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390节

第199章 西坪大山大变样

  清晨。

  钱进骑着轻骑75沿着崎岖的山路向西坪生产大队驶去。

  晨风带着初秋的凉意拂过他的面庞,车把上挂着的军绿色帆布包随着颠簸的路面左右摇晃。

  这辆摩托车自从跟他下乡是遭老罪了,曾经被人连车轮都得仔细擦拭的它,如今满身泥泞,轮胎更是磨损的厉害。

  就在钱进感慨中,车轮碾过一块突出的石头,震得他屁股生疼。

  转过一个山坳,道路依然颠簸,但眼前的景象却陡然大变。

  他踩了刹车,轮胎在土路上划出两道浅浅的痕迹,他单脚撑地,遥望前方的山野。

  山上被开垦出了层层叠叠的梯田,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半山腰。

  每一层梯田里都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蔬菜,在晨光中泛着油绿的光泽。

  西红柿像小红灯笼似的挂满枝头,茄子紫得发亮,豆角架整齐排列,嫩绿的豆荚垂下来,像是给梯田挂上了一串串翡翠珠帘。

  赏心悦目!

  钱进再发动摩托车继续奔驰,还没到大队部,车子从一片菜园边缘驶过,有响亮的声音吼起来:

  “钱主任!钱主任!我仦果然是你啊钱主任!”

  钱进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正从梯田间的土路上快步走来。

  来人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裤腿卷到膝盖,脚上一双解放鞋沾满了泥巴。

  正是周铁镇。

  周铁镇三步并作两步走到跟前,一把握住钱进的手,黝黑的脸上绽开笑容:

  “哎呀,我刚才在田里老远听到摩托车牛逼轰轰的声音就知道是你来了,然后我出来瞅着来路,果然是你,哈哈哈!”

  一边说他一边猛使劲。

  钱进想说话,可周铁镇根本不给他开口的机会,又嚷嚷了起来:

  “对了,钱主任,昨天我们会计回来说你要去城里了?”

  “哎呀你怎么搞的嘛,怎么去城里了?你这不是背叛咱们农民阶级吗?”

  钱进无奈的说:“停停停,什么背叛……”

  “我瞎说呢,是在跟你开玩笑哈哈,我知道你肯定高升了,钱主任,我老周是真心实意为你高兴啊!”周铁镇嗓门在地头上很响。

  钱进解释说:“未必是高升,也可能是调到别的单位去负责别的工作……”

  “那肯定不行,你工作干的这么好,你要是不升职我去市里告状。”周铁镇愣头愣脑的说道。

  钱进苦笑:“我真是谢谢您啦,算了,咱们先不扯这有的没的,咱们先聊聊……”

  “什么有的没的?你钱主任是我们西坪的恩人,你高升了我们高兴,这次你来了可不准走了,必须得在我们大队吃饭!”周铁镇说着摁住了他手臂,跟逮到了兔子似的。

  双手如铁,抓的钱进小臂生疼。

  “我告诉你实话吧,周会计知道你升职去城里了,蹬了车子跑过来通知我,就是要我无论如何得请你吃饭。”

  “没有你就没有我们西坪的现在,没有你也没有他周古的今天,这家伙现在去了公社当官,我们全大队跟着感到骄傲啊。”

  他的话鲁莽没有礼貌。

  钱进对此见怪不怪。

  我们没有文化的人就是这样。

  周铁镇没有说过这句话,他总是用实际行动来展现这句话。

  钱进耐心的让他发挥,等他说完了才开口:“第一,周古不是当官,他是去上班。”

  “第二,西坪现在确实大变样了,我不客气,确实有我送来的各种蔬菜良种的功劳,不过更大的功劳是咱社员们积极能干……”

  “就是你送来的种子厉害。”周铁镇对此心服口服,“这有文化的人研究出来的东西真不一样,这些蔬菜真好呀。”

  “那个西瓜真甜啊,我们队里光靠这一季西瓜赚了以往一整年才能赚到的钱。”

  “以前谁不知道我们西坪是全县有名的三靠大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

  “可今年开始我们摘掉这个三靠帽子了,妈的,我们今年肯定要脱贫致富了!”

