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316节

  大家都挺好奇的,这是啥意思?

  但是毫无疑问,更清晰的图像,对于使用的好处不言而喻。

  高振东说道:“这一个和刚才那个不同,刚才那个是在现有条件下,不通过其他技术手段保证图像一致性的前提下,所能做到的最大分辨率。”

  大家明白了,“一致性”,这就是关键了。

  难怪这个新的图像是个阴阳脸,原来是没有做一致性修正。

  不过所有人都有些奇怪的是,这“不一致”也挺一致的,严格的分为上下两半,看来高振东还是本事大,“不一致”这事情都搞得这么别致,还挺有规律,依然能够让人眼能够比较容易的分辨。

  这就属于是脑补了,这完全是上下两半线阵来自两块儿不同的晶体,不过大家根本想不到“线阵”这个东西,自然也就只好归功于高振东了。

  虽然有些遗憾,但是大家依然对这个非常有兴趣。

  “我觉着这个也能用,反正我能看明白。”装甲兵的同志想法很朴素——“大就是好”!

  防工委领导也这么想,只是他想得更多一点,因为他对高振东更了解。

  “振东,这个不一致能补偿调整么?”

  领导此言一出,大家眼睛一亮,还得是领导啊,其他人有的是想不到,有的是想到了没好问。

  高振东点点头:“能,这个是因为时间来不及了,没有去做补偿电路,从原理上来说,是能进行补偿的。只是会增加系统复杂度,增加一些成本。”

  高振东早都想好了,把红外光电二极管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是来自同一枚晶体的二极管,用两个采集电路去扫描采集这两组二极管。

  这样能带来两个好处,一个是两个采集电路可以设定不同的补偿增益系数,这样就能调整到最终输出基本一致的程度了,能基本解决不一致的问题。

  第二个,在规定的时间内分为两组进行扫描,那每一枚光电二极管的采集时间得到增加,相当于变相的增加了曝光时间。

  当然,还有一些边边角角的好处,诸如有一组坏了,至少还能看一半这种,就好像高振东初中同学眼镜摔坏了,临时拿着半片镜片瞄黑板,也不是不能上课一样。

  听了高振东的大致解释,防工委领导和装甲兵的同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振东,就这么干!你尽量往大的这个走,实在不行了再回到小的这个来,成本高一点就高一点,该付出的代价,我们还是愿意付出的。”

  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坐着亚军打冠军,有96*64的这个兜底,不妨往上探探头,要相信高振东同志,看他这么头头是道的样子,成功率应该很高。

  至于成本,都到他们这个位置,有了这么多的经历,自然知道什么钱能省则省,什么钱能花就花。

  不是该花就花,而是能花就花,因为有的钱啊,可不是你想花就能花出去的,能花出去,就很值得高兴了。

  高振东笑着点点头:“好的,领导。这个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来,大家都来试试,感受感受。”

  高振东把机器控制权让了出来,让大家都来操作操作,感受感受这个可以称之为黑科技的东西。

  “这……会不会搞坏?”领导有些犹豫。

  “不用担心,搞这东西是要上战场的,就算是原理样机,也没那么弱不禁风。”

  那我们可就不客气了,手痒了好久了,只是没好意思说。

  包括防工委领导在内,都兴致勃勃的围了上去,跟拿到了新玩具的小孩儿似的,一个个玩了个不亦乐乎。

  转头、俯仰、拉近、推远……

  如果说高振东的演示,只是机械的把这台机器的功能都演示出来,没有操作手感的话,那这些战场上的老经验的操作,就很好的贴合了他们在战场上观察的习惯。

  这一套下来,更是增强了他们的直观感受,这玩意,好使!

  而且他们也对144*96大底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从2K到4K,可能没啥感觉,但是96*64到144*96的提升,那感受是很直观的。

  什么叫“底大一级压死人”?这就是。

  装甲兵的同志,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玩意,砸锅卖铁也要装到坦克上!”

  老何玩儿了半天机器,走到高振东边上。

  “高总,您果然还是最照顾我们嫡系部队啊,哈哈哈。”

  这东西往二代坦克上一装,嚯,他不知道国外的新坦克会是什么样,反正他觉得,想和咱们的二代坦克比,那是绝对没戏。

  导研院陆工闻言笑道:“老何,你这可不对啊,怎么能拉帮结派呢,你说是吧?高总师。”

  不是,你最后专门喊一声“高总师”是几个意思?

