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615节

  这部里的顶级专家就是不一样,刚才就能看出来人家压根没放在心上的技术,就能为蜀省轻工业找出一条新路来。

  “你们把这张图好好画下来,一丁一点都不许错!”蜀省领导对轻工业单位的同志道。

  “有了这些东西,你们的民用电子产品就算是基本架子搭起来了,别的,我们慢慢来,太多了也不好消化。另外,现在电子产品出口形势不错,你们可以向上级和部里提出,一些产能不足需要布局的东西,也看一看,考虑考虑。”高振东笑道。

  “对,我们消化一样,再来找您要一样。你刚才说的那些,我们回头就去看看运气。”蜀省的领导笑道,嗯,先下个订单再说。

  至于高振东说的那些产能不足的东西,这种消息就只有他们才知道了,随便透露一点,都能让他在工作上抢得先手。

  高振东听见这话,有些无语,这些同志简直了。

  “行行行,呵呵呵。”高振东也不为己甚,都是为了把工作干得更好。

  “轮到你们了,不要拉稀摆带哈。”蜀省的同志占了便宜,心情大好,和等在一边搞冶金的同志开了个玩笑。

  “那肯定不会,领导您放心,哈哈。”

  他正要拉开架势汇报,高振东却摇了摇手:“你们这里不用说了。”

  啊?高总工,您可是十七机部的人啊,何故厚此薄彼。

  不过高振东下一句话就让他的心放了回去。

  “你们要做的最急迫的事情,就一件,红棉铁矿!”

  啊,原来对于我们,高总工心里早有成算,看看,自己人就是不一样,蜀省冶金单位的同志一脸的自豪。

  “高总工,红棉铁矿虽然储量大,但也就是一个普通的钢铁厂。重要性有这么高?”

  高振东笑道:“你应该知道红棉铁矿属于什么铁矿吧?”

  “钒钛磁铁矿……”

  “对了,所以在我看来,你们的任务,是首先把这个特殊的铁矿搞好。”

  蜀省的钒、钛、锂,储量都是全国第一,截止2021年,分别占全国的32%、81.6%和50.8%。

  锂这个东西比较特殊,就不用多说。

  “把这个铁矿搞好?”

  “其实不是把铁矿搞好,而是把铁矿里的资源利用好。钒、钛,可都是好东西啊。”

  红棉铁矿特殊的地方就在这里,这个矿里的东西,大部分都能用得上。

  “可是高总工,钛虽然好,但是很难加工,加工成本非常高,实际使用起来是有困难的吧。”

  作为能被领导带来京城的冶金专业人员,他在这方面自然是很了解的。

  钛这个东西,强度高、耐腐蚀、机械力学性能好,而且储量丰富,还没多少磁性。

  有这些优点的同时,这东西比重还低,只有4.5,比起铁的7.8,那简直是断崖式下降。

  看起来仿佛是不锈钢在大部分场合的完美替代品,但实际上这东西的大规模使用,都要推到21世纪去了,21世纪我们造机枪都用这玩意。自然,老毛子在20世纪就用来造潜艇的事情,那是另一回事,老毛子的脑洞是比较厉害的,一般人比不了。

  之所以推不开,就是因为这东西很难加工,生产成本倒是没多高,但是加工成本高得一批,属于是典型的造得起用不起。

  “我知道,钛合金综合来说硬度高、韧性好、耐腐蚀也强、导热率还差,这就使得加工非常困难。”

  钛的问题和铝相反,铝曾经也不太容易车削,因为太软容易粘刀。

  而钛合金是综合性能太好,这货的比强度很高,不太好加工,锻造倒是可以锻,但是很多零件锻造只是第一步,后面还要车、铣、削什么的,就很麻烦,相比这玩意硬,韧性还好。

  简单说,啃不动。

  最逆天的是,这东西的导热性差,这也是钛合金保温杯比不锈钢保温杯更好的原因,但是导热性差在机械加工上可就不是什么好事情,热量累积带不走,反正不是工件废了就是刀具废掉。

  就算啃得动的,粘牙。

  “所以你们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先把提炼钛的技术搞好,至少到海绵钛这一步。至于钛合金材料的研究,以及钛合金材料加工,也是你们要重点研究的事情,争取形成钛材的生产、加工一条龙技术优势链条。”高振东给他们指明了方向。

  纯钛可没有那么好的性能,性能好的是钛合金。

  “高总,不瞒您说,钛的提炼,我们倒是很有信心,但是合金材料的研究和加工这方面,就很麻烦,我们没有那么强的力量去研究这个事情。”

