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363节

  领导顺着高振东的话一想,明白过来。

  “你的意思是……我们自己生产自己卖?”

  高振东点点头:“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领导这下子可高兴了:“好,太好了!就是又便宜外商部那老小子了。”

  外商部领导:啊嚏!谁又在念叨我?

  高振东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十二机部这边自然能听懂他的意思,经助会国家范畴的授权都留下了,那自然是把这部分市场也给留下了。

  说实话,这部分市场,换成大洋公约国家,谁来都不好使,也许因为历史的渊源和遗留问题,销售能渗透到一些国家,但是所有国家,他们玩不转。

  但是我们就不一样了,这块儿市场,吃定了。

  这样一来,除了低成本不受限的完成对国内的供应之外,还能顺便赚一些小钱钱,从去年的农、副产品进口情况及对国内的支持和改善力度来看,外汇可是宝啊。

  和十二机部领导把事情说完,高振东转身就回了三轧厂,事情还多着呢,下午肯定有人来找他,因为他昨天晚上就打过电话了。

  不过下午他还没等来自己电话约的人,别人的电话却是打到他这里来了。

  接起来一听,外商部的领导。

  “振东啊,太感谢你了,你又为我们找了一条新的路子啊。”外商部领导开口就是感谢,就说那个“外商工作先进个人”的皮包发得值嘛。

  虽然这东西明面儿上是振兴电产的,但是大家心里都有数,高振东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至少他能影响振兴电产的销售策略。

  高振东连忙谦虚,好像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样。

  说笑了几句,外商部领导请高振东帮忙。

  “振东啊,听说在大洋公约国家那边,卖得很好的录音机,也是振兴电产的产品吧?”国内用的录音机虽然是从振兴电产买过来的,但是国内却不能生产盒式磁带机,国内生产的磁带机很少,而且都是特别大个的那种。

  当唱片机使可以,但是要作为便携设备使用,不论是便携、易用,还是环境适应性,那就不方便了,尤其是那个磁带,相比盒式磁带,不是一般的麻烦。

  至于经助会国家,呵呵,和我们一个样。

  高振东一听,就知道外商部领导是个什么想法,仿LED之事,也由振兴电产授权我们生产磁带机和磁带,一来是满足国内需要,二来,往经助会国家卖呗。

  在高振东看来,这是好事情,振兴电产想把生意做到经助会国家,短期之内想都不要想,但是有了我们的外商部牵头,事情就不一样了。

  振兴电产自己卖大洋公约国家,我们卖经助会国家,闭环了。

  这是三赢!除了自己人之外,经助会国家的人,获得了方便携带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568章 光电编码器的最后一块板

  “好的领导,你们在和振兴电产接触LED事宜的时候,把这个事情也提出来就行,我想不会有什么问题。”

  高振东没有直接说怎么去影响振兴电产,有些事情说得太透了就没劲了。

  而且现在也没有直拨到港岛的电话,要联系娄守行其实速度也挺慢,估计还没有外商部自己联系他们快。

  但是只要外商部向娄守行提出这个事情,想来娄守行自然知道该怎么做,都不用高振东专门打招呼,再说了,如果没有高振东的话,外商部会拿这种谎话骗娄守行?这就有点开玩笑了,我们搞外事活动,还是要脸的。

  外商部领导很是满意,就知道振东同志识大体,明事理,不会有什么问题。

  和高振东又说了几句,外商部领导才带着愉快的心情,把电话放下。然后他转头就马上招呼人手,去落实LED和盒式磁带机的相关事宜。

  ——

  高振东放下这个电话没多久,他打电话摇的人也陆续来到了。

  先赶到的,是单位虽然离得远,但是人却离得近的瓷飞厂肖总工。

  他还没离开京城呢,在等高振东开会的消息。

  看到他,高振东一开口就就是一个大大的好消息。

  “肖总,我们的想法,成功的可能性极大,你回去,可以把一些攻-5战斗型的工作做起来了。”

  肖总闻言大喜,就知道有门儿,说实话,那个战斗型的指标,他自己看着都心惊,有爱不释手的感觉,他就不相信空军那头忍得住。

  虽然如此,他也知道,没有高振东,这个事情恐怕没这么顺利。

  这么一来,攻-5这个原本有些前途不明的项目,如今不论是走攻击机还是走战斗机的路子,都算是希望十足。

  他握住高振东的手使劲摇了摇:“高总工,太谢谢你了。”

