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我就是顶峰 第269节

  “那你接下来干吗?”两位女士都很期待李秋棠的回答。

  “休息吧,起码今年不打算开机了。”李秋棠知道两人想听什么答案,但他还是选择实话相告。

  “也是,毕竟刚忙完一部大片。”

  “我还得准备婚礼呢,这么多事扔给艺菲一个人做,到时候她肯定骂我。”

  两位已婚妇女深有同感。

  “你们也吵架?我还以为你们是神仙眷侣,从来不脸红呢。”刘焘道。

  “要说急赤白脸,那这么多年确实没有,但也闹过别扭什么的,过日子嘛,谁不是磕磕绊绊的。”

  就拿房子来说,李秋棠开始想买新房,刘艺菲说什么都不愿意,李秋棠都答应和丈母娘一起住了,刘艺菲就是不肯买,说现在的房子住了没几年,没必要买新房。

  两人在这件事上闹过几次,最后李秋棠妥协,但李爸李妈现在还坚持要买新房。

  李秋棠不喜欢逛街,刘艺菲有时候非得拖着他出去,一逛就是五个小时起步,这哪个老爷们儿受得了,李秋棠不愿意刘艺菲还说他,逛了几次,刘艺菲现在也不强求了。

  这种事上没有谁对谁错。

  三个已婚人士,对家庭生活倒是聊得火热。

  正说着,包间门被敲开了。

  来人是个中年男人,探了半个身子进来,笑道:“三位老师都在呢。”

  “你是?”

  来人这才进来自我介绍,他是个经纪人,听说三人在这里吃饭,特意带手下的艺人来敬杯酒。

  “小宋,来。”把一位女演员让进来,“这是宋义,一个很优秀很聪明的演员。”

  “导演好,孙丽老师好,刘焘老师好。”宋义很主动地打招呼。

  “我知道你,”李秋棠对宋义说,“《我们的荆轲》是你演的吧?真不错。”戏剧当然也是导演的专业,人艺的经典剧目,李秋棠也经常去捧场。

  “谢谢导演,我敬您一杯。”有印象就好。

  “酒就不喝了。”李秋棠推了,“喝多了误事。”

  “那我们小宋喝。”她那经纪人反应倒是快,宋义也不含糊,听完头一仰,一杯酒下肚。

  “你现在在演什么?”扯闲篇呗。

  “我在车墩拍《风声传奇》,我演顾晓梦。”

  李秋棠听完笑了:“这我们公司的戏啊。”

  宋义并不明白。

  李秋棠道:“这部剧是我们公司投的,江伟导演是我老师,李宁玉是舒嫦吧。”

  “嗯。”

  “我还说明天去车墩探班呢,没想到在这儿碰上顾晓梦了。”

  “那更好了。”宋义经纪人都乐开花了。

  又说了两句,宋义两人很自觉地告退。

  孙丽和刘焘今晚都没能从李秋棠这里得知任何新片消息,但这不重要,友好地吃顿饭,留个好印象同样是今晚的目的,兴许人家以后就会想起你,并向剧组推荐你呢。

  跑局讲究的就是一个结善缘。

第444章 协助

  今年3月份,新成立的阿狸影业宣布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马玉诚执导,徐客监制的《捉刀人》。

  当时被李秋棠和华艺等人一顿讨伐,阿狸当时把李秋棠当拦路的小丑,没有回应争议。

  到现在12月,《捉刀人》剧组终于宣布在横店开机了。

  但是在开机发布会的现场,记者们发现,原定的男主角赵闻卓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新进顶流小鲜肉李亦风,女主角则是赵莉颖。

  面对记者们的询问,导演马玉诚只说是演员档期对不上,和赵闻卓的合作只能遗憾告吹。

  阿狸影业副总裁徐远祥对换角的解释和导演不同,他颇为自得地说:“李亦风和赵莉颖是今年最火的两个演员,两人全网粉丝过亿,我们后台显示,两人的网络议论指数是年轻一代演员里最高的,这样高流量高讨论度的演员我为什么不用?他们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也有利于我们的票房增长。”

