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312节

  贾有成满意的点头。

  几个人没有随身带着家底,又离开仓库出去捣鼓。

  最终八摞大团结给到了钱进:“兄弟,你数一数。”

  钱进仔细抽查了这批钱的真假。

  今天的买卖他注定要在钱上吃亏,但为了长远计划,这点小亏他吃的起。

  可要是他收的钱是假钱,那他就是被贾有成给坑了,这样他吃的亏就属于大亏了。

  他能吃小亏,决不能吃大亏。

  大团结没问题。

  他将箱子留下,对张爱军一甩头,两人推着小车就走。

  贾有成急忙追上去问道:“下次咱们怎么交易?”

  钱进说道:“我们老板已经打听过你的身份了,他能找到你。”

  听闻这话,贾有成表情阴晴不定。

  两人推着小车远去,他招招手说道:“还都愣在那里干什么?带上东西,撤!”

  “都给我小心点,这批货是咱现在的财神爷,别给我伤了财神爷!”

  “等等,再让我查一遍,他娘的,上次吃了那个搬山道人的大亏,老子以后绝对不会再吃亏!”

  有人说:“老大,你现在查就算查出问题来咱们也没辙,人家人跑了……”

  “就你长嘴了?我不懂吗?”贾有成勃然大怒。

  过了一会他满意点头:“这次没问题,这次咱碰上了个肥羊,嘿嘿,我准能把搬山道人身上亏掉的钱,全部赚回来!”

  一行人搬着箱子尽量轻手轻脚的远去。

  躲在远处的钱进对张爱军点点头,低声说:“跟上他们,一定要查到他们藏货地点!”

  他则推着小车火速回到供销总社甲港搬运大队的办公室,捞起电话先给甲港治安分局打过去:

  “我要举报,我要举报一伙犯罪分子……”

  挂了电话再给缉私办主任周青云家里打过去,电话拨打两遍才被接通,钱进自报家门、直入正题:

  “周主任,我是钱进啊,我需要向您举报一件事,今晚我凑巧碰到了一伙走私犯在咱们甲港进行走私犯罪活动……”

  这次他不用出面了,只需要把消息传出去即可。

  毕竟他是搬运工不是治安员更不是缉私员,不需要总在缉私工作上立功。

  钱进挂了电话,留在办公室里充当联络人。

  治安分局这次来的很快。

  值班人员将电话打给了领导,领导立马电令刑警队赶来待命。

  后面缉私办也来了人,同样来了一队精兵强将。

  等到张爱军最后出现,钱进让两队人跟着张爱军去抓人,他则可以溜达着回家睡觉了。

  星期一还得上班呢。

  早上他骑车来到大队办公室,一推开门,刘金山拼命向他鼓掌。

  钱进还以为是他昨晚上协助治安分局和海关缉私办抓贾有成一伙人的消息传过来了。

  他忍不住感叹:“这种事不应该保密的吗?怎么都没有点保密意识呢?”

  刘金山赞叹道:“钱大队真是品德高尚、觉悟高超,您做好事不留名呀。”

  “但是日报社的记者同志们可不会将您做的好事向人民群众保密,他们的责任就是报道您这样的好人好事!”

  说着他将早上发行的报纸送上去。

  头版赫然登着《劳动突击队勇挑重担,破冰行动暖人心》的报道。

  记者拍下了钱进跪在雪地里测绘地基的照片,他军大衣肩头结着霜花,身旁堆着破烂桌椅,看起来像一位勤劳朴素的老工人。

  当天中午《读报参考》也开始发行,头版又是关于钱进的报道,标题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泰山路学习室改造见闻》。

  这次配图还是钱进,配了一张钱进爬梯子工作的照片。

  报道见报的当天,从下午开始泰山路的学习室就热闹起来。

  先是附近的居民送来了热水和自家做的干粮。

  接着,几位退休老工人带着工具主动要求加入施工队伍。

  最让人意外的是,区教育局打来电话,表示要派技术员来指导工作。

  电话打到了搬运大队办公室,居委会让钱进回去接待区教育局派来的工作人员。

  钱进就说这事在街道上是魏香米主任牵头的,由魏主任接待教育局工作人员更合适。

  主要是他这边不便翘班。

  幸亏他没有翘班,杨胜仗把他叫过去询问这件事情。

  钱进搓着手表现的有些不好意思:“咱们就是干点分内事,怎么还上报纸了?”

  杨胜仗笑着抽了口烟,说道:“谁跟你咱们?我可没有在你们泰山路学习室的筹建工作中起到任何作用。”

  “另外你这件事办的非常好,现在党和政府重视教育工作,我刚接到社长电话,市里要推广你们泰山路的经验,号召各单位支援学校建设!”

