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453节

  多数单位或者街道居委会,只是给职工和居民发一斤月饼票。

  想要吃月饼?

  可以,那得去食品店、点心铺、糖饼店或者农贸市场凭票购买。

  然而不好买。

  物资匮乏,糖油供应量有限,月饼产量有限。

  近些年还好一些,七十年代前半截,到了中秋节家家户户得安排孩子天不亮去销售点门口排队等着,就这样都未必买的到。

  钱进知道这年头送礼的窍门。

  不讲究包装,讲究一个量大实惠。

  所以他送的是商城普通版月饼,有五仁馅、黑芝麻馅、花生糖馅和红枣馅的,一样四个,总共十六个四斤。

  这算是厚礼了。

  富城看到这么多月饼,脸上笑容更甚:“行,难怪这各钱进年纪轻轻就能当上科室负责人,难怪他进总社还没有一年就连连晋升。”

  “这小子是真会做人、真会办事,他是真舍得送礼啊!”

  阿肆看到沉甸甸的一袋月饼很眼馋:“富主任,我今天中午没吃饭,节前太忙了,这会肚子饿了,你分我一个填填肚子呗。”

  人家送礼送来十六个月饼,自己一口气全吃掉不合适。

  富城咬咬牙,拿出四个交给阿肆:“以后他们服装厂需要什么工具,你给我去送。”

  阿肆喜不自禁:“肯定的,富主任你放心,我绝对第一时间送到。”

  他拿到油纸包的月饼后更是开心:“富主任你看,这月饼真好,泛着油光啊,这得用了多少油?”

  还是物资匮乏的原因,导致面粉、油、糖都是紧俏货。

  海滨市的月饼都是海滨食品厂生产的,品质很普通,压根舍不得放多少油,导致口感很干,咬上去硬邦邦的。

  钱进在商城可真买不到这么复古的月饼。

  未来物资供应太充足了,那种月饼狗都不吃,所以钱进挑来挑去,挑着评分低的店铺买,买到的月饼还是油多糖多,松软可口。

  富城闻了闻味道,说道:“这肯定不是咱食品厂生产的,即使是那也是专供外贸的好款式。”

  “嗯,花生油的,一闻这个香气就闻出来了。”

  “怎么上面还写了红枣俩字?这月饼里还有红枣呢?”阿肆好奇的闻。

  富城也不知道,索性说:“你不是饿了吗?尝尝不就知道了。”

  阿肆本想讨要一个当场吃掉,结果富城给他四个,这样正好是一斤。

  他想忍着带回家给父母妻儿一个惊喜,可他确实饿了,月饼的油香味一个劲往他鼻子里钻,把馋虫给勾出来了。

  几番心理斗争,最终他还是掰开了一个月饼自言自语的说:“我、我就吃一半。”

  松软的月饼掰开。

  里面是他从未见过的馅儿:“嘿,不是五仁的?这是什么馅儿的?红彤彤的,是不是南方的豆沙月饼?”

  “不对,诶富主任你看,这里面有大枣,这这这、它上面写的红枣是馅儿名啊?”

  富城一愣,赶紧看自己手里的月饼:“五仁、还是五仁,下面的是、是黑芝麻?还有满口香?满口香是什么馅儿?”

  阿肆咬了口红枣月饼,恰好咬下一块蜜枣的枣肉。

  甘甜的滋味让21世纪的顾客们打差评,却让阿肆心花怒放:“好吃,富主任,这月饼真的好吃啊,里面大枣真好,不是红枣,是蜜枣!”

  富城找他要剩下半个。

  阿肆当没看见他伸出的手,把剩下月饼往油纸里一塞,扭头就走。

  富城吼他:“你那四个全是蜜枣馅的,就不好奇我这里其他馅儿的?过来,咱们调换一下……”

  “不用了,富主任,嘿嘿,我就爱吃蜜枣的。”阿肆跑着下楼。

  他刚才可是听清了,剩下的三种馅儿分别是五仁、黑芝麻和什么满口香。

  五仁的不消说,谁家没有五仁月饼?

  黑芝麻和满口香他可不馋,因为这两种月饼听名字就知道肯定不甜。

  富城也想到了这点,他吼道:“行,你小子就给我跑吧,跟你说,以后用不着你给他们泰山路送工具,我自己去送!”

  这份厚礼让他意识到了交好钱进能获得的利益。

  钱进在总社工作,而且专门负责海外工作,以后全海滨市恐怕就他最容易搞到外国货了。

  如此一来,富城就准备多跟他走动走动,这个人脉以后必然用的到!

