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这个飞机不好打
防工委,领导拿着一份长剑厂呈送的报告,眼里满是喜悦,就是那种小孩子拿到了自己最心仪的玩具的神情。
就好像男孩子拿到了电动连发软弹枪,女孩子拿到了海洋公园的毛绒玩具。当然,也许有女孩子拿到了软弹枪也挺高兴的,哈哈。
毫无疑问,这就是高振东和长剑厂一起捣鼓的一次性火箭筒了的报告了。
最让他高兴的,是一个以前从来没有看到的数字。
那就是这个一次性火箭筒,塑料筒子的完成版,整套系统的全重。
——3.8kg。
这大概只是高振东前世的旗舰级游戏笔记本的重量,还不能算上电源,算上电源,可就比这个火箭筒重不少了。
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领导非常清楚这个重量意味着什么。
老毛子的AK-47,空枪加上空弹匣重量是4.3kg。
我们仿制的产品,经过改进要轻一些,不过除了最后出现的短突版本之外,其他版本的重量也都在4kg以上。
这个重量对于我们的步兵来说,作战前一人带上1发是轻轻松松,特殊情况下,比如短途突击,一人带上2发也不是不行。
一个班差不多20发大威力火箭弹,领导想想都觉得开心。
小鬼子,吃我80毫米大炸弹啦!
这个火箭弹的威力放到这个时候,妥妥的大威力。
如果和这个时候列装的老40火比的话,老40火发射器重2.8kg,火箭弹重1.85kg。
按照正副射手各带3发火箭弹,其他同志也极限协助携带2发计算的话,10人步兵班总共可以携带22发火箭弹。
看起来好像比20发要多一点点,但是代价是什么?
占用了2个人的编制,这两个人基本上就是伺候这一把火箭筒了,可以使用的机动兵力,实际上只有8个人。
而且全班实际上的伴随攻坚火力输出只有一个点,如果这个点出了意外,或者需要多个战斗组同时多路穿插进攻的时候,麻烦可就来了,不够分啊。
而这个一次性的就不一样了,人人都是攻坚火力手,摸出来就能打,这对于敌人来说就是大大的噩耗了。
再往后一看,哟,这射程,比上次汇报的还多了30米,嘿,这小子,上次居然还打了埋伏。
就是这个战斗部有点儿奇怪,报了两个上来。
一个和上次一样600mm静破甲,但是另外一个却不进反退,只有550mm了,这可不是高振东的风格。
再仔细一看,前者是聚能破甲战斗部,后者却多了两个字儿。
——聚能破甲杀伤战斗部。
看来是高振东又发现了什么新东西,顺手给加进去,弄了个新玩意儿出来,性能各有千秋,不好决策,干脆都报上来让这边选择的吧。
他马上把外面的通信员给叫了进来,手上写了一个单子:“你马上通知这些同志,后天开个会。”
这里面也有长剑厂的人,所以时间被放在后天。
这么好的东西,干脆让他们来再做一次汇报,让大家都高兴高兴,上次他们汇报的时候,汇报内容里面掺杂了个用途特殊的东西,所以汇报一是范围小,二是还是半成品。
而这次这个看来就是上次汇报之后,他们回去正式立项的完成品了,还真是个大惊喜,可以叫上更多的人,专门针对这个火箭筒正儿八经的开个会了。
等通信员出门之后,他收起了愉快的心情,皱着眉头看着手上另外一份文件。
这是关于一份对面使用花旗佬的P-2V电子侦察机多次串扰我方,对我方内陆腹地进行侦察的报告。
其活动之猖獗,范围之广泛,地点之敏感,非常触目惊心。
别的不说,就说一点,这玩意曾经多次飞到京城一带活动,就知道情况有多么严重了。
这个东西是少见的同时装备了喷气发动机和螺旋桨发动机的机型,粗听起来并不出名,从飞行特性上,乍一看好像没什么先进的地方,飞不快,也飞不高。
这和日后的U-2、SR-71这些相比,好像应该很好对付。
可是这货有个另外的本事,反其道而行之。
它飞不很高,但是能飞很低,这就很难办了。
飞得低,本来就会导致发现距离被压缩,加上它飞得低,这年头战斗机上本来就没有靠谱的雷达,就算有部分机型有,比如用轰炸机改装的专用机型,但这时候的雷达对于地面杂波的处理能力非常有限,很难稳定的搜索和跟踪这东西。
这都算了,作为电子侦察机,P-2V自己就有在这个时候算得上强大的电子干扰能力,它放起干扰来,就更难以跟踪了。
而且这种机型的活动习惯是,晚上来!
