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防工委可是你们的上级领导,我们都愿意配合了,你们还要和上头对着干不成?
别忘了,现在的防工委,还有点半军事化系统的意思。
很明显,船舶设计的专家们,对这个事情也是明白的,牢骚归牢骚,但命令就是命令。
那就干脆先解决这个问题吧。
他们打开了图纸,挂在黑板上,一群搞流体力学的同志乌泱乌泱的凑了上去。
“标排3000吨,满排4000吨,还正好卡着我们准备搞的这个中登的。”
“这有什么奇怪的,人家也参加了上次的会议。”
“你别忘了,搞中登,本来就是他提出来的啊。”
几名同志一边看,一边议论。
“诶,他这个舰首,对于较高航速是有利的。”
虽然还没算,但是有的东西,不用算,经验丰富的人看个外形就能知道其性能取向是什么。
“但是这个锥度这么尖,对于冲滩、布置跳板是不利的,需要的跳板比较长,只有用滑动跳板,但是滑动跳板会占用宝贵的舱室面积。”
看来果然是外行,大方向没问题,绝对的大拿,但是到了具体舰种的细节上,还是比不上专业人员。
“别这么快下结论,你看设计说明的这个地方没有?人家说了,这里用液压展开的两节跳板。”
“这……设计得当的话,好像的确可以。”
这是比较简单的机械设计,高总工能考虑得到,也不足为奇,不足为奇。
“总体看来,对于冲滩和退滩,应该是能满足要求。”
“高总工不愧是部队上下来的,对部队的需求和相应的应对,都很有经验啊。”
“你这也特么太牵强了,高总工是陆军退下来的,不是海军!”
“但是这船肚子里装的是陆军嘛。”
“你们俩都扯些什么蛋呢,说正事儿!这个舰尾内收,的确可以改善流体力学性能,但是会不会影响内部舱室布置?”
“这个应该问题不大,这里是后半部,对主舱的影响不大。”
“别看了别看了,直接验算吧,我看高总工的设计说明里,有相关的计算依据和说明,没有列出来的项目,其计算条件也基本足够了,能算。”
“先别急着算,看看他的依据、常数、公式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后面就不用算了嘛。”
“不用看,我看过了,没问题……”
听到这里,海装局的同志喜上眉梢,难道真的有用?
对于这个东西,他们的想法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主要是高振东名声太响,成果太好,万一有用呢?但是内心抱的希望并不大,毕竟跨界有点狠了。
但是听这些船舶专家议论了半天,好像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找出毛病来。
对于这个趋势,海装局表示喜闻乐见。
船舶的设计是复杂的,但是这个阶段又是简单的,至少通过一些不太多的选定参数和不太复杂的计算,能够算出一些结论来,这些结论能够支撑设计人员了解某些核心参数的范围,比如速度。
时间很快过去,搞流体的同志们脸色越来越古怪,随着负责计算的同志最后一笔落下,几位同志抬起头来,面面相觑。
见他们没有说话,海装局的同志有些急,你们这是干啥?什么结果,倒是说啊。
“同志们,情况怎么样?”
几位负责流体力学的同志相互对望,悄声交换了一下意见。
然后其中一位开口了:“从经验公式计算,这个船型在设定的发动机功率下,计算出来的速度范围,的确涵盖了18节。”
海装局的同志们大喜,哈,就说高振东同志靠谱嘛。
但是你们这表情是什么意思?不是都应该笑嘛?都给我高兴起来啊。
“那还有什么问题么?”
那位想了想,说道:“虽然这个范围涵盖了18节,但是并不表明它就一定会落到18节左右这个范围,因为这个范围的下限是15节,不能排除是15节的可能。”
15节也好啊,比特么11节强多了,海装局的同志心想,不过这话可不能说出来。
“那高总工是怎么判断能够满足18节的指标要求?”
“高总工的计算,比我们多了几个预设条件和自设的公式,根据这些东西计算下来,的确是18节。但是这些条件和公式吧,以前从来没见过,没有应用的记录……”
海装局的同志听明白了,通俗的来说,高振东自学船舶设计之后,自己搞了些新鲜玩意出来,更进一步的证明了,这个船型,的确能在设定条件下,跑到18节。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高振东自己搞的这些新东西,是不是对的?
从感情上来说,搞船舶的同志,是倾向于相信的,毕竟能搞出更高指标的装备,谁不愿意?
但是从事实上来说,又不能如此草率。
同志们主打一个纠结,就很难办。
这是个无法验证的问题,但是海装局有自己的办法。
“同志们,你们现在有在该功率下,实现15节以上航速的方案没有?”
此题绝杀!
各个船舶研究所的同志,既然来论证,又大多都有竞标的心思,自然已经做过相关的考虑。
先考虑好了,在论证的时候,力争在某些参数细节上对自己单位偏一偏,等到竞标的时候,这不就有了嘛。
虽然理论上高振东拿出了前期工作人员,不得参加竞标的相关规定,但是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的。
这个时候,这个圈子太小,参加论证的同志,就跑不出竞标单位的范畴去。
这类特例,其实日后的招投标和服务采购法规也有类似例外,比如单一来源采购,比如EPC(设计施工总承包)等等。
既然早有考虑,那大家回答起来还是很快的。
“没有。”
“上限能摸到,但是下限低不少。”
“勉强吧……”
“能沾边……”
有的比较老实,有的回答就比较摇摆。
但总之是结果不尽如人意,毕竟都是考虑的总体方案,工作处于非常前期,还没有优化,结果自然不太好看。
听见同志们的回答,海装局这边就乐了:“那还考虑什么,高总工这个方案没有功能缺陷吧?哪怕按照你们的计算,速度指标也是第一吧?”
