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439节

  “我们没办法,响应国家和中央号召,解决回城青年和城内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于是现在想扩大规模,增设个服装加工厂。”

  “机器和工人什么的都已经到位了,现在就是场地有点发愁,不过很巧,我知道咱供销社在泰山路上有个旧仓库空着?”

  王忠强听后先松了口气。

  原来是想要租赁个仓库,这不是大事。

  他想要端架子打官腔,结果正要开口,旁边的钱进在似笑非笑的盯着他。

  这目光让他菊花一紧。

  现在坐在他面前的可不是平头老百姓,而是职务比他还高的领导。

  于是他立马反应过来,放弃打官腔而是实打实的说:“钱主任,这仓库不好弄,是,首先我得承认是有这么个仓库。”

  “不过它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危房,为什么我们后勤早就不用它了?因为没法用了。”

  “危房不怕,我们加固就行。”钱进早就想好了对策,“我们突击队有木工、泥瓦匠,加固一个小仓库不成问题。”

  “关键是有个稳定的场地,不然我们的工作不好开展。”

  王忠强沉吟片刻:“加固没问题,但你得按规矩来,得经过安全验收,否则后头出点事,咱们供销总社会被牵扯进去。”

  “另外我得说第二个问题,市里正在规划那片地,所以好几个单位都在盯着呢。”

  钱进会意地点头:“难怪那仓库明明已经成为危房了,还有好几个单位想租赁下来改建成集体宿舍,原来是打着政府规划赔偿的主意呢。”

  看到他一点就透,王忠强松了口气:“对,是这么回事。”

  “一旦仓库改建成集体宿舍了,先别说有没有人住,但凡政府要规划拆迁,那就得补偿同样规模的集体宿舍。”

  钱进说道:“那我们更得租下这仓库了,不能让这些单位占国家的便宜,薅集体的羊毛。”

  “我可以向你承诺,一旦政府需要使用那块土地,我们配合搬走,绝不会向政府索赔!”

  王忠强得到他的承诺后更是轻松:“好,好,钱主任快言快语,咱们都是老同事,我要是不帮你一把那真是说不过去了。”

  钱进说道:“我们劳动突击队先租赁上三年怎么样?”

  王忠强大方的说:“按照五年合同起步吧,后续要是政府主动给予补偿,那五年合同比三年合同的好处多一些。”

  “至于租赁价格?那就是市价的一半吧,谁让咱们是老交情呢。”

  王忠强拍板定价,随即又笑嘻嘻地补充,“不过加固的费用得你们自己出,这个可不能省。”

  “没问题!”钱进爽快答应,“谢谢王主任支持,那明天我就安排人去找您办手续?”

  王忠强说道:“没问题,去找我就行了。”

  “别怪我婆婆妈妈,钱主任,您可一定得把仓库加固好再开展工作,那仓库确实没法用了,这也是虽然有单位盯着却没有很用心盯着的原因。”

  这点用不着他叮嘱,钱进自然上心。

  他可是直接责任人,怎么可能会把劳动突击队的队员扔进危房里去冒险?

  第二天米刚去办手续。

  现在租赁手续很简单,签订合同盖上章就算完事,甚至不用缴纳租金。

  只要在合同履约期间内,什么时间缴纳租金都行。

  场地有了。

  劳动突击队上下颇为兴奋。

  又是一个可以大展身手的机会出现了。

  钱进当天下班后把邱大勇喊了过来,他手下有泥瓦匠和木匠工匠,钱进准备把他们编入劳动突击队。

  不管当下还是未来,劳动突击队都需要建筑工人和专业工匠。

  毕竟按照钱进计划,他们未来是要成立房产开发公司的!

第221章 钱总队衣锦还楼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市区街道上,将整座城市染上了一层温暖的橘红色。

  秋风吹过,泰山路两旁的梧桐树沙沙作响。

  钱进回到筒子楼,一楼的集体灶里飘出了饭菜的香气,有中年妇女正在灶台前忙碌着,锅铲与铁锅碰撞的声音清脆而熟悉。

  这一幕让他分外感慨。

  去年他刚穿越过来的时候,第一顿饭便是在集体灶做的。

  有集体灶的筒子楼生活自然比不上他现在带独立厨房的洋楼复式房子,可是仅仅从观感来说,还是筒子楼更好。

  集体灶总能带来人间烟火气。

  走进楼道里,好些人家门口的炉子上在煮饭,整栋楼都弥漫着饭菜的香气。

  孩子们的嬉笑打闹声不时从各个房间里传出,再加上此起彼伏的炒菜声、锅铲与铁锅的碰撞声,钱进觉得这才是自己熟悉的市井生活声音。

  之前下乡半年,回来后便晋升搬走,此时再回筒子楼他心里真挺感慨的。

  刚上楼就听到一阵热情的招呼声:“诶?小钱,你怎么回来啦!”

  隔壁王婶正端着一篮子刚洗好的衣服,看到钱进,脸上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钱进也给她一个灿烂的笑容。

  这年头城里筒子楼住户跟21世纪商品楼住户不一样,家家户户低头不见抬头见,矛盾多可打交道更多,所以相处的跟农村邻居似的。

  钱进以前自己住的时候跟邻居打交道不多。

  可前面半年他下乡,魏清欢住205,平日里邻居们没少给她帮忙。

  这样女老师跟邻居们相处出了感情,耳濡目染之间,钱进跟邻居们感情也浓厚很多。

  “王婶,好久不见。”钱进笑着回应,帮忙接过王婶手中的篮子。

  王婶一把将篮子夺回去:“嗨,里面一点衣服,我自己拎着得了,你现在是在供销总社当领导啦?平日里工作累不累?多注意休息。”

  “确实要注意休息,我听广播上说,现在各所大学提出了一个新口号,叫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乘凉后准备回家的吴大爷笑道。

  钱进跟吴大爷点头打招呼,又问王婶:“您这是刚洗衣服呢?”