这就让地面引导、战斗机接近目标空域后目视搜索作战的可能性彻底泡了汤,也算是我们在夜战上因为装备不足吃的亏了。
P-2V自己装有地形搜索雷达,哪怕晚上也能飞得很低,甚至能到300米以下,它自己都不用干什么,光是这个地形,对于当时的我飞行军来说,就是最大的威胁。
一般人想象不到的是,这种飞机是我们在击落它之前,吃亏最多的飞机,它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击能力,可是就是因为夜战,我们因为地形问题损失了4架飞机,牺牲了10名飞行员。
后来我们改进了战法,但是短时间还是没有能击落它,一位飞行员打急眼了,在夜战中耗光了炮弹之后,甚至申请直接撞击,当然,这个饱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的请示,被指挥员断然否决了。
一直到1961年,才被我们的高炮部队采用雷达突然开机的近快战法,打下了第一架。
但是飞行军击落P-2V,是一直到1963年6月才打下了第一架。
不过这种东西一旦被击落,就很快怂了,因为一旦找到办法,它就很难应对。
一年后的6月,又被飞行军击落了一架,证明上次击落它不是侥幸之后,就慢慢不敢再来了。
击落三架,上面的飞行员加上电子战人员,粗估一共毙命了50来个敌人。
但是这些都是日后的事情了,60年中,正好是这东西活动最为猖獗的时候,然而一是拿他没办法,二是已经开始出现损失了,作为主管军事技术的防工委,自然收到了军方的相关要求。
你们得想想办法,哪怕土法上马,也得想想。
防工委领导看着这个文件,打了个电话,请来了委里的总工。
总工过来,领导把文件交给他:“这个你看过吧?有没有什么思路?”
总工点点头:“看到了,情况很严重啊。从技术上来说,很困难,暂时只有在战法技法上面想想办法。不过我在审阅别的单位的工作过程中,倒是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某船舶研究院上报的科研内容里,有关于在外部技术专家启发下,申请搞舰用电子对抗系统的内容。”
防工委领导眼睛一亮:“他们已经想到这里了?那叫他们过来汇报汇报,看看能不能碰撞出什么火花来?”
总工摇摇头:“暂时不用请他们过来,他们现在还在申请和预研,而且我打电话问过他们了,伱猜,他们是怎么突然想起来要搞这个东西的?”
总工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容,看着防工委领导。
这我特么怎么猜得到?领导脑袋里面转了好几圈,突然反应过来:“外部技术专家.看你这个样子,难道是因为高振东?”
总工哈哈大笑:“我就知道你能猜得到。他们负责这个的人,有位同学是负责仿制反舰导弹的制导系统的,在高振东这儿学了不少东西。他的这个同学,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高振东对电子对抗很有想法,就叫他过去取经,然后就有了这个申请。”
防工委领导也笑了:“这个小高,脑袋里面到底都装了些什么?这样,马上打电话,请飞行军相关的同志,还有高振东,马上过来开个会!”
这个阶段,是出主意出路线的时候,还不到具体的技术实现,既然这样,先把高振东揪过来问问总没错,叫他可比从远方叫船舶研究所的同志来,可方便多了。
而且飞行军那边的人更清楚自己有什么条件,也许和高振东的想法更能碰出火花来,没准就能有什么好办法。
领导也不指望高振东一定能解决问题,这未免有些要求太高,但是这总是一条路子,集思广益嘛,多试试总没错。
一想着敌人的飞机能在晚上自由出入于京畿重地,防工委领导就睡不着觉,万一它挂上点什么东西进来呢?哪怕是一个手榴弹,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而且,事实证明,这帮王八蛋发动起生物战来也是毫无底线,绝不犹豫的,比如几年前那场战争,特么的苍蝇跳蚤这些载体,都投到江北这边来了。
这个事情,志司司令的回忆录《为了和平》中,有非常清晰的记载。
所以他根本不管时间,马上摇人,能早一天解决,那都是好的。
高振东接到电话,马不停蹄的就赶了过来,现在这种事情他都已经习惯了,总之是有要事,是什么事情,过来才知道。
今天还有三章
第372章 烧穿它!
