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翻涌流淌!
三人都有一种感觉:吴俊杰更适合这首《起风了》。
尽管《我们》这首歌写得也很优秀,吴俊杰也诠释得不错,但三人都觉得吴俊杰在唱《起风了》的时候仿若注入了“灵魂”一般。
状态完全不一样了。
“晚风吹起你鬓间的白发”
“抚平回忆留下的疤”
“你眼中明暗交杂,一笑生花~”
“……”
“我仍感叹于世界之大”
“也沉醉于儿时情话”
“不剩真假,不做挣扎,无谓笑话”
“我终将青春还给了她”
“连同指尖弹出的盛夏”
“心之所动就随风去了”
歌曲在强烈的情感爆发后,终于走向尾声和结束。
最后一段歌词和前面呼应,一个青春无畏的青年,在经历时间和世事的洗礼后,褪去了青春的翻涌与躁动,变得平和,放下,无谓。
一切都放下了。
一切都随风去了!
颇有几分潇洒,夹杂着几分成长的无奈。
梁宇航听完后心头就就不能平静,他被这首歌打动了,他的情绪随着这首歌而波动起伏。
他很惊讶!
同样一位歌手,但唐舟一首《起风了》却让吴俊杰演唱的感染力上升了好几个等级和层次,仿若将吴俊杰的所有潜力都调动起来了一般。
爷爷梁盛听完怅然叹了一声:“好歌……听这首歌,让我有了几分年轻时候的情怀与躁动。很厉害。”
梁耀杰点头认同,“作曲和编曲和《我们》伯仲之间,但他的歌词写到人心里了,很细腻,让人产生情感共鸣。另外他抓住了吴俊杰这位歌手的特点,为其量身打造,将歌手的特点与优势彻底发挥了出来。这一点上,你似乎忽略了。”
梁宇航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虚心接受父亲的点评。
同时心情也沉重起来。
“这次,还是要输给他吗?”梁宇航很在乎输赢。
但他心里很清楚,《我们》比起《起风了》呈现出来的效果,的确有着很大的差距。
梁盛看出了梁宇航的心思,拍了拍他肩膀说道:“你刚以作曲人身份出道,写出《我们》的水准已经非常高了,给你一些时间,你会成长为非常优秀的作曲人。”
“至于这个唐舟……你要知道这世上是存在天才的。”
“而天才是用来仰望的。”
“你没必要和唐舟比,做好自己就好。”
爷爷你这是在安慰我吗?
我怎么感觉更难受了啊……别和唐舟比!你这是觉得我根本没法和他争锋啊。
有点受伤。
实习生们听彼此作品的时候,这九首作品新发布的作品已经进入了平台的“智能推荐”环节,平台给了这九首作品同等的曝光量,展现在了“微音乐”用户的眼前。
……
跪求各位大佬的月票、推荐票。
第42章 一骑绝尘
沪旦大学,女生宿舍。
实习的苏婵和室友骆静秋打算窝在宿舍度过这个周末。
骆静秋穿着睡衣,戴着耳机,坐在电脑前。
她很喜欢听歌。
每周都会在各大音乐平台“淘歌”,找到不错的新歌就会加入歌单听一阵子,然后放着,过一段时间如果想起,又会翻出来听。
如果想不起来就说明这首歌可能初听好听,但多听两遍就无感了,通常这种歌她都会删掉。
最近一周他都在听《不能说的秘密》,还没听腻。
但作为音乐发烧友是不满足于一首好歌的。
耳机里播放着《不能说的秘密》,她却在逛着“新歌榜”、“歌荒广场”、“每日推荐”、“猜你喜欢”等页面和板块。
“每日推荐”和“猜你喜欢”都是根据用户的喜好推荐作品的。
骆静秋个人更喜欢“猜你喜欢”,因为她在这个板块里找到的大多数歌曲都很合她的胃口。
最关键这个板块会推很多新歌!
绝对是淘歌的最佳去处。
扫完“新歌榜”,榜单上的作品她几乎都听过了,于是她进入了“猜你喜欢”板块。
“猜你喜欢”一次推荐12首歌曲。
她不太习惯按照顺序一首一首听下去,而是会先大体扫一眼这十二首歌的歌名,歌名顺眼的先听。
“《起风了》,”骆静秋的目光瞬间被这首歌歌名吸引,“歌名听起来不错,先听这首。”
《起风了》旋律在耳机里播放着。
“旋律好听。”前奏旋律就抓住了她的耳朵。
在聆听歌曲的时候,她先去看歌词。
歌词最前面一般是歌曲的作词、作曲等信息,只见上面写道。
词曲:唐舟
编曲:唐舟
演唱:吴俊杰
“唐舟?”骆静秋看到这个名字顿时惊叫起来,“苏婵!苏婵!!苏婵!”
