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337节

  高振东笑道:“您说对了,肖总,我其实是想把它当多用途战斗机来用。”

  “多用途战斗机?用战斗机干别的杂活儿,这是不是太奢侈了?”

  高振东摇摇头:“恰好相反,在我看来,这是我们现在战机数量不足的一种解决方式。您想想看,一架飞机,既能当战斗机用,又能当轻轰或者攻击机使用,而且比轻轰跑得快,比攻击机打得准,比战斗机价格低,那我们的空中力量在是使用上是不是就更自如了?”

  高振东没有扯战场遮断、近距空中支援,现在就和肖总说这些有点节外生枝。

第530章 高振东升级,对岸送礼

  肖总最关心的,还是攻-5有没有新用途,至于高振东为什么提出这些新用途,问题不大,只要有新的就好。

  “但是空军那边,一定会按照你的想法去做?”

  “不会,他们有他们的想法,所以这个事情,需要大家一起来努力。”高振东也没有绕弯子。

  “高总,我们需要做什么?”

  “我希望你们厂能够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尽量修改好攻-5的设计,使之能够尽量接近现在的战-6的指标,不要离得太远。”

  机头进气在速度这些方面是要比两侧进气更好的,有个冷知识是,别看米格-17短胖短胖的,可在某些情况下它也能到达1马赫左右的速度。

  而攻-5的速度最高只有1.1马赫,而六爷能到1.35马赫左右,除了增重等原因外,气动外形在其中起到了最大的作用。

  在不采取其他技术手段的情况下,攻-5想赶上六爷的速度很难,只能尽量接近。

  “这有一定的困难,以速度为例,简单理论计算的话,使用改进增推的LYP-6发动机,能将攻-5的速度从1.1马赫增加到1.2马赫左右,这已经是极限了,可是战-6换装了这个发动机,速度会更快,更赶不上了。”

  高振东也明白这个事情:“对,我知道,速度这个事情尽量往老战-6的指标靠吧,像翼身融合等能减阻的小手段能加上就加上,尽量靠,我不要求超越,能够尽量接近一点就好。”

  “但是空军那边肯定是想越快越好的,他们的习惯,我想高总你很清楚。”

  这个年头,部队上的同志肯定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这些指标是硬道理,一目了然。

  “我知道,不过我有个能够打动他们的东西。”

  “什么东西?”火炮导弹这些,能装到攻-5上的,就能装到战-6上,两者是同一个出身,肖总想不出有什么东西是攻-5有但是战-6不能有的。

  高振东指了指自己画的图上那个尖尖的脑袋:“这个东西,这个空空的脑袋,战-6没有。”

  说五爷的脑袋是空空的,不是骂它,而是夸奖。

  “你指的是?”肖总有点明白过来。

  “雷达!有了好的雷达,攻-5的多用途特性就能发挥起来,而这个优势,是战-6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做到的。”

  “可是我们现在没有好雷达。”肖总对于现状还是很清楚的。

  “没关系,这个问题我来解决,你只需要搞好攻-5飞机本身就行了。对了,机头这个地方,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大一点长一点。”

  攻-5原本的机头有点短有点尖过头,雷达放不了太大的。

  高振东不敢把手上的气动设计书一下子拿出来,那是1000多页,无论如何不会有人相信那是他在业余搞的,毕竟在这之前,大家都知道他的业余时间被其他东西占满了。

  比如《自动控制原理》,又比如自己悄悄的倒腾DJS-60D、操作系统等等。

  但是这个话听在肖总耳朵里,更迷糊了,你到底是干啥的?雷达你来解决?

  但是高振东请他做的事情,倒是不麻烦:“这个倒是没问题,我们会尽量考虑。”

  “等你们这里把攻-5修改成果的指标估计完成了,我会通过我的渠道向相关单位汇报,要求进行论证,到时候大家一起参加这个会议。中间这段时间,我这里也会做一些相关的工作,会影响和变化的,可能不止攻-5这一架飞机。”高振东的安排很紧凑。

  这话说得肖总他们暗暗心惊,既是因为高振东的动作大,也是因为他的口气大。

  相关单位那边,你说开会就能开会?而且听他的意思,动静儿还挺大,不止一架飞机会受到波及。

  但是一想到防工委的微妙态度,肖总好像有些明白过来,这可能就是他的底气吧,这位高总不知道到底是干啥的,但是这影响力好像很大啊。

  不管怎么说,既然高振东愿意去起这个头,那瓷飞厂这边还是愿意全力配合的,毕竟这个事情要是真搞成了,对于他们更加有利。

  这也就是瓷飞厂对高振东的情况不了解,接触也还不多,换成十七机部、十二机部任何一个单位,就算是高振东在纸上画个鸡蛋,说这东西值得搞,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跟着高振东折腾这个鸡蛋。

