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条“高氏操作线”出现在幻灯机屏幕上的时候,其他人还没有什么感觉,可是来自高卢的李维埃教授却是心如死灰:“就是它,看来就是它!我们的研究都白费了。”
其实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事情也不全是坏事,这是个基础性的技术,只要能拿到,别管是自己研究出来的还是别人给的,其实都一样有用,对方主动公开,反而能减少他们自己研究所投入的资源。
但是这是对高卢鸡整体来说是这样,对于具体研究这项技术的高卢人来说,可就不那么美妙了,对他们来说,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荣誉问题。
还好,现在刚进入这项研究的时间并不久,损失并不大,这是让李维埃教授唯一感到有些安慰的地方。
就当是白捡了一项技术,看会议议程,这项技术要介绍很多天,看来东方人是真心想要教会来参会的人,到底怎么使用这项技术,时间安排非常足,甚至还有现场操作演示。
今天散会就得给自己的同事打一个电话,让他们不要再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李维埃教授暗自决定。
高卢人心大起来,那是真的大,虽然比皮鞋国还是有所不如。
会场上,只有讲解人的声音,虽然正式的内容刚开始,来自各地的冶金技术人员已经敏锐的意识到了这项技术的意义,下面的人们听得如痴如醉,非常认真。
这里面包括刚才还心情低落的李维埃教授,也包括除了卢比扬卡之外的其他老毛子。
——
和这个国际性的技术会议开幕差不多同时,外商部的领导正在和邮通委的领导通电话。
“老X啊,我记得你们早就开始搞程控空分交换机了,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啊?”外商部领导惦记这事儿已经好久了,结果一看这次邮通委报过来的产品,倒是有好几样,而且技术高度也还不错,但是这个重头戏,却没看见,顿时就急眼了。
“啊,那个啊,搞是差不多搞好了,但是还没验收啊,暂时不能拿出来卖的。”邮通委的领导在电话里笑道,这东西流程还没走完呢,反正就算这东西搞好了,一开始供应国内估计还不够呢,往外卖那都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从邮通委的角度出发,自然对这个事情就不急。
他不急,可是外商部急啊。
“老X啊,你这……这种东西是长脸的,价格那么贵,东西那么新,就是给别人看个新鲜,展示一下我们的实力,卖估计是卖不掉的。就算万一有人要,我们也可以把供货期拉长一点,总之给你们留足时间的嘛。”
这种东西价格天生就便宜不了,别人还不见得有兴趣买呢,除了价格,技术上人家相不相信也是另外一回事。
但是如果因为流程没走完就捂着不拿出来,在外商部看来,就太浪费这次的机会了,卖不卖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别人看到,我们有这个技术。
“这样不太好吧?自己都还没验收的东西就摆上货架。”邮通委那边有点犹豫。
其实这种事情几十年后我们卖武器装备的时候,干得多了去了,先整个差不多的出来,有订单了再深化研究定制,比如坦克、飞机,都有这么干的。
当然,和老毛子搞“五代机”扁-27的时候,先收脏三一笔研发费,最后连个飞机轮胎都没给脏三的手法相比,我们可是厚道得多,保证最后能供出让客户基本满意的货来。
“有什么不好的,赶紧赶紧的,我这里等着用呢。”外商部这边要灵活得多。
“那这样吧,我们突击验收一下,这个东西不久前我还去看过,进度没问题,验收条件应该是能够达到的,这样你们在外国人面前说起话来,也更硬气一些。”
邮通委这边有些心动,主要是这东西吧,它又是一个“世界第一”,现在包括花旗人在内,用的交换机最先进的,都还是纵横制交换机,和这个程控交换机没得比。
如果能在这么多外国人面前把这东西推出去,的确能起到不小的宣传作用,对于邮通委来说,利不利的先不说,至少求个名吧。
他不知道的是,花旗人的空分程控交换机,是1965年才推出来的,离现在还有好几年呢。
“有把握?”只要你愿意拿出来,外商部才不管那么多呢。
“应该是有把握的,至少基本通过是没什么问题。”邮通委这边信心很足,毕竟这东西他是亲眼看着一点点搞出来的,工作还是做得很扎实的。
“那行,你们赶快搞验收,争取今天或者明天就验了。十七机部那边的会议虽然要开好几天,但是时间也不多了,我把展台给你们留着,就算没通过,你也先给我放一套过去,就当是支持我工作了。”外商部直接就把事情给敲下来,管你通不通过,敢上验收,至少说明东西大致是有谱的,没通过我也要。
于是,高振东虽然没在京钢厂的技术推介会上露面,却在同一天下午,参加了邮通委的会议。
邮通委也是说干就干,既然定下来要搞,那就绝不拖泥带水,当天上午就开始联系相关人员,其中高振东自然是绝不能缺席的。
这个程控交换机的技术,就是他一手提供的,通信院解决的都是具体细节问题,像一些疑难的技术细节,也是高振东给解决的,比如继电器的触点烧蚀这类,他不来,邮通委这会还真就不好意思开。
高振东坐在会场上,这一次他是代表被验收方,这让参加验收的通信院的同志心里放下了一块大石头。
稳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验收会议上的验收和被验收两方是对立的,只要高总工在自己这一方,那通信院的同志们就有信心绝对通过这次验收,因为别人不懂。
毕竟这方面的技术,除了通信院之外,就只有高总工这位在这个领域的“国内第一人”了,连他都和自己一边,其他验收专家,不足虑矣。
最懂这东西的人都在被验,这验收会还有什么问题?
