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蓝如今虽不算大咖,但也已经算是知名演员了。
一个学生作业能把秦蓝请来主演,这里面没猫腻鬼都不信!
第4章 拍摄
江伟有权力把《彗星来的那一夜》整个剧组推翻,也有权力要求李秋棠重新选一个短片拍。
但他在看完《彗星来的那一夜》的剧本后没选择这么做,他默认李秋棠继续。
不同意能咋办?
剧组前期都是按照《彗星来的那一夜》的要求搭的,场景、演员、道具、设备都到位了,不往下拍,这些前期损失谁来承担?
毕业作品拍长片,这确实是个非常胆大的想法,但江伟看完剧本后,认为自己这学生冲动中还保持了几分理智,《彗星来的那一夜》主要场景就一个——农家小院及其周围。
调度也不难,就是八个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
整部戏最大的花销估计就是胶卷。
江伟和李秋棠以及八个演员还有剧组主要工作人员坐在一起,李秋棠为大家详细讲解《彗星来的那一夜》的故事。
八个演员里,除了秦蓝、张颂闻和林嘉川,其余五人都是李秋棠从群头那儿找来的,都有表演经验,形象也都不错,五人打包,两个礼拜2万2。
李秋棠先为他们解释何为平行世界,这是整部电影的基础:“平行宇宙概念来自量子力学,简单点说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不是唯一的,还有很多宇宙跟我们平行存在,所谓平行存在,就是两个世界跟两条平行线一样,永不相交,而且跟我们大体相似,但又有所不同。比如,李秋棠在这里是个电影学院的学生,是个导演,但在另一个宇宙里,李秋棠是个医生,在另外一个宇宙里,李秋棠是个出租车司机。
“我的这个故事就是基于平行宇宙的设定,这个突然出现的彗星打通了平行宇宙间的通道,所以你们就能见到平行宇宙中的自己,你们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李秋棠尽可能把设定往简单了说,便于演员和工作人员理解。
秦蓝一边看剧本一边听李秋棠讲,笑道:“你这脑子怎么长的,什么量子力学、平行宇宙、相干性,我听都没听过。”
李秋棠笑道:“没听过没关系,我们拍戏不用懂的太深,知道个意思就行。
“设定和概念上还有什么不懂的吗。”说完他自己也笑了,“别问太深,我其实也是半桶水。”
表演平行宇宙其实比较简单,前后用不同的情绪不同的方法做区别就行。
又解答了两个问题,剧组在李秋棠和江伟的主持下,开始剧本围读。
剧本围读进行了1天半,第二天下午,片场布置完成,李秋棠要求八个演员入场排练。
没办法,胶片太贵了,不排练直接开机,损失会很大。
李秋棠很感谢秦蓝,作为八个演员里唯一一个不拿钱的,她这几天没有丝毫懈怠,一早到剧组,一遍遍排练,中午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下午继续练。
连戏中的服装都是她自己的。
副导演也表示过要补钱给她,但秦蓝拒绝了:“我就花几天时间帮秋棠一个忙。”
江伟主持排练了三天后,李秋棠正式开机。
“来,机器,准备,录!”胶片机吱吱地转起来,李秋棠没坐在导演椅上,而是跟着摄影师看着场中的演员。
秦蓝在室内戏部分穿的是一件紧身背心,秦蓝的身材不用说了,她明明什么都没露,但就是很性感的样子。
这样的效果也是李秋棠要的,他知道观众想看什么,在电影剧情之外,让观众看看美女,有什么不对?
青影厂提供的两盘胶片能拍多久?
答案是,不到两个小时。
可用素材,零。
幸好现场准备充足,但李秋棠已经开始骂人了。
“念词啊!机器一转就不知道干吗。”
“胶片啊,胶片。”
“谁叫你看镜头的!!”有个男演员在没他戏份时看了一眼摄影机方向,李秋棠恨不得当场撕了他。
有时候他连工作人员也骂。
“越轴了,这么低级的错误也犯。”
“你看这光打的,演员一脸的油,你叫我怎么拍。”
现场监工的江伟也不管,他也是个导演,他知道导演在片场压力有多大,哪个导演在片场不骂人?骂人都算好的,有的在片场还动手打人呢。
骂人归骂人,但演的好了,他也不吝夸奖。
有时候夸的演员都有点不好意思,比如他夸秦蓝的一条:
“到底是知名演员,演的就是好,这情绪、这表情、这肢体,啧。”
秦蓝哪里听不出意思,笑骂他:“去你的。有你说的这么好,我早拿奥斯卡了。”
“奥斯卡哪儿够啊。”李秋棠笑道,“得为你特地设一个奖,颁完就解散。”
秦蓝被逗得捂嘴直笑,李秋棠趁机提出要求:“刚才那条很好,我们换个角度再来一遍。”
秦蓝:“???”
