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这片雪地怎么闪闪发亮?应该来一炮!
敌人阵地上的火炮加上弹药,这顿大餐可算是让第一轮的火箭弹们吃了个饱。
负责突击的同志们踏上征程的时候,我们的火箭炮们已经开始了转移。
料敌从宽,我们有的装备,默认敌人也有。
“尽快转移,防止敌人火力反击。”
“敌人这还能反击?”
“小心一点总没错,料敌从宽嘛,你是没上过西北的演习场,在那里比我刚才的要求还要严,最多打两轮就要换阵地。”
就在火箭炮营的同志把阵地往不远处的备用阵地转移的时候,15公里宽的正面同志们已经全部扑了上去。
时间非常统一,没有出现原来历史上那些因为缺少地图、迷路、穿插没有及时到位等等造成的兵力没按照计划到达,配置失衡,前后不一等情况。
敌人也反应了过来,开始进入地堡群,一个个地堡疯狂的向外喷着火舌。
脏三这时候的装备,可以说是万国造,战前他们为了“震慑”我们,曾经邀请我们的同志去观摩过他们的演习,意图让我们感到害怕。
而去观摩的同志的反应,大概是……
“就这?”
但是不管怎么说,机枪还是实打实的机枪,威胁非常大。
前期的炮火准备毕竟只是准备,不可能摧毁敌人所有的防线,也没办法拔掉所有的敌火力点。
一时间,各处战场上枪声四起,但并没有杀声震天,还不到那时候。
“副班长,那儿有个地堡,把后面的部队压住了。”一处战场上,一名战士往前方一个正在疯狂射击的射击口一指。
这是一个战前没有发现的暗堡,别说暗堡了,火力准备连已经发现的目标,都很难说能全部清除,这种暗堡自然活得好好的,此时它正向外疯狂喷着火舌,它周围、前后的几个地堡也在疯狂的射击。
这个暗堡的前方,是一片宽约百米,清除了全部植被和掩蔽点的开阔地,这些附属工作是防御工事的一部分,就是为这些地堡扫清射界的,防御工事可远远不止垒几个沙袋,架几挺机枪那么简单。
脏三在这里经营了很久,这种事情他们该做的都没落下,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这一片百来米的必经之路,被几个地堡锁得死死的。
“75无呢?呼叫上来干它一炮!”
“那东西重,还没跟上来。”即便这个小组负责的是这片阵地的主攻任务,上级把75无给加强到了这个方向上,伴随着这几个班前进,但是75无的管子可不轻,而且这里是高原,自然没法和轻步兵比速度。
攻坚火力跟不上,那突击的时候伤亡就小不了,打仗这事情,可不会等着
“轻机枪,掩护!火箭筒!上!”班长毫不犹豫,这家伙带了不少,这是攻坚战,除了必要的压缩干粮和一点水之外,带的全是弹药和武器。
此时距离61一次性火箭筒定型,已经过去了,班里每名战士,都是火箭筒手,但是如果能有条件,还是原来的火箭筒手来打比较好。
轻机枪手将机枪在旁边一个凹坑处一架。
“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
我们的轻机枪手训练有素,不疾不徐,点射长短结合,很有节奏。这个距离上,甚至子弹压根不离敌人射孔四周,一时间将敌人的火力受到了影响。
打进射孔直接打死人可能没那运气,但是子弹在敌地堡射孔四周扬起的尘土,却对敌人的射击产生了物理和心理的双重影响。
早就跃跃欲试的火箭筒手二话不说,操起一枚火箭筒,趴在岩石上。
这东西真方便呐,拿下来就打。
透过瞄准镜,大概测了一下距,110米。
火箭筒手心里高兴,这个距离要是换成老40火,那可遭老鼻子罪了,因为那东西只能打50米,再远就没准头了。
