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算了,都过去了,现在应该不起作用。
打开看了看,空分、时分、数字交换的内容都有。
稳了,改天叫上通信院,项目这不就来了嘛,该说不说,这玩意不找通信院都不对。
强忍住再抽四连的冲动,根据运气守恒定律,该见好就收了,就手上这一批,消化起来都要花不少的时间。
虽然忍住了再次剁手,高振东还是用4次抽奖机会精准的找到了GB 8567-88,这东西马上就有用,但是没有抽出来,那就直接找吧。
该省省,该花花。
反正这一波操作下来,手上还捏了5次机会,足够应急使用了。
心情愉快的高振东,在出门前还乐呵呵的跑去抱着娄晓娥啃了一口,差点没被娄晓娥一锅铲招呼到屁股上,然后哈哈大笑着跑出门,骑车上班去了。
面色红彤彤的娄晓娥,在高振东走后,收拾好了屋子,拎着一撮箕垃圾倒到了垃圾池里。
她回屋没多久,一个人影来到垃圾池,仔细翻了翻,嗯,里面的纸张都烧化了,看来高振东同志也很注意这个事情。
高振东来到厂里,取出GB 8567-88开始修改,都答应两家院所了,那就早一点搞出来,趁现在手上没什么急事,等这点儿清闲过去,后面事情那可真不少。
正改着呢,有人来找他。
高振东抬头一看,哟,有日子没见了,方迎红方姐。
这位是带队出去支援其他兄弟厂的工艺技改去了,就是在评审会上被高振东批得体无完肤的那个,最后是三轧厂支援了人员和为其定制B型热电偶,才能顺利开展技改工作。
现在回来了,看她脸上的笑容,应该是工作很成功,很顺利。
这时候的人们,尤其是这种代表自己厂子出去支援兄弟厂的,如果工作没有做好,那回来见到领导的时候,脸上是绝对笑不出来的,因为替单位丢脸了。
说实话,现在的方迎红,心里是懵的,怎么出去没多长时间,老部门都没了,三轧厂技术处研究室直接变成了三分厂技术科,好在同事基本上还是那些,除了增加了一些人手之外。
但是知道高振东上了三分厂总工,正处,她心就定了,老领导没变,那就没问题啊。
不过,这个的前提是和领导关系不错,否则就比较惨了。
高振东请她坐下,一边倒水,一边笑问:“方姐,这次出去,工作还顺利吧?”
方迎红站起身接过水,回答道:“谢谢高总。很顺利,本来被卡在传感器这一关,眼看搞着搞着又要回到凭经验判断转序节点的老路上,结果家里这B型热电偶一过去,问题马上迎刃而解,效果比他们厂原本计划的还要好,B型热电偶加上DJS-59,精准的控制了工艺的全过程,平均节电11%,产品合格率平均提高了7个百分点。”
嚯,这个指标可不差了,高振东点点头:“干得好,你们过去,辛苦了。”
“不辛苦,家里支持力度这么大,那边的同志也很配合,事情总体非常顺利。他们现在在搞往DJS-60D上面移植工艺控制程序,没什么意思,我们就回来了,哈哈。”方迎红情绪很高,很健谈。
“嗯,这种边边角角的收尾工作的确没什么意思,回来了也好,原本课题的结题报告该签的字儿都签了?”
这话意思有两层,该签的字签了没?该把你放上去的位置放上去了没?
领导嘛,就是要为自己人撑腰的,尤其是这种干了实事的自己人,方迎红应该是听懂了。
“嗯,都签了,我排第三。其他厂里过去的同志也都签好了。”
嗯,这个还不错,第三是能保证体现其作用的位置,那就没问题了。
对方厂领导肯定要占一个,带头人要占一个,能拿出第三,也是很有诚意的了。
高振东放下了心:“那你先休息几天吧,在家里陪陪爱人孩子,出去这么久,家里肯定想伱的。要是刚回来就把你安排上工作,我怕你家里人就要怪我了。你去写个假条,我给你批三天假,下周一再来。”
这一天是星期五,说是三天假,以三轧厂的制度来说,也就是休息到下周一就得上班,不过已经很难得了。
方迎红就是来汇报下情况,见高振东这么说了,也就没有推拒,离家这么久,就昨天回来和爱人孩子聚了一个晚上,的确也不太够,对于领导的好意就笑纳了。
“谢谢高总工,恭喜你又高飞了一程,哈哈。那我去写假条。”方迎红一边恭贺高振东,一边起身去请假。
理论上假条是不能直接交到高振东这里的,不过高振东兼着技术科的科长,那就没问题了。
又有一个既节电又提合格率的工艺搞成,虽然不是自己厂里,但是高振东还是高兴的,他笑着摇摇头,继续改手上的软件文档标准。
到了快十点钟的时候,又有人来找他了,这次的客人,是他没想到的。
去防工委上课的时候,被自己抢了两节课的京城工大老师!
