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东招呼上两人,和正在与装药奋战的同志们打了个招呼,坐车直奔副坝而去。这里还要点时间,正好够他去办这件事。
“什么?高振东同志去副坝了?”
水利口的同志差点儿没跳起来。
他不久前才通过防工委知道了这位全才专家的名字,也从防工委那边多多少少知道了一些别的事情,不多,但是足够让他们知道什么地方不能让高振东去。
“是的,他带着自己的随行人员,直接开车就过去了。”
“马上把他叫回来!”
“我阻拦过了,但是他说现在副坝很安全,不用担心。他只是安装一些设备,速度很快的。”水位上涨离副坝还远,预计还有一天多时间,的确是很安全。
“这……那这样,你赶过去,务必要在水位上涨到危险程度之前,将他拉回来!”
“是!”
副坝离主坝试验场这边,大概两公里,有一条施工便道相连,现在这条施工便道上挤满了来来往往的运输工具,又是夜晚,行进速度不快。
如果不是担心路上组装好的设备出什么问题,高振东宁愿走过去更快。
好在嘎斯-69本来就是越野车,应付这种施工便道完全没有问题,摇摇晃晃中,三人一人两套,将设备放在大腿上保证安全,一路向副坝前进。
副坝上,几位同志将一根直径100mm的钢管打进一个刚钻好的孔里,一边商量着。
“这样在坝上钻3个孔,不会出问题吧?”
“不会,这才多大点儿,对坝体没影响,而且打了钢管作为护壁支护,没有影响。快,把里面的污水抽出来,把准备好的沙石倒下去。专家组那边说,设备已经在运过来的路上了。”
这是高振东为三支液位计准备的测压井,直接在坝体上钻孔,从坝迎水面靠近坝底高程的地方,直到坝顶略向背水面,形成一条三点一线的剖面线,通过这三根液位计,可以掌握坝体内渗水的情况,形成一条浸润线,能有效评估大坝的安全性,在21世纪是广泛使用的大坝监测手段。
而事情紧急,高振东就不搞太复杂的测压井结构了,有沙石起到反滤层作用就行,别的来不及了。
而三支土壤水分传感器,是他顺手做出来,掌握坝体特定部位含水量的,这个东西在正常的大坝安全监测里不会使用,但是考虑到这次险情特殊,高振东还是顺手做了出来,能多掌握一些情况总是好的。
“来了来了!”从抢险方案会议上第一个离开会场的水工专家,看见从车上跳下来的高振东,马上就迎了上去。
“你好同志,测压井已经准备好了。”他离开方案会场之后,就一直在这里忙活,还是不知道高振东到底叫啥。
“我姓高,谢谢,我们马上安装设备。”高振东做了一下自我介绍,然后招呼方迎红两人安装设备。
“你好高总,我姓罗,你叫我老罗就成。”这下总算是能准确的叫人了,能以专家身份来到这里的,高低得是个总工。
看着方迎红他们将电缆上的传感器放入井中,罗工和高振东一起沟通这东西具体到底是个什么作用。
起先指挥部那边只叫他们在坝体上按要求准备3个孔,3个浅坑,但是到底干嘛却是没说。
高振东一边盯着方迎红他们安装、率定设备,一边和罗工交流。
听到后面,身为水工专家的罗工一脸的惊喜。
“同志,你的意思,是这个东西能随时掌握坝体内的渗水情况?”