  说着他突然又跑进地里,迅速摘了两根黄瓜出来。

  他也不用水洗,卷起衣服在黄瓜上撸了两下子递给钱进:

  “你尝尝这个黄瓜,真甜啊,它怎么这么能长还这么好吃呢?”

  钱进反问道:“其他人这么问你,你们怎么说的?”

  周铁镇立马说:“对外我们就是按照你的吩咐,就说是因为我们西坪山土好水好,种出来的家伙好!”

  钱进点头:“对,正是如此。”

  周铁镇说道:“对,正是如此,我们正是如此对外人解释的,可咱是自己人,你能不能给我讲一讲为什么这品种好?”

  钱进苦笑道:“我不是搞科研工作的农学家,我也不知道呀。”

  “举个例子,我跟你一样,只知道一只母鸡下的鸡蛋多下的鸡蛋好吃,并不知道这只母鸡为什么下鸡蛋会多!”

  周铁镇嘿嘿笑:“这样啊,行,那我不问了。”

  “走,先回大队部喝口水,慢慢说。”他看了眼钱进的摩托车,“叫我也坐坐这个车好不好?我还没有坐过摩托车呢。”

  钱进示意他上车:“最多三年,我帮你们队里买一辆摩托车。”

  周铁镇笑道:“这个可不敢想,我们队里先解决口粮问题……”

  “说起这个口粮,领导,你送来的南瓜品种怎么回事?那个南瓜也太好吃了,我仦,真的太好吃了。”

  “我不怕你笑话,我老婆吃到那个南瓜的时候都哭了,她说这绝对不是南瓜,我们山里人种了几辈子的南瓜,哪能有这个味道?这比供销社卖的点心还好吃呢!”

  这话毫不夸张。

  钱进送来的南瓜是蜜本南瓜,即使在21世纪都能大杀四方。

  这玩意儿好种、好活、好吃、产量大,这四个优势太厉害了。

  钱进说道:“以后有人找你打听南瓜种子怎么回事,你就给我咬死了,这是你们山里野南瓜变异的种子,知道不?”

  “因为我是找关系从农研所要来的新品种,是走后门搞到的,要是让组织上知道了是农研所的领导私下里给我良种,他是犯了泄密罪,咱可不能害了他。”

  周铁镇这人简单鲁莽心眼实,很适合当朋友。

  听到钱进再次的叮嘱,他信誓旦旦的说道:“钱主任你放心吧,这种子的事就我和周会计知道,对其他人说的就是山里野南瓜种子。”

  “嘿嘿,我们周家人硬骨头,嘴巴严,以前抗日战争的时候小鬼子进山围剿,他们抓了我们多少乡亲严刑拷打想获取战斗队战士的信息?告诉你,他们屁都没有得到!”

  “我把话撂在这里,我周铁镇头可断血可流,绝对不会出卖对咱好的同志!”

  钱进跟着周铁镇沿着新修的土路往大队走,路两边的田地里,社员们正在忙碌。

  有弯腰摘茄子的妇女,有给西红柿搭架子的老汉,还有几个半大孩子提着竹篮在豆角架间穿梭。

  他们很尊重钱进,看到钱进纷纷打招呼,最少也得点头示意。

  便有妇女对周铁镇吆喝:“大队长,钱主任这次来了绝对不能放他走,他要是不能在队里吃饭,就算你这个大队长不行!”

  周铁镇吼道:“我行不行你嫂子最清楚,我三个儿子俩闺女你说我不行?”

  妇女不怕他,站在地头对他喊:“你留不下钱主任,你就是不行!”