  他们是搞冶金的,实际上一开始集中的,也多是搞冶金的,加工这个事情,不在十七机部的考虑范围内。

  实际上直到20世纪8、90年代,我们的钛加工技术也比较一般。

  为什么后来发展起来了,猜猜在这之前钛加工技术最好的是哪家?具体的高振东当然不知道,但是他个人猜测,和这有一定的关系。

  一鲸落,万物生,那谁千古~~~~~~

  “这个事情你们暂时不用考虑,你们要考虑的,是先弄出足够的钛材来。至于钛合金材料和加工的事情,先在这边搞,然后再转移过去,给你们打好基础。我之所以要你们至少先弄出海绵钛,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没有你们的海绵钛支持,后面的钛合金材料研究和加工技术,就是无本之木,总不能全靠进口吧。”

  就地加工,就算加上包装和防护,但是需要运输的量就少得多。

  而且就地加工,能在当地形成一条产业链条,发挥集群优势,比起单打独斗来,竞争力强得多。

  现在是不需要怎么竞争,但是以后呢。

  高振东的话,让蜀省冶金单位的同志放下心来,高总工果然如同传说一般,一旦上手一个事情,绝对帮你把前期的路铺好,让你能顺顺当当的上路,跟上脚步。

  “好!高总工,你放心,红棉铁矿的矿资源综合利用,我们一定当成冶金的头等大事来抓。”

  高振东放下心来,可以说,红棉铁矿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国内钛金属产出最为集中的地方,只要在这一个地方落下钛合金材料研究生产、以及钛材加工的子,可以说钛材这一块就全盘都搞活了。

  说到这里,高振东想起一个事情来。

  “我记得你们蜀省是有铅锌矿的吧?”

  “对,没有彩云那边多,但是也有,不算太少。”搞冶金的同志在脑海里确定了一下,非常确定的道。

  高振东想了想,转头看向蜀省的领导。

  “领导,有个事情,可能需要你们这边协助一下。”

  “你尽管说。”和普通人之间办事还要补一句“我看看我有没有办法”不同,蜀山的同志直接就叫高振东随便说,实在办不到那是另外一回事,而且大家也都会理解。

  “正好,你刚才去请了搞化工的同志过来,这件事情,和化工有关。”

  “赶快把他叫上来。”蜀山的同志招呼了一位随行人员。

  没一会儿,搞化工的同志上来了。

  “各位领导好。”

  “今天不是我这里找你,是这位高总工找你,有重要的任务。”虽然蜀省的同志不知道高振东到底叫搞化工的同志过来干嘛,但是他的任务肯定重要。

  “高总工好。”

  高振东在化工行业只是小范围有名,而且都是比较敏感的单位,所以别的同志都不知道他在化工也多少有些“小”东西,就连作为金牌辅助的尿素钢,绝大部分搞化工的同志也是不清楚的。

  “是这样,具体的事情今天不在这里说了,我希望你们能研究一下。螯合树脂你有没有接触,你们蜀省有没有相应的研究?”

  这东西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大部分同志都是不怎么清楚的:“没有接触过。”

  “那有偕胺肟官能团有没有了解?”

  “没有!”更懵了,回答得斩钉截铁。

  旁边蜀省的领导听得直皱眉头,这同志,怎么这么实诚呢?

  “没有没关系,你就拿着这两个东西回去,找你们搞有机化学的同志,如果有了解情况的同志,就回来找我,如果蜀省没有同志了解情况……那也给我说一声。”蜀省最近,而且有天化基础,是最优选择。

第954章 易中海买电视

  就算是万一蜀省对于这个东西不在行,他大概知道有个地方的化学相当不错,而且离蜀省还不远。

  这年头搞合作整合资源,那是真的要考虑交通问题的,可不是日后那种无所谓,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都可以。

  说完,高振东在黑板上画下了偕胺肟官能团的化学式,说实话,高振东自己都不知道这玩意在这年头有没有发现,到底叫啥,但是这不重要,就算没有,我说啥就是啥,反正叫什么不重要,同志们能认得出来就好。

  “高总工若是有空,也欢迎多来我们蜀省转转,我们蜀省虽然和黔山略有不同,但是也是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最重要的是,都有很多美食。”蜀省的领导笑道。

  不用多说,他的想法,和黔山的同志如出一辙,这种大专家,就算过来纯溜达也不是坏事。

  作为领导,他非常清楚,这种最顶级的技术专家有个毛病,很难治好的那种——厌蠢症!

