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130节

第215章 枪族化突击化的建议通过了(3k)

  池总工离开后,高振东把AIEE的样刊收了起来,这个年头,出版外文论文这个事情,是个喜事,但是却不适宜大张旗鼓,这也是池总工要自己亲自送过来的原因。

  上头的人知道,其实不是什么问题,可是周围的人知道,就有点儿不那么好说了。

  这些做了领导的老同志办事儿,一向周全。

  ——

  时间过了好几天,红宝石激光棒终于是送过来了,没办法,这玩意实在是太特么硬了!

  而且高振东的加工要求还不低,把加工人员折腾得够呛。

  总有一天,整个比你硬的来治你!拿着红宝石激光棒,高振东愤愤的想。

  虽然这东西是在厂里拿到的,不过高振东还是按捺住了冲动,这玩意,还是回家弄比较合适,等到成功了再转移过来。

  怀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笃定,高振东继续和红宝石激光器的论文奋斗着,这也是他学习相关理论的过程。

  这个时候,有人带着几个人来找他了。

  高振东一看,京城工大的人,就是刚过年后,参加的枪械方案评审的设计人员。

  一见到高振东,几位设计人员都有些激动,他们这段时间也听说了一点“高大炮”的事迹,加上自己的见闻,就知道人家敢做这个“大炮”,那是真的手底下有东西啊。

  领头的年纪稍长,姓柳,看见高振东就笑道:“高主任,我们来麻烦你来了。”

  高振东一边请他们坐下,一边倒水:“柳工,看伱说的多见外,有什么麻烦的,我巴不得你们多来交流呢。”

  待几人坐定,柳工先给高振东透露了一个消息:“高主任,你上次说的班组武器枪族化和单兵武器突击化的事情,后来相关单位组织论证,通过了!”

  高振东闻言,心情舒畅,这下子,二十年后自卫反击的时候,战士们一开始,就不用拿着半自动上战场了!

  要是有机会,我得建议优先用半自动援外,特别是哼哼。

  “哈哈,好事好事。”想到这里,高振东哈哈大笑,语气兴奋。

  京城工大的人不知道高振东想得很多,只以为他是为自己的建议得到了肯定而高兴。

  毕竟只要是技术人员,自己的建议能影响到、甚至改变这种大面积使用的装备的研发方向和战技指标,肯定都是自豪的。

  高振东也没解释,也没法解释,笑道:“那柳工这次来,是因为上次我说的刺刀材料的事情来的吧?”

  柳工哈哈一笑:“可不止刺刀啊。高主任,上次你可是说了,只要是我们枪上面要用到的钢材,你都解决,这可不兴打折扣的,哈哈。”

  柳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防工委,得到了领导的面授机宜:“你去找高振东,胆子大一点,想要什么钢材,不妨都提出来,指标的步子可以迈大一点,也许会有惊喜。”

  等他们过来第三轧钢厂一看,这里的情况更是给了他们信心。

  尤其是看到过年前贴在宣传栏,现在都还没怎么褪色的一张喜报。

  那是高振东在十七机部“烈火科技奖”评选中,勇夺“五个一等两个二等”的事迹喜报,京城工大的人瞠目结舌之余,更是为这次三轧厂之行增添了不少的信心。

  高振东一想,还真是,上次自己说了的,枪上面用到的,都来找他。

  他拍拍脑袋:“对对对,是这么回事儿,你看我这记性,哈哈。”

  说完看向柳工他们:“那这次你们带来所需钢材的种类和指标要求没有?”

  柳工闻言,高兴的拿出一份资料递给高振东:“都在这里了,可能量有点大,一共三种,枪刺的、枪管的、自动机的。”

  柳工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倒不是怕高振东觉得他们胃口太大不高兴,而是另外两个方面。

  一是怕这个量有点多影响高振东的工作,毕竟三种材料啊,这可不是大白菜,随手就能拔出来三颗的。

  二是怕高振东做不出来,给高振东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高振东接过资料,仔细的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在京城工大的人眼中,他陷入了长考。

  实际上,高振东是在存储库里用意识翻找上次他在京钢厂做尿素钢期间,抽到的那本大部头,就是他用来当工作手册和百科全书的那本。

  好一阵查找对比之后,他抬起头,几位京城工大的同志略带一点紧张的看着他。

  只见高振东神色轻松,语气轻快:“这几个啊,我刚才评估推理了一下,应该没什么问题,只是时间上,可能要长一些,几个月到一年吧。”

