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高振东才彻底的搞完,好在别人也不急,这种东西是慢工出细活,早一点晚一点其实问题不大,关键是要把底子打好。
把文件磁带交给机要室的同志,高振东自己也长舒了一口气,总算是又完成一个事儿。
那边空装局的同志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收到高振东的回信了,虽然他没催促,但是心里肯定还是急切的。
迫不及待的把文件打开,仔仔细细的阅读,这东西要消化完,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而高振东这头,刚把文件发出去,三分厂的同志就过来了。
“高总工,有个设备现在准备做初验,请您去一下。”
高振东顺口问道:“什么设备?”
“就是您组织人搞的那个磁盘驱动器,还有配套磁盘,现在差不多了。”
一听这个,他马上来了兴趣,这玩意儿弄出来了?虽然他因为管理原因,自己挂着这个项目的带头人,但是进度他是没怎么管的,这东西严格说起来不复杂,至少比集成电路工艺,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想来同志们没有问题。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同志们真的就拿着高振东的要求和规划,以及一部分原理型技术,硬生生的把这玩意给弄出来了,都没要高振东干预太多。
而且他们抢在十二月,看来多少憋着点新年献礼的心思。
“走走走!去看看。”高振东叫上来人,拔腿就走。
来到三分厂的电子实验室,一堆人齐聚一堂,京城手表厂的龙总,运算所的池总工,还有三轧厂的工人师傅和三分厂电子实验室的相关人员。
一个和高振东前世只在照片上见过的5.25寸盘差不多大小的铁盒子放在那里,不过厚度比5.25寸盘要大一些,这个是小问题,癣疥之疾。
5.25寸本来就差不多是15厘米左右,两种磁盘驱动器的大小差不多,也在情理之中。
整个前面板看起来和5.25寸盘也差不多,有现成经验,不抄是傻子。经典结构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是一定环境条件下的最优解。
磁盘驱动器已经连接到了主板上的一个专用外部存储器接口上,不再从主板背面走线。
不过现在机箱上没有专门的开口,所以驱动器是孤零零放在机箱外的,看起来有些滑稽。
驱动器旁边,放了几张15cm软盘,长得跟高振东前世在照片上看到的5.25寸磁盘一样一样的,不用说,这是高振东的手笔,已经有的成熟设计,脑抽了才去改。
高振东看着大家,点了点头:“同志们,开始吧。”
池总工道:“高总工,来来来,你来插第一张。”
龙总也点头附和,这个事情,还得是高总工来才合适。
高振东摇摇头,请了旁边一位三轧厂的高级技工:“来,老师傅,你来。”
这位老师傅脸上乐开了花,这事儿,光荣!
他拿起一张磁盘,插进了驱动器前面板上的缝隙里。
“啪”的一声,三轧厂宣传处的宣传干事拍下了这一幕。
随着三轧厂和三分厂各类新产品层出不穷,三轧厂宣传处的设备,那也是鸟枪换炮,不像以前还是那种“噗”的一声,烟雾升腾的闪光灯。
老师傅把驱动器面板上的锁舌拧关上,看向高振东。
高振东向坐在椅子上的同志点点头:“开始吧。”
电子实验室的同志开始进行测试操作。
直接操作函数进行顺序读取、随机读取、硬件只读模式……正常。
利用Loong操作系统里,高振东早已内建的指令进行文件系统建立,正常。
写入文件、读取文件,正常。
文件删除、改写,正常。
最大容量测试,正常。
……
随着负责操作的同志一项一项的操作下来,所有同志的脸上,高兴的神色越来越浓。
其实这些项目,早就已经测试过无数遍,对于成功率,大家还是心里有数的,但这次不一样,这是发出生证的测试,所以在任何一项测试没有完成之前,大家的心还是提着的。
像那种平时测试完全没问题,结果极低的故障率正好应验在定型测试当天,导致定型出问题的事情,又不是没发生过。
所以大家没有急着高兴,很紧张的看着测试的进行。
随着最后一项,全盘擦除及其验证的完成,最后一个项目的“正常”选项也被打上了勾。
高振东手一伸:“磁盘的耐久性试验数据给我看看。”
光测驱动器还不够,这东西的核心,还是在于能不能把写上去的数据长久的保存下来。
一旁的同志把数据记录递给他:“高总,我们已经按照装备加速试验理论,设计了试验方法,进行了多个批次的试验。模拟试验表明,磁盘能够承受多次擦写,写入数据的可靠保存时间在5年以上。”
他们设计的试验方法,高振东早就看过了,要不然也用不到试验上去,现在他关心的,就是试验结果。
高振东看着磁盘的耐久性测试数据,边看边点头:“嗯,不错,这个数据还是有说服力的,多个批次的试验结果,也能证明你们这个说法,好,很好。”
说完,他抬起头来,环视一圈。
“同志们,我宣布,15厘米软式磁盘驱动器及配套磁盘的研究课题,正式成功!辛苦大家了,我代表十七机部、十二机部、十一机部,祝贺大家的成功!同时,也感谢所有的同志,在这个工作中的辛勤劳动和努力付出!再次谢谢大家!”