  “另外我把你叫过来并不是跟你打听这件事,我要是打听什么在电话里就找你打听了,这次是宣传科的彭科长找你。”

  彭科长,彭友良。

  这是钱进的熟人了。

  杨胜仗打了个内部电话,头顶更加稀松的彭友良主动赶了过来。

  一进办公室,彭科长直接伸出手。

  钱进摆出受宠若惊的架势跟他握手:“彭科长,您怎么亲自来了?我正要去找您呢。”

  彭友良没什么架子,笑道:“钱队长,你们办的事情了不起啊。”

  “今天看了《海滨日报》的报道,咱们党委专门开了个紧急会,决定支援你们街道的教育事业!”

  钱进一愣,确实没想到供销总社竟然要支援学习室的改造工作:“彭科长,这合适吗?”

  彭友良笑道:“怎么不合适?你是咱们供销总社的人,你为教育事业做贡献,咱们供销总社就是你的坚强后盾!”

  “根据社长的指示,根据党委会表决,咱们单位决定拨款5000元支援教室改造工程!”

  彭友良声音越说越洪亮:“另外,木材、玻璃、油漆等建筑材料,我们负责供应!”

  钱进心花怒放,握着彭友良的手是摇来摇去:“彭科长,这太感谢您、感谢韦社长、感谢咱们单位了。”

  “噢,我也得感谢我们领导……”

  他谄媚的看向杨胜仗,杨胜仗指着他哈哈大笑:“你小子少给我来这一套,不过我告诉你,咱们单位支援你们做好事可是有条件的。”

  钱进愣了一下,有什么条件?

  他看向彭友良。

  彭友良随即笑道:“老杨真是实在人,也是真爱护你这员虎将。”

  “其实不瞒你说,咱们供销系统也有不少职工子弟在准备参加高考,改善教学环境也是为职工办实事。”

  “要说条件嘛——很简单,希望完工后能在教室墙上挂一块‘海滨市供销总社捐助工程改造’的牌子。”

  钱进松了口气,爽快地答应了。

  下班以后,他蹬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回到泰山路,把已经下班的突击队又给召集起来开了个临时会议。

  他在会议上宣布了这个好消息,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然有了资金和材料支持,我们就要把工程做得更好!不仅要隔出四间教室,还要保证采光、隔音,每间教室都要安装日光灯!”

  接下来的日子,物资迅速到位,学习室改造工作轰轰烈烈的展开。

  有了资金支持,有了物资供应,工程开展的很顺利。

  他本来只打算用木板隔开几间教室,就像前世城市合租房里那些隔断间一样。

  但现在有钱有物资还有了人才——区教育局请来了一位土木工程师协助他们的施工工作。

  这位工程师给他们带来了一项好技术,叫做土法隔音墙:

  把麦秸和旧报纸层层压实,再用铁丝网固定在木架间,最后墙壁两边垒上一层砖即可。

  麦秸和旧报纸都是便宜货,铁丝网和木架也不贵,所以虽然工序增加了,反而造价便宜了。

  这样节省了红砖,垒出来的墙壁不仅隔音还造价更低,整体省了三成料钱。

  特别是得知他们要用旧报纸制作隔离墙后,甚至都用不着自己买报纸。

  街道居民自发提供了积攒的报纸和孩子用完的作业本,魏香米带人浸水捣成了纸浆,用纸浆灌注秸秆成模型垒起来,隔音效果更好!

  《海滨日报》这边发现了企业和群众们对于学习室改造工程的支持,于是进行了跟踪报道。

  这下还引发了连锁反应:

  国棉六厂捐出淘汰的小型纺织机置物桌给备考生们当学习桌。

  这全是实木桌子,虽然老旧但即使再用上个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都不成问题。

  昆仑山路电影院则将去年重装修时候没用完的椅子给赠送了过来。

  市图书馆给赠送了图书和挂图,名人警句全挂上了墙壁。

  等到2月底钱进再来学习室看:

  鸟枪换炮!

第165章 新部门,新领导班子

  不知不觉,时间进入了1978年的3月中旬。

  天气还有些森冷,海湾的风吹进城里依然让人缩脑袋,却已经不像冬季那样刺骨。

  所有人都知道,春天要来了。

  各方面的春天都要来了。

  早上晨雾还未散尽,钱进去上班。

  街道大喇叭正在广播新闻:“热烈庆祝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这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他倾听着新闻内容,双脚有力的蹬着脚蹬子,将自行车骑得嗖嗖狂奔。

  现在他上下班不骑摩托车,太招摇,那都是平日里下乡用的工具。

  人民流动食堂需要从红星刘家生产队进货豆制品和鱼丸,需要从下马桥生产队进货粉条。

  以往突击队的队员们都不愿意下乡,还得钱进安排轮班。

  自从钱进改成骑摩托车下乡进货后,队员们都愿意下乡,而且争着抢着下乡,这样还得钱进安排轮班……

首节 上一节 312/7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