高振东端上水之后,两人坐下。
来人自我介绍之后,高振东就是一惊,这还是位京城工大某学院的院长。
“失敬失敬,戴院长这次来,是有什么需要我配合的事情么?”
戴院长笑着点点头:“高总工,我这次来,是来求贤来了。”
高振东一头雾水:“啊?看上我们三分厂哪一位了?需要我们配合什么工作?”
戴院长当然不能说“看上你了”这话,这略显轻浮,而是很仔细的解释道:“高总工,我这次来,是想请你到我们学院授课的,这个想法,已经向防工委和我们学校汇报过,上级都对此表示赞同,所以我就冒昧过来请你来了。”
高振东倒是不以为意,这没啥,上课嘛,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哦,这样啊,没问题,学校的工作我肯定是要支持的。哪一天?什么内容?几节课?提前通知一下,我一定安排时间。”
一边说,还一边在心里感叹这院长做事儿还真谨慎,请人做个讲座,居然自己不直接拍板,还要汇报到学校和防工委。
谁知道戴院长笑着摇摇头:“高总工误会了,我的意思,是请你在我们学校担任教职,比较系统的给学生们传授知识。当然,如果你工作比较忙,也可以先把教职的事情落实了,上课的事情,看你有空的时候再说。”
这话听得高振东就是一惊,没想到这位戴院长,想得这么远了。
其实也就是因为能接触到他的高校并不多,能知道他成就的就更少了,要不然早就有高校要打他主意了。
恰好,京城工大因为各种研究课题,还有防工委的会议和工作,对他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很快就起了招贤纳士之心。
高振东还在思考这个问题,戴院长以为他是在担心待遇:“高总工,防工委和学校已经同意,特聘你为我们学校的讲师,并给予相应的待遇如果你觉得不合适,我还可以回去再争取一下。”
说到这里的时候,戴院长是有些担心的,讲师这个教职,实在是有些低了,不过这是防工委领导暂定的,他也没办法,如果高振东自己不同意,他就有理由请防工委领导松松口了。
没想到高振东笑着摇摇头:“讲师不错,真要去的话,够了够了。经济上的待遇也不用给我安排,我工资也是够用的。能让我自由的进你们学校图书馆,必要的时候能借用一下你们的资源就行。我刚才是在想,有什么课可以上。”
高振东实在不知道自己拿钱干啥,干脆拒绝了,这些钱还是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吧,至于科研经费这玩意,日后很重要,现在嘛,不如不提,反正自己是不缺的。
至于教职,6级工程师,从现有级别上来说的确也够不到教授的位置,就不去节外生枝了。
就好像自己是正处,一样能和更高级的干部谈笑风生,在工作上面他们一样得听自己的,教职也是同样。
厉所长、池总工、冯总工、吕厂长、鲁总工、谭厂长、范副厂长、骆总等一干外单位领导:你清高,你了不起~~~~~
配一个更高的教职,搞成个显眼包,也不见得是好事。
不过他这话一出,戴院长大为佩服,佩服的是两个人。
一是高振东,淡泊名利,一心为公。
二是防工委领导,对高振东的了解简直太准了。
“这不大合适吧?有些太委屈你了。”戴院长还是说了一句。
高振东摇摇头:“没什么不合适的,教职的问题,就这样定了。”
说到这里,他想起来自己要给京城工大的学生上什么课了,相比其他课程,这个是最好的,他也不可能把自己写的书都上了,那他别的事情什么都别干了。
虽然没写完,但是前面章节已经可以用的那本大部头。
——《自动控制原理》!
