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尾结束语(另:今天只有一章)
因为卷尾,今天只有这一章,我休息休息,其实也休息不了,本职工作还要做的(T_T),顺便想想下一步的事情,明天恢复正常。
这一卷算是结束了,前面都是技术的铺垫,一直到现在,很多零零散散的技术才开始集中起来,形成一定的合力,可以有一些影响了。
同时,国外的一些事情,也开始慢慢发生,能有一些布局和切入点,而此时开始切入这些,也不至于把事情拖得太长,乃至让人失去耐心。
在我看来,单板机的出现,才是把前面所有的信息技术,以及主角涉及到的各领域捏合起来发力的一个标志点,因为它是真正可以普及的东西,而前面所有的技术,虽然各有特点,却都有这样那样的桎梏,无法在足够广的面、足够深的线上发挥其作用。
其实前面有一个可以分卷的地方,那就是主角结婚的时候。
不过我觉得,那是主角人生的分界点,却不是他事业的分界点,所以就忍了一手,把分卷放到这里来了。
这是一个好消息,看这分卷架势,明显是不会烂尾的嘛,对吧?
另外,有明显的分卷节点,也能让大家看起来不那么累,免得想跳看都不知道怎么跳,是不是很暖心,^_^?我真的,我哭死。
别的,好像也没什么了,反正写就是了,不论多少,总有读者会看的吧。
嗯,另外,谢谢大家!
第308章 西边与南边
祖国西境,高原边陲,我边防哨所里的几名战士,拿着望远镜,看着几百米外的山坡上,一群包着头巾的人正在修筑工事。
虽然已经是五月,可是雪山之上,可不管几月,风该大还是大,气温该冷还是冷。
一名小战士观察了很久对面,转过头对身后另外一名战士道:“班长,这群脏三都把据点修到我们背后了,我们还不做点儿什么吗?”
班长摇摇头:“上级有安排,我们坚守我们的阵地,守住哨所,一步不退就好。你怕了?”
小战士笑得非常轻蔑:“呵呵,我怕什么,别看他们闹得欢,真打起来,他们不行。不是有通知嘛,去年10月,他们在胜利山60多人对我们13人,被我们击毙9个,打伤3个,俘虏7个,俘虏里还有一个副司令呐。”
班长笑了:“你倒是记得清楚,对,他们都是纸老虎,不行的,我们只要注意观察,把他们的据点、火力配置这些都记下来,也许什么时候就能用上了。”
小战士坚毅的点点头:“嗯,班长放心,我盯着呢!只可惜去年有一位同志因为敌人的无耻行径,牺牲了。”
班长也面露惋惜:“我们是希望和平的,我们不开第一枪。记住,就算敌人先开枪,我牺牲了,你们只要狠狠的打击敌人,为我报仇就行,但是我们不能先开第一枪。”
他们说的那件事,牺牲的那一位就是一位副班长,身先士卒,在我们部队里,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小战士点点头,两人继续在望远镜里观察对面的情况。
——
同时,京城某地,有几人正在商量着什么事情。
“中南半岛那边,南交趾是闹得越来越厉害咯。”
“是呀,北交趾的同志,一直在向我们提起这个事情,我们也做了一些回应。”
“我看呀,他们这样子搞,是不行滴,南交趾滴事情,不动动刀枪,是好不了滴。”
“有消息说,南交趾的同志,也在筹备成立武装力量,开展武装斗争,北交趾的同志也会支援。”
南交趾的武装力量,或者说游击力量,是在1960年年底成立的。
“我们周围啊,乱不得,更不能让帝国主义的脚再伸进来咯。”
与日后有人觉得为何要帮助南北交趾统一,给自己塑造一个对手?其实从战略大局来说,交趾是必定要帮的。
因为与一个交趾体量的对手相比,花旗人把手伸到交趾并且站稳脚跟,进一步收紧海上的那条封锁我们的锁链无疑是更大的隐患。
交趾这种东西,只要自己不犯错,他们就翻不了天,最多就是“小朋友不听话,该打屁股了”这个级别。
而花旗佬如果进了交趾,哪怕只是南交趾,那可就更加难受了,要知道一个事情,深水良港金兰湾可是在北纬17度线以南,花旗佬如果进了那里,整个南海将彻底暴露,也就不存在日后的什么南海堡垒海域了。
哪怕是后来让老毛子进了那里,也比花旗佬进那里要强得多,两家可是死对头,至少让花旗佬的第一岛链这条锁链,在锁链头上松了那么一些。
而且老毛子海军也就那么回事,能做的事情,可比花旗佬少太多了,它海军的建军方略,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围绕“把大伊万打出去”来搞的,极为偏科。
至于交趾后来野心熏天,想要一统整个中南半岛,那就打一打小朋友屁股就是了嘛。