  钱进手提包里还有四斤月饼。

  这次可就不是什么五仁黑芝麻之类了,而是莲蓉、蛋黄、巧克力等珍品。

  他打算今晚带回去给魏清欢解解馋。

  摩托车一路穿行,此时街头巷尾正因为各单位下班而逐渐热闹起来。

  夕阳的余晖如同一层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在这座海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将古老的墙壁和狭窄的街道都染上了一抹温暖而又醇厚的橙红光泽。

  到了中秋节,秋老虎跑路,此时傍晚的海风自遥远的海平面悠悠吹来,少了夏日的燥热,掺入了丝丝凉意。

  摩托车轰轰的开过去,吹面清冷是秋风。

  这会摩托车开不快,正值下班高峰期,城市的大街小巷中,自行车的铃声此起彼伏。

  到处是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车轮滚滚,相熟的工人一边骑车一边聊天,说笑声比车铃声还要响亮。

  食品店和点心铺这些店铺的门口,早早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有时候钱进都得挂空挡推摩托车从中穿过,全是买月饼的人!

  今年月饼不便宜,一斤要四块钱!

  而一斤肉才几毛钱,月饼卖出这么贵的价格足见其稀罕。

  即使卖的贵,家家户户也得买。

  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是合家团圆节,一年到头就现在能吃上月饼。

  国人讲究‘来都来了’,既然已经到了中秋节,那就不在乎价格了,哪怕借钱该买月饼也得买月饼!

  时不时的钱进就能看见有大人拖着自家孩子往回走,小孩打着坠儿哭闹:“妈我不回去,我要吃月饼,去年就没吃,今年吃月饼……”

  大人只能哄着孩子:“现在月饼里头有石子儿,吃了硌牙,妈妈给你买肉,今年咱吃肉,红烧肉、炸肉,妈给你做一大碗!”

  这种场景总让钱进感到心酸,他只能挂档赶紧回家。

  没办法。

  这年代就是这样。

  城里还是好的,舍不得买月饼的人家还能买两斤肉解解馋。

  他可是在乡下待过,多少人中秋节蒸上一锅白面馒头就算过节了。

  甚至有些人家连白面馒头都舍不得蒸,没办法,生活水平就是太差。

  否则,希贤同志也不会发出那一声震耳欲聋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呼喊。

  钱进在车棚里停下摩托车上锁。

  这是必须的步骤。

  这年头小偷极度猖狂,他们可不管摩托车主人是谁,该出手时就出手,他们偷起来肆无忌惮。

  钱进上楼掏钥匙,在门口隐约听到屋子里传来嘈杂的说笑声。

  这让他有些奇怪。

  魏雄图估计还没回来呢,魏清欢性格安静,平时下了班她或许在街上会跟熟人聊聊天,但基本上不会带人进家里。

  钱进一琢磨。

  坏了!

  来送礼的了!

  外界知道他住进复式楼的人不少,但他具体住几号楼住哪一号房却是少有人知。

  所以今年不少人要给他送礼,却找不到门,多数送到筒子楼那边去了。

  钱进本来还挺高兴。

  他不想收礼,毕竟刚当领导还是得注意影响。

  结果现在是有人查出他家地址了?

  钱进赶紧掏钥匙开门。

  推开家门的瞬间,眼前的景象让他愣住了。

  客厅里坐着几位陌生人,还有好几个孩子在穿行打闹,刚才的说笑声就是大人逗孩子呢。

  一共四个大人,打扮都挺土相,钱进挠挠头。

  不认识啊。

  这样他站在门口,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

  “老四,你回来啦!”四人中有一条壮汉站起来瞅着他咧嘴笑。

  然后一个满脸疲惫的妇女笑着冲他点头:“小弟,多少年没见了呀!”

第228章 再聚首,太突然

  钱进看这俩人有些眼熟……

  “怎么了,钱进同志,连你大哥、二姐都不认识啦?”魏清欢嫣然一笑,过来接走他的手提包,“还是你看到亲人来了,激动傻了?”

  这一句话,钱进忍不住拍额头。

  前身的大哥和二姐。

  钱程和钱夕!

  不怪他没认出两人身份来,主要是他真没当面见过前身的亲人。

  他关于前身大哥二姐三哥的印象全来自于照片,然而那些照片都是哥姐们下乡之前拍的。

  那时候兄弟姐妹们还年轻,没受到下乡工作和生活的磨砺,别管皮肤还是精神状态跟现在完全不一样。

  魏清欢的话给了钱进台阶。

  他现在顾不上考虑大哥二姐怎么会突然上门,先赶紧回忆着烈士英勇事迹让自己热泪盈眶:

  “大哥?大哥!”

  “哎呀我的大哥啊,你你,大哥你怎么变老了?大哥你怎么这个样子了!”

  钱进红了眼眶,与钱程双手紧握又赶紧抱住。

  钱程更激动,狠狠搂着弟弟说道:“老了,真是老了,我61年就下乡去了黄土高坡,这都多少年了?我下乡那年你才十岁,可今年你大侄子都十岁啦!”

首节 上一节 453/7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