今天还有一章。
第361章 两门课
其他课程,要么是比较简单的,要么是不适合京城工大的,还有不成体系的,也有其他老师可以上的。
但是这本《自动控制原理》,虽然只完成了一小半,但是用来给学生们上课却是足够了,边上边完成嘛,正好。
而且这本书意义重大,自动化在这个时候,甚至比计算机专业还要重要,因为适用范围广,更贴近现有技术环境,应用转化门槛更低,能深入到工、农、军等行业的方方面面去。
其实电气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类专业在高振东前世,普通企业里就业方向基本上也没啥区别,除了部分要求特殊的行业和岗位之外,总体来说,自动化就业范围,还略宽一些。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DoubleE”(Electrical Engineering)的含金量了,万金油,啥都能干。
一句话就是,在高振东看来,现阶段《自动控制原理》意义更重要一些。
“戴院长,这样,我倒是有一门课,应该很合适在你们那儿上。”
戴院长是完全没想到高振东还真就愿意去上课,他本来的想法,是先占个坑就行,不知道防工委那边是个什么考虑,也许是出于安全或者别的,就让先安排一个讲师,这个教职高振东要去上课他都觉得不好意思。
其实防工委领导的想法也不复杂,等高振东上一段时间课了,再以教学的名义往上拔,这样看起来,就不那么扎眼了,尤其是在敌人眼里。
对此,高振东是能猜得到的,他一点意见都没有,有人直接从人间消失十几几十年都愿意,他当个讲师就更没什么大不了的了,能上课就行。
既然高总工都主动提出了可以上课了,那还往外推就明显属于傻子行为了,不论是什么课,想来都是极有用处的。
“高总工,是一门什么课?我看看我们学校是不是先做一下准备。”他自然不会傻到开口就称呼“高讲师”,那就是人家给你脸,你却蹬鼻子上脸了,还是称呼职务比较稳。
“《自动控制原理》,一门着重阐述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的课程。和我本来的专业比较贴近,想来和工大的教学需求也是比较吻合的。这个课程,想必原本学校是有类似的课程的,不过我这个课程我是结合了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思考,进行了一些系统化的整合,从经典控制理论、线性系统的时域频域分析、根轨迹、校正、线性离散系统、非线性控制系统、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最优控制理论等都有所涉猎。”
作为一院之长,戴院长对于自动控制还是很了解的,听见高振东这个选择,有几分不太托底,如果是高振东自己新开创的科目还好,这些东西他说了算,比如C语言。
但是作为已经发展了相当时间的课程,自动控制原理虽然不算太老,可也不算太新,高振东自己也是刚毕业不到一年,这个他能把握得住?
有这种疑虑,算是正常想法,盲从盲信要不得啊。
不过戴院长并没有直接提出自己的疑虑,而是转了一个弯。
“高总工,可以可以,那伱看你这里的教材是否已经成稿?如果成稿的话,我可以先带回去,叫学校组织制作一批,总不能你上课,还要你来制作教材,那我们学校可就成了大笑话了。”
这年头,老师上课,自编教材的事情并不少见,好多先驱都是从国外回来的,他们自己能从国外回来就已经是突破重重阻碍,历经千辛万苦,放弃了很多东西才能回得来的,想要把外面的教材带回来,难度那可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嘛,诶,我回来之后,我自己编,东西在我脑袋里,你老外拿我没辙吧。
对于京城工大来说,不就是教材嘛,校办印刷厂是干嘛的?
再说了,以这个时候的招生规模,实在印数太少的话,那开动打印机,打上几十本也不是不行。
这么一来,教材就先到手了,如果判断下来实在有什么问题,也来得及早做打算。
既然高振东说是教材是他自己编写的,那么从这个教材的质量就能直接看出他的水平来。
高振东点点头,笑着道:“现在算是成书一半了,好在这个课程,本来我就是准备分成两个学期来上的,先准备这一半的教材也不错。”
他转身打开保险柜,装模作样的从里面拿出一盘磁带来,还有一叠复写的好的纸。
“这是前面一半,我一共分成了5章,这盘磁带里,是文字部分,这些纸上,是文字部分已经标注好位置的所有插图、表格,两份结合到一起,就是这本教材的上半册了。”
这个时候的编辑程序,还支撑不了图形、表格的插入,主要是本身计算机就支撑不了图片这个东西。
如果说表格还能通过制表符号来勉强支持的话,图片这个东西暂时就麻烦了,bmp和jpg都还是没有的,主要是机器顶不住,不压缩吧,存储叫苦,压缩吧,运算能力不够。
至于制表符号,到高振东前世的时候很少见使用了,早期在DOS下的WPS等软件会有这个东西,其实ASCII也能勉强达到这个效果,例如学计算机的如果使用过RFC(Request For Comments)文档,里面会看到大量的类似表格。
但是这种效果要说用来做出版物,就略显玩笑。
所以教材里面的图、表,高振东都是自己手绘的。
戴院长一脸惊喜的接过来,虽然从磁带看不出来有多少页,但是从插图、表数量还是能看出来,内容应该非常丰富,而且甚至有大量复杂公式因为编辑器不支持,也是纯手写的。
以戴院长的经验,从这些公式就知道,这本书非常不简单!
他并不知道,这半本书,就基本上有差不多快50万字了,汉字两个字节一个字,差不多把这盘高密磁带占得满满的。
日后自动化专业学生的“最爱”,《自动控制原理》(上),就此诞生!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戴院长就带着高振东给的书籍原稿,回学校去了。
除了《自动控制原理》(上)之外,高振东还委托京城工大把以前抽到的另外一本书给弄出来,《数据结构》(C语言版),现在随着C语言的慢慢普及,可以把这个东西提上日程了,这算是程序员的基础知识之一了。
从下一个学期开始,高振东就将以讲师的名义,在京城工大上课了,一周3节课,集中在一个半天上完,2节《自动控制原理》,1节《数据结构》。
只上一个班,这个班要开多大,京城工大自行张罗,30人也行,300人也可以,只要他们教室硬件条件跟得上。反正对于高振东来说,一只鸭子是放,一群鸭子也是赶,没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