“您说得对,至少我们可以先保证北纬17度线以北的基本安全,想来花旗人经过7年前那一战,应该是会长记性的。”
“嗯,先静观其变,在必要滴时候,要好好滴支援我们北交趾的同志们,伱们要做好准备,不要到时候搞得措手不及。”
几人又说起了另外一个事情:“南亚的脏三,最近越来越过分了,虽然在我们手上吃了不少亏,可是他们的信心倒是足得很。”
“那边地形条件,的确不利于我们,我们的后勤条件太差了,不管怎么说,让是不能让的,现在开始,就要做一些准备了。”
对于高原边陲来说,至少维持现有实控,徐徐图之。那边交通条件实在恶劣,不过好在交通条件恶劣,也就决定了脏三除了在边上搞小动作,太深也进不来,那个地形,谁来都麻烦。
而这个时候的脏三,头顶“不结盟运动”组织领袖国家的光环,很是风光,加上南亚人天生的“我的都是牛笔的”这种莫名自信,所以在行事上面很是激进。
脏三这种“我的都是牛笔的”与南思密达那种“牛笔的都是我的”倒也算得上卧龙凤雏,一时瑜亮。
实话说,这个“不结盟运动”要先成立一个组织,哪怕这个组织再松散,看起来也颇有一种“成立精简办以指导精简行政机构工作的进行”的滑稽感。
加上我们在内外都有一些麻烦,那暂时也只能拉扯了,但是拉扯归拉扯,但是有些准备却是不能不做的。
——
DJS-60D小规模批产以来,第一个如愿以偿的,毫无疑问就是草原拖拉机厂的同志们了,毕竟他们是一整个团队老老实实的等在京城,除了向高振东请教激光相关的知识之外,什么事情都不做,就天天盯着DJS-60D的出货呢。
其实运算所的动作很快,会是星期三开的,货是星期五出的。
运算所首批十块板子,送了八块到高振东这里来,这也是高振东的要求,运算所自己留了两块,不过很鸡贼的把编号为1和2的两块留了下来。
高振东倒是无所谓,0号机可在我这儿,这个无人能懂的梗,倒是让高振东更加开心起来。
收到货的高振东,马上打了一个机要电话,不是打给老何,老何他们就蹲在他办公室边上当三好学生呢。
他是打给防工委领导,他要从手上的DJS-60D里,匀两块给大漠的张师兄。但是张师兄的电话他是打不通的,他也不知道,所以就只有打给防工委这边了。
很快,两块DJS-60D就被全副武装,戒备森严的一个小型车队给接走了,三轧厂的工人,对于这种情况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唯一对他们造成影响的,是让他们心里更加自豪。
“看看,我们厂生产了这么多种这么重要的东西。”
而老何那里,也带着两块DJS-60D返回了草原,临别的时候,高振东交给他们两台红宝石激光器,还有两台高频脉冲发生器。
“何总,这两台红宝石激光器,是给你们做实验和原理研究用的。”
红宝石激光器的功率一般,用在远距离测距上面不是很合适,但是用来搞原理研究却是够了。
老何看着这几个宝贝疙瘩,笑出了声来:“高副总,要不你干脆跟着我们去草原那边,带着我们的同志把这个东西搞出来嘛。”
我倒是想去,可是有点过于要命了,高振东心想。
“你们先拿这几台设备学习研究,再说后话,你可别以为已经万事俱备了,这个红宝石激光器要用来搞远距测距,还差点儿意思,功率可不太够。不过这个事情你不用急,红宝石激光器支持你们前期的工作和原理设计验证是没什么问题的,剩下的,我会解决。”
老何这才知道原来为了他们,高振东这里还有不少事情要做。
高振东又指着两台高频脉冲发生器道:“这个,就是上次你说要的东西了,频率150MHz,使用得当,支持1米精度的光程测量,不过光的接收、放大、计数启停这些,就你们自己搞了,有问题我们再商量。”
这东西电路现成的,都在高振东脑子里,做起来贼快。
何总笑了:“有这个就行,我们也不是吃干饭的,高副总你把最麻烦的解决了,剩下的我们自己来就好。”
高振东又摸出两份资料:“这一份,是激光测距仪设计中,一些重要参数的计算公式,包括到达目标功率、回波单位角功率、测距仪接收功率、最大测距公式等,对你们的原理设计有很大好处。”
何总一脸不好意思的样子:“高副总,你看,我们还什么事儿都没做,你把事情都铺垫完了,这多不好意思。”
高振东却笑了,指着另外一份资料道:“那一份资料,只有公式结果,没有公式推导的任何过程,我希望你们能自行把公式的推导过程补足,也算是一种学习和自我知识结构的完善吧。至于这一份,则是包含了上述公式的全部推导过程,实在推不出来的时候,那就看这份吧。”
何总一听愣了,高副总你这是几个意思?看不起人是吧?下意识开口:“这个我们就不.”