原本的历史里,我们的战士从62年到69年,都是把火箭筒抵近到敌人50米之内开火,一是因为英勇,二是的确没办法,要保证命中率,他们不得不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而在子弹横飞,敌人多个地堡的交叉火力下,想要运动到距离地堡50米的地方,那代价可不算小。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SND区雪线以下,是原始森林,或者至少也是有些植被的,50米距离和100米乃至150米距离之间,危险性那是指数级下降。
110米,离180米的直射最大射程还差着老鼻子呢。
火箭筒手用自己最舒服的姿势,迅速瞄准,然后一炮打了出去。
火箭弹拖着硝烟,一头撞上了那个正在吐着火舌的地堡,“轰”的爆炸声中,地堡砖石横飞,四散开来。
这种沙袋石块、土木垒成的地堡,也就欺负欺负枪支一类轻武器,但是在80毫米破甲杀伤弹下,却算不上结实。
不说把敌人都炸死,但是死的死伤的伤,没死的暂时失能还是稳当的。
班长看得一脸的高兴,这要搁以前,就得40火抵近射击,甚至可能得拿鲜血打开爆破筒、炸药包前进的道路。
这个最突出的地堡被端掉了,但是周围还有几个地堡在喷着火舌。
虽然看不见,但是能听见,而且前方开阔地上不时扬起的尘土也能证明这一点,还有敌人在向这里射击。
敌人不需要看见这块开阔地,他们只要向着预设的射击封锁区域和范围开枪就行。
热知识:不论是何时的重机枪手,相当一部分战斗的时候是看不见敌人的。
很多人想象起打仗,都会不解,既然大家的火力都一样射程,难道我还不能把重机枪推上来和你对射?这就是原因之一。
防守方根本不管你来没来,我只管火力封锁预定区域,你压根看不见我无法通过这片区域,怎么上来和我对射?
这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战场单向透明。
端掉最前方的暗堡之后,敌人预设的火力网出现了缺口,作战小组往前运动了一点,能够从侧翼看见后面的几个地堡了,正要叫机枪手掩护,一看距离,算了。
这距离更远,敌人压根顾不上自己这里,我们的机枪手毕竟离火箭筒手不远,一开火反而把自己小组的位置给暴露了。
“你看看,能干它一炮不?”班长也习惯了,这里的一炮,不是75无,而是61火。
火箭筒手拿起刚刚从废弃发射筒上拆下的瞄准镜测了一下距,这种一次性瞄准镜很受欢迎,因为多少能起到望远镜的作用,而且还能大致测距,没有望远镜的普通战士,平时很喜欢把训练后废弃的瞄准镜拆下来,当望远镜使。
“160米左右,我有信心!”把“望远镜”往杂物包里一塞,火箭筒手操起了第二发火箭筒。这东西他背了三个!160米有点接近极限,但是在高原上训练了很久、完全适应当地弹道条件的他,有这个信心。
他探过头,看了看班长身上挂的多功能计时器,确定了海拔。
然后他屏息瞄准,此时如果是一位普通战士看他的瞄准镜视野,会觉得他瞄偏了,这就是他调整的地方了,打炮,俺是专业滴!
又是一炮,又一个地堡飞上了天。
“向前运动向前运动!”班长招呼着战斗组的同志往前。
就这么一路向前,整个战斗小组除了有一位同志受了轻伤,胳膊被流弹打穿之外,居然毫发无损!
他们突击速度极快,可就苦了后面伴随他们的75无的同志。
好不容易扛着炮冲上来,除了还在冒烟的地堡和敌人倒伏的尸体之外,什么都没看见,倒是看见了一些投降的,可此时他们没心思收拢俘虏,这个工作等后面的同志来完成,当务之急,是要跟上突击的同志!
