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原本以为,苏澄在改善了经济情况以后,就不会再去做兼职了,这样就可以按照苏天言的想法,把时间放在工作、自我提升、休息等方面。
但让一众人都没想到的是,苏澄外卖确实不送了,现在改跑代驾了。
怎么说呢……有点超乎他们预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他们的苏少爷是从小穷过来的,哪怕转正拿了高薪高福利,依旧忙里偷闲去做兼职,补贴家用。
苏天言心里犯嘀咕,但又想起:“他之前跟我说想买车对吧?”
“是的苏总,那天少爷突然回家,跟您提出想买车。”
“那就说得通了。”苏天言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我说他拿了分成和奖金怎么没给我转钱呢!”
他曾经跟苏澄说过不要轻易用贷款。
再加上苏澄现在刚刚转正,其实还不够稳,哪怕是终身雇佣制,也依旧遵循着他教给苏澄尽量不要用贷款的思想。
其实苏天言想教苏澄的是杠杆方面的东西。
但以他装修工人的人设,没办法说“杠杆”这种名词,不符合他的设定。
所以苏天言平常在言传身教的时候,就只能通过符合相关人设的例子来进行教育。
贷款,实际上就是杠杆。
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
但必须用的非常非常小心。
关于杠杆,苏天言就用了车贷和房贷来举例子,可能有的东西不够准确,但苏澄只要有了这个意识那就足够了。
包括苏天言在内的一众专家团,一致认为苏澄现在是想全款买一辆车。
“10万块钱的车还不够他开啊?真想买迈巴赫?”
“苏总,根据我们的测算,少爷目前最适合买的车是亚太版的沃尔沃S90中高配,不过要15周以后,稍微背一点点贷款。”
沃尔沃?
什么垃圾车。
苏澄是他的儿子,他最了解,这小子哪怕是买豪车也肯定不会买沃尔沃。
“我觉得他整个二手日系车开开得了,保险也便宜。”
“你们觉得他今年年底会给我也买一辆车吗?”
苏天言作为一个付出了那么多,牺牲了那么多的父亲,他很想知道这个问题。
也不用多么好的车,就算是给他整一辆二手的五菱,让他“装修的时候拉工具”用,他也满足。
白子华看了一眼手上的这份综合推演报告,上面确实有关于这个问题的推算。
但概率吧……有点低。
17%!
白子华解释:“苏总,少爷那么孝顺,肯定会给您买的呀,说不定现在就在给您攒钱呢。”
“对了苏总,还有一个情况我认为有必要向您汇报。”
“今天少爷接待的客户,就是他昨天晚上代驾的客户。”
苏天言听到这话,立马就来了兴致:“哦?有点意思啊,什么来头?”
白子华手里的这份材料跟比资料库内的更加齐全,甚至还有彩印出来的照片。
“嗯……长得倒是挺漂亮。”
苏天言一边看,白子华一边为他快速梳理重点:
“她做过两年主持人,然后经商了,资产还是蛮优质的。”
“不过因为经营不善,现在公司面临破产重组,正在寻找买家。”
“咱们集团的人最近正在跟她接触。”
苏天言只是扫了一眼,就快速地在心中得出了一个结论:确实是优质资产。
“我们给她开了多少钱?”
