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函加封号套餐才能震慑这些人。
而从始至终,刘艺菲除了发那条呵呵哒的微博,都不曾露面。
她还不知道公司替她发了告黑律师函,正在姑苏拍戏呢。
韩严一开始对刘艺菲确实没信心,刘艺菲也确实不符合他对女主角的要求。
但拍着拍着,韩严回过味来了。
刘艺菲竟然很合适!
首先说形象,韩严发现刘艺菲形象上一个很微妙的变化,她发腮了。
发腮是很正常的生理发育现象,但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发腮,人一般会在25岁以后发腮,莱昂纳多就是典型。
刘艺菲也没逃过。
不过好在刘艺菲发腮并不明显,脸部骨骼变化不是很大。
韩严发现,发腮后的刘艺菲正在褪去所谓的仙气,平添了几份端庄大气。
再就是对角色的理解。可能是得益于她22岁就跟了李秋棠,并且顺利地谈到结婚,她对男女感情生活,特别是夫妻生活的体会没有停留在表面,也没有给出校园青春片的感觉。
校园恋情跟夫妻感情完全是两回事,韩严之前很担心刘艺菲会把《现在去见你》当校园恋情演。
刘艺菲知道夫妻之间是怎么相处的,甚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给韩严提了一些修改的小意见。
再就是演技问题。刘艺菲的演技问题一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韩严承认自己对刘艺菲也有刻板印象,认为她是靠星光靠容貌取胜——这么说其实不算错——演技到了现场肯定还得他花时间精力去调。
但这几天的拍摄让韩严很惊喜,刘艺菲演技真不赖!
不能说刘艺菲就不需要导演调教了,但刘艺菲这几天的表现着实让韩严对她改观了。
刘艺菲给出的表演起码是在及格线以上的,简而言之她不会轻易出错,换一般导演,可能贪图轻松,就让刘艺菲一两遍过了,反正表演也有六十来分,够用了。
但韩严不满意,经常会让刘艺菲多拍几条,想压榨出她更多的潜力,韩严想在刘艺菲身上看到至少70分,高光八九十分的表演。
但潜力的开发往往伴随着痛苦,而这种痛苦正是刘艺菲希望得到的成果。
遥想当年在《时间规划局》剧组,彼时还是电影圈新人的刘艺菲,被各路影帝和艺术家轮番吊打,每天以泪洗面。但《时间规划局》剧组也是她获益最多的剧组,演技得到巨大提升,还收获一个天底下最好的老公。
所以面对韩严的“苛责”,刘艺菲一点都没打算糊弄,韩严要她怎么演她就怎么演。
这样的刘艺菲演一位妻子、一位母亲不能说是最合适,但也是值得的。
第558章 可以谈
招不在新,管用就行。
秋天影业不是头一回从好莱坞拿项目来国内割韭菜了,《环太平洋》第一部就这么干过,《环太平洋2》也如法炮制,让中影和基美影业入局。
现在拿《巨齿鲨》再割一回,也不足为奇。
这种事说起来很简单,只要你能从好莱坞拉来项目,在国内把故事讲好,就能拉到合作方,就能割到韭菜。
如今很多国内电影公司都在出海,出海渠道并不是秋天独有,但貌似只有秋天能割这个韭菜。
理由同样很简单,其他公司在好莱坞公司面前拿不到主动权。
万答收购传奇,但传奇依然保持独立运营。不过《长城》和《金刚:骷髅岛》这两大项目毕竟还是把恬恬塞进去了。
华策收购韩国四大之一的NEW公司15%股权,但华策的战略是一本两拍,再说了,拿韩国电影也割不到国内的韭菜。
完美世界投资了《谍影重重5》,但《谍影重重》这样的IP,完美世界在环球面前没有任何话语权,环球割他韭菜还差不多,他做不到挟洋自重。
秋天不一样,准确地说,李秋棠不一样。说的难听点,李秋棠在洋人面前有点分量,谁叫他在洛杉矶圣莫妮卡有一家市值4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呢,规模仅次于狮门影业,有好几年成绩都闯进了北美前10。
别人谈不到的待遇,李秋棠能谈下来,别人拿不下的项目,李秋棠拿的下。
《巨齿鲨》这种烂尾20年的项目被他拿到国内后,被秋天影业包装成“致敬斯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大作。
这说的有啥不对?