由于事发突然,等高振东来到会议室,里面已经是人员齐整,他距离是比较远的,而且还是靠两条腿蹬过来,速度自然比较慢一点。
看见他进来,防工委领导笑道:“振东,来得很快嘛,辛苦了。最近都在忙什么啊?”
反正就是随口一问,高振东也随口一答:“给小朋友写本科普书。”
嗯?知道高振东是肯定有别的工作,而且那些工作也不适合在公开场合说,但是这个答案还是让领导很有兴趣。
“哈哈,科普书好啊,搞科学,从孩子抓起。怎么突然想起做这个来了?”
“上个月不是六一嘛,就觉得可以为孩子们做点儿啥,嘿嘿。”高振东笑道。
领导点点头:“嗯,不错不错,心系下一代啊。今天叫你来,不但是为了孩子做点儿啥,主要是看看能不能为所有人做点啥了。”
高振东差不多是最后一个到的,他到了,会议也就开始了。
飞行军那边的同志,把整个情况介绍了一下,最后说道:“现在的问题就是,找不到它,偶尔发现了,也很快就会丢失目标,就算靠上去了,瞄准和打击也非常困难,这个飞机速度可以飞很慢,本来就已经很难发现了,等到发现,战斗机速度过高,射击窗口极为有限。总结来说,就是看不见、抓不住、打不中。”
防工委总工道:“现在有没有什么办法?”
飞行军的同志点点头:“我们也想了一些办法。第一个是高炮部队设伏,采用近快战法,突然开机,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导弹设伏是没有用的,因为这玩意飞得太低,在导弹的最小射高以下。
我们在1959年用S-75导弹击落高空侦察机RB-57D之后,RB-57D就不怎么来了,而是换成这种低空夜间侦察机。
所以要埋伏,只能用高炮了。
电子干扰是要耗电的,不可能一直开着,而且从电子静默的角度来说,电子干扰本身就是一个辐射源,一直开着也不是什么好事情,而且有的干扰是要针对雷达信号的频段来实施干扰的。
总之这些情况加在一起,就意味着近快战法是有用武之地的。
总工叹道:“这样很被动啊,敌人可以改变路线。”
飞行军的同志表示同意:“是的,这种办法,只能用于要地防卫,或者在一些航线上部署,压缩敌人的活动空间,但是对于敌人的串扰来说,意义有限。”
这也是1961年才有高炮部队用近快战法击落第一架P-2V,因为守株待兔总是需要时间的,主动性太差。而且那之后,几个月后P-2V很快就恢复了活动,就是因为这种方式非常被动,敌人只要更改路线,就失效了,只能保护一些要地。
最好的办法,还是解决战斗机主动出击作战的问题。
高振东一直在听,但是没有说话,他脑袋里是知道一些战法的,而且就是日后使用的,起效的战法,不过这些战法一来配合复杂,效果上来说也不见得是最优解,二来也需要很多条件配合。
最主要的是,如果飞行军的同志能自己提出来这些东西,他就不准备说了,本来就是人家的成果,当着面开抄,那未免太没有节操了。
果然,在战斗机机上安装探照灯、用别的飞机携带照明弹空投形成照明区等战法,都被飞行军的同志们提了出来,并且也已经展开了训练。
听了飞行军同志的介绍,防工委领导还是眉头紧锁。
他转向高振东:“振东,你对电子干扰是有心得的,你来说说。”
高振东一直在认真听,现在应该心里是有一些眉目了,所以领导直接就开口问他。
听见领导点将,高振东从思考中脱离出来:“办法倒是有一些,但是不知道具不具备条件。”
大家精神就是一振,防工委的人不用说了,他们知道高振东的习惯,说有办法,那就是真的有办法,而且大概率还有用,至少从原理上来说是通透的。
至于飞行军的同志,虽然不知道高振东的赫赫战绩,但是既然防工委专门叫这个年轻人过来参会,然后领导又直接点将,那说明这个人是有几把刷子的,他说有办法,那应该是有一定的可信度。
在大家期待的眼神中,高振东开始阐述自己的想法:“首先我认为,打P-2V,核心应该是轰炸机,比如我们的图-4就不错。”
图-4是老毛子仿制花旗佬的B-29造出来的战略轰炸机,当然,这个“战略”,仅限于它诞生的时代。
但是从这个名字可以看得出来,这玩意相比战斗机,航程远、滞空时间长、载重量还大。
飞行军的同志皱了皱眉头:“图-4飞不快,机动性也不够啊。”
轰炸机相比战斗机,速度、机动性,那都不是一个档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