高振东点点头:“对,24小时不间断监测,你想多快都行,随时在水库管理房能看到,配合其他设备,还能自动报警,自动向上级管理机构传输。”
“这可太好了,要是这东西能普及,对于大坝安全监测简直是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啊。”
渗压监测对于大坝安全来说,是最基础的几项监测参数之一。
而对于罗工他们来说大坝渗水情况不是没有手段,但是全靠人工,频次低而且极不方便,对于部分位置,其可监测性受水位限制。
“我就是做出来,在这里监测一下副坝的安全情况的。”高振东倒是不以为意,这东西他是前世在长辈家里的一些设计资料上看到的,完全没想过有多大用处,这里就是做出来临时用一下。
“唉呀高总,你这可是暴殄天物了啊,这东西用处可大了,对于我们来说,简直是解决了大坝安全运行中的一个大问题啊!这样这样,等这次抢险顺利完成了,我去找您,或者你来我们水利口给我们上堂课,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学习。”
罗工觉得这位同志简直了,身在宝山而不自知啊。
高振东没想到他的反应这么大:“呃……行,没问题。这方面要测什么我可能不太清楚,但是要怎么测我倒是很清楚的,我们强强联合一下,也算是为水利做点贡献。”
水利主要是工程建设,但是辅助的非工程性措施,也有不小的作用,而且高振东还知道一些事情,如果能早一点推广这东西,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现在有了单片机,很多事情就好办了,就算因为成本问题不能全面铺开,但是至少重点工程总没问题吧。
罗工高兴得不得了,张罗着指引方迎红他们把线拉到坝肩的一个帐篷里,这是他在这里的现场指挥部。
方迎红他们从车上卸下一块太阳能板和一块蓄电池,开始连接电源,这几套东西定时监测,其实耗电不多,太阳能板和蓄电池能保证最大的可用性。
“咦?高总,这个不用接电,就靠蓄电池就能用?”太阳能板现在还不普及,他不认识。
高振东摇摇头,指了指太阳能板:“不止,还要靠这个太阳能板,匹配得当的话,能保证连续阴雨天时24小时工作。”
“那就是说,这东西和水库本身供电没有关系?”罗总觉得简直是捡到宝了。
“没有,我设计这套设备出来,就是为了野外工作的,肯定要考虑电源问题。”
“好!太好了!高总,你一定要教我!”罗工心情更是激动。
此时,方迎红等两位同志,已经把六只传感器全部接好,看着六只表头上的LED数码管,方迎红在确认了一会儿之后,对高振东道:“高总工,全部正常了,可以做管口和覆土处理了,我去看着他们覆土。”
测压管管口要处理,防止泥沙掉落,土壤水分传感器要覆土,保证传感器所处环境能准确测量含水性。高振东只测表层,没有测多层,这件事情特殊,这样差不多够了。
这些都搞了,土工膜才好覆盖上去。
方迎红和另外一位同志离开,去指挥同志们相关工作去了。
而罗工看着六只表头上已经基本稳定的数据,问了一下高振东这些数据的意义和对应的换算方法,高振东没有时间搞单片机编程按照水利的标准将数据进行换算,所有数据都是原始数据,需要换算一下才是罗工他们用的数据。
例如高程,获得相对液位之后,要加上一个基值才是水利上用的海拔高程数据。
但是这个换算很简单,对于罗工来说,心算都能完成。
“嗯,从数据上看,现在副坝坝体里没水,坝体迎水面表层的含水率也很低。和当前现状是完全吻合的。”罗总很高兴,至少现在看来,这东西果真靠谱。
“能用就好,罗总,等我的同志回来,我给你留一个人,专门盯着这些东西,毕竟这东西是应急做出来的,有什么问题他也好处理。也能给你留一个专门关注数据的人,让你能及时掌握情况。”
“好,好!太感谢了。那能不能在主坝那边,也搞这么一套?”这套东西好!装上去就别拆了,干脆主坝那边也装上吧,占点兄弟部委的便宜。
“嗯,我带来的同志会有一位继续在主坝那边制作,争取把主坝也装上。这边情况急,我就先装的这边。”高振东要方迎红他们带来的材料本来就是按照主副坝一起计算的。
剩下的六支,就由方迎红慢慢制作就可以,时间上完全来得及。
“高总,副坝开始覆膜了!”方迎红和另外一位同志很是兴奋,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新奇的经历,而且抢险现场的气氛,让他们欲罢不能。
这和小孩子看见路边的挖掘机工作,能站着看几个小时一个道理,而且这种有重大意义的大场面,对人情绪的影响更为巨大。
“嗯,虽然表面喷浆还没有完全干透,但是这主要是起辅助作用,我们的覆膜时间安排,还是以能尽快完成土工膜覆膜作业为准,现在这个时间也差不多了。”
罗总和高振东一边往外走,一边和高振东介绍情况。
走到外面,只见一群群的抢险人员扛着一卷卷加工好的防渗膜,放置在坝顶上,然后向着副坝迎水面一推,一卷卷的防渗膜向下滚去,将大坝部分坝段的迎水面覆盖得严严实实。
第986章 紧锣密鼓
早就严阵以待的同志们和挖掘机迅速靠拢,人们负责续接,挖掘机负责覆土夯实。
这只是一部分,现在的数量还不够将大坝完全覆盖完,但是从材料供应和时间来看,在计划时间之前完成完全没有问题。
身后一位同志在对讲机里不知道对哪里在喊话:“副坝这里篷布够了,你在路口那里通知运输的同志,直接转送主坝去吧。”
对面传来一声:“明白。”
看来部队的同志支援非常快,而且副坝总体体量相对不大,材料已经足够。
高振东将三分厂电子实验室的同志留给罗工,自己带着方迎红回到了主坝试验场这边,这一来一去,三个多小时就过去了。
刚下车,易中海和长剑厂的同志就迎上来:“高总工,第一批装药已经组装好了,4种,一种2支,现在正在往模拟闸门的钢构件上焊接防护板。”
看来大家的速度都很快,高振东看了一下正在焊接的钢板,师傅们在这方面经验很丰富,护板有一个内收的倾斜角,然后在护板两端各增加了一块端板,将护板和模拟闸门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增强了护板的结构强度,焊得非常漂亮,一看就是高级焊工的活儿。
“高总,这是我们的试验计划,您看看,签个字。”爆破手走上来,手里拿了张纸。
意思很明确,你看了没问题的话,你就可以走人了,别在这儿晃悠。
高振东知道这事儿没得商量,他再是系统强化力大无穷,可是和这里的同志们比起来还是差点儿意思,人多力量大。
他仔细看了一遍,没什么问题,然后签了字。
爆破手接过试验计划,对旁边的几位同志点了点头。
“高总工,您去休息一下吧,已经半夜了,你还没休息呢。”语气是商量,不过看动作不像。
“行,那我去休息一下。你记得爆破试验之前向指挥部通知一声,给他们留足通知其他同志的时间,要不这爆破声引起误会就不好了。”
“明白,高总。”
主坝方向,能看到明显的灯光,还有声音传来,应该是有其他方案也在准备或者实施。
主坝上,水利口的领导也在这里盯着,旁边有同志上来汇报。
“领导,刚才副坝传来消息,第一批土工膜已经在进行覆盖施工了,从材料供应和速度来看,应该能在明天就完成覆盖。”
“这么快?好,好啊!”