“哗……”的掌声响起,同志们笑容满面,宣传处的同志手上相机灯光连闪,记录下了IT发展史上的又一小步。
第717章 运算所顶不住了
高振东自己,对这个东西倒是没有非常激动的感觉,但是对于参加工作的其他同志来说,意义可就不一样了。
这是为数不多的,主要由他们独立完成的计算机设备,类似的还有键盘、打印机等。
而且这东西看起来的科技含量,好像要比前两者要高点,这年头就是这样,含机电越多的,在一般人看来就越高级。
这里面最高兴的,无疑是来自京城手表厂的同志们,没想到啊没想到,我们也能搞计算机?
虽然只是一个外部设备,但就问你是不是插在计算机上面吧。
所以他们的情绪,比其他同志更为热烈。
“高总工、池总工,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让我们能够参与这样一个课题。”龙总一边鼓掌,一边对高振东等人大声道谢。
高振东抬抬手,掌声稍歇,高振东大声道:“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来自京城手表厂的同志们,是他们在微型传动机构方面的丰富经验,为我们扫清了研究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同志们,来,我们鼓掌,谢谢他们。”
其他单位的同志们,都看向京城手表厂的同志,用力的拍起手,搞得他们还有几分不好意思。
“哪里哪里,我们也就是在机械部分提供了一些帮助,主要的还是你们搞电的同志在完成。”龙总很不好意思的道。
池总工笑道:“龙总太谦虚了,机电机电,两者可是不分家的。在这个事情上啊,高总说得没错,机械部分非常重要。”
眼见大家都高兴得差不多了,高振东对池、龙二人,以及一位三轧厂的高级技工道:“接下来,就请三位同志辛苦一下,向各自的单位和部委报个喜,我就偷个懒了,哈哈哈。”
高振东这个任务派下来,池总工和三轧厂的同志倒是很习惯,这东西不算啥,高总工去干这事儿就太浪费时间。而且高振东不出面,摆明了是让他们各自在自家单位里露露脸。
当然,对于池总工来说,自家单位露脸就不需要,但是部里还是需要的。
不过对此,龙总就很不习惯了,这事儿,不是得带头人往上报嘛,这可是展现工作成果的好机会啊,而且,这还是快过年的时候,意义就更大一些。
“高总工,这个事情你不亲自汇报?”
高振东摇摇头:“我就不去了,没空,你们把好消息带回去就行。”
池总工笑道:“老龙,不用劝,高总工给我们机会,我们就抓住就行了嘛,哈哈。”
都是合作多次的老熟人了,高振东是个什么想法,他还是很清楚的。
高振东补充道:“龙总,除了这个事情要麻烦你们之外,还有个事情,就是这个课题的收尾、以及生产技术转移工作,也要拜托你们跟进一下,这个事情对我来说,就到此为止了。”
实际上要不是怕协作单位多、谁都压不住谁的话,高振东连这个带头人都不想当,这事儿在他做好前置技术准备之后,单看技术方面事情实在是不大。
“你放心,这个事情我们一定做好。”几位分项负责人都信誓旦旦的保证。
这个设备看起来不大,可是牵连却挺广,其中小型传动机构是京城手表厂负责,磁头的制造是海河口唱机厂,磁盘由音像总公司负责,总装是运算所这边。
高振东转过头,对三分厂厂办的同志说了几句话,厂办的同志乐颠颠的就去打电话去了。
他转过头来,笑着道:“大家都知道我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除了京城手表厂的同志,其他同志都乐了,这画面,熟悉!