  高振东笑道:“这个事情也是你们评估工作速度快,做得扎实,说服力很强。而且你要有心理准备,如果攻-5改战斗机,那么它原本的攻击机可能就会终止,以前的一些心血可能就白费了,要安抚好同志们的情绪。”

  肖总工却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厂的同志有功劳,但是没这么大。

  而且攻击机改战斗机,就从两者的装备数量和战术地位来看,傻子才不换呢。

  “这个你放心,同志们听见有搞战斗机的机会,都在摩拳擦掌呢,哈哈哈。”

  你们是研制了战斗机的,而且是世界上最小的超音速战斗机。只可惜最终搞战斗机的梦想,得到21世纪才能实现了。

  这个事情,高振东也只能在心里想想,他只希望这一世,能让瓷飞厂不再搞那个最小的超音速战斗机了,这个战斗机瓷飞厂没有任何问题,任务完成得很好,只是这东西实在不合适。

  两人谦虚了几句,高振东说去了他请肖总工过来的另外一个事情。

  他转身从保险柜里拿出来一套发光二极管和8段LED数码管,对肖总道:“除了这个大喜讯之外,还有个小玩意,给你一点儿,你带回去试试能不能用。”

  肖总工带着好奇打开了高振东递给他的纸口袋,看见了里面的元件和说明书。

  “这是?”他一边往外抽说明书,一边问道。

  “替代指示灯用的,你带回去给配套厂试试看,能不能用上,小玩意,锦上添花用的,呵呵呵。”

  肖总仔细的研究了一会儿说明书,发现这东西还真是不错。

  “高总,这东西好啊!虽然不是什么决定性的玩意,但是在它的本职工作上,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能不好嘛,别的不说,就资料上那发光效率和结实程度,就能把现在他用的灯甩出八条街去。

  发光效率高,就意味着省电、亮度高,这在电力极为有限的飞机上,哪怕一点点电也是省啊,而且亮度高,那就醒目。

  而自身结实,天生固态,无需加固,加上自身发光效率高体积小,就这一项,估计飞机上那堆指示灯就能省下好几公斤来,几公斤可能就意味着能多装一个传感器,可别小看几公斤,这儿几公斤那儿几公斤,最后也不是个小数字。

  而且可靠性高啊,哪怕什么都不省,就冲着这个,就有用的理由。

  没想到高总工这儿除了大餐之外,还有零嘴儿,肖总工带着LED乐颠颠的走了。

  临走还请高振东一定要抽空去瓷飞厂看看,不看飞机,看瓷器也行啊。

  这次离开,他就要回去布置工作了,真到了攻击机改战斗机那天,整个团队也有些准备。

  告别了盛情邀请的肖总,到快下班的时候,光阳厂的杨总和小徐过来了。

  他们在常山,早上一上班,杨总就接到传达室值夜班的同志通知,京城三轧厂那边高总有请,有点小事情。

  他二话不说,带上小徐就过去了。

  再小的事情,他也要亲自过去,而带上小徐,是因为这个小伙子是得过高总表扬的,在光电编码器这个课题上表现也很亮眼,是纯纯的骨干同志了。

  他们是坐在货运列车的车厢里过来的,这时候的常山,还不是一个省的首府,客运列车没那么方便。

  不过两人也没什么叫苦的意思,能有一趟直达京城的货运列车坐,已经是非常好的运气了。

  当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两人才赶到,也顾不上去三轧厂招待所清洗清洗,直接就赶往高振东这里来。

  高总工不会在意这些东西的,两人心里很笃定。

  看见他们俩赶到,高振东很是诧异,没想到他们今天就到了。

  “哟,杨总,怎么这么早就到了,不是说了不用太急嘛。”高振东连忙给两人倒水。

  “高总,耽搁太长让你心里老念着,还得等着我们,也耽误你工作,早一点来更好啊。”杨总这话倒是挺实在。

  高振东也没矫情,能早到也是好事情,等两人气喘匀了,他和对肖总一样,转头拿出一套LED元件来。

  “这个是能抗高冲击、全固态、低功耗的发光元件和数码显示管,你们不是正在搞加固型光电编码器嘛,这个你们先用着。发光元件用在传感器光源上,数码显示管可以用在数值显示上。”