  高振东其实可以很快搞出来,不过一来,他的事情比较多,这样对他的工作节奏影响太大,二来,他大概知道,这几个材料其实不是那么急。

  毕竟现在新枪的要求,已经从“步冲合一”转向了“枪族化,突击化”,除了自动原理之外,其他很多东西基本都要重来了,新方案新设计,应该够京城工大的同志们折腾一段时间了。

  对于这个结果,京城工大的同志喜出望外,本来想着的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一下子搞三个钢材,就算是不是全新的而是改良,这已经是有些超出常人的能力了。

  结果没想到高振东却是一下子把三个都接了,还给出了时间,这就说明他心里对这个事情,把握非常大。

  柳工笑道:“那可太好了,这个时间没问题,我们新设计本来也需要时间去搞,这个时间差不多正好。”

  高振东道:“嗯,那你们的新设计,可以按照这些钢材的期望指标进行设计,试验可以先用相近的材料顶一顶。”

  京城工大的人都很高兴,来这里最重要的一个事情,得到了完完整整的落实。

  柳工说起了来此的第二个事情:“高主任,关于新枪的方案,上次你在会议上提的那些建议,我们考虑过,基本上是全盘接受。这次来,就是想看看你在这方面还有没有什么建议。”

  高振东想了想,现在还真不好提建议了,剩下的都是细节问题,在新设计没出来之前,空对空的不好说,没准他们能直接拿出更好的设计也不一定呢。

  还是等他们拿出设计了再说吧,发现有问题,再查漏补缺也不迟,好饭不怕晚嘛。

  高振东想到这里,先摇了摇头:“暂时没有,不过如果可以的话,新的方案和设计出来了,不妨给我学习一下。”

  柳工笑道:“那肯定的,新方案的每个重要节点,我们都会带着它来请教高主任的。对了,高主任,你以前是长期用枪的人,不知道对于判断射击抖动的来源方面,有没有什么考虑?”

  这就是想解决AK-47家族的最大毛病了:射击跳动严重。

  不过既然是搞新的,那柳工他们的想法就不是在原枪上修修补补的动小手术,而是根本不问现有枪械的问题,转而专注于寻找问题根源的方法上面。

  高振东仔细想了想,还别说,在这个方面,他还真可以给他们一点建议。

  想到这里,他点了点头:“柳工,我以前摸了好几年的枪,参加现在的工作以后,又是民兵队的副队长,也没拉下。所以在这方面,我有一点个人经验,不一定管用。”

  听见这话,京城工大的人很高兴,看来还有货啊,这高主任简直就是个宝藏。

  “高主任,请说,所有的实践经验,我们都很需要。”

  高振东道:“抖动的来源,不同的枪是不同的,所以对于新枪,我现在没法说。但是我在使用不同的武器的时候,倒是发现了一点东西。那就是除了火药燃气引起的抖动以外,枪械的抖动,特别是在自动过程中的抖动,多半是机件撞击引起的。”

  柳工想了想,点头称是,高振东继续说。

  “而撞击引起的抖动,无非来自于几个方面,一是撞击点远离了枪管轴线,撞击的力矩造成的。或者是撞击点或者撞击面不是以枪管轴线为轴呈轴对称,力矩不平衡造成的。”

  “嗯,对对对,高主任虽然不搞枪械,可是这几句话却句句在行啊。”就连京城工大自己的人,有很多也没完全弄明白这个事情。

  高振东笑道:“其实要判断撞击点是否合理,是否对枪械抖动影响小,我在使用枪械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土办法。”

  土办法?大家都很有兴趣,办法土,往往就意味着简单、成本低,这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可太适用了。

  “很简单,拆开经过长期使用的枪械,里面哪些地方是发白的,哪儿就是撞击点,白得越厉害,往往越说明这个撞击不太平衡。简单来说,撞一个点不如撞一条线,撞一条线不如撞一个面!而且,撞击痕迹只要看仔细一点,和摩擦发白的痕迹还是有比较大区别的,一般不会混淆。”

  京城工大的人一听高振东的话,拍案叫绝,这个办法土是真土,可是管用也是真管用!