通信院的冯总坐在高振东旁边,面露喜色,意气风发。
“高总,这东西搞了两年,总算是差不多要出结果了。”空分交换机是1960年9月的白岭电子展之前开始搞的,前前后后加起来,可不就差不多两年。
这也算是高振东领头的项目里,除了二代坦克之外,耗时差不多最长的一个,主要是复杂。
哪怕高振东提供了所有的核心技术,通信院从消化到实现,也花了很长的时间,说得夸张点就是,这东西单单只算一套的话,上面的焊点都够一个人焊上三年五载的。
“你们辛苦了啊,我后面基本上都在当甩手掌柜。”高振东还是有点不好意思,他后面一年基本上都甩手没管,因为后面一年主要是调试、试验,和核心技术关系已经不大了。
第816章 “19491001”
这话让冯总很是承受不住:“高总工,您这说的哪儿话,如果后面这些繁琐的小事都还要您亲自上阵,那我们通信院这个课题组上上下下几十号人的脸可就没地儿搁了。”
情急之下,他连敬语称呼都用上了,高总这话,实在是承担不起啊。
“不管怎么说,你们在这个工作上的汗水,还是要比我多的嘛。怎么样,今天有没有信心。”
“我们流点汗水,您是绞尽脑汁,没得比,没得比。不过今天这个会,信心我还是比较足的,哈哈哈。”说到这个,冯总可就不谦虚了,您都在我们这头,大事定也。
整个验收会的流程,也果然不出冯总所料,从成果汇报开始,验收人员基本上就是一路绿灯。
倒也不是没提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与其说是质询,不如说是咨询。
验收专家提的问题,大概都是下面这种。
“这个地方是怎么回事儿?解释解释我学习学习。”
“原来这个问题能这样解决?原理是什么?我了解了解。”
“学会了学会了,原来这种问题要这么解决。”
“速度真有这么快?性能真有这么好?厉害了厉害了。”
“……”
高振东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基本上是一言不发,用不着他。
整个会场气氛一片和谐,非常融洽。
当会议流程进入演示阶段的时候,气氛达到了高潮。
往外面打电话是看不出效果了,因为出了通信院,外面所有的话务局依然还是人工交换,感受并不明显。
不过想要看到效果,并不需要往外面打,通信院的同志直接把电话放到了会场上。
参加会议的专家同志们,如果说通信院在进行汇报介绍的时候,还没有什么直接的感触的话,那当通信院的同志把电话拿出来往试验台上一摆开始接线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了这套交换系统的不同。
——这些电话,除了少数几台之外,其他绝大部分既没有用于发电接通话务局的手摇发电机摇把,也没有更为先进的拨号转盘。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十六个按键,以数字为主的小键盘。
“按键拨号?”一名专家惊讶的问出了声。
“是的,专家同志,我们这套系统的标准配置,是这种按键拨号的拨号键盘,拨号速度快,而且误拨率低。一名普通人,可以在两秒内就拨完6位数的号码,拨号速度不受电话号码数字影响。”通信院的同志介绍道。
搁以前,就算是最先进的拨号电话,要是拨6个“9”,那速度,能让人急死,这也是我们的紧急电话一般前两位都是1或者2的原因,从号盘拨号时代留下来的,拨得快,至于最后一位是“0”或者“9”,主要是为了防止误拨。
几位专家饶有兴致的在按键电话的按键上按来按去,像是得了新玩具的小孩子一样。
“诶,这个方便,这个方便。”
“就算拨错了,重拨一遍的速度也很快,好!”