《大白鲨》之后,所有鲨鱼电影致敬的都是斯蒂文·斯皮尔伯格。
要不是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和环球密切绑定,而《巨齿鲨》是华纳的项目,李秋棠高低把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请来当个挂名制作人,扯他做大旗就更正当了,反正这老头儿也认钱。
但这项目毕竟烂尾了20年,美国人早扯过斯蒂文·斯皮尔伯格作大旗了。这电影想在国内割韭菜也不是件容易事。
当然,秋天也可以玩一手信息差,去割那些傻有钱傻有钱的土老板的钱。
正当秋天在为难要怎么跟国内电影公司老板介绍《巨齿鲨》这个项目时,大洋彼岸传来好消息。
好莱坞本土还是觉得《巨齿鲨》仍然会夭折,但导演乔·德特杜巴突然宣布杰森·斯坦森确认加盟《巨齿鲨》出演男主角,而电影也确定将于今年10月份开机!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杰森·斯坦森在好莱坞大概相当于凭借《叶问》起飞前的甄子丹:二线以上,一线以下,一直有片子拍,动作片招牌之一。
尽管杰森·斯坦森没有做到如阿汤哥那样参与影片分成,但他在世界上仍然有一批忠实的影迷,美国观众也挺爱看他,杰森·斯坦森在美国国民度不错的。
杰森·斯坦森的加盟,几乎给《巨齿鲨》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这片子一定能开机!
而杰森·斯坦森在国内也有不少粉丝,这得益于杰森·斯坦森对中国的友好态度,他在世纪初就和很多中国电影人建立了很好的关系,这几年他在国内也上了很多片子,多是批片,但大都给引进公司赚钱了,所以国内的影视投资人对他印象也不错。
这就给了秋天很大的便利,之前还为难要怎么给韭菜讲故事呢,现在好了,不用讲了,有杰森·斯坦森在,就可以卖了。
《巨齿鲨》是中美合拍片,成本预计1.3亿美元,秋天影业投资4000万美元,成为仅次于华纳的第二大投资方。
尽管是在甩包袱,但华纳不允许秋天影业买断中国内地收入,要求全球风险共担。
这其实对秋天影业不利,华纳都有种把《哈利波特》的帐做成亏损,在全球市场秋天无论如何也玩不过华纳,但没办法,这是华纳的条件。不过好在秋天做合拍片的经验丰富,甚至操盘过《环太平洋》这样的超级大项目,多留些心眼总还是能顺利做完。
首先上门的不是别人,是华艺,确切来说是叶凝。
去年贺岁档大片《老炮儿》上映前4个小时被毙,亏的华艺现在都没缓过来。
华艺怀疑就是李秋棠动的手,但他们没有任何证据。
就算有证据又如何?华艺在秋天影业上市静默期抹黑秋天财务造假及其核心高管,这是要把秋天往死里干,李秋棠只搞掉你一部片子算客气的了。
但要不说人家能屹立华语影坛二十年呢,两家关系都这样了,王氏兄弟居然还有脸让叶凝来找秋天影业谈《巨齿鲨》。
这事儿跟叶凝当然没关系,但叶凝此时代表的是华艺,就不好谈了。
叶凝想直接找李秋棠谈,毕竟项目是他从华纳带回国的,但他根本找不到李秋棠人,他知道李秋棠在怀柔筹备《流浪地球》,但他见不到人,李秋棠今天在燕京,明天可能就在横店,后天在蓉城,大后天就在梁溪,再过两天他可能就出国了。
找张钊谈也行,但叶凝也见不到张钊,张钊比李秋棠还忙,他已经离开国内,现在不知道在哪个国家跟哪个电影节的主席喝下午茶呢。
找陈芷熙?不好意思,陈芷熙只负责秋天国内的制片管理业务,合拍片归海外事业部管,不在职责范围内,陈芷熙也拒绝为叶凝说话。
就只能找秋天海外事业部经理谈,都是朋友,经理也不能给叶凝甩脸,但态度不算好,话里话外替叶凝跳槽感到不值。
但个中原因,叶凝不愿多讲,目的还是说《巨齿鲨》。
华艺真的需要项目,特别是需要这种国际项目。
但秋天的经理说话很直:“大家都是朋友,我也不瞒你,这片子卖谁都是卖,就是不卖华艺。原因我不说叶总你也应该知道。”
叶凝当然知道,但《巨齿鲨》是他上任华艺以来最有可能做出的成绩,他还是想争取一下:“在商言商嘛,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别伤了现在的和气。价格好谈。”
后四个字表明华艺愿意挨宰。
在商言商说的简单,但做起来难。
华艺愿意挨宰,秋天也不愿举这个刀。
第559章 团队建设
华艺股价从去年底《老炮儿》被毙就一直在走下坡路,相比巅峰的900亿,现在只有可怜的300亿不到,时间只过去了一年。
中间当然有股灾的原因,但华艺的业务出了问题,也是不争的事实,不然王家兄弟也不会费那么大劲把叶凝挖过来执掌电影业务。
可能是为了第一季度财报好看点,华艺在3月份减持了掌趣科技3000万股,获利不菲。
被业界戏称“游戏公司是华艺的提款机”“电影不赚钱,靠减持游戏公司来补充利润”。
华艺第一季度财报是好看了,但减持游戏公司补充利润这个说法很伤公司。
华艺当初投资游戏公司打的是影游联动的主意,这一块也确实给华艺带来过不少利润。
但如今华艺需要靠减持游戏公司股份来获利,势必会被投资者解读为“不务正业”。
我买你的股票是看中你的电影业务,你现在靠投资获利,我是不是可以认为你的业务重心不在影视主业上了?
