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404节

  暮色浸染了泰山路,居委会楼房顶端的主席像镀了层金边,俯瞰着柏油路上流淌的自行车洪流。

  成群的自行车碾过柏油路上新补的沥青疙瘩,车铃铛叮当声像爆豆子般炸开,车梁上绑着的铝制饭盒相互碰撞,声音清脆。

  百货大楼的霓虹灯管刚亮起,玻璃橱窗里新到的三洋牌录音机在暮色中泛着冷光,售货员正给这台时下还很新鲜的录音机绑红花。

  104路电车拖着辫子缓缓靠站,车头‘海滨’二字的红漆已斑驳,售票员攥着铁皮喇叭喊:“泰山路百货大楼站,到站喽!”

  穿的确良衬衫的青年们倚着站牌,正争论着去红星影院看《小花》还是去人民流动食堂吃烧烤。

  钱进骑着摩托车载着魏清欢从公交站台前掠过,正脸红脖子粗的青年们纷纷闭上嘴巴羡慕的看向摩托车的背影。

  同时他们也羡慕的看摩托车后座上丰腴的翘臀。

  有人认出是钱进的摩托车,踹了同伴一脚:“别看了,那是大嫂!”

  此时正是一天里的好时光。

  工人下班、学生放学,家家户户都在买菜做饭。

  副食店的酱牛肉香混着楼房里飘出的炝锅味,在晾衣绳上挂着的的确良衬衫间游走。

  红领巾们举着铁环冲过粮店门口,车轴碾过水泥地上‘节约光荣’的标语。

  穿蓝布褂的老太太挎着竹篮蹲在供销社台阶上,篮子里新买的带鱼在夕阳下反射出橙红的光。

  少年宫方向传来手风琴断续的旋律,几个穿白球鞋的男生攥着电影票往文化宫跑,车铃铛声中夹杂着‘卖冰棍——’的悠长吆喝。

  钱进将摩托车停在了201号小洋楼门口前,他和魏清欢对视一眼,两人神情都有些恍惚。

  这是一栋砖红色的六层洋房,门前有两棵法国梧桐,四周的铸铁围栏上爬满了常春藤。

  两人进入楼房,一直爬到了五楼。

  防盗门一共有两道,楼梯拐角处有一道,这意味着往上的楼梯也是钱进家的私人空间。

  钱进将钥匙交给魏清欢。

  随着咔哒一声清脆的响,第二扇防盗门打开,后面是一扇厚重的橡木门,也需要钥匙打开。

  钱进推门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暗红色地板。

  阳光透过彩绘玻璃窗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五彩斑斓的光斑。

  “天啊……”魏清欢捂住嘴。

  她是见过世面的人,毕竟两次入住过银滩招待所。

  然而那是公家的东西,如今她所来到的是自己家里。

  一座很宽大的自己家。

  一楼是宽敞的客厅,足有他们原来住的筒子楼内外两间房那么大。

  一套红木沙发围着茶几摆放,沙发上铺着洁白的钩花垫布。

  角落里摆着一台熊猫牌收音机,旁边是漆光可鉴的留声机。

  钱进摸了摸沙发扶手,光滑的木质纹理在指尖流淌。

  这是上好的红木,雕着精美的葡萄纹样。

  茶几上放着一套景德镇青花瓷茶具,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这、这得是什么级别的干部才能住上呀?”魏清欢的声音有些发抖。

  钱进说道:“我是25级干部,不过我觉得25级的干部应该住不上这样的房子。”

  他指着东面的房间,“看,那是餐厅。”

  餐厅里摆着一张能坐八人的红木圆桌,配着同样材质的靠背椅。

  靠墙立着个玻璃门的餐边柜,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式碗碟。

  最令人惊讶的是,角落里竟然有台“雪花”牌电冰箱。

  这可就是稀罕物了!

  除了客厅和餐厅、厨房,一楼还有两个卧室,卧室之间有一个卫生间。

  这让魏清欢无比亢奋。

  她不是个很注重生活享受的人,可是在银滩招待所住过带私人卫生间的房子后,爱干净的她便开始幻想自家有一天也能拥有独立的卫生间。

  工人新村的房子带有厨房,她喜欢做饭可宁愿把厨房改成卫生间。

  如今不用改了。

  她的新房拥有了独立卫生间,这让她惊喜莫名。

  钱进估摸这房子以前是外国人建的,他记得外国人特意喜欢建卫生间。

  草草看过一楼,魏清欢踩着楼梯上了二楼。

  主卧室里摆着一张四柱红木大床,挂着雪白的蚊帐。

  床头柜上放着盏黄铜台灯,旁边是镶着贝壳的梳妆台。

  最令人惊叹的是,屋里竟然有独立的卫生间,白瓷马桶和浴缸锃光瓦亮。

  魏清欢忍不住摇晃钱进的手臂:“跟银滩招待所一样哎!”

