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406节

  有个叫孙健的青年借着帮腔的机会拱火说:“对,程副主任这话不能乱说,让咱主任误会是您二位搞小山头主义可就不好了。”

  钱进抱着膀子看他们吵架,听到这里露出笑容:“程副主任和廖副主任不是一早就搞起小山头主义了吗?”

  两人确实最早拉帮结派,其实不仅这两人,开口说话这个孙健也在悄悄往自己麾下拉人头。

  孙健是去年从金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当然这年头因为工农兵大学的体制,现在各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没法根据学校判断是不是高材生。

  反正孙健自己是把自己当高材生。

  程侠仗着军转身份拉队伍里的军转干部,廖春风仗着职级高、原科室地位高拉老员工,孙健就拉这两年刚毕业入职的大学生和中专生。

  三人并非是从昨天开始动手的,筹建组一早成立他们就动手了。

  那会他们都觉得自己有望被选为新科室负责人,所以一早拉人想要组建嫡系队伍,以便于日后正式上位了开展管理工作。

  实际上他们也想过招徕钱进,那时候没人把钱进当对手。

  结果钱进下乡去了最远的自店公社,属于发配边疆处理。

  所以有志于上位当新科室负责人的几人便小看了钱进,以为他是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不仅没有警惕与他竞争,还懒得去招徕他。

  结果计划不如变化,造化弄人。

  昨天韦斌宣布了外商办主任身份,钱进成为一匹黑马从中杀出,摘得了新科室负责人的桂冠。

  今天廖春风和程侠着急拉人头砸场子,实际上是一种输急眼了的表现。

  如果是两人中某一人成为主任,另外一个人不至于这么着急,不至于刚入职就跟正职主任对着干。

  主要是钱进没有根底没有背景,加入单位时间很短只是凑巧立了几次功而已,却压着他们当了领导,他们很不服气。

  内心憋着气,一心想发泄。

  于是今天上班后两人都很暴躁,不顾韦斌在昨天要求他们‘工作上要团结’的要求,直接展开了竞争。

  钱进点破了这件事。

  这点出乎两人预料。

  在两人看来,正职主任被副手架空权力这是无比丢脸的事。

  钱进要么会隐忍,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要么去找领导哭诉寻求领导支持批评两人。

  但凡钱进走了其中一条路,两人都算是赢了:

  走第一条路算钱进吃暗亏。

  走第二条路算钱进没本事,会让同事手下打上‘小学生找老师告状’的软弱标签,这样以后更没人愿意给他当心腹、跟他去干活。

  结果钱进很刚,直接掀掉了遮羞布。

  这是一条非常规道路。

  两人暂时停下了争执,都在斟酌钱进这么做的理由。

  这小子当真有背景?有信心收拾自己两人所以选择了第一时间硬刚?

  或者这小子就是很莽?压根没有政治智慧和斗争手腕,忍不了气遇到事便发火?

  钱进没给两人太多思考时间,直接指着孙健说:“你把后勤下发的所有办公用品收起来送到我办公室。”

  “廖副主任刚才有一句话说的对,要按需分配、物尽其用,人人都有的工具我会下发给每个人,公共用品那咱们需要开会讨论归属人员所有权。”

  “另外,十点开个全体会议,咱们彼此之间要熟悉一下,也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制订个计划。”

  “我没问题。”廖春风笑眯眯的说,“就是得早点结束,我中午约了商业局的李局长吃饭。”

  程侠说道:“巧了,我十一点要去接省里的指导组。”

  钱进淡淡地说:“有没有问题、巧不巧都不重要,我不是在询问大家的意见,我是在下发指令。”

第207章 两派斗争,先礼后兵

  空出来的另一间大办公室自然就成了会议室。

  后勤部门的工人将桌子拼凑成长条桌铺上了红布,配备了相应椅子,就这样一个简易的会议室成型了。

  等到钱进进入会议室,他发现里面的场景比自己想象的还要糟糕。

  程侠的人清一色坐在左侧,廖春风的人齐刷刷扎堆右侧,孙健带着几个人凑在长条桌末端。

  这样钱进站在长条桌的前端,感觉自己在主持一场鸿沟分明的谈判。

  他喝了口水,站起来双手摁住桌面凝重的说:“同志们,我们是省里各市级供销总社设立的第一个涉外商业单位……”

  他这边刚起高调。

  台下的人各有小动作。

  程派的人开始传阅报纸杂志,报纸是《人民日报》和《供销消息报》,杂志是《红旗》,他们交头接耳,说是要贯彻中央最新指示。

  廖派那边的人倒是老实,一个个埋头记笔记。

  但钱进打眼一瞥就能看清楚,那些人根本是在乱写乱画。

  这也能够理解,他这位正牌主任还没有说什么呢,下面的人能有什么好记的?