财报好看有时候有用,但有时候也不顶什么大用。
所以华艺对《巨齿鲨》的渴望比别家公司都更强烈。
无奈秋天根本不接华艺的招。
叶凝都愿意溢价20%了,秋天都不松口。
秋天不缺钱,卖不卖份额都不要紧,现在华纳确认杰森·斯坦森主演,这片子票房应该有点保证,秋天都有些不想卖了。
秋天现在更想把女主角确定下来。
华纳那边钟意范兵兵,委托秋天影业去接触洽谈。
范兵兵对于这部片子找上门很感谢,然后拒绝了华纳,因为今年她没档期了。
而秋天更钟意李兵兵,张苏茵这个角色不能让年轻演员演,包括刘艺菲都不行,张苏茵必须让30+ 40+的中年女演员来。
国内这个年龄段能去好莱坞的就是章、李、范三人而已,所以秋天选角也好选,死磕这三人就行。
但秋天不知道,李兵兵在去年拍摄《谜巢》时就接到了华纳的邀请——当时华纳就想把《巨齿鲨》做成合拍片,拿这片子钓过李兵兵。
但李兵兵怕水,拒绝了。
秋天再次找上门,李兵兵把之前华纳找过她的事说了,说自己确实怕下水,暂时不考虑《巨齿鲨》。
这不是不给秋天影业面子,人家演员有这方面的恐惧,秋天影业也表示理解,只是说请李兵兵好好考虑,这是个很好的机会。
虽然《梁祝》和《流浪地球》的筹备工作已经占据了李秋棠大多数时间,但他还是会尽可能地抽出一点时间过一过长影节和金鹿论坛的事。
兹事体大,李秋棠不可能仅靠张钊和陈芷熙等人就把这事儿办成,他这几天频繁前往外地,见各种人,邀请精兵强将加入自己的团队。
当然会碰壁,李秋棠见十个人,未必能谈成一两个。
不过到底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段时间还真被李秋棠请动了不少精英。
首先就是唐莉君,如果说国内办电影节谁最有经验,唐莉君一定在前三。她曾任上影节金爵奖和电视节白玉兰奖双奖的执行副秘书长,全面负责两节两奖的策划、组织和运作。
可以说,上影节能做到现在的规模,唐莉君居功至伟,她是李秋棠改革长影节最想邀请的人。
但唐莉君两年前从体制内出来后,转型做电视剧去了。
她的代表作之一就是《花千骨》。
李秋棠几乎是五顾茅庐,死缠烂打才请动唐莉君重新出山帮助自己策划长影节改革。
第二个是陈疾风,音乐家,吉艺教授,副院长。在喜都办事,不拉个本地人怎么能把事情办好?陈教授虽不是影视专业,但策展却有两把刷子,李秋棠也是费了好大的劲才请陈教授当自己的艺术顾问和策展主管。
唐、陈二位的加入,让李秋棠身上的担子一下轻了不少,让他更有时间做自己导演的本职工作。
《流浪地球》筹备工作虽然繁重,但一切都有条不紊地在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前途倒也明朗。
最麻烦的反而是花不了多少钱的《梁祝》,李蔷放了李秋棠鸽子,他信誓旦旦说上半年一定把剧本写好,可现在都6月了,他还没完工。
他还狡辩呢:“6月还没过完,我不算违约。”
李秋棠也不催他,由着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