的时候,公司只有十几个人,当时我说……”李老板开始忆往昔。

  “……只要大家好好干,公司肯定不会亏待大家。”

  李老板画饼,但也真会让员工吃到饼,算是个不错的老板。

  “今天大家吃好喝好玩好,来年我们继续努力工作。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参加完《前任攻略》的首映礼,腊月27中午时分,李秋棠一家三人离开燕京,南下琼岛,下午5点半,落地凤凰机场,刘艺菲和妈妈两人来接机。

第378章 退籍

  三位家长都没有求婚这个概念,都觉得既然都见过家长了,就该谈婚期,没必要再搞个求婚仪式。

  刘艺菲在感情上,第一次感觉自己在被推着走,而且她还不好开口说什么。

  李秋棠也有类似的感觉。

  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不了主了。

  虽然三位爸妈都说尊重儿女的意见,要李秋棠和刘艺菲也参与商量,多发表意见。

  但两人这时候说话都不管用了。

  李家父母甚至已经算好了日子,说今年11月15和16这两天是好日子。

  都开始定日子了,李秋棠不得不说话:“妈,今年我俩都有戏拍,下半年哪有空。”

  《寻龙诀》的拍摄会占掉两人下半年所有的时间。

  “你推迟一下,什么事有结婚重要。”

  说是这么说,但真推不了。

  “剧组几千号人等着开工,一亿多的投资在我俩身上,真推不了。”

  李妈妈又怪儿子不早跟她说,李秋棠闭嘴。

  但是定上半年,一切都来不及操办,这让全家都犯了难。

  刘小莉倒是通情达理,说既然工作是一早定的,就别耽误,婚礼晚点也没关系。

  李家父母妥协,但要求两人今年把证领了,婚礼后面办,刘小莉同意。

  第一天就只商量出这么个结果。李家知道刘小莉能做刘艺菲的主,所以全程都没有提安绍康和安家。

  晚上,李秋棠和刘艺菲两人在自己房间里开小会。

  刘艺菲直到现在都有点恍惚:“我要结婚了?啊!我居然要结婚了!”

  “咋地?你不愿意了?”

  “不是不愿意,”这种感觉刘艺菲也说不上来,“就感觉很虚,我怎么就要结婚了呢?我还小呢。”

  “你快27了,还小呢?我都30了!”

  “你都30了?!”她说的什么话!

  “我以前想的是,30岁结婚,35岁之前生两个。”

  “谁跟你生两个。”刘艺菲翻了个白眼,“我都没想这么远。”

  两人短时间内没要孩子的打算,但李秋棠说35岁之前要孩子也不算晚。

  “我说你能别走来走去的吗,晃得我眼晕。”

  刘艺菲坐回床边,道:“哎,你刚参加完婚礼,你说结婚是什么感觉。”

  “我哪知道,要不我先去结一个,完了再告诉你?”

  “讨厌,”刘艺菲拍了拍被子,“跟你说正经事呢。”

  “你不也参加了亚闻的婚礼,你当时什么感觉?”

  “就觉得是金童玉女,幸福美满啊。”

  “那不就是了,别人看我们也是金童玉女,幸福美满。”李秋棠道。

  但刘艺菲对婚后生活有一种莫名的畏惧,她说:“我肯定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好儿媳,我处理不来家长里短。”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不会是个称职的当家媳妇。

  “我也处理不来。”李秋棠道,“但你看我们现在的生活,跟夫妻有什么区别?你处理了多少家长里短?”