  高振东笑道:“雷电-1改没戏,上不了这东西。”

  老陆也不在意,现在上不了,不等于以后上不了,有希望,有希望啊。

  他笑道:“现在正交四元探测器的能力,我们都还没有能完全发挥出来,这个实在太高级了。高总,雷电-1改的事情,你哪天抽空过来看看我们拟的新弹体方案。”

  正如高振东所说,雷电-1改不改弹体不行,白瞎那个导引头了。除了新导引头之外,新弹体的方案也拟定得差不多了,可以上会了。

  高振东点点头:“没问题,你随时通知我。”

  装甲兵的同志也过足了瘾,走过来找高振东。

  “这东西好!你是二代坦克副总师,多的我就不说了,哈哈!那啥,对于刚才你说的侦察车和指挥车,你有没有什么要向研制单位交代的?”

  对于像侦察车、指挥车这种花小钱办大事,虽然看起来不是披坚执锐,但实际上却是力量倍增器的东西,搁谁都喜欢。

  高振东摇摇头:“没有,这个东西在我这里就是个想法,具体的肯定是没有他们亲自去部队调研来得清楚和明白,我就不多说了,免得影响他们的思路。只有一个小建议……”

  有建议就好啊,大小不重要,高振东同志的建议更是如此。

  “你说,我转告他们。”

  “侦察车一定要用折叠升降臂,把红外和光学侦察设备尽量往高了顶。指挥车一定要考虑到数据通信的冗余设计。”

  高振东同志哪儿都好,就是不太识数,这明明是两个建议。

  装甲兵的同志用笔记了下来,嗯,这两条无需论证,从现在开始,就正式纳入侦察车和指挥车的技战术强制要求里面去了。

  人们在高振东身边如流水一般走过,讨论着各自关心的事情。

  没多久,防工委领导走过来,看着高振东:“干得好!辛苦了。”

  高振东摇摇头:“还好,其他同志也出了不少力,碲汞镉晶体有1761的功劳,红外光电二极管有1274的努力,光学系统制造是导研院配合的。”

  领导笑了:“知道同志们都很配合,也在你的带领下付出了很多,他们的功劳,我们不会忘记。这和你的辛苦,不矛盾,你也别太谦虚。”

  这些东西,领导心里有数,碲汞镉晶体的制造是高振东一手教导的,1274的半导体工艺是高振东带着改进的,光学系统的图是高振东画的。

  高振东摸摸后脑勺:“嘿嘿,您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我好像挺厉害的。”

  “要不你休息一段时间?放个把月的假。”想着自己接到的关于高振东的各种汇报,那工作量,谁看了都得吓死。

  高振东想了想,摇了摇头:“歇不了。”

第497章 装药还是出问题了

  听见他的话,领导也明白过来。

  很多事情不是高振东自己说不做就不做的,他还得配合同志们,他的摊子铺得比较大。

  想到这里,领导点点头,没说什么,走开了。

  高振东还在和同志们交流着热像仪的事情,没注意到领导走到了一边,和装甲兵的同志说了几句什么,然后又找到导研院的陆工,交流了一下。

  没一会儿,领导走回来,叫了一声高振东。

  “二代坦克的正式立项论证会,以及导研院的雷电-1改的弹体方案审查,我都安排到2月1号之后了,其他的事情,我也会通知协调你们部和相关部委,同志们尽量先自力更生,有问题先解决能解决的,不能解决的,都放到2月。”

  这个意思,就是要强制放假到2月1号了,你不是事儿多歇不下来么,那好办,我把你的事儿都往后推,这总没问题了吧。

  高振东很是感动:“这……领导,太耽误事儿了。”

  领导摇摇头:“停下你的脚步,等一等你的同志嘛,呵呵。你的脚步已经够快了,歇一歇,歇一歇。再说了,所有的事情,同志们也是在推进的,难道离了你,他们就不干活儿了?还是要相信你的同志啊。”

  这帽子可忒大了,高振东苦笑。

  “那行,那我就休息休息,正好放空放空脑子,转换转换思路啥的,谢谢领导。”