  钱进说道:“这里一早肯定住了外国人,他们那些人最喜欢浴缸了。”

  二楼三个房间,两个卧室一间书房。

  推开书房的门,一整面墙的书柜让魏清欢呼吸一滞。

  窗前摆着张宽大的红木写字台,上面放着盏绿色的玻璃罩台灯。

  钱进说道:“瞧,小魏老师以后有书房了。”

  魏清欢摇摇头:“给你当书房吧,以后你要学习的地方多的很呢。”

  钱进知道每个老师都向往独立的书房。

  他想了想,说道:“那咱两口子都在里面学习,又不是搁不下两张学习桌,明天我就找人给你搞一套桌椅过来。”

  魏清欢使劲点头,脸颊因为兴奋而泛红。

  她又去看客房,声音突然拔高:“你赶紧过来看看,二楼除了主卧室,外面也有厕所!”

  钱进走过去,看见她站在一间小卫生间前。

  这个卫生间比主卧的小些,但同样配有马桶和洗脸池。墙上贴着淡蓝色的瓷砖,地上铺着防滑的马赛克。

  “一共三个厕所。”魏清欢跟小孩一样伸手指出来数,“二楼两个,一楼一个。”

  钱进看到二楼还有一道楼梯通往楼顶。

  他顺着楼梯走上去,楼梯尽头是一座小小的房间,推开门是洋房楼顶。

  这下子这套房子的价值体现出来了。

  它的顶楼位置不是缺点而是优点,因为它占有了楼顶做自己的独立空间。

  两人站在楼顶。

  楼顶铺着木板,四周是高高的铁栅栏。

  魏清欢看向正要下山的夕阳,整个人长长的舒了口气:“真是!跟做梦一样!”

  钱进也没想到供销总社这么给力,或者说易学兵这么给力,竟然给他安排上这么一套高档住宅。

  他心情有些复杂:“易社长估计想要收编我啊。”

  魏清欢没听清,扭头笑着问他:“什么?”

  钱进也笑了起来:“没什么,这就是咱的爱巢了。”

  魏清欢激动的重重点头,伸手在楼顶画了个圈:

  “我们可以在楼顶做一个秋千,这样到了晚上,我们可以一边荡秋千一边看星星。”

  她又开心的指向楼下:“那么多房间,我们可以生好几个孩子!”

  钱进暗道这个是别想了。

  马上就要进入八十年代,马上就要开始计划生育了。

  这栋房子里家具家电几乎齐全了,用21世纪的话来说就是可以拎包入住。

  可里面没有被褥,他们还是得先回筒子楼居住。

  离开时,魏清欢回头看了眼这栋漂亮的洋房。

  暮色中,彩绘玻璃窗泛着朦胧的光,像一场不真实的梦。

第206章 暗潮汹涌,队伍不好带

  前一天分配了新房,今天就要分配新办公室了。

  供销总社是一座大院,主楼是办公大楼,坐北朝南,另外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偏楼。

  如今东方偏楼的二楼便被收拾出来,给外商办用作办公室。

  两座偏楼平日没怎么收拾,因为隔着海边太近,楼房里返潮的厉害,一楼墙皮剥落得像老人斑。

  钱进站在二楼走廊口,看着工人们往新刷的“对外商业工作办公室”门牌上钉钉子。

  铁锤敲击的声音在空荡荡的走廊里回响,震得窗玻璃嗡嗡作响。

  “钱主任,您的办公室在这边。”行政科的小张拿着串钥匙,哗啦哗啦地响。

  二楼一共五个办公室,其中两个是大办公室,还有三间小办公室。

  自然,三间小办公室分别给三位领导使用。

  钱进作为主任拥有首选办公室的权力,他毫不客气,选了窗户朝南的最大一间。

  然后工人们迅速搬来办公用品,二十平米的空间里塞上了一张崭新的办公桌,两个铁皮文件柜,还有配套的木椅子。

  供销总社显然早就定下了他们的办公地点,这些办公室在前些日子里收拾过,墙上新刷了腻子、地上铺了白瓷砖,洁白一片。

  程侠和廖春风接着选办公室。

  两间小办公室一个窗户朝南一个窗户朝北,面积差不多,都是十多个平米。

  程侠发挥了退伍军人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二话不说推开朝南的小办公室大门说:“嗯,这里不错,以后我就在这里办公了。”

  廖春风推开对门看了看,脸色阴沉。

  北向办公室很潮湿,墙上腻子甚至都没有干透,也可能是秋季返潮,反正挺不适合居住的。

  这样他想了想,脸上挂上笑容指挥工人将自己办公桌搬到了大办公室里:

  “我还是跟同志们一起办公吧,有什么事大家伙也好商量商量。”

  “毕竟咱们是新科室,以后要学习的地方多着呢。”

  外商办的工作人员主要是小年轻,超过30岁的不多,一个个正是热血澎湃的年纪。

  听到了廖春风的话,好几个人主动鼓掌:“热烈欢迎领导跟我们共同办公。”

首节 上一节 404/7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