  他对他那套大数据分析选角法很得意,卖力地向记者们解释这套方法:“利用大数据选角甚至拍片,一定是未来的趋势,就像奈飞一样,奈飞……”又结合奈飞的成功经验,论证大数据分析的可行,“阿狸拥有最庞大的观众数据,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出观众喜好,喜欢什么类型的片子,喜欢什么样的演员,喜欢片子里出现什么样的情结,这些我们都能从数据中分析出来,对着具体需求拍电影,会进一步降低拍摄成本和盈利风险。”

  只字不提赵闻卓,仿佛他从来没参与过《捉刀人》一样。

  李秋棠本来不想搭理《捉刀人》,他刚拍完一部大戏,需要休息,需要筹备自己的婚礼,还有许多事要做。

  但李秋棠不搭理,自有人搭理。阿狸影业成立之初,满行业挖人,秋天被阿狸挖走两位核心高管,还带走了制片管理和发行部门十几个精英,华艺、伯纳、小马等业内大小公司都惨遭毒手。

  都不用人特意招呼,这些公司会很默契地恶心阿狸。

  秋天影业高级副总裁陈芷熙在朋友圈发文:“电影百年,说要颠覆行业的不少,但从来没有谁成功过。我不知道大数据能不能做好电影,但我知道傲慢一定做不好。”

  于东在《智取威虎山》的首映上,特意说到了大数据:“大数据这两年在影视圈很火,现在说起拍电影就一定要说到大数据,但我觉得还是不要迷信,电影始终是人拍出来的,不是大数据,迷信大数据,而忽略人的创作,最后一定会吃苦头。”

  李秋棠可没功夫再跟阿狸打嘴炮,很浅显的道理,马玉诚这个武指转行的导演,未必按得住李亦风和赵莉颖。

  徐客监制,徐客能在剧组待几天?

  李秋棠现在正跟陈思成碰他新片的点子,陈思成在《北爱》拍摄期间就想拍推理喜剧,当初在大溪地办婚礼的时候还和李秋棠说起过。

  现在剧本已经进入尾声,电影名很简单直白,就叫《唐人街探案》,拍摄地在泰国。

  陈思成是参天树计划捧出来的导演,其导演约在秋天,《唐人街探案》自然仍由秋天主投,第二大出品方是秋天和陈思成的合资公司骋亚影视。

  陈思成对此没有异议,有公司给他投钱拍电影,他有什么不满足的。

  今天拿给李秋棠看的《唐探》剧本说实话很粗糙。

  粗糙就对了,剧本做到现在,陈思成卡壳了,推不下去了。

  凡是大侦探,总有些异于常人的本领,但不管是福尔摩斯还是波洛抑或是马普尔小姐,他们都具备强大的细节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这是废话。

  现在陈思成卡壳就卡在这儿,怎么体现秦风的细节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陈思成道:“我看了《神探夏洛克》,他把我的点子堵死了。”

  《神探夏洛克》不夸张地说,它革新了推理电影的拍摄手法,它告诉创作者,原来侦探的探案过程可以这样拍。

  通过慢镜头和特写甚至用文字把观察到的联系写出来,让夏洛克的观察推理过程可视化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但李秋棠看完《唐探》的剧本,有不一样的看法:“《神探夏洛克》能用,我们为什么不能用?”

  陈思成现在卡就卡在如何给秦风开挂上。

  “这好办啊,就让秦风过目不忘,这有什么不行的。”李秋棠觉得这件事很好解决,“让他有照相机一般的记忆力,看一遍就记住,而且随时能调用出来。

  “你这样影视化上也好做,秦风推理的时候,你也来个记忆宫殿,现场复原,这拍出来多好看。”

  拍摄手法又没有专利一说,只要不构成分镜抄袭,有什么不能用的。

  李秋棠在《寻龙诀》里采用了很多惊悚片的拍摄手法,谁能说他侵权呢?