“我打电话问过了,好像是700左右,目前还在商榷。”
“她找少爷应该是去估价的。”
“嗯。”苏天言没想到,今天竟然还有王芝颖这么个意外收获。
儿子现在确实很上进。
哪怕是跑代驾,也不忘给自己的小组招揽客户。
“给她加点钱,收了吧。”
“子华,你亲自去一趟。”
白子华很快就明白了苏天言的意思,有些话不需要说的太明白:“好的苏总。”
“对了苏总,还有一个问题。”
“根据近期少爷的心理健康评估,我认为晚上代驾这一块没有必要再跟下去了。”
“如果经常看到咱们的人和车可能会产生怀疑。”
苏天言点点头,他也同意,不过还是把外勤组的人叫了过来确认了一下。
很快,两男两女便来到了信息室向苏天言进行汇报。
他们最近都是外勤组的老人了。
如果仔细看的话,其实都已经算是苏澄的熟悉面孔,其中有一个还抢过苏澄的烟,提醒过苏澄身上不要带烟味儿。
“苏总,少爷现在已经能很熟练的跑业务了。”
“苏总,根据我们的观察,少爷的情绪非常稳定,而且开车的技术也很稳当。”
“苏总,我看了少爷的手机,最近的订单都是五星好评,还收到的打赏比代驾费还要高。”抢烟老哥汇报道。
确认过以后,苏天言这才点头。
白子华对四人进行后续的安排:“你们两个跟少爷有了多次近距离的接触,我会把你们两个调离外勤组,进入信息组工作。”
“你们两个虽然没跟少爷接触,但多次跟少爷打了照面,暂时先调到外勤C组,不需要再露面了。”
“另外,重点监控少爷住处的出入口,记录出入的时间,以及有没有随行人员。”
四人异口同声:“明白!”
……
苏天言紧接着询问起关于性格报告的事情。
两个月前,苏天言让白子华调了一支专家团队针对苏澄的各种习惯做一份人格测试。
苏天言看到报告结果,心中大失所望。
苏澄的性格底色是:软弱!
苏天言看人的眼光一向很准,这个结果和他自己在心里分析的差不多。
无论哪个父亲看到自己儿子是一个软弱的性格,都会失望。
其实他还挺希望专家团队能出份跟他分析不同的报告,这样也好有点心理慰藉。
“苏总,这份报告不一定就准确,只能说是有一定的概率……”白子华为了让苏天言面子上过得去,开口解释道。
“笑话。”
苏天言不屑一顾,他觉得挺准确的。
“看看他跟什么人一起共事就知道了。”
“苏总,您是说叶黎和秦奋吗?”
“嗯。”
苏天言常年在商海打拼,已经练就了一副可以洞察一切的眼力。
叶黎这个姑娘倒是挺好,没什么好评价的。
关键是那个秦奋。
“那个……苏总,秦奋其实是斯坦福毕业的。”
“嗯,天生的配角。”
白子华:……
第39章 一箭三雕
不得不说,老板是懂说话的艺术的。
说废物有点太过了,竟然用“天生的配角”这种评价。
苏天言不相信什么耶鲁哈佛斯坦福。
儿子平常看着可能比较强势,但实际上是秦奋比儿子更软弱,从而衬托起来的。
商业是什么?
是大鳄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
一个软弱的小鳄鱼进场,立马就会遭到这些成熟老道的大鳄们的撕咬,必将会把他扯成八块。
紧接着就是各种小鱼小虾米围上来,试图将大鳄们牙齿缝隙掉出来的那些碎肉吞下肚子。
这就是商业。
从整体来看,苏澄的种种表现是真的软弱。
被组长打压Pua,连个屁都不敢放。
虽然说站在苏澄的视角上他的做法没什么错,因为他不能辜负还在豫州老家做装修工人的父亲的期望,但这种表现确实不符合苏天言的心意。
性格上的软弱,会涉及到方方面面。
因为这种性格,会顺带着处事方式上的软弱,在关键时刻拿不出雷霆手段。
一个人可能读过名牌大学,在非常好的企业里工作,每天西装革履,穿的人模狗样,但不能保证这个人碰到压力的时候,就会开始退缩甚至打歪主意。
有的人说一不二,公司里的人都围着他转,他说什么大家都去听,大家都认可,但在关键时刻他才是最软弱的那个人,本质上就是个怂蛋。
当然。
这种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长期的环境和人为影响形成的。
苏澄的软弱也不是一蹴而就。
最早其实可以追溯到读书时期,苏澄在读书期间一直都是独行侠,从他们的第三方视角来看,不够合群。
那会其实就已经有这个苗头了。
但当时苏天言、白子华等人的主要精力和目标是培养苏澄的忍耐力和学习能力,所以没太往这方面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