程控自动交换的优势他们还没有切身感受到,但是简简单单一个终端设备的变化,就让他们感觉到这套东西,是真的大不一样。
“如果我拨太快,设备会不会反应不过来?”一名专家对号盘电话还是有所了解的。
“为了兼容号盘电话,我们局端交换机的确把拨号脉冲的脉宽上限做得比较大,不过不用担心,下限我们也做得比较低的,理论上你要在一秒钟内按键超过40个,才可能能突破它的设计极限。”通信院的同志信心十足。
“但是这样一来,会不会以前的号盘电话、手摇电话就必须得换掉?”设备的兼容和利旧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也是非常重要的特性。
“不用担心,我们在程控交换机局端,专门做了针对旧的号盘电话的兼容设计,是能够顺利接进来的,不过手摇电话要麻烦一些,需要有一个人工前端才能接进来,所以程控机下面的用户终端如果是手摇电话,是建议换掉的。但是这个不是大问题,这套系统的线路与以前的电话是完全兼容的,按键电话的生产成本,比手摇话机要低很多,局端交换机更换以后,用户端设备进行1比1替换也不是大问题。”
这就是微电子技术真正恐怖的地方之一,一个产品一旦上规模之后,其成本比对应功能的纯机械设备,往往实际成本要低很多,维护也更加简单,全寿命成本优势极为明显。
“这个拨号键盘的技术叫做什么?刚才我听见你们介绍好像叫双音多频是吧?”一名专家像是想起了什么。
“对,双音多频识别技术。”
“我们单位最近用上了一种远程控制设备,我记得也是利用双音多频技术进行识别控制的。没想到你们居然把这种先进技术,已经用到这种细致的地方了,技术消化吸收的速度很快嘛。”这位专家对于通信院消化吸收新技术的速度很是赞赏。
这话说出来,通信院的同志脸上就有些微妙,想了想,还是说了出来。
“专家同志,其实您说反了。这个双音多频技术,最早就是我们的高振东高总工为了解决电话拨号的速度问题研究出来的,远程控制、低速数据传输什么的,反而是它的副业,是我们在获得这个技术之后,扩展出来的一些附加应用。”
这事儿说起来都诡异,放在几十年后肯定不会这么感觉,但是在这年头,一种能够远程控制、远程数据传输的尖端技术,居然是电话拨号的副产品,这个事实一般人是很难接受的。
果然,这个事情让所有的专家都沉默了,好一会儿,刚才那位才有些震惊的道:“啊?这个东西的起源原来是这样的?这么先进的技术,一开始只是为了拨个电话号码?你们这算是买椟还珠的反向例子了啊。”
通信院的同志点点头,没说太多。
这他们也没办法啊,谁知道高总工那么豪气?你们说的这些先进功能,人家一开始压根就没看上,根本没往那边考虑,这东西就是他为了加快拨号速度给弄出来的。
不过有人是来自十二机部的,电、信,两者是分不开的,要验收通信院的成果,有人来自十二机部也很正常,这几位同志在听见双音多频技术的发明者的时候,反而释然了。
“啊,高总工做的啊,那就难怪了,他有那个底气。很多在我们看来是高射炮打蚊子的事情,在他那里都不叫事儿。”看着乐呵呵坐在一边,基本上一言不发的高振东,来自十二机部的几位同志露出了然的神色。
人家那是一言不发么?人家那是不需要发言。
说话间,所有的电话已经全部接好,放到了各位专家面前,每个电话上面,还贴了一张纸,那是程控交换机分配给每台电话的电话号码。
有一台红色的电话被留在了单独的一个台子上。
通信院的同志对验收组长道:“组长同志,你现在可以试一试,用你面前的电话,或者任何一台电话,拨19491001,这是那台单独的电话的号码。”
为了彰显出按键拨号的优势,通信院的同志顶着电话号码长度上限,给每个电话都分配了一个巨长的8位号,单独的那台电话,他们特意分配了一个很特殊的。
“19491001?啊,明白,明白了。”
专家组长在通信院同志的引导下,抓起面前的电话,手上带着点颤抖的按下了这一串数字。
接下来的事情,让所有的验收人员都感觉到极为不真实,就在专家组长按下最后一个按键后,几秒钟之内,那台19491001红色电话就发出了“嘟嘟嘟嘟”的声音。
速度之快,甚至让大家产生了一种“好巧,居然有人这时候打电话进来”的错觉。
太快了,实在太快了,虽然知道程控交换机不需要人工沟通、交换、接续,但是这个速度还是大大的出乎了大家的意料,以至于产生了那样的错觉,他们根本想不到几秒钟就能接通一个电话。
不过人们很快就反应过来,哪儿可能有电话接进来,这是一台试验设备,根本就没有往外接的好吧。
一名验收专家大步冲上去,一把接起了电话。
“喂……”
话筒里传来清晰的声音,与同在一个空间里的原始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专家组长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受。
其他验收人员这才反应过来,我艹,失算了失算了,被他抢先了。
这事情要放在几十年后,各种相关研究史料多半会这么写——“随着XXX同志郑重的按下‘19491001’的号码,YYY同志在另一头接起了电话,这意味着我国的第一台程控电话交换机,正式登上了为群众服务的舞台。”
艹!艹!艹!名留青史的机会啊,就这么被抢走了,虽然这“青史”不是自己的,而且也只是一个行业的史料,但是就问你这名字是不是自己的吧。
反应最快,抢到第一的那位专家,脸上那笑容,简直亮得刺眼。
第817章 国际领先和下一步
“清晰,很清晰!”验收组长和红色话机那头说了几句话,情绪很高。
说完,他转头招呼大家:“都互相打试试,每个人都多打几个号码。对了,错误的号码也拨一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