话没说完,马上反应过来,瞎装什么大瓣蒜?人家是激光的发明人,在传经送宝呢,自己真推不出来的时候翻翻,不丢人。
别忘了,这可是副总师,这个项目上,我们都是他的下级,嗯,那没事儿了。
“.就不客气了。”
一手原地急转,漂移过弯玩儿得贼溜。
第309章 这回,不搞高科技
送走了草原拖拉机厂的同志,高振东又打了一个电话,这次是打给通信院的,这种单位,就不用请邮通委的领导当接线员了。
和邮通委合作的项目《电报数据化通信机》,高振东已经审过了发回去了,邮通委那边已经批了下来,并且正式行文十七机部,在程序上明确了这个事情。
高振东还是领头人,高振东也不想当,毕竟自己不准备在这个事情上投入时间,也不需要投入什么时间,东西都是现成的。
但是所有技术,都来自高振东,他要不是领头人,通信院那边自己都觉得这项目做得有点儿不踏实。
不过具体的事情他就不用管了,通信院自己会搞定,高振东只管签字就行。
接到消息的通信院,马上由冯总工带队,风驰电掣一般的赶了过来,这事儿可耽误不得,过了这个村,下一个店就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DJS-60D通气会上的盛况,他们可是都知道的,对这玩意虎视眈眈的单位,那可不是一家两家这么简单,哪怕知道这个项目高主任是领头人,可是还是先落袋为安比较好,高主任领头的项目,可不止一个两个,天知道会不会有内部截胡的。
看着散发着绿光,干干净净,仿佛在冒油的两块电路板,冯总工满心欢喜,满是日后人们常说的“今年KPI提前完成了”的喜悦。
在当前环境下绝对先进创新的成果,所有的技术问题都已经摆在了架子上,只等集成,这都完不成今年的KPI,那通信院趁早关张。
送走了满口称谢,反复承诺进度的冯总工,高振东松了一口气,八块板子,加上自己留的两块,分赃也分完了,算是了却一桩事。
轻松下来的他,顺手拿起《日报》看了起来,这一看,却让他皱起了眉头。
报纸某版,报道我方向在西部高原边陲小动作不断的脏三提出了严正交涉和抗议,并要求对方停止袭扰我边境。
看到这个报道,高振东想了想,前世作为资深军迷,他记得非常清楚,这还早着呢,真正动手,是在两年多以后。
看看报道的措辞,没有“悬崖勒马”、“是可忍孰不可忍”、“勿谓言之不预也”这些广大军迷耳熟能详的话。
那还早,脏三还能蹦跶一段日子,很明显,自己这只蝴蝶的翅膀改变了一些事情,不过这种涉及到国与国之间,兵战凶危的事情,应该还是变化不大。
放下报纸,高振东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他开始在脑袋里仔细的搜寻自己关于那一场自卫反击的点滴记忆,还有两年。
当事前诸葛亮这种事情就不用想了,先别说有没有人信,战场瞬息万变,可以说基本没有一点用处。
不过高振东知道的是,战斗是有伤亡的,除开无法预知难以避免的那部分之外,最大的伤亡,是来自拔点攻坚的过程中。
要知道我们是主动出击,逐一拔除脏三经营多年的防御工事,特别是其中一部分是体系化的、坚固的永久工事,并且对方占据了几乎所有有利地形。
伤亡最大的战线,就是在高原南部,脏三背靠经营多年的防御阵地,以逸待劳,地形完全占优,我方是一个点一个点的硬拔的。
不得不说,如此条件,敌人能把仗打成那个鬼样子,也难怪后来这边从来就没有看得起过他们。
典型例子是,11月14日在瓦弄06号阵地,敌人一个营从上往下,以优势地形向我军1个连发起冲击,同时还有敌人一个营从下往上配合,两面夹击我军,最终的结果是6个小时非但没能拿下阵地,反而被我军从下往上反冲击了1000多米,到07高地才堪堪守住,最终他们的第11旅被分割包了饺子。
话虽如此,可是我们的战士的牺牲却是实实在在的,还是那句话,拿我们战士的命换敌人的命,总是不合算的,哪怕战损比再高也不合算。
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但是能不能少牺牲一些?
高振东陷入了沉思。
既然最大伤亡来自拔点攻坚,那能不能让我们的战士有更趁手的武器,让他们能更顺利的完成任务?
没有牺牲不可能,但是少牺牲一些,应该还是办得到的。
反坦克导弹?估计够呛,相对来说再怎么便宜,在这个时候这东西的价格也不低,能装备多少是个问题。
别说反坦克导弹了,就高振东所知,在这场战斗中,用炸药包、爆破筒这种比较原始的攻坚武器的场面也并不少见。
75mm无后坐力炮不是没有,但是数量、重量、地形严重限制了其使用,为了充分发挥火力,支援步兵作战,我们的75无射手甚至拿出了“无后坐力炮上树”这种花活儿,但是这种办法毕竟不是在哪里都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