  他们看着自己擅长的东西在别人的手里,以一种非常愚蠢的方式在运行,以至于出现他不希望的结果的时候,他们会非常难以忍受。

  忍得住一点儿的,大概是会指点指点,“这个地方,你最好这么做”,这样一来,效果不就达到了嘛。

  而如果是性格暴躁一点,再加上有点强迫症的那种,大概率结果就是袖子一撸,“你给老子滚开!老子来!”,那就更美了。

  其实这种毛病很多人都有点,高振东前世的时候,很多游戏的广告就是这么干的,在广告里,会用一种不说极度愚蠢,但至少是错漏百出的方式演示游戏,让看广告的人浑身不爽,然后自己上。

  而对于高振东来说,蜀省领导这话让他有些哭笑不得。

  你要不说吃的事情,那我们就还是好朋友。高振东在心里有些愤愤的想着。

  “如果有空,一定过来。”管他的,这事儿看来是没得什么好挣扎的了,那就这样吧。

  下班的高振东,刚回到家,停好车还没进门,就听看见好大一堆小孩乌泱乌泱的往中院跑。

  “快走快走,看易爷爷家买了好东西,我们快去看看。”

  “刚刚才从供销社带回来的,听说正在装什么……什么……对,天线,在装天线。”

  “那是不是我们看电视,就不用等院子里的叔叔阿姨学完才能看了?”

  “对对对……”

  “我不,我喜欢看电视上老师上课。”这孩子,还怪爱学习的呢。

  “你爱看你陪叔叔阿姨在老太太那儿看呗,反正我们要看别的。”

  “别扯了,让不让你看还两说呢,你以为是老太太和高叔叔,大开着门让你看啊。”这孩子,瞎说什么大实话。

  孩子们边说边往易中海家里跑,这种事情对于这年头的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种难得的热闹,这个热闹,必须凑!

  高振东一听,好像是易中海买电视了?得过去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忙的,这年头的电视机有点类似专业设备,别说普通人了,就算是易中海这种精通车工的,也不见得玩得转。

  他给娄晓娥打了个招呼,娄晓娥也不甘落后,娄晓娥把孩子交代给保姆阿姨,乐颠颠的就过来了。振东回来了,这不比孩子还好玩?

  两口子走到中院,正在忙着穿线的易中海看见高振东,乐呵呵的叫了一声:“振东来了?”

  旁边傻柱和秦怀茹也在帮忙,秦怀茹递工具,傻柱在房顶上架天线,易大妈则在旁边照看着孩子。

  高振东点点头,笑道:“易师傅这是准备升级装备照顾孙子了?哈哈哈。”

  别人要避讳的事情,他就不怎么避讳了,而且易中海是秦怀茹和贾旭东的师傅,说一声照顾孙子也说得过去。

  易中海一边往天线的连接电缆上钉钉子,一边乐呵呵的回答:“是啊,这不孩子都大了嘛,也想多看看电视。你放在后院聋老太那里那台,要给院子里的电大学生放电大课,这些孩子老去影响也不是个事儿。我就干脆再买一台,分分流,大人学大人的,孩子看孩子的。”

  说是往电缆上钉,真的是直接钉穿电缆的,这时候同轴电缆的生产难度还比较高,电视天线用的是平行带状电缆。可以想象成一根不到2厘米宽的塑料带,带子的两边平行各布置一根铜导线。那时候的人为了省事儿,常常直接用钉子钉中间的塑料部分,不会有漏电、短路的问题。

  其实对易中海来说,其他人他才不管呢,无非就是一个原因,秦怀茹和傻柱结婚之后,眼看着这孙子辈的名分落瓷实了,这时的易中海,看着秦怀茹那几个娃就越看越稀罕,这不,想着后院的电视主要是为了大人电大学习用的,他就干脆给自家孙子弄个电视看。

  至于其他孩子,顺带着吧,毕竟自己还是一大爷嘛不是。

  对于易中海来说,电视机的价格不是大问题,唯一的问题是以前买来没什么用。而且现在电视机的价格也降下来了,最重要的是,供应量充足多了,不像以前抢都抢不到。

  不但是电视,其他家电也有类似情况,至少紧俏程度得到了缓解,收音机尤甚。

  如果说现在电视还是奢侈品,院子里买得起的屈指可数,就连谢建业和陈越红这种双职工都要考虑考虑攒攒钱的话,那收音机、放音机这类娱乐家电的普及程度就大大增加,收音机这玩意自从半导体被高振东折腾上了一个台阶之后,小巧便携价格便宜的半导体收音机迅速成为主流。

  不过有的人觉得五灯机之类的电子管收音机听起来更好听,这让高振东直呼好家伙,胆石之争,自此伊始。

  人已经够多了,高振东就没有掺合上去帮忙,而是在一边看着他们弄天线。娄晓娥也看得津津有味,这事儿她看着也新鲜,身边还有高振东在,那就更惬意。

  易中海几人忙活一会儿,可算是把天线给引到主屋的电视机旁。

首节 上一节 615/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