  弄明白高振东的想法之后,肖总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了三轧厂,回到防工委招待所开始埋头苦干。

  这一趟无论如何是没有白跑的,收获非常丰富。

  肖总在防工委招待所的工作,一是和瓷飞厂那边留守的同志沟通攻-5战斗型指标预估的事情,二是消化高振东给的资料,看看怎么融入到攻-5战斗型里面去,最少要拿出一套相对靠谱的估计值来,如果来得及,搞个构型,先吹吹。

  肖总在忙活的时候,高振东也没闲着,他在尽量完善自己的全套想法,争取以最好的状态上会,这个事情,最好能是一遍过。

  以他对未来的想法,时间紧迫,折腾不起。

  就在大家都忙碌的时候,高振东收到了一些好消息。

  和其他工作无关,纯纯是他本人的。

  京城工大派人过来,给高振东送了一个新的工作证,变化不大,就是教职从讲师变成了副教授。

  高振东对此,完全是懵圈的,怎么就给自己评副教授了?自己完全不知道这回事啊。

  而与之配套的,是十七机部下的文,但是这个文是静悄悄下的,除了少数人,别人基本不知道。

  ——高振东的职称,从6级工程师猛窜了一截,直接和他师父平起平坐了,3级工程师。

  对于这人在家中坐,饼从天上来的二连击,高振东毫无准备,甚至他都不知道这么猛涨的原因。

  不过在老陈给他解释之后,他才明白过来,这个3级工程师,是配套副教授的。

  京城工大除了副教授之外,还按照前几年发布的《关于高校教职工工资评定和调整的通知》,给他定了工资级别。

  按照该通知,副教授的工资一共有四级,其中最高两级和教授最低两级的工资一致,分别是241.5块,207块。而后面两级是177和149.5,最低的那一级比高振东现在6级154的工资要低一些。

  京工大极为大方,一出手就是副教授一级工资,241.5。

  但是发工资这个事情,明显不是京工大发,还得落实到三轧厂这边来。

  十七机部一看,二话不说,直接给匹配了和241.5块最接近的那个技术级别,技术3级,工资240.5,反正以高振东的成果,这个技术3级没有任何问题。

  老陈说到这里,还和高振东开玩笑:“振东啊,还是要你发扬一下风格,少的那1块钱,就不要计较了,哈哈。”

  搞得高振东很是不好意思:“师父说笑了,嘿嘿。”

  老陈摇摇头,开玩笑道:“别叫我师父,现在你都和我一个级别了,这声‘师父’我听着害臊。”

  高振东不乐意了:“您别开玩笑了,不管哪个级别,您都是我师父,这变不了。”

  老陈哈哈大笑,这个徒弟收得好啊。

  高振东秘密升级,悄无声息,但要说送礼随份子,还得是对岸。

  高振东升级,还没来得及告诉刚刚开学、暂时住在学校的娄晓娥呢,他们就送大礼来了。

  而且这份礼,对高振东下一步想做的事情,非常有利。

  ——

  沿海某地机场,一架与战-5略有不同的战斗机正在跑道的尽头,等待起飞。

  这架战斗机粗看起来除了大一圈之外,与五爷如出一辙,细看之下,会发现这架飞机的水平尾翼不像五爷那样处于垂直尾翼的中上部,而是在机身尾部靠上一点的位置。

  同时,这架飞机挂得也比五爷要多,一般情况下,五爷只挂两个副油箱,但是这架飞机除了副油箱之外,还多了两个挂架,一边挂着一枚细长的导弹。

  飞行员坐在座舱里,等待塔台的起飞指令。

  作为首批接装最新型战斗机战-6,进行试用的优秀飞行员,他还有一个值得骄傲的、更特殊的地方。

  ——他是本机场为数不多的跃升战法的参训人员。

  作为一个新战法,能首批参训,无疑证明了在第一批接装战-6的优秀飞行员里,他都是最出挑的那几位,这让他无比的自豪。

  此前,已经进行了几次跃升战法训练的他,正在等待着这次训练任务的开始。

  跃升战法是特殊战法,针对特殊的敌人,这类敌人无需僚机掩护,而且训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这一次和他一同出击的,并不是他的僚机,也不进行跃升训练,只是负责观察,给他提改进意见,兼顾他的安全。

  没多久,耳机中传来塔台的指令。

  “飞天01,飞天02,可以起飞,跑道25。”

