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机部领导笑道:“就他拿出这张纸之前的那个下一代计算机的构想就足够了,都用不到这张纸上的东西,哈哈哈。”
两人最终决定,通知外事和外商那边,防工委和十二机部核实,国产计算机具备保持先进性的能力,两部门对DJS-59的出口,不持反对意见。
等到散会,高振东却被防工委的领导叫住了。
“振东同志啊,我有一个想法,自从上次4DL的会议过后,就一直在脑袋里转,可怎么也没想完整,想向你咨询一下啊。”
“领导,不敢当,您说。”
“上次我记得你提到4DL的作战方式的时候,提到过一句‘不只是运输,而是要随坦克一同突击’?你是有完整的想法?”
高振东这才想起来,这是自己当时把步兵战车的理念给搬了出来,没想到防工委的领导如此敏锐,一下子就抓住了。
他不好意思的笑笑:“自己瞎琢磨的,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完整。”
防工委领导笑了:“琢磨得好啊,就是要伱们这种人多琢磨,说来听听,有什么说什么。”
高振东想了想:“我的设想里,对于核心、精锐、箭头这类的装甲突击力量,装甲运输车这种‘运输——下车——作战——上车——运输’的作战方式,存在战斗状态转换时间长,支援力度不足,任务弹性小,攻坚力量弱的问题。”
“所以我就想,是不是在精锐装甲力量里,把装甲运输车升升级,升级成‘步兵战车’。”
“步兵战车?这个概念有意思。”
“对,步兵战车。”高振东又强调了一遍:“它相比装甲运输车,有更强的步兵支援火力,有一定的反装甲性能,装甲也比装甲运输车更厚更重,能完全的抵御所有除反装甲火力之外的步兵武器的打击。”
防工委领导反应也很快:“你的意思,是一台专门欺负坦克以下的陆战部队的车子?”
高振东点点头:“对,这台车主要的任务就是完成步兵的作战任务,直接配合坦克部队突击作战,同时也可以对轻型装甲车辆或非装甲车辆造成致命打击,解放坦克火力。而在步兵攻坚的时候,也能及时提供强大的伴随式攻坚火力支援。”
然后,高振东又投下了一枚诱饵:“如果能有合适的高效又廉价的反坦克武器配装,比如反坦克导弹等,车组在车内控制,那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和坦克一起,与敌方的坦克部队放放对。”
这话一出,防工委领导眼睛直接就亮了:“这个想法好!这样在面对弱势敌人的时候可以靠装甲和火力以大欺小,面对优势敌人的时候可以配合坦克以少打多。妙啊!!”
一时之间领导也想不出太多,可是已经能想到的一点点就让他觉得这玩意好,当然,他也不是没有担心。
“贵不贵?”
“应该比坦克便宜不少,我估摸着,四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吧。”
防工委领导一下子就上头了:“那4DL不搞了!把装甲输送车换成你说的这个步兵战车!”
这把高振东吓住了:“别啊领导,这个还是比装甲输送车贵不少的,这是大规模装备的东西,我觉得,真要搞的话,配装精锐部队就可以了。”
防工委领导这才冷静下来,哈哈一笑:“激动了激动了,这个事情可以搞,我回头推动一下,先搞个论证。振东同志,到时候你可一定要来参加!”
高振东一个立正:“保证随叫随到!”