第216章 关高振东的“禁闭”(3k)

  这样一来,至少现有枪械的抖动,由于机械原因导致那一部分的细节,抠起来就方便多了,分析好了现有枪械问题,对于新枪的设计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新枪的试验过程中,这个办法也是能用的,对于确定原因,加快优化改进的速度,也很有用处。

  柳工笑道:“高主任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这办法好啊,简单快捷,实践倒过来指导理论了,哈哈。”

  高振东还顺便给他们举了个例子:“你们去看看AK-47以及我们仿制产品的枪机底面,你们会发现子弹在枪机底面有左右两个撞击痕迹。”

  “观察到了这个现象,结合这个枪的进弹方式,分析就知道,子弹在进弹过程中,是一颗从左面撞一下枪机底面,下一颗从右面撞一下枪机底面,循环往复,这样一来,射击过程中的枪,就会有点左右抖动。”

  高振东举这个例子,有的人其实是看到过这种现象,但是并没有和背后的原因以及结果联系起来。

  高振东这么一说,他们更觉得这办法还真不错。

  柳工笑道:“高主任虽然不做枪械,可是对枪械的熟悉程度,比我们还犹有过之啊。”

  高振东不准备谦虚,他就是想把这个印象在京城工大的人心里根植下去,这样更方便自己日后在这方面提建议。

  “呵呵,这东西对我们来说,可是保己杀敌的家伙,多上点儿心也不奇怪。”

  “这次就真的谢谢高主任了,我们每到一个节点,会来向你请教的。”

  眼见事情办完,京城工大的人告辞离开。

  下午下班,高振东急急忙忙冲回家,连饭都顾不上吃,钻进南屋,摸出激光棒和定制激光器,开始组装起来。

  这种感觉,凡是做过垃圾佬的人应该都能体会到,但凡为自己的机器新买了个什么零配件,那一直到把这东西装上去并调整好之前,心里都是一直痒着的。

  用自行拉制的红宝石晶体,替换下系统出品的那根晶体,高振东再次拉上了窗帘,打开了开关。

  或许是已经习惯了,也或许是信心十足,这一次的高振东,居然基本上没有了那种忐忑的心态。

  仿佛是这东西天生就应该成功一样,如果不成功,来就再来一次。

  与系统晶体一样,这一次,从激光器前方的光学窗上,再次出现一缕红光,高振东仿佛还能看出这一缕红光,与前面几束的不同来。

  高振东做了一个握拳后收的动作:“哟嚯~~~~~~”

  如果说系统提取的激光器是带点儿作弊的话,那这个全定制件的激光器,就真是利用这个世界所自有的材料,从无到有攒出来的,包括每一颗螺钉。

  纯原创!

  新的!全新的!没有争议的新!

  结合高振东已经差不多掌握了的红宝石激光器原理,他可以拍着胸脯说,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就是我们的,不服来辩!

  关闭了激光器,高振东开始想怎么把这东西拿出去,从哪条渠道拿出去。

  想来想去,还是老渠道吧,十七机部。

  以自己的情况,不论自己说什么,十七机部都会很重视,当然,十二机部和防工委也会重视,不过这东西现在从其他人看起来,和那两家暂时没有什么联系,还是照顾自己系统比较好。

  世界上第一束激光,是从一个打铁的单位放出来的,嗯,这也算是对激光原本是从一个造飞机的公司发出来的一种致敬嘛。

  就是这样,这叫世界意志的修正之力!哈哈哈!

  兴奋之下的高振东,有些不着四六的胡思乱想,想着想着,还笑出声来。

  又反复试验了很多次,每一次都很稳定,高振东满意的把激光器收起来。

  要是这玩意是有一搭没一搭的,也没关系,因为对于从“0”到“1”来说,重要的就是那“有一搭”就行。

  在兴奋中辗转反侧了一个晚上的高振东,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了厂里。

  不由得他不兴奋,这是个毫无争议正儿八经的第一,而且是一个应用前景广阔的基础技术的第一。

  他把东西一放,转头就赶到了机要室,要了一个机要通话,直通十七机部领导那里。

  对于一般人,就算要得到机要通话,也要不通直通十七机部领导那里的,不过高振东明显不太一样,只不过这对于他来说,这也是第一次。

  十七机部领导办公室,正在办公的领导,一部红色的电话机响了。

  领导停下手中的事情,接起了电话:“伱好。”

  “领导您好,我是高振东。”电话那头的声音,让他有些惊讶,那是高振东。

  虽然他知道高振东能要通他的机要通话,可是高振东从来没用过这个渠道,正常都是通过郑秘书。

  今天破天荒的从这个通道和他通话,领导意识到,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了。

  “振东同志,你又有什么重要的发现了吗?”领导没有客套,直入主题,机要通话可不是聊天的好渠道。

首节 上一节 130/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