  “我建议你再额外做一个工作,给唐仁和秦风写人物小传,从他们出生开始写,编年史,他们是怎么一步步走到泰国,又是怎么相遇的。这有助于你梳理两个人物的性格,你现在这样,唐仁被老婆绿了,在老家待不下去远走泰国,太单薄了,再丰富点,人物要有根脚,这样才站得住。”

  “好,我回去做。”陈思成不是听不进建议,李秋棠提的很好。

  两人拿着《唐探》的剧本,从节奏到结构,再到具体台词,李秋棠事无巨细地给他扣,对于悬疑推理,李秋棠还是有一些经验可以传授的。

  李秋棠甚至当场拿着纸笔给陈思成画分镜。

  最后,李秋棠才问陈思成:“你大概什么时候开机?”

  “五六月吧。”

  李秋棠沉思了一会儿,道:“我向你借个人。”

  “借谁?”

  “刘浩然。他是签给你了吧?”

  “是,你借他干吗?”

  “借他拍一部戏,可能会跟你的开机时间冲突。”

  李秋棠亲自开口借人,陈思成不得不答应。

  “放心,不委屈他,找他演主角。”

  陈思成道:“这有什么,你找他演戏是他的荣幸。”

  “不是我找他,”李秋棠道,“是公司的一部戏,青春片,缺个学生气的男主角,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刘昊然年纪正好,试试能不能捧起来。”

  “公司捧他那更没话说了,我替他答应了。《唐探》先拍别人的戏份就行。”

  《最好的我们》就这样敲定了男主角。

第445章 梦见跟人干仗

  青春片实在太热了,《匆匆那年》在贺岁档又继续大卖,截至目前,《匆匆那年》总票房突破5亿大关,俨然要成为贺岁档(12月)冠军,这让所有人都没想到。

  舒嫦和林更心着实又火了一把。

  《匆匆那年》的大卖更是让青春片这一题材烈火烹油,更热一层。

  尽管刘艺菲团队几乎对外明确声明过不接青春片,但依然有很多青春片的本子递过来,这个题材钱太多了,所以片方很舍得给片酬,这也是他们敢递本子的原因——什么不接,不就是要片酬吗。

  但刘艺菲团队说的不接是真不接!

  多少钱都不接,刘艺菲从来都不看钱接片子。

  刘艺菲团队傲着呢,《超体》4000万美元成本博4亿美元全球票房,我是国际大花,搁这儿给你拍青春片?寒碜不寒碜!

  影视圈确实存在鄙视链,偶像剧和青春片就是在底层,这是必须承认的行业现状。

  《暮光之城》全球卖成那样都挡不住行业内对它的鄙夷,连主演都觉得自己演这片子是煞笔。

  正当红正傲气着的刘艺菲怎么可能接青春片。

  即使对方是大卖的《致青春》续集,即使片方开出5000万的天价合约——片方真是疯了,青春片讲的就是个以小博大,他们居然敢给刘艺菲开这么高的片酬。

  其实说是续集,但《致青春2》跟赵燕子的《致青春》没有任何关系。

  就连改编的原著也不是第一部的续集,是片方为了蹭第一部的热度,硬加了致青春三个字。

  幕后团队也变了,赵燕子不在,连挂个监制都不愿,出品公司也换了。

  可以说,这部《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就是部彻头彻尾的新片。

  这片名真矫情。

  刘艺菲没有任何理由接这部电影。

  但片方依然不放弃,因为请到刘艺菲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赚钱,再加上当前顶流吴易凡,片方都不知道怎么输!

  资方请的制片可能是BAT出来的,在和刘艺菲团队谈的时候张口流量闭口数据,也可能是这两个概念比较时髦,他学了来。

  流量和数据当然重要,但谈片约谈档期是不是要更实际一点,说你的作品多优秀,多有前景?

  刘艺菲经纪人本来不想跟这位制片见面,都已经明确拒绝了,还有什么好聊的。

首节 上一节 269/3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