在十二机部参加完会议,高振东骑车回了第三轧钢厂,这个会议议程不多,速度还挺快,一个早上的时间都没花完。
既然时间还剩得多,那就不能直接回家了,工作还是要做的。
回到厂里,正好是午饭时间,高振东直奔食堂,排队打饭的时候,看见傻柱和秦怀茹有说有笑的,打菜的时候,傻柱的手没抖。
这个时候傻柱还没收马华做徒弟呢,打饭的事儿,他自己也是要亲自上阵的。
吃完饭,高振东回到自己办公室,拿出文稿纸,开始写一份申请。
这份申请,是直接以技术处的名义,向十七机部打的。
十七机部有一笔专门的款项,现在是交给技术处研究室掌握使用的,对于具体的研究课题,不做任何限制。
高振东现在想动用的,就是这笔钱,不用完,用一部分。
——《关于研究拉制法单晶炉的申请》。
他准备把前一天抽到的单晶炉,直接给整出来。他手上很多东西都是需要时间才能实现的,不过这个炉子,却是可以比较快搞出来的。
不快不行,他不想他规划中的第二代通用计算机还是要靠通过港岛那边或者通过特殊渠道弄芯片过日子。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没准很多军工单位还能有一点惊喜,比如草原拖拉机厂那边真正搞下一代坦克火控的时候。
——
而此时,被高振东惦记着的草原拖拉机厂,某试验室内。
罗总看着灭火抑爆系统研究人员的成果,嘴角有点抽,他甚至都没等试验开始,就急眼了。
他指着灭火抑爆系统的一个按钮开关道:“这就是你们的自动灭火抑爆??靠人按的?”
灭火抑爆的负责人苦着个脸:“罗总,没有合适的传感器啊。”
“热敏电阻?”
“别的先不说,温度范围太低了,不合适,而且稳定性差。”
“铂电阻呢?”
“价格太贵,而且反应时间太长了,τ0.5要好几十秒,等到它发信号,黄花菜都凉了。还不如手按呢”
罗总给气笑了:“你这叫什么‘自动’?嗯?”
“算是半自动吧。”
罗总有点无话可说,又看了一眼灭火剂:“你们就选用这东西做灭火剂?坦克手没被炸死也被你们给憋死了!”
灭火抑爆的负责人苦着个脸:“这次试验,主要是试验系统原理和灭火动作机构的可靠性,其他的后面再说。”
罗总也知道条件艰苦,大家已经尽力了,实际上这玩意直到十年后的下一代坦克上,刚开始也是同样没有解决,真正解决,差不多20年之后的事情了。
想了一会,罗总毕竟是总师,还真想了一条路子出来:“我给你们想个办法吧,没准有戏。我们炼装甲钢那边有一种新型热传感器,N型热电偶,你去拿来看看,也许能解决你的传感器问题。”
第一更
第152章 去京城找老熟人吧(3k)
热电偶拿来了,经过研究组实测,结果有点尴尬。
比铂电阻快多了,大概1秒左右。
可是这个速度要说达到灭火抑爆的要求,好像又差点。
这就让他们很难受,差得多,那这条路就可以放弃了,如果满足,直接就能上了。
可是这差点但是好像又有点希望的样子,就很难搞。
放弃吧,好像很可惜,继续这条路走下去吧,又怕这已经是它的极限了。
罗总也没想到是这个结果,有点傻眼,不过他的想法很直接,找厂家!
看看厂家能不能进一步改进,提高响应时间。
把热电偶铭牌翻过来一看,罗总反而笑了。
铭牌上一串蚀刻的字——生产厂:京城第三轧钢厂。
他这才想起来,这玩意不就是高振东做的么?
要是别的年轻人,做这么一个东西出来,肯定谁都会印象深刻。
可是这个事情在高振东这儿不适用,他更出名的东西多了去了。
罗总对灭火抑爆系统的人笑道:“准备出差吧,去京城,找老熟人去。”
灭火抑爆系统的负责人不太懂他的意思:“老熟人?哪个老熟人?”
“我们草原拖拉机厂的老熟人,京城第三轧钢厂技术科第一研究室的高振东主任。放心吧,他非常醉心于工作,很热心、很好打交道的.”
