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464节

  说到激动处,这位少壮派厂长直接骂娘了。

  “咱全省无梭织布机仅3台,全部都在省城的国棉一厂试产,而人家发达国家呢?都不说欧美了,就说跟咱有深仇大恨的小鬼子吧,人家丰田纺织已经普及了JAT710型无梭织布机啦!”

  “至于电子分色印花机那咱国内更是完全空白,而人家瑞士一个小小国家,它有个布塞公司已经完成了量产,在人家那里这已经是有钱就能随便买的东西了!”

  “领袖同志说过什么话?落后就要挨打!”

  “钱主任,我们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国家的生产工具落后吗?我们在军事上挨打了一次,难道还要在经济上再挨打一次?”

  “不行!我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起码不能发生在我所在的纺织行业!”

  钱进对王栋的感觉一直在变。

  本来他认为这人能被王东这个棒槌搞定,肯定是个平庸之辈。

  所以上门的时候,他带上了重礼。

  但到了现在他发现,王栋愿意给自己的服装厂供货肯定跟王东没有任何关系。

  是王栋对自己有所需图谋,人家是在等着他上门呢!

  这是个很厉害的实干家。

  而且还是个爱国少壮派。

  钱进立马说:“王厂长,我明白你的心意了,你说吧,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你直说,我一定当自己的工作来办,我一定给你办到满意!”

  “那我不客气了,两件事。”王栋竖起三根手指,指尖有常年接触染料留下的黄渍。

  “第一,你们单位已经有了外商办,你是负责人,我敢说我们厂子以后肯定也要有类似单位,也要跟洋鬼子打交道,这样我希望你能帮我们国棉六厂成立外贸科。”

  “第二,你们供销社肯定是最早接触外国企业和商品的单位,我们马上就要引进国外纺织设备商,我们急需更新生产线。”

  “可是,钱主任,我完全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靠谱,更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能采购到合适的设备和生产线,我们工厂也需要你的帮助!”

  钱进说道:“全部都没有问题。”

  “不过这两个月不行,我们单位刚刚成立,服装厂这边又是刚开业,我的工作压力很大。”

  王栋说道:“不着急,今年都不着急,因为一切都还是我的计划,国家在政策上可没有任何变动……”

  “你的计划是对的。”钱进打断他的话,“我跟你对国家政策的判断是一样的。”

  “现在肯定只有少部分人有咱们这样的判断,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你先考察机器和生产线吧,我得提早想办法。至于成立外贸科简单,我会利用闲暇时间整理一份工作笔记,到时候你们按图索骥,我再适时调整就行了。”

  王栋从布样册最后撕下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技术参数:“机器我已经参谋好了,小鬼子的纺织产业很厉害,但我爷爷是跟他们打过仗的老八路。”

  “他说小鬼子最奸猾,跟他们打交道必须得有八百个心眼,咱们都没有跟他们打交道的经验,所以我不想一早就跟他们接触。”

  “西德那边不错,他们技术发展的好,而且做事严谨,据我所知这个Dornier公司有一种最新型的剑杆织机,效率是我们的老织机的十八倍。”

  他的声音有些发颤,“十八倍啊,这个效率都算得上是我们老织布机的十八辈儿祖宗了!”

  钱进伸出手指点了点宣传彩页:“那就冲着它下手好了!”

  “谢谢钱主任,这件事你务必费心。”王栋握住了他的手,“如果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请务必提出来。”

  钱进尴尬一笑:“那个,说起来巧了,还真有点需要你们厂帮忙的地方。”

  王栋笑道:“那你尽管说,咱海滨市有句老话嘛,不走动不是亲戚。”

  “你提,我现在还想着帮你忙呢。”

  钱进说道:“我这是一件私事……”

  他把哥姐三家人的情况说了出来,“我父亲当年把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人都送去下乡了,我先回来的,发展的还不错。”

  “血浓于水,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我哥姐留在乡下——实话实说吧,乡下的生活还是辛苦。”

  “所以我想看看能不能通过你们工厂把他们接回来,但是,我不会占用你们工厂的用工名额……”

  “你这话说的,我还以为是什么大忙呢。”王栋很痛快,“别说占用不占用我们厂的用工名额,说起这件事我还感到丢脸呢。”

  “要不是白东风那个坏种乱搞,你这个人才现在应该是我的同事!”

  “你父亲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你更是一个人才,我相信你的哥哥姐姐也是人才,我现在就做主了,把他们全招进来!”

  钱进正色说道:“王厂长,您要是这样的话,我还真不通过您这个渠道了。”

  “我们小集体企业能安置下人手,国棉六厂的工作安排压力很大,这事我清楚,我不可能在这件事上再给你压力。”

  “另外,国棉六厂招聘多少人都是有计划的,如果招聘了我哥姐家六个人,那就有六位本来能进入工厂的好青年失去工作。”

  “我还是那句话,我不能干这样的事,王厂长,我只希望能借用您的人脉和工厂的条件把他们接回来,到时候我会在我们的小集体企业给他们找一份工作。”

  王栋哈哈笑,忍不住上去拍他的肩膀:“好,好小子啊。”

  “我也还是那句话,白东风真是个畜生!你这样的人才他给我挡在了门外,他真是畜生不如!”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给他们安排工作了,但如果你有需要给我个口信,我这边什么都好说!”