对于这个结论,其他同志没有什么异议,白纸黑字。
你的眼睛会骗你,你的耳朵会骗你,但是数学不会。
数学这鸟玩意,不会就是不会。
“那就简单了,这个方案,就初步作为论证完成后的船型方案了,要搞什么,都按这个来搞。”
这话让搞船舶的同志们很是无奈,毕竟船型都被定了,那他们就是戴着镣铐跳舞,必须在一定的既定规则下做事,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有些不利的。
最主要的是,高振东那些新鲜玩意,未经证实啊,万一有隐藏问题,就有可能不只是实现不了18节,有可能15节都实现不了,那样一来,可就浪费国家资金了。
但是又没法反对,毕竟根据现有的理论和经验计算,高振东给的那个,的确就是最快的。
其实给足同志们时间,也未尝不能搞出一个类似的来,但高振东要的就是节约时间,这个事情既然我能帮忙,我就不客气了。
海装局的同志仿佛知道同志们的担心,又补充道:“在论证期间,请同志们组织相关人员,对高振东同志这个方案,进行模型验证,这个钱,我们出了,想来还是值得的。一来打消顾虑,消除隐患,二来,如果模型验证没问题,那同志们在船舶设计上,也能多几样手段嘛。”
模型验证,花的钱并不多。尤其是从现在的理论计算来看,这笔钱得花,得高高兴兴的花!
海装局出钱验证?那就没问题了,皆大欢喜啊。
既不耽误事儿,又能用上现阶段为止看起来性能最好的方案,甚至都不用验证完全没问题,只要验证了能到15节,那就是纯赚。
如果能验证高振东搞出来那些新东西可以作为经验公式或者经验条件使用,那就更爽,既有18节登陆舰,而且也能应用到其他设计里面去,岂不美哉!
第713章 都没闲着
海装局此言一出,所有的疑虑都烟消云散,不纠结了,干吧!别的事情还多着呢,能把船的流体力学外形先解决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事情的结果很快就传回了防工委这边,接到消息的总工,甚至为了这个事情专门又跑去找了一趟领导。
“这是他们对振东同志的方案图纸的论证结果,你看看。”
防工委领导看着那寥寥几行字,笑了:“这小子还真是……啧,不得了,不得了。”
总工笑道:“他不也在参加飞机的相关工作嘛,甚至还有效的从气动布局出发,大大改善了攻-5的性能。都是流体力学,想来还是有一些共同之处的。”
只能这么解释了,都是流体力学,没毛病。
无论如何,高振东能一举初步解决中登的流体力学外形问题,那就足够让这两人高兴,一是节约时间,二是节约钱。
——
青鸟市圆岛,一个机场跑道显得非常怪异的基地里,几位同志正在交流着什么。
“这一次上级又增派了这么多飞行员、机组人员、机械师、地勤人员过来,学习别-6的驾驶运行和维护,看来,我们基地里,有不少同志要和我们分别咯。”
某独立飞行大队的大队长对自己的搭档——这个基地的司令笑道。
这个独立飞行大队名为大队,实际上是个团级单位。
这种事情不少见,比如45年时候,我们那几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师、旅,就是这种事情的极致。
“嗯,这次派这么多人来学别-6,明显就是要增加别-6机队的规模,这个基地是放不下这么多飞机的,也不可能都放在这里,肯定是要扩编了。”
按照老规矩,不论装备有没有到位,但是先准备一手人员,是我们的老传统。
“而且这一次,我和你就要分别了。”基地司令对大队长笑道。
“嗯?”对于大队长来说,这个消息有些突然,转头一想,这也很正常。对于类似基地的建设运行,现在最熟悉的,就是眼前这位搭档,这在扩编的先期,比自己这位独立大队的大队长重要多了。
毕竟飞机可以没有,但是基地得先建好,这东西不像飞机老毛子那里有现货,这东西哪怕建筑材料和设备是现成的,不花上一年半载的,也休想用得上。
“调令下来了?”
“下来了,刚收到,去哪儿我现在不能说,呵呵呵。”基地司令笑道。
“好好好,这可是好消息,先在这里祝你大展宏图。”规矩大家都明白的,调走隐瞒不了,而且本来也要提早说明,便于交接期的工作,但是去向就很敏感,说不得咯。
这年头没有那么多的离愁别绪,战友情很深,但是知道对方是去执行同样重要的任务,参加意义重大的工作,那就先送祝福。
“谢谢了,继任者我推荐的是老汪。”
老汪是基地司令的副手,对于基地的运行也是烂熟于胸,建设新基地要司令这种硬茬子上,继续维持现在这个基地的运行,老汪也足够。
说起这个事情,主要是让大队长先了解一下变化以及原因,知道下一步的搭档是谁,也能早做应对,提前进入状态。
“嗯,老汪不错,希望是他。”大队长笑道。这边推荐归推荐,最终的情况是要综合考量的,所以大队长也只能这么说,毕竟老汪熟悉啊,磨合起来也快,不耽误事儿。
同时,东粤省某地,一行人正在一个平缓的海边,收拾着仪器设备。
看起来是一支勘探队伍,但是不知道是勘探什么的。
“队长,这里海洋水文条件、岸基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和气象条件都很不错,我已经算了一下,对比过预定的几个地方,这里综合条件是最好的,应该可以作为配套基地的建设地。”一位队员一边工作,喜上眉梢。
“嗯,这里作为配套基地,天涯省海角市东边选定那个作为主基地,能够满足上级下达的要求,这次这个大任务啊,我们算是圆满完成了。不过最终的地质条件还要回到院里,等实验室的同志岩芯取样分析结果全部出来。”队长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