说到这里,罗总想起来高振东的本专业是自动化。
“去虚心学习,也许,他能帮到你更多也说不定。”
灭火抑爆系统属于防护系统下面的子系统,关总也在,笑道:“去之前先去找找炮总老何,他可能有话要向你交代,哈哈哈。”
——
而高振东自己,并不知道草原拖拉机厂这边又来事儿了,他正在办公室,试着自己的新电话。
考虑到找他的人实在多,而且多半都是外单位的,往往事情还很紧急,让比杨厂长还高级的领导在电话边上等着高振东跑过来接电话的事情也偶有发生。
这让厂办的人实在受不了了,干脆,陈总提议,杨厂长和李副厂长拍板,以技术处研究室的名义,给高振东装电话!
这年头装电话可不容易,好在作为一个大厂,第三轧钢厂是有自己的电话总机和接线员的。
不是程控交换机,那时候没这玩意,是一位接线员坐在人工电话交换总机旁,有人打电话,就摇动电话机上的发电机,他对应那条线的指示牌就掉下来。
接线员会接通这个人的线,询问接哪里,然后根据打电话人的要求,人工接通下一级人工交换机,下一级人工交换机再重复上述操作,直到打通为止。
说实话,高振东前世,用过的手机也好多个了,从来没想到自己会对着一台手摇电话机这么激动。
过来这么多年了,终于有一台自己算是能随意使用的电话机了。
拿起电话机,很有仪式感的“唰唰唰”摇了几下,未几,对面传来一声很有礼貌的声音:“请问接哪里?”
这句话让高振东一下子犯了难,找谁呢?
想了想,王德柱在照顾老婆,那就还是苦一下林连伟吧。
电话很快接到了下一级,一句冲冲的问话传过来:“接哪里??!!”
高振东这才意识到起来,这是已经接到厂外了。
厂内的接线员都是很有礼貌的,因为打电话或者接电话的基本都是厂里的人,大概率还是个领导,能没礼貌嘛。
而厂外电话局的那帮接线员,天天接南来北往的电话,工作压力大,脾气自然不好,她才不管你是谁,上来就是这么一句。
为什么是“她”?因为那时候的接线员,大概率是女的。
高振东说了目的,电话就这么一级一级的接过去,还好都在京城,电话的交换层级不多,不过他的兴奋劲儿也被这电话消磨了不少。
等到林连伟匆匆跑来接起电话,听到的就是高振东有气无力的声音:“连伟吗,我振东啊。”
林连伟心中诧异,高振东怎么有闲心给他打电话,这同学可是非常忙的那种。
“是我啊,伱怎么声音半死不活的,哈哈。”
“没啥,就是这电话打得让人让人难受。”
想起自己偶尔打电话的惨痛经历,林连伟感同身受:“电话的确不好打,哈哈。今天打电话来,是有什么好消息?”
高振东想了想:“算是好消息吧,我办公室装电话了,有事找我可以打电话。”
林连伟有点羡慕,在同学里,这么快就混到独自一个办公室,还装上电话的,一个都没有。
再想想高振东的战绩,也就释然,这是人家活该的,羡慕不来。
不过虽然不能羡慕,但是竹杠还是可以敲的:“振东,混得可以啊,都装上电话了,这你不得请我搓一顿?对了,班上苏卫华来我们单位出差,你就一勺烩了吧,就你是副科长,该请,哈哈。”
高振东一想,请吧请吧,也有日子没见他了,你看他的消息都滞后成这样了,再说老同学来了,那是肯定要请的。
打个电话搭出去一顿饭,这找谁说理去。
和林连伟约好吃饭的地方,高振东挂了电话,工作到下班,骑着车就往林连伟那边去了,那边有两个人,还没自行车,自己骑车过去要好一点。
等骑到导研院,天已经全黑了,好在导研院的食堂还是开门的。
加班加点,在导研院也是常事儿,这年头可没有那么多外卖,国营饭店准点下班,可不会将就人,要没有食堂,那加班的同志就麻烦了。
凭着自己的工作证和导研院的技术顾问聘任证,高振东很顺利的进了导研院。
林连伟和苏卫华两人,已经把菜都点上等着了,就等着高振东来付钱。
和苏卫华是老同学了,不用介绍,两人握手拥抱一下,非常高兴,这个年代,距离是真的能产生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