  高振东拿出来这东西,让杨总二人大喜过望,高总工果然说到做到。

  搞加固光电编码器的时候,就说过光源不用担心,他会解决,这还没多久呢,就兑现承诺了。

  再看了看两种元件的参数,这可比他们现在用的那气体发光管强太多了,现在用的气体发光管光强倒是够了,不过功耗、发热、启动速度、重量、坚固程度,与这东西比,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特别是最小的那几个,这体积,简直就是为了微型光电编码器而生的。

  “高总,这下齐活了,有了这东西,我们一定把加固编码器和微型编码器提前搞出来。”

  高振东摇摇头:“不急,还是要按照科学规律一步一步走,事情一定要做扎实。不过这个东西吧,你们也不用仅限于使用在加固编码器和微型编码器上,所有的编码器都能用,这东西比你们原来的光源,应该是好多了。”

  杨总很是惊喜:“啊?这是不是太浪费了?”这么先进的器件,想来必定是又贵又少,得来不易吧。

  高振东摇摇头:“你们先期可以用原来的气体发光管,但是主要还是要以这个为主,这东西没啥大不了的,国内已经在准备生产了。”

  两人是又喜又惊,喜的自然是这好东西居然能敞开了用,这对于搞技术的人来说,会有一种强烈的幸福感。

  惊的嘛……

  “高总,这个事情我们一定保密。”这种事情居然被自己提前无意中知道了,得赶紧表明态度。

  “保密?不用,这东西不涉密,没事儿。这样,小徐,你来得正好,我给你说一下这两种元件使用中的要注意的点和一些诀窍。”

  来都来了,高振东正好把一些技术上的窍门教给他们,他把光阳厂的人从常山请过来,也就是为了这个。

  特别是8段LED数码管,一开始用的时候是有些小窍门的,尤其是没有单片机这类功能完备的控制器的时候,要用数字电路驱动这玩意,还能和实际数据匹配上,就有些小技巧了。

  不告诉他们,最终他们也肯定能找出用法来,但是时间可就浪费了。

  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高振东把这些东西的使用方法和常用电路掰开揉碎了教给了小徐,可把杨总和小徐都给高兴坏了。

  跟着高总工做事情就是好,不但给你解决技术问题,还给你解决元件来源,甚至还教会你怎么用。

  虽然吭哧吭哧要跑两三天,能见到高总工就这一个来小时,但两人都觉得太值了。

  高振东也很高兴,看着两人走向三轧厂招待所的身影,高振东松了一口气,光电编码器的最后一块板,补上了。

  这东西的用处,可不止光刻机、坦克双稳、鼠标/轨迹球那么狭窄,相信我们的同志能把它用得很好。

第569章 这次没装成

  光电编码器同志们会用成什么样子,那是后面的事情,而现在高振东更加在意的,是自己手上的事情。

  此时的他,正在61式单兵反坦克导弹的定型鉴定会会场上。

  这是他步兵61三大宝的最后一项了。

  他来这里,就是当个吉祥物的,说实话,61反坦克弹的指标,已经到了不需要任何人汇报,只需要把材料往桌上一放,大家看了就会高高兴兴签字的程度。

  当然,话是这么说,但是该做的流程还是要做的,于是一票专家和汇报人员,就在会场上快快乐乐的拉上了家常。

  防工委的领导和总工看着这一票在会场上聊天的人,脸上表情变幻,但是又好像找不出什么毛病来。

  毕竟正事儿早就被高振东带着长剑厂的同志搞完了,装备类会议定型鉴定会能开得如此和谐的,也是难得,就让同志们放松放松吧。

  看着相比其个头,61反坦克导弹那显得极为夸张的指标数据,除了参与研制的人员心里有数之外,其他同志无不是瞠目结舌。

  陆军的同志和高振东已经很熟悉了,以鉴定者身份来参加这个会的,不是常驻长剑厂的那些,那些同志今天的身份是课题组的一员,也要接受鉴定的。

  “高总工,你这下子,可是给了我们一个大惊喜啊。这是重型弹吧?我记得你们搞的是一个轻型单兵弹啊。”

  其实在这个年头,导弹还没有小型化,SS.11才是轻型弹,像61这种个头,最多能算个微型弹。

  发言这位,并没有驻厂,毕竟以他的职务,去驻厂就反而是耽误本职工作了,所以虽然管的就是陆军装备,但还是第一次看到61反坦克单指标全貌。

首节 上一节 363/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