“那边接收到的材料已经足够完成副坝土工膜覆盖,现在所有运来的材料,正在往主坝这边送。”
“嗯,尽量把主坝也盖上,总之要尽量创造一切条件,让这次险情安然渡过。”领导没有因为有了一些方案就掉以轻心,哪怕主坝覆盖土工膜是最坏打算,依然在安排进行。
反正这件事情又不影响其他方案的实施,多一分准备,就多一点希望,下游的群众虽然在撤离,但是财产和农田总是撤不走的。
“对了,刚才火工专家组那边通知,半小时后,他们第一批爆破试验即将展开,请我们通知一下同志们,不要担心。”
“呵呵,他们动作也很快啊,还想得挺周到,怕爆炸声引起同志们误会产生慌乱。行,你派人通知一下主坝正在作业的同志们。”领导很是高兴,至少多个方案的实施都在顺利进行,主坝依托防浪墙,临时加高的主体方案也在同志们的努力下顺利实施。
他们的主体方案,是以在防浪墙后堆积沙袋,以此尽量加高主坝和副坝,并直接用土工膜覆盖增强防渗性能,同时在加高部分后方利用土工膜形成排水通道,将水引到坝肩后再排走,副坝既然水泡渗水问题有望解决,那就有希望在此基础上临时加高坝体,否则加了也没用。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半个小时之后,爆破试验场那边传来一阵阵的爆炸声,同志们早就接到了通知,对此并无所动,依然在忙着手上的工作。
在帐篷里眯了一会儿的高振东被爆炸声惊醒,他走出帐篷,走向试验场。
“情况怎么样?”
“试验比较成功,有两种装药的爆破效果很好,但是装药量有些大,防护板被炸飞了,是不是减小药量?”说完,爆破手递过来一份试验记录。
高振东接过实验记录,来到一块块模拟闸门前看了一会儿。
“不用,减装药恐怕威力就不够了,这种钢构是中空但是带加强结构的,而且钢材性能很好,对聚能破甲不是太友好,必须考虑加强结构部分也要全部切断。你们等我算算。现在后续的构件和其他同志来了没?”
“还没有,不过京城那边通知,已经在飞机上了。”
高振东闻言点了点头,那就很快了,就算现在因为物资运输道路不畅,满打满算5个小时,也就是明天早上必定能到。
高振东拿着实验记录,回到帐篷里。
其他同志则是在这里加工其他可能用到的东西,比如焊接在闸门上用于施加预张力的钢钩,以及钢索的紧固件、连接件等材料。
设计新的和根据实验结果改进既有设计,对高振东来说后者还相对耗时更长一些,几名同志在帐篷四角守着,帐篷里是在奋力计算的高振东和在制作渗压计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的方迎红。
过了一个多小时,高振东拿着一份新的图纸出来。招呼几位钳工师傅。
“就拿二号套件,你们按照这个要求修改一下,至少做出3套来,然后再次试验。”
三位以易中海为首的三轧厂八级钳工,接过图纸就开始工作。
这是个细致活儿,忙活了好几个小时,在早上的时候,终于完成了修改。
陪着高振东一起把所有的装药金属结构套件都测量过,准确无误后,高振东要求三位钳工师傅先去休息。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们后面还要辛苦。
长剑厂的同志一拥而上,开始组装和熔铸。
此时,后面传来一阵欣喜的呼喊。
“高总工!高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