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景站在监视器前,眼神专注而坚定,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次又是拍了几分钟后,问题就接踵而至的出现。
群众演员的走位出现混乱。
本该在爆炸冲击下向不同方向奔逃的他们,却有几个人撞在了一起。
导致整个画面瞬间失去了真实感。
“咔!”
李世景无奈地喊停,脸上露出一丝焦急。
这一停,意味着刚刚布置好的爆炸场景、准备好的道具以及演员们的状态都要重新再来一遍。
时间和金钱就这样白白浪费了。?
紧接着第三次拍摄,音效又出了岔子。
枪声和爆炸声的配合不够协调,听起来十分突兀,完全破坏了520紧张刺激的战争氛围。
李世景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知道,每一次失误都伴随着高昂的成本。
光是这三次拍摄,道具的损耗、场地的租赁费用,还有工作人员和演员们的薪酬,就已经烧掉了不少钱。
老谋子此刻心中也打起了退堂鼓来。
外行看不出什么专业水平来。
最多在上映的时候。
说一句。
我超。
好牛逼。
但是作为资深导演的老谋子明白。
这场仗。
太硬了。
相当于指挥千军万马。
打一场大规模的军团战。
而且后勤补给等等各种指挥作战的协调方面全部聚集于一身。
如果打个不恰当的比方。
老谋子是刘邦的话。
此刻李世景就是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的集合体。
这什么难度?
...?
而当晚,李世景毫无悬念地被顶上了热搜。各种话题层出不穷。
...
#金陵十三钗已确认放弃外国团队参与制作?
#李世景现场指挥拍摄战争名场面?
#李世景比国外团队还厉害??
#李世景指挥,一天燃烧一千万?
....
光是今天一天,咔了三次,一千多万就直接没了。
别说老谋子了,其实李世景也肉疼啊。
但是没办法,那必须拍出质量合格过关的镜头啊。
还好李世景一开始就有了心理准备。
但是大家都没底。
这到底要拍几天,拍摄几次才能彻底完成。
...?
“瞎胡闹吧。”
此时,张玮平终于沉不住气了。
他之前也是一直全心全意地支持着张一谋,两人的友谊以及合作,在圈内都是一段佳话。
始终不离不弃。
因此张一谋每一部戏的背后资金都有张玮平的份。
这部戏也一样。
张玮平投了不少钱,而且当时看过剧本以后非常满意。
然而目前的情况。
李世景简直在烧钱。
编剧怎么了?
会做道具怎么了?
就算旗袍是他设计的那又怎么样?
...
就战争戏这块,能比得上专业的外国团队?
张玮平的想法很简单。
噱头就是利益,本身邀请外国团队就是一种很好的噱头。
自己在那拍,瞎折腾这些钱,不如让外国专业团队来指挥的好。
别到时候浪费时间不说,最后还得请人家外国团队来。
那才是真丢脸。
张玮平的想法。
自然也是许多导演的想法。
因此内娱的制作始终没有跟上。
...?
然而,李世景并没有被这些质疑和困难打倒。
他深知这部戏的意义,也坚信自己的团队有能力拍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休息了一天后。
拍摄继续。
李世景也是铁心要啃下这块骨头。
第四次拍摄。
一个关键的爆炸特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爆炸的火光和烟雾不够逼真,整个画面看起来很假。
第五次拍摄,主演的情绪在关键时刻没有到位,那种在战争中的绝望与挣扎没有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每一次的失误,都伴随着大量资金的消耗,剧组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压抑。
...
三天时间。
差(agbb)不多两千万没了。
....
又是修整一天。
迎来第六次拍摄。
而连天气都来捣乱。
原本计划好的晴天,突然下起了小雨,导致拍摄不得不中断。
场地被雨水打湿,道具也受到影响,重新布置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第七次拍摄,设备又出现了故障,摄像机在拍摄过程中突然死机,之前拍摄的部分素材差点丢失。?
第八次拍摄,好不容易前面的部分都比较顺利,可在最后一个关键镜头时,一只路过的飞鸟闯入了画面,整个拍摄又功亏一篑。
此时,终于,很多人都开始怀疑,这部戏还能不能顺利完成?
...
“世景,这...。”
休息室里。
老谋子也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这么搞下去。
他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了。
这可不比当时玻璃的事情。
只是耽误进度。
至少没这么烧钱。
这次可是真金白银的在燃烧。
千万级为单位。
他也得给投资人一个交代啊。
“张导,你信我。”
李世景眼神坚定的说道。
...
张一谋最终还是决定相信李世景。
随后李世景重新调整了拍摄计划。
组织演员们进行了多次排练,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和剧情。
包括那些龙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