“神了嘿,这么多地堡、工事,硬是没有阻挡得了他们的脚步。我们这炮,感觉白扛了啊。”
“对啊,按照经验,怎么滴他们也需要我们上来拔点的。今天居然就这么过去了。看来这脏三不行啊。”
“别扯淡了,赶紧跟上。”炮班班长是既遗憾又高兴,遗憾的是没使上劲,高兴的是同志们推进如此顺利,必定伤亡很小。
赶紧跟上去,万一有敌人的硬骨头呢。
实际上,高振东前世所知,我们推进本来就很快,一天消灭一个齐装满员、依托完备工事严防死守的旅是什么含金量?而现在就更快了。
第866章 不受指挥的敌人
此时前方的多个突击组,已经一路火箭筒开路,进入了工事群,进了这里,就有些不一样,敌人的地堡之间是有战壕、交通沟的,此时就可以利用战壕、交通沟运动,逐一拔点,比起在阵地前突击运动,运动中的安全性要高一些。
“这里有道门,应该可以进去。”一名战士看着一个混凝土屯兵洞的门,招呼同志们。
他们的副班长,也是战斗组长拿起一块木头,向里扔去。
“咚……哒哒哒哒……”
随着木头落地的声音,一片枪声响起,原来里面躲了不少敌人。
“手榴弹!”
几名战士扔了两个手榴弹进去。
随着两声爆炸,副班长身先士卒,举着枪就往里面冲。
“哒哒哒哒……”一梭子子弹扫了出来,有一颗打中了他的左臂,一颗正中胸膛。
副班长当时就被子弹的冲击力打倒在地上,随后的战士们一边开枪压制敌人,一边抓着携行装具的肩带,快速的把他拖了出来。
“副班长!副班长!”战士们一边拿急救包,一边叫他。
“别急!我没事。”不是“慌”,而是“急”,看起来差不多,但这两个字区别很大,前者是普通人,后者是精锐部队。
副班长摸了摸自己的胸前,携行装具上一个弹孔赫然在目。
他用手伸进去抠了抠:“这防弹插板还真管用,哈哈哈。你们还别说,跟被当胸打了一拳似的,差点儿岔气。”
同志们喜笑颜开,没事儿就好,至于胳膊上那一枪,那算个屁。
“副班长,用这个吧!”一名战士拿出一个白色的“手榴弹”。
“这东西能管用?”没有弹片的“手榴弹”,一开始总是不被信任的。
“试一试,我看说明书,应该没问题,不行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行,赏他们一个。”试一试又不要钱,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副班长一边接受同志们的包扎,一边点头。
屯兵洞里,十来个脏三士兵正在小心翼翼的盯着下方。
这个屯兵洞修得很有巧思,依着地形,分为阶梯状的高低两层,矮层是放东西的,这群敌人正端着枪,趴在高层的一堆被服包后面,这里是他们平时住的地方。
刚才的手榴弹没起到效果,这个高低结构是主要原因,很难从洞口把手榴弹扔到上面来,就算扔上来了,赶紧往下一扔就行。
“完了,我见不到我的妻子和孩子了。”
“不要担心,他们进不来!坚守住。只要我们发起反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当啷啷啷……”仿佛什么东西滚了进来。
又是手榴弹?东大人拿我们完全没办法了。
正在心里嘲讽对手的三儿们,随后就听见此生最为明亮的光,看见了这辈子最大的声音。
不是用词用错,而是这就是他们的真实感受,乱了,全乱了。
狭小的屯兵洞里,那难以形容的闪光和轰鸣声,将所有的敌人全部击倒,在高台的地上挤做一团,呻吟蠕动。
仿佛是旱厕里的蛆。
“你相信光吗?”,“啊?你说什么?我听不见!”。
别说他们了,就连我们在洞外的同志们,都被这声音给吓了一大跳,那闪光把整个洞口都照得绚白。
“这什么逼动静儿?”
“跟炮弹在脑袋边炸响似的。”
“这个得劲儿!”
来不及多想,拖着伤臂的副班长带着战士们冲了进去。
“敌人在高处!手榴弹!”虽然听见了敌人的呻吟和惨叫声,但是敌人在高处,又被被包遮挡,情况不明,不能冒险!
趁他们没反应过来,手榴弹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