“知道,哈哈哈。”
“吃饭,吃饭!”
“高总工大气,我一直等着这一口呢。”
“……”
这画面,搞得龙总工他们一愣一愣的,好家伙,他们这里干完事情这么大吃大喝的?
这个事情,他也不好大声说,悄悄问池总工:“高总工这样,不会犯错误吧?”
池总工笑着摇摇头:“不会,别人怎么样我不知道,不过在他这里,没有这个问题,又不是他自己吃,事情做好了,还不兴吃顿好的了?放心吧,这种饭啊,上面的领导是巴不得能有机会批条子。这是他们厂的老传统了,放心吃。我告诉你啊,他们这里有个做川菜和鲁菜的厨子,那手艺,绝了!”
多新鲜呐,如果每批一张条子就意味着有一种新的高技术产品问世,你看看上头批条子的时候是不是下笔如飞,恨不能直接盖个章就算了。
这话听得龙总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他是吃川菜的,但是自打年轻时出来工作,这东西就很少能吃得到正宗的,没想到在这里还能圆一下自己的念想。
“走走走,那边都安排好了,同志们记住了,我们就两个方针——别浪费、使劲儿吃!”
随着高振东的话,大家都笑了起来,向着食堂结伴而去。
十二机部总工接到这个好消息,喜上眉梢。
“这个东西好,能随机读取,就解决了磁带机的最大缺陷!虽然容量不是太大,但是也足够用,其便携性和易用性太强了!”
以前的磁带机从本质上,是作为数据存储器使用,不论是数据还是程序,都是被看作一堆数据,磁带本身只是数据的仓库,数据和程序的运行和处理修改,都要放到内存里完成,最后才一次性写入磁带。
或者换一个通俗的说法,那就是磁带上的数据,大多是被当做冷数据或者休眠数据,而在运行过程中的“热数据”或者活跃数据,磁带不是最好的选择,或者说用起来很麻烦。
最“热”的数据,无疑在内存里,但是次热的,是在外存里,他们有可能需要随读随写,随时保存。
这个事情,对磁带来说就很为难,它只有存储冷数据的能力,想要它完成存储活跃数据的功能,就很难办。
这也是现在国内有了磁带存储器之后,磁芯存储器哪怕又贵又重体积又大,还不能带着到处跑,但依然在被当做性能较高的计算机的主流外部存储器使用的原因,因为它有随机读写能力。在这些机器上,磁带机是真的被当做日后的U盘来使用的。
而现在,十二机部的总工看到了改变这一切的希望。
磁盘驱动器的价格,无论如何不可能比一柜磁芯存储器更贵,相比想同容量的磁盘,那就更不用说了,磁盘简直就是白菜价。
体积小、成本低、生产容易、可移动、扩容简单、维护简便、功能可完美替代……
十二机部总工敏锐的意识到,也许很快,就要让外商部那帮倒腾二手货的同志们再来一趟这边了,二手磁芯存储器生意做不做?
虽然磁盘驱动器这东西高振东技术上是没怎么特别看重,但其实它有个非常重大的意义,要不然高振东也不会组织这么多单位来搞这个小东西。
那就是相比磁芯存储器,磁盘驱动器把计算机的推广难度和使用门槛,又猛的往下拉了一大截!
高兴的同时,他看着池总工有点嘬牙花子。
“嘶~~~~~~老池,你们所现在的生产能力,跟得上不?”
这话一问,池总工就是一愣,然后就开始叫苦。
“的确有些捉襟见肘了,键盘、显示器、打印机、计算机总装、调制解调器、磁芯……哦,这个马上就没了、磁带机,还有马上就会投产的磁盘驱动器……老总,你可得多给我们增加点儿力量啊。”
他是在叫苦还是在炫耀,部总工一时之间都有点分不清楚了。
部总工想了想:“嗯,你们先去做投产准备,这个事情,部里会考虑。”
送走了老池,部总工马上拿起磁盘驱动器的消息,往十二机部领导的办公室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