  刘艺菲想了想,两人除了没领证没办婚礼,跟夫妻已经没区别了。

  “不要乱想。我又不要求你回东北生活,你不用面对我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哪有那么多家长里短人情世故要你处理。我们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

  刘艺菲脱了鞋上床,靠在李秋棠身边,不知道在想什么。

  李秋棠挪过来,手臂穿过刘艺菲的脖子搂住她,道:“茜茜,找个时间我们去把退籍手续办一下。”

  这是李秋棠第一次跟她谈这个事,李秋棠酝酿了很久,该说不该说,怎么说,刘艺菲会有什么反应,他都想了很久。

  刘艺菲转头看向他:“说这个干吗,现在有什么问题吗。”刘艺菲倒不是舍不得美国国籍,只是觉得现在一切都好,就不要动这块。

  “问题当然是没有,但——”李秋棠在想措辞,“但总被人拿国籍说事,你不膈应吗?”

  但刘艺菲是一个不会在意别人看法的人:“这有什么,不理他们就是了。”

  李秋棠从实际出发:“你要不退籍,国内的大小奖项就跟你没任何关系,提名都不会给你。”

  “我拍戏也不是为了得奖。”

  “一看你就言不由衷。”刘艺菲其实渴望得到主流奖项的肯定,她还没超脱到享受表演本身这种高境界,别说她了,李秋棠也没到这种境界,人终归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但李秋棠在退籍这件事上表现得很强势:“你听我的,过完年咱们去办退籍手续。”

  “可是退籍和恢复国籍好麻烦。”

  见刘艺菲松了口,李秋棠道:“麻烦也要做,我不想以后被人说娶了个外国老婆。你老婆是外国人,你随时可以跑路。”

  刘艺菲笑道:“哪有这样的。”

  “人言可畏嘛。听我的哈,过完年我们去办恢复国籍的手续。”

  刘艺菲应该了解过这方面的东西:“可是美国国税局好难缠的,退籍税又高的吓死人。”美国的退籍税高到刘艺菲这种不在乎钱的人都觉得离谱。

  “你老公我是干吗的,只要你同意,上刀山下火海我也给你办成。我请世界上最好的会计和律师帮你和美国国税局和移民管理局斗。”

  李秋棠事先也了解过,做好了长期斗争的准备,再难也要帮自己老婆恢复国籍。

  现在两人在谈婚论嫁,甜蜜的很,刘艺菲听李秋棠的。要是两人刚在一起的时候李秋棠跟刘艺菲提退籍,刘艺菲百分百不会听。

  “你放心好了,等你恢复国籍,我就给你量身定制个剧本,让你拿奖。”

  岂料刘艺菲根本不吃他这套:“胡吹,你说拿奖就拿奖,那奖是你家开的?你自己奖还没拿多少呢。”华语三金,李秋棠只有一个金鸡最佳导演,《时间规划局》并没有为他拿下当年的金像和金马。

  “我都有金球奖了,我要国内的干吗。”

  “哦哟,还喘上了。”

  李秋棠向刘艺菲保证,一定给她写一个即深刻,又能表现她演技的好剧本:“《万箭穿心》好吧,我给你写个比它还好的剧本。”

  “那是颜丙艳老师演的好。”

  “所以啊,你要赶紧提升演技,别到时候我剧本有了,你演不出来,那就别怪为夫把剧本给别人。”

  “你又说我演技差!”

  “我没有!”她怎么一听这个就炸毛。

  “你就有,我打死你!”刘艺菲翻身压住李秋棠,掐住他的脖子。

  李秋棠岂会被她制服,但明明是夫妻间的打闹,后面就变成少儿不宜了。

  “哎,你脱我衣服干吗,我今天不想要。”

  “都到这份上了,不想要也要。”

  “小点声,我妈在隔壁呢,唔……”

第379章 贺岁

  “你发现没有,你妈比你爸能折腾。”刘艺菲悄悄跟李秋棠说自己的发现。

  公婆二人,婆婆明显比公公精力更旺盛,说好听点,是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说不好听,就是能折腾,不省心。

  刘小莉也是个能折腾的主,但跟自己婆婆比起来,还是差点。

  李秋棠点点头,道:“我妈年轻时候可是厂里的标兵,按她的话说,她干的活一些男同志都比不上,当年差点当上生产科的副科长呢。”

首节 上一节 230/3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