正在学习广告案例的苏婵被骆静秋突然的惊叫吓了一跳,“静秋,怎么了?”
“快快快!快看!!你表弟好像又写新歌了!”骆静秋指着自己的电脑屏幕大呼小叫的,颇为激动。
“嗯?”苏婵听到唐舟二字顿时好奇起来,顺着骆静秋的手指看去,果然看到唐舟写了一首《起风了》。
她记得唐舟给她说过九位实习生PK的事情,难道作品发布了?
“放出来听听。”苏婵在意起来。
骆静秋拔掉了耳机,将歌曲进度条拉到了最开始,和苏婵一起从头开始听。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
“从前初识这世间,万般流连……翻过岁月不同侧脸,猝不及防闯入你的笑颜……”
“我曾难自拔于世界之大……”
《起风了》在宿舍中响起,苏婵和骆静秋惊艳震撼到说不出话来。
骆静秋:“太好听了……听得我一身鸡皮疙瘩。”
苏婵:“我沦陷了。”
唐舟最近开挂了吗?好歌一首接着一首……苏婵在心头嘀咕。
听了一遍不够,骆静秋和苏婵反复听了好几遍,最后苏婵才想起问唐舟:“《起风了》是你写的吗?”
唐舟回复只要有一个字:“昂~”
得到了唐舟的证实,骆静秋道:“表弟在和任可、梁宇航他们PK,对手都是实力强劲的名校生,和他们同台竞技表弟很吃亏的!表弟需要人气,苏婵,我们必须给表弟做好后援!”
骆静秋斗志满满,为了帮唐舟拉人气,她开始混迹于校园网、各种论坛、聊天群,将《起风了》的链接贴上去,助力《起风了》拿到更好的数据表现。
“同学们,支持苏婵的表弟啊,点赞、收藏、评论都刷起来,帮忙发发朋友圈,分享给家人朋友……《起风了》这首歌真很好听的!相信我!”
骆静秋在班里、学院的人缘都很好,她分享出去,大家都愿意去助力一下。
一时间《起风了》的播放量开始快速增长。
另一边,蓉城。
蓉城音乐学院作曲三班的团支书刘畅也支棱了起来,非常卖力为唐舟摇旗呐喊。
很快整个蓉城音乐学院的人都知道唐舟和实习生们PK的事了,纷纷前来为唐舟捧场助力。
“给唐舟学长助力来了!好听!”
“唐舟太厉害了,这歌把我给听哭了,泪流满面。”
“唐舟是最棒的!!加油!!”
“卧槽!!好听到爆。”
在骆静秋和刘畅的“折腾”下,许多沪旦大学、蓉城音乐学院的学生都来听歌捧场,并且听完后就彻底入坑了,再也出不来。
听两遍,三遍……单曲循环!
随着两所学校前来听歌的人越来越多,《起风了》的数据在九位实习生作品中的表现尤为亮眼,遥遥领先。
任可、梁宇航等人的作品才四五百播放量的时候,《起风了》播放量已经达到了两千多。
见到这情况实习生们都懵了。
李超凡:“《起风了》数据上升怎么这么快?这不科学啊。”
吴思勤:“太猛了。”
李金甫:“我才三百多,唐舟已经破两千了!!牛逼。”
张裕沛:“评论区很多人称唐舟学长,应该是唐舟在学校发了链接拉票了。”
王君婕:“还可以这样?”
张裕沛:“规则里没规定我们不可以自己宣传。”
张裕沛这么一说顿时实习生们都开始行动起来,纷纷开始去拉亲朋好友、同学等等来听自己的歌,将歌曲的人气和热度给拉上去。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实习生们各显神通,他们的作品播放量都迎来了一波快速增长。
尤其是李金甫这家伙,他有社交牛逼症,在央音认识的人多,人缘也好,他一吆喝,同学朋友们都来捧场,很快他的作品播放量就破千了。
在所有实习生作品中的播放量排名仅次于唐舟,位居第二位。
这让梁宇航和任可等人很有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