  “是啊,这不,儿子后天上班要穿的衣服,得提前洗好晾上。”王婶指了指楼道里已经挂上的几件衣服说道,“对了,小钱,你们两口子以后不回来住了?”

  吴大爷接话说:“还回来住这个干啥?小钱现在在供销总社当干部呢,他去住咱泰山路的干部楼了,是吧?”

  这话倒没有讽刺之意,老头就是在传达自己乘凉时候打听到的小道消息。

  钱进解释说:“我们单位领导来了一趟,看我这边大舅子小外甥女的人不少,就给分配了个房子过去住。”

  “主要是为了工作方便,那边房子里安装了电话机,我现在有时候需要居家办公,得靠电话机跟领导同事联系。”

  “什么叫居家办公?”吴大爷奇怪的问。

  钱进将自己当下工作进行了解释。

  吴大爷听后很震惊:“你还懂洋鬼子的文呢?能跟洋鬼子说话?他们说的可都是鸟语鬼话……”

  “嘿,什么鸟语?”一楼李大爷提着个鸟笼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他看到钱进也停下脚步,笑容满面地说道:“哟,咱们这大忙人钱总队回来啦!你到底是下乡工作了还是怎么着?我怎么最近听人说你是调回城里当官了?”

  钱进尴尬的笑:“当什么官,不都是为人民服务吗?”

  李大爷听到这话顿时指着他冲其他两人说:“嘿,就是这个味,领导都是这么说话的。”

  大家笑了起来。

  钱进赶紧换话题:“李大爷,好久不见,你这玩上鸟了?”

  李大爷举起鸟笼子冲着里面的鹦鹉嘬了嘬嘴,然后解释说:“我大孙子给弄回来的东西,刚养没几天,养着玩、养着玩。”

  “是嘛,我看这鸟养的不错,小勇是个好青年,刚上班赚工资是吧?你看就知道花钱给你买东西了。”钱进顺着李大爷的话说道,“大爷,您身体咋样?”

  “嘿,我这老骨头还硬朗着呢,现在和这小鸟作伴,可快活了。”李大爷笑着说。

  他把话题转移到了孙子李远勇身上,满脸得意洋洋。

  李远勇今年运气好,被分配去了食品厂,这是好单位,全家都挺得意。

  老邻居们在外面聊天,声音引来更多人。

  一楼有两口子从房间里出来,看到钱进,男子冲他招手开口便说道:“钱总队,你是领导干部,你说话有分量,那你过来给评评理。”

  “你赵嫂子最近也不知道咋回事,买东西总是大手大脚的,我这点工资,哪经得起这么花啊!”

  赵嫂子一听,顿时就不乐意了,撇着嘴说道:“我怎么大手大脚了?家里好多东西都用完了,我不得买点回来啊?”

  “再说了,现在供销社物资紧张,多买点储存起来怎么了?”

  说到这里,赵嫂子眼睛一亮看向钱进:“小钱,我听魏主任说你现在在供销总社里也当上主任了?”

  “你是内部人,肯定知道情况,现在你们供销社物资供应是不是紧张?”

  钱进感觉有些棘手。

  清官难断家务事。

  何况他还算不上清官,这样他只好讪笑着说道:“大哥、嫂子,我先说一句,家和万事兴呀。”

  “那什么,嫂子如果你家里缺东西了,那你该买就得买,否则的话没必要屯物资。”

  “我们单位里现在不是物资匮乏,是正在改革,然后物资供应工作上有一些调整,为了避免出差错才收紧了供应链。”

  “你们等等就行了,估计今年年底吧,一切会正常化。”

  汉子一听这话立马拍手又摊手:“你看你看,人家钱进这不是说了……”

  “说什么说?是说了,家里东西没了就得买。”赵嫂子泼辣的打断丈夫的话。

  汉子不高兴,嘟囔说:“你这买得也太多了吧,都快把家里塞满了,还买!”

  “你看看咱楼里其他人家,人家都省吃俭用的,你就不能学学?”

  钱进看着他们两口子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缩着头想走。

  他后悔回来了,早知道直接去办事。

  这次回筒子楼他没事干,就是看一下204和205两间房子,这两间房子他有用处。

  再就是给楼上四小送文具、送学习资料。

  结果,他正事一点没办,被老邻居们逮住了,开始家长里短的絮叨。

  钱进想偷偷溜走。

  却被汉子随手给捞住了。

  这样他一看走不脱,那没法反抗只能享受。

  所幸,他觉得偶尔经历这种极具年代特色的筒子楼家长里短也挺好的。

  于是他就开劝:“周大哥、赵嫂子,你们都别吵了。”

  “现在国家形势越来越好,供销社物资供应上以后肯定会更多更好,到了明年估计你们还能用上我们科室从国外引进的商品呢。”

  “所以赵嫂子你别着急储备物资,然后买东西的时候,也得多考虑考虑家里的实际开销。周大哥你也体谅体谅赵嫂子,她平时操持家务可不容易……”

首节 上一节 439/7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