  他是真的欣赏钱进。

  有能力有魄力,还有初心。

  他绝对想不到钱进会看不上他们国棉六厂……

  要知道这可是全海滨市数得着的几个重点大厂,而小集体企业呢?

  小集体企业在他们面前算个屁!

  双方谈定。

  王栋重新拉开窗帘,阳光洪水般涌进来。

  好像天地之间突然亮了起来。

  重要工作谈完了,布匹供应工作反而是小事了。

  王栋最后给钱进提了个建议:“钱主任,你生产喇叭裤,最好使用65支混纺。”

  他抚摸着那块布料给钱进看:“因为它的配方和英国去年畅销的工装裤一模一样。”

  “这布料结实耐用,如果你们服装厂要打响品牌名号,它最合适!”

  钱进问道:“价格方面?”

  “按内部调拨价给你。”王栋爽快地写下个数字,比之前说的又低了10%,“就当是我们合作的定金。”

  两人相视一笑。

  “对了,”临走时王栋突然回头,“你们除了喇叭裤还要做什么衣服?”

  “我的意思是,你要不要试试我们新研发的一种弹性面料?这是我主导的项目,掺了5%的氨纶,做出来的衣服……”

  “蝙蝠衫和黑色紧身踩脚裤!”钱进欣喜若狂,“还有这样的好面料?那太好了!”

  这两种服装就是王栋没有听说过的了。

  钱进给他形容了一下样式,王栋有些疑惑的眨眨眼。

  他总感觉眼前这个青年眼光有点奇怪。

  泰山路服装厂,真能活下来吗?

  尽管感觉自己不该多说话,他还是忍不住劝说一句:“其实,我感觉军装民改会是下一个全民服装热潮……”

  钱进想说你说的对。

  可是这有个前提,改革开放没有发生,国家只是在经济模式上做了点小变动。

  王栋跟他不一样,他只知道国家在经济形势上有点变化,却不知道这变化是天地剧变!

  于是他笑了笑说道:“军装民改我们也会做的,不过我们总得做点不一样的东西。”

  “毕竟我们是小厂家嘛,要找个小领域深耕细作先做出点口碑来,到时候老百姓知道我们泰山路人民服装厂的衣服裤子好,我们再进军大市场才能有销路。”

  王栋点点头:“说的也是。”

  他送钱进到厂门口。

  秋风卷着梧桐叶从两人之间穿过,他摆摆手:“钱主任,以后常过来坐,我喜欢跟你聊天。”

  钱进笑道:“我更喜欢跟王大哥你聊天,咱们可太投脾气了。”

  王栋笑着点头。

  他特意对传达室大叔说:“你跟同事们说一声,都记住钱主任这张脸,这是我姨家弟弟,他什么时候想来找我就叫他来找我好了。”

  传达室大叔震惊。

  我草!

  来的人还真是厂长老表?

  他看向王东。

  王东冲他煞有其事的点点头。

  没错。

  这是我钱哥,是我大哥,四舍五入一下,我也是厂长老表!

第233章 服装厂开业,喇叭裤下线

  1978年10月1号。

  《海滨日报》以《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9周年!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头条进行了一篇花团锦簇的报道。

  这一天的报纸各版都跟国庆节内容相关,只有在最后一版有个豆腐块,介绍了一家名叫泰山路人民服装厂的小集体企业开业信息。

  人民服装厂蹭了一下国运,工厂的生日与国家的生日是同一天。

  裁剪台、缝纫机、布匹原料、针头线脑,各方面物资全数到位。

  这样工厂开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另外今天着实是好日子,天气好,秋天海滨的天空蓝得像刚染好的劳动布。

  钱进站在新厂房的门口,看着两旁的梧桐树上挂满的红灯笼。

  风一吹,灯笼和树叶一起摇晃,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吸引了路过行人的目光:

  现在即使逢年过节也很少出现红灯笼,国家缺乏相关生产计划,于是各家工厂都没有生产,导致市场上在售红灯笼很少。

  但国庆节路边树上挂了红灯笼确实有氛围。

  远处传来“咚咚锵”的锣鼓声,是泰山路的文艺队正在表演。

  到处都有大红色的横幅,这个各大街道和工厂单位倒是多。

  上面内容雷同,“欢度国庆”四个大字是今天的主题。

  “钱主任,这边!”

  钱进看到了魏香米带着人急匆匆过来便使劲挥手。

  魏香米今天穿了件崭新的的确良衬衫,衣领上别着枚闪亮的领袖像章。

首节 上一节 464/7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