  周铁镇又冲钱进说:“钱主任今天你可看到了啊,你要是不留下我就得脱裤子证明我行不行了,所以你必须留下吃饭!”

  钱进笑了笑:“行……”

  “听到了没有?钱主任说行!让他留下吃饭行,他说我也行!”周铁镇毫无架子,跟社员们开着荤玩笑。

  有个正在刨地的汉子站起来好奇的说:“嘿,咱大队长今天厉害了还是钱主任转性子了?他怎么愿意留下吃饭了?”

  周铁镇认真起来,他解释说:“钱主任就要调走了,他是高升去市里工作。”

  “今天他准是临走前想着来看看西坪,看看咱们这些穷乡亲。”

  说到这里他又介绍:“昨天周会计回来就是让我去公社请你吃饭,他说再不能请你吃饭,以后再也请不到了。”

  “我跟他说,你这话是瞧不起钱主任,钱主任临走前肯定来看看咱西坪,他对咱西坪是有特殊感情的,心里总是挂念咱穷乡亲……”

  一声叹息,周铁镇罕见的露出惆怅表情。

  钱进伸手拍在他结实的肩膀上使劲捏了捏,笑道:“得了、得了,刚才还是硬邦邦的汉子呢,现在怎么变成小姑娘了?”

  “我是调到城里去上班,又不是被抓到城里去坐牢。”

  “后头是我不能来你们大队看望你们还是说你们不能去城里看望我了?”

  “再说了,你们大队的蔬菜和咸菜还要供应给我们泰山路的人民流动食堂呢,后头你还怕咱两家子人走动的少?”

  听他这么一说,周铁镇顿时乐呵起来:“也对也对,确实是这么回事。”

  “这么来说你高升进城里完全是好事啊!算了,不说别的,反正今天中午必须在我这儿吃饭,咱哥俩好好喝两盅!”

  钱进点点头:“这顿饭得吃。不过……”

  他望向远处层层叠叠的梯田,“我想先看看你们这些蔬菜田,我得看看你们把我们泰山路企业要用的蔬菜种植的怎么样。”

  “丑话说在前头,你的蔬菜有问题,我们的企业可不收。”

  “成,那必须看看,”周铁镇爽快地答应,“你带我走,我带你转转,让你看看咱们西坪的新气象!”

  两人没有直接去大队部,而是转向了通往梯田的小路。

  路是新修的,比钱进记忆中的羊肠小道宽了不少,能容两人并肩行走。

  路两旁还挖了水渠,用石块垒得整整齐齐。

  “这路修得不错啊。”钱进赞叹道。

  周铁镇嘿嘿一笑:“种菜两个当家的,肥料和水,蔬菜吃水厉害啊。”

  “当时你把种子送过来了,我就组织了我们全大队劳力齐上阵,干了整整一个月。”

  “以前那小路连独轮车都上不来,收成全靠肩挑背扛。现在好了,拖拉机都能开上来……”

  他看着山田小路又挠挠头:“吹牛逼了,拖拉机还是开不上来,不过独轮车能推上来了,哈哈哈哈。”

  钱进跟着笑。

  这位大队长算是全公社的蝎子粑粑了。

  独一份。

  走到第一层梯田,钱进蹲下身,仔细察看土壤。

  他抓起一把土,在手里搓了搓,土质松软肥沃,种菜最好不过。

  “加了塘泥和农家肥。”周铁镇也蹲下来,趁着说话的时间在地里拔起了杂草,“正好去年我们在山里头找好地方挖了三个大塘,既蓄水又养鱼,塘泥挖上来肥田。”

  “再加上各生产队的猪圈牛栏都重新修过,粪肥一点没浪费。”

  钱进点点头,目光落在田垄上整齐的西红柿植株上。

  每一株都有一米多高,用竹竿支撑着,上面挂满了或红或绿的果实,有些已经熟透,像一个个小红灯笼。

首节 上一节 390/7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