  孙健那伙人最鸡贼,挤在最后排一个劲的瞎乐呵。

  他们在看热闹。

  看钱进的热闹。

  也看程廖两派搞出来的热闹。

  钱进继续讲话,有人突然站起来往外走,这次是马德华。

  马德华看到钱进的目光转移过来,笑眯眯的说:“主任我去拿暖壶,给您倒一杯水。”

  钱进淡然说:“不必了,我谢谢你的热情服务,但这场会不会持续多长时间,就不用准备茶水了。”

  马德华打了个哈哈还是出去:“我看廖主任嘴巴挺干,还是去打一壶水给同志们服务服务吧,咱们的工作方针就是热情服务嘛。”

  钱进不搭理他,继续进行会议议题。

  今天第一议题是工作分工问题。

  刚才他说的对,海滨市供销总社外商办是省内各市级机关的第一个涉外商业工作科室,要面对很多新问题。

  怎么接触业务、组织架构怎么建设、内部工作怎么展开等等,各方面问题都要解决,他们要给其他市级的兄弟单位打个样。

  钱进昨晚开始规划这些工作,今天上午他对照花名册做了初步的组织架构建设,如今趁着开会进行安排。

  他从八十年代的外贸工作书籍中找到了现成体系,直接抄作业抄出来一份内部职务安排。

  程侠、廖春风和孙健等人都在等着找他工作安排上的问题以开炮,所以当会议进入到正式议题后,两方人马都老实下来,竖着耳朵准备挑刺。

  钱进首先将省外事处提供的组织架构建议方案下发,一人一份,这是他上午刚印刷出来的新资料,还散发着油墨香味。

  资料下发完毕,钱进敲了敲搪瓷杯,清脆的声响让交头接耳的声音立刻消失:“同志们,你们现在手里都有现成的资料,第一页是省社下发的标准方案,第二页是我结合咱们市供销单位工作进行修改过的版本……”

  廖春风听到这里喝了口水率先发难:“钱主任,省里给的方案必然是经过专家指导和现实工作考验的成熟方案,你这直接给修改了,怕是不妥吧?”

  钱进说道:“要不然你去跟韦社长汇报一下你的意见?这是上午通过了韦社长同意的修改方案。”

  廖春风赚了个没趣,只好又低头喝水。

  程侠那边偷笑,然后说:“钱主任、各位同志,请允许我在会议议题开始之前说一句话。”

  “咱们没有金刚钻的别出来揽瓷器活,别领导说话下面挑刺,这样能干好工作吗?”

  孙健赞同的说:“肯定干不好工作。”

  程侠点点头不再说话。

  他其实还挺佩服钱进的,因为他看了修改后的组织架构方案,改动很大很合理。

  几个大学生在仔细看过两份方案对比后更是一片惊叹声。

  钱进的方案不仅细化到了每个岗位的职责,还额外标注了不同岗位产生交互工作时候的工作流程。

  他们几个人对钱进的态度有所改观。

  钱进昨天才当上的主任,昨天白天他一直在跟随领导开会,肯定没时间研究组织结构的框架设定工作。

  也就是说昨晚他加班加点进行了工作,今天上午程侠和廖春风两派斗争的时候,他也在干正事。

  很显然,目前来看这位年轻的主任是能做事的领导。

  这让大学生们觉得他比程侠和廖春风更靠谱。

  钱进这边不管下面人心里打的小九九,继续说:“我的修改主要有三点。”

  “第一,增设进出口商品检验组;第二,将外事接待与业务洽谈分离;第三……”

  外商办这些人年轻接受能力强,另外他们以前的工作或多或少跟对外商业工作有些联系,所以才被省外事处选进了外商办这个新科室。

  所以他们多少懂行,钱进这边一开口,他们就知道钱主任有两把刷子。

  这样会议现场正式了起来,特别是大学生们,一改看热闹的态度开始努力记笔记。

  钱进继续讲解:“下面宣布具体岗位安排。”

  “先从基层说起——进出口单证组,组长由孙美娟同志担任,负责信用证审核、报关单证制作工作……”

  被点名的孙美娟猛地坐直了身子。

  她是个沉默寡言的后勤新兵,平日里负责的是下辖单位报单工作,这次负责进出口单证相关工作属于老本行。

  但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能当组长。

  这样听过任命后她的态度积极起来,在本子上记录的动作加快,钢笔尖在纸上嗤嗤的划动,划破了好几个地方。

  “外事接待组六人,由以前行政科的张红梅同志负责。”钱进的目光扫过几个年轻姑娘,“这将是我们的门面工作,你们要熟练掌握接待礼仪,至少能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

  台下响起小声议论。

  刚分来的女大学生李香举手:“钱主任,我我大学学的是俄语。”

  “正好。”钱进笑了,“以后再有苏联商务代表团来访,你当主力。”

  “不过英语也要学习和练习,各位同志,我不管你们擅长是哪国外语,反正英语都得成为傍身的基础技能。”

  “我研究了国际经济形势后认为,英语将会成为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主流语言。”

  “实话说吧,咱们单位应该会成为省内涉外经济活动的种子库,各位就是种子,组织上必然有更重要的职务安排给你们,对你们有更高的期待……”

  大家都听懂了这句话潜台词。

  海滨市外商办是黄埔军校,每个人现在是职员,以后都是各地主管一方业务的领导。

  这让不少青年精神振奋。

  有人更是直接拉开了跟廖春风的距离。

  廖春风心里暗骂。

  年轻人就是没经验,太好忽悠了,自己能画大饼忽悠他们,现在钱进也能画大饼忽悠他们。

  他有心想找茬。

首节 上一节 406/7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