  领导拍拍他的肩膀:“不,我们该谢谢你。不说了,明天开始,就把休息这个事情执行起来,2月1号恢复工作,这是死命令。”

  高振东当过兵,领导知道这招对他好使。

  装甲兵的领导也走过来,笑道:“今天是个好日子,大喜事啊,振东同志,我借你们花献大家的佛,我请今天来这里的同志们啊,都聚聚。你们食堂安排就成,别的我们的人会过来处理。”

  这里的同志,估计下午的时候,大部分都因为好奇高振东到底弄了个啥,饭可能吃得一般般。

  高振东笑道:“这哪儿成,我们厂还是招待得起同志们的。”

  “那不行,你们厂给我们弄出来这个大宝贝,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了,再让你们请客,那我可受不了。听说你不但技术厉害,喝酒也是把好手,今天咱们会会!”

  高振东拗不过他,只好给食堂打了电话,请那边安排一下。

  食堂接到电话也不虚,傻柱带着人,正在研究自热食品的事儿呢,人齐,张罗得过来!

  聚餐阵仗不小,把今天的值班领导杨厂长都惊动过来了。

  十二点多一点,过来观摩热像仪的同志酒足饭饱,带着各自的收获回去了,其中导研院和老何更是收获丰富,热像仪的量产前改进调整,就落在他们两家头上。

  虽然工作也是要2月份才开始推进,但是这不耽误他们在高振东这里取资料回去先消化消化。

  送走所有人,高振东才坐上那台转悠了半个晚上的嘎斯-69,回了四合院。

  ——

  三轧厂的同志们,突然发现一个问题,找不着三分厂的高振东总工了,问三分厂的同志,三分厂的同志就是一句话,不知道,估计是放假了。

  消息传得很快,这让厂里很多同志很是不习惯,一年多以来,高振东很少出差,从不生病,即使开会或者到外面工作,也是去向清楚。

  不少同志已经习惯看见这个技术精湛,成天笑眯眯的年轻人每天在厂里出现,像这种突然就没影儿的事情,大家一时间众说纷纭。

  不过也没说多久,食堂何师傅一锤定音:“瞎猜个啥,振东好好的,在家里呢,估计是厂里有什么安排。”

  噢,那没事儿了,都知道何师傅和高总工关系,好着呢,看四合院其他人也跟没事儿人一样,那看来真是有什么特殊工作,高总工的工作比较杂,大家都知道。

  再看看谢建业、易中海、秦怀茹、丁永年这些四合院的人,谈到这个事情的时候都一副“别特么瞎猜了,高总工在四合院好好的”的表情,也就失去继续八卦的兴致,很快偃旗息鼓。

  只有一个人想法不太一样,看看,又被削权了吧,先是撤掉了他的民兵队副队长,去了他的枪杆子,现在又让他在家赋闲,拿掉了他的笔头子,这就是药丸的节奏啊。

  你们呐,眼皮子太浅,都没我老刘看得清楚!

  估计一时间倒不了台,但是上头绝对还有后手,你们等着瞧吧。

  至于高振东自己,是真的休息。

  这就是他的习惯,干活儿的时候认真干,一旦决定休息了,那就正儿八经的休息,否则不是辜负了领导们的一片好心。

  要协调成他彻底休息这个事情,光是防工委一家说了可不算,十七机部、十二机部、邮通委,可都得招呼到。

  不过有个事情他没放下,那就是时不时的翻一翻家里的医书,一副尽心尽力帮媳妇儿搜集资料的样子。

  ——

  事情果然如防工委领导所说,不论高振东休息与否,很多事情都是有同志在推进的。

  某弹药相关单位,一位研究人员拿着一份材料,急匆匆的找到自己的上级工程师。

  研究人员不是研究员,研究员职称和教授一个级别的,比普通工程师高。

  “吴工,吴工,这个试验结果你可能得看看,问题好像不小。”

  吴工皱了皱眉头,这名研究人员平时是比较稳得住的那种,他都出现这种举动,那说明事情可能真的不小。

  接过试验结果,匆匆浏览了一遍,他猛的转头盯着研究人员:“小丁,试验过程没有出问题吧?”

首节 上一节 316/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