《彗星来的那一夜》是发生在餐桌上的故事,剧组准备了一大桌子的——道具菜,只有外面一盘炒鸡蛋和一盘煎豆腐是真可以吃的,酒水全部换成凉白开和果汁。
所以李秋棠和江伟在监视器前看的画面就很好玩。
八个人吃饭,夹来夹去就只吃鸡蛋和豆腐,还不能多吃——八个人,一人夹一筷子两盘菜也没了——所以多数时候,演员们都不动筷子,都在喝“酒”。
李秋棠在监视器前看的直笑。有时候需要演员真吃,李秋棠就会喊:“吃啊,你们吃啊。”
惹得张颂闻“抗议”:“你倒是炒两个好菜来吃啊,天天鸡蛋豆腐鸡蛋豆腐。”
李秋棠脸皮厚得要死:“有鸡蛋豆腐吃就不错了,我倒是想给你整鲍鱼,没这条件啊!”
正说着,厨房传来一声:“秋棠,炒菜!”
李秋棠抻长了脖子应道:“来了!”
没错,拍戏用的炒鸡蛋和煎豆腐都出自导演李秋棠之手。
一周的时间倏忽而过,剧组磨合好后,拍摄进度很喜人,李秋棠也很少骂人了。
但这天还是出现了意外。
一个男演员在片场喝酒,险些误事!
道具告诉李秋棠:“我们都是用凉白开和果汁,是他自己买了带进剧组的。”
这演员喝了两杯就被剧组逮到了,李秋棠没发作,道具和副导演先把他臭骂了一顿。
他还争辩,说自己喝真酒是为了更入戏:“买酒的钱是我自己的,不用剧组出。”
但剧组不会管他说这些,当即把他的酒没收了,副导演警告他:“下了戏你爱怎么喝怎么喝,在片场你要敢喝酒耽误事,就别管我不客气。”
被说了一顿,该演员嘴上没反驳,但心里却怪剧组妨碍自己,暗道:“我又没喝醉,一个十几人的小剧组还摆上谱了。”
李秋棠坐在导演椅上,沉着脸不说话,不知道在想什么,过了半晌才说:“好了,准备吧,我们继续拍。”
第5章 杀青
《彗星来的那一夜》从开机到杀青用时13天,比预计的少一天。
剧组连工作人员和演员,共计24人。
李秋棠在杀青当天,应秦蓝和江伟要求,就在租的院子里,下厨为剧组做杀青饭。
24个人的饭,可把他累得够呛。
“东北菜你们吃得惯吗?”李秋棠别的也不会。
“你随便做,你怎么做我们怎么吃。”江伟也是第一次吃学生做的饭。
除李秋棠和秦蓝外,剧组还有几个东北人,李秋棠主厨,其余人帮厨,众人很快就干开了。
“东北菜就那么几个,”就像楚云飞自贬晋菜一样,东北人对自己的菜也不算特别自豪,“溜肉段、锅包肉、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土豆炖茄子、排骨炖豆角。吃去吧。”
李秋棠一边切菜一边说:“也不能这么说,东北菜也有拿得出手的,熊掌、鹿茸、飞龙、雪蛤,可这些菜现在都违法了。”
这话说的众人都笑了。
几人忙活了整整一个下午,晚上六点准时开饭。
累了半天,李秋棠屁股刚坐下,就听门外有人喊:
“我们来蹭饭了!”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02表本的王佳。
02导演学生少,有些专业课跟02表本一起上,一来二去,大家就都熟了。
李秋棠扭头看过去,笑着招手:“快进来,正好。”
王佳道:“我还给你们拉来一位客人。”说着让出一位姑娘与众人见面。
不是刘艺菲又是谁。
众人都笑了:“稀客稀客,快来快来。”
小姑娘很客气地大家打招呼:“你们好,江老师好。”
王佳坐下解释带刘艺菲来的原因:“班上人不是在拍戏就是在跑组,就剩我们两个闲着,我就把艺菲带来了。”
大四下学期,导演系要拍毕业短片,表演系也都出去跑组了。
19岁的刘艺菲很活泼,玩笑道:“就我们没人要,厚脸皮来你这儿蹭杀青饭。”
李秋棠道:“神仙姐姐来我这儿吃饭是我的荣幸。”
“哎呀!你!”刘艺菲不愿意别人叫她神仙姐姐。
江伟说:“来,吃饭吃饭,尝尝秋棠的手艺。”
李秋棠笑道:“啥手艺不手艺,瞎做呗。”
秦岚先说了:“江老师,这排骨我做的,尝尝怎么样。”
众人吃喝开,也畅聊开。
王佳和刘艺菲手里都没片子了,但刘艺菲过几天要去跑《神雕》的宣传,《神雕》已经在地面频道播出,收视不错,之后就去日本继续做声乐和舞蹈的训练,要出专辑了。
秦岚今年还敲了两部电视剧,都在下半年。
至于李秋棠。
“我不急,我先把这片子后期做完。”他没说他想把这片子做如何处理。
秦岚等人也没往别处想,学生作业嘛,还能怎么处理,做完后期交给学院,等毕业呗。
席间,刘艺菲以茶代酒敬了李秋棠一杯,不知道是认真的还是开玩笑,道:“以后当了导演可别忘记同学啊,要请我们拍戏。”
“一定一定。”李秋棠点头,“你这么红,到时候别拒绝我就行。”
刘艺菲好像喜欢别人说她红似的,听了李秋棠的话,乐不可支:“你请我我肯定拍你的戏。”
这小小的虚荣啊。
宴罢,李秋棠没多喝:“留俩人把院子收拾干净了,租了人家的房子别给人糟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