  “飞天01/02明白。”

  两名飞行员各自回答,两架飞机响起了咆哮声,尾喷口喷出明亮的火焰,略带红色。

  飞机在跑道上高速滑行,最终一前一后腾空而起,刺向天空。

第531章 飞天01的新任务

  沿海方向高空中,一架黑色的飞机正在空中飞行。

  这架飞机自从在对岸的机场起飞开始,就一直在我们沿海雷达群的监控之中,它也知道它在我们沿海雷达群的监控之中,但是它不怕。

  我们的几个地空导弹营的部署地点都已经被对方知道了,短时间之内,无论如何是不可能重新部署的,其中一个导弹营的部署地点,还是上一架U-2“肉侦”卖头得到的,这也是那架U-2获得的唯一有价值情报。

  这架U-2飞机的驾驶员黄少校,一边感谢着同伙的“遗产”,一边大摇大摆的向陆地飞去。

  20000多米的飞行高度,让他有大摇大摆的资格,和P-2V正好相反,P-2V的保命技能是让对面找不着,而他驾驶的这架,则是让对面够不到。

  事实证明,“够不到”的确能保命,除了那架正好撞在我们地空导弹枪口上的U-2之外,其余几架次都成功安全返回。

  其中有一架,甚至拍到了几千米下,两架正在徒劳追击的米格-17战斗机的照片,在他们看来,都是米格-17,就好像所有毛子枪都是AK一样。

  而且就算黄少校想要不大摇大摆也不行,U-2这个飞机不能长时间的飞太低,万米以上的平流层气流对它是友好的,但是对流层多变的气流,对它那个细长细长的机翼来说就极不友好了。

  对岸搞窜扰侦察的飞机,由于自卫能力有限,总是有使用上这样那样的限制,比如P-2V不能飞太高,U-2不能飞太低,至于RF-104,身为飞行棺材、寡妇制造者、空中铅笔头家族的一员,嗯,这东西不能飞太慢。

  虽然有了飞行高度作为保命符,黄少校的心情并不像派他出来的上司那么轻松,毕竟作为上司,只要点人头就好,而作为坐在驾驶舱里的飞行员,黄少校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

  在他看来,和地空导弹捉迷藏这个事情,是个运气活,万一人家悄悄的又把阵地给迁移了呢。

  要知道运气这个东西,就像钱一样,是金子总会花光的。

  黄少校正在和基地联系,快要进入陆地,他在向基地报告任务进程,再往里,就不太好通信了,得等出来才行。

  就在他通话的同时,飞机上所有的告警器全开,好在花旗佬搞电磁兼容的本事那是够够的,不会因为这个电子系统在工作就得关闭另一个,比如,通信的时候得关雷达。

  你说是吧?谢菲尔德。

  其实雷达告警器一直在报警,但是黄少校对此并不担心,从频率上来看,这是П-20雷达的信号,对面的大型远程警戒雷达,一种固定地面雷达站。

  这算是我们手里当前最好的雷达了,发现距离远,具备测高功能,除了对地面杂波处理能力不好之外,在当前非常好用,它是地面雷达,不用上天,地面杂波处理能力不是它的问题,我们对这个雷达很满意,布置了20多台。

  不过当我们搞预警机的时候,把它搬上了天,事情就变了,最终我们第一型预警机的下马,最大原因就是这个地面杂波问题。

  黄少校确定了只有П-20在盯着自己,他放下了心,在这个位置如果没有这个雷达盯着,那反而是不正常了。

  只要没有S-75的雷达信号就好,黄少校心想,虽然一直闪着光发着警报声的雷达告警器让他有些心烦,但是他的心情还是不错的,至少表明这些设备都很可靠。

  和基地结束了进入陆地前的最后一次通话,黄少校驾机往前飞去,天色已经开始逐渐在亮了,这是他完成窜扰侦察任务所必须的条件。

  在我们的指挥中心里,已经接到了前沿雷达站和海上电侦船传回的报告。

  “敌机U-2一架,正在XX空域,以方向XXX袭来,高度21000米,速度670公里每小时。”

  指挥所的同志都很气愤,它又来了!

  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客观条件限制,打不下来也是正常的,战-5和U-2实实在在的数千米高度差不是靠意志就能弥补得了的,但是看着敌人在头上来去自如,还是让指挥员们非常难受。

  “我们的地空导弹在那附近没有?”

  我们地空导弹部队的确在打游击,寻找击落敌人的战机,所以他们的位置,得问问才知道。

  “没有,都离得很远,有一支部队甚至还在转场的路途中。”

首节 上一节 337/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