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520节

  “噗——”正准备喝水的钱进当场一口水直接喷了出来,被呛得忍不住咳嗽。

  这不是他夸张表演。

  他看向魏清欢,两手一摊:

  昨晚我说什么来着?

  魏清欢尴尬的说:“这不就是你通过自己的关系帮二姐找了一份工作吗?”

  钱进说道:“这怎么能一样?”

  “我是不是真心实意、确确实实的帮知青们解决就业问题?”

  “二姐跟我是亲属,如果她在知青安置办上班了,是不是可以直接跟我沟通,更好的去解决知青就业问题?”

  “再说二姐是靠你们辅导、靠真实水平通过了笔试的,更是靠她自己的下乡经历和初中学历获取了参加考试的敲门砖!”

  魏清欢无奈:“对对对,你说的对。”

  钱进得意洋洋的仰起头:“本来就是嘛,我要是提着礼物去他们单位托关系,那叫走后门给她找工作。”

  “现在他们单位明显想招能解决知青待业问题的人的亲朋好友,二姐就是这样的人嘛。”

  钱夕的笑声更响了:

  “是这样,那主考官,一张脸刷地就变了,跟唱戏的变脸似的。”

  她比划着考官表情的变化,笑着说:“考官们当场就说,‘没问题了!你被录用了!以后跟你弟钱进同志联系就是重要任务!’”

  笑着笑着她又有些尴尬:“其实小魏老师说的对,说到底,我能找到这工作还不是看你的面子吗?”

  钱程安慰她说:“可咱没走后门呀,包括我的工作,还不是因为领导最后看老四的面子了?”

  “如果我钱老大祖祖辈辈就是黄土高坡上一个农民,现在我来了海滨市,就算我条件都符合政策,人家工商局能叫我进去?”

  “这个咱们就不用瞎想乱寻思了,反正咱哥妹俩的工作都没有送礼走后门,都是符合政策、符合条件,光明磊落进入的单位。”

  时间早就过了秋分。

  此时白天已经变得很短了,夜色来得比前些日子早了许多。

  海风带着深秋的凉意钻进泰山路的窄巷,家家户户窗口透出的昏黄灯光,像漂浮在墨色海面的零星渔火。

  钱夕虽然回城已经有些日子了,却一直觉得自己还是像这种渔火。

  飘在海面上,冷冷清清孤零零。

  直到今天解决了工作问题。

  直到确实有单位接收了。

  至此她感觉自家在海滨市彻底站稳了!

  马红霞理解她这种情绪,以前虽然她们家里回了城、落下了户口,可她就是感觉这地方一切不实在、让她不踏实。

  但当自家男人办下工作证了,端上铁饭碗了,她一下子安定下来。

  她理解小姑子的心情,所以她笑着说:“今天我特意领着孩子去了一趟农贸市场,买了牛肉羊肉,今晚是不是得庆祝一下?”

  钱进说道:“庆祝,确实得庆祝。”

  马红霞说道:“哎呀这就好,我是真害怕你回来一看这不年不节我又买牛肉又买羊肉乱花钱……”

  “嫂子你看你这话说的。”魏清欢挽袖子,“你就是我们在生活上的主心骨,我们听你安排。”

  马红霞帮她放下袖子:“听我安排那小魏老师你歇着,你们都休息,我去忙活。”

  “晚饭我准备的差不多了,尝尝我们家乡风味,也不知道你们吃不吃得惯……”

  “肯定吃的惯,妈,俺大舅妈晚饭做的老香了!”钱夕大儿子陈建国眉飞色舞的说。

  钱夕哈哈笑:“多香呀?”

  钱进看着大人逗孩子,脱掉外套找了张椅子坐下。

  此时他算是褪去了白天在单位的雷厉风行,浑身上下露出了几分难得的松弛。

  以及,家主的沉稳。

  刚回城不就的三嫂子赵晓红赶紧给他倒了一杯茶,他道谢后端茶打量房间里的情况。

  只要天气不错、没有意外,那么一家人都在一起吃饭,这是他定下的规矩。

  此时钱程挨着他左手边看书。

  他现在肤色和刚回城时候差不多,气质不一样了。

  主要是以前穿粗布衣裳,如今穿着一身崭新的深蓝色中山装,并且风纪扣扣得一丝不苟,这样便自然而然的有了一股机关干部特有的感觉。

  钱夕今天高兴,而陈寿江此人活跃,于是两口子便逗着一群小孩和一条狗在玩。

  钱家老三钱烈和他的媳妇赵晓红则规规矩矩的坐在沙发上,笑吟吟的看孩子们玩闹,时不时有孩子一头扎进他们怀里,他们便配合的开个玩笑。

  钱烈的轮廓和钱进是最像的,但更沧桑、更清瘦。

  他的肩膀微微塌着,干什么都习惯性弯腰,这是在滇南地区的山林里作业养成的习惯。

  另外马红霞进进出出的忙碌着,有香味从厨房冒出来,引得孩童们时不时跑到门后往里看。

  钱进端起茶杯,吹了吹浮在上面的茶叶沫,啜饮了一口。

  他感觉自己现在变化很大。

  比大哥更像当官的……

  但他也没办法。

  现在钱家就是他在当家,他也必须得当起这个家来。

  考虑一番,钱进招呼马红霞:“大嫂,差不多了吧?”

  马红霞说道:“诶,差不多了,我再用铁锅糊个饼子,今晚吃我们那里的青稞面饼子,香着咧。”

  钱程问道:“还有青稞面呢嘛?带回来一共五十来斤……”

  “我上个月托老六给邮寄的,今天刚到,今晚正好给孩子他二姑庆祝嘛。”马红霞搭腔。

  这样钱程很高兴,对钱进说:“上个月你忙着呢,烤的青稞面饼子都叫我们吃了,今晚你回来了好好尝尝,这饼子烘烤得两面金黄焦脆,好吃着呢。”

  钱进说道:“好,今晚好好尝尝,嫂子你忙的差不多过来坐下。”

  “今天把咱自家人聚得这么齐,是件好事儿。正好我二姐找到了单位,这样咱一家人,好好说说话。”

  钱程给妻子使了个眼色。

  马红霞擦擦手说:“那我去把手抓羊肉的火候调小点,把洋葱爆炒牛肉给放锅里温起来。”

  很快,屋里大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魏清欢往楼上指了指,最大的钱途立马跟赶鸡鸭一样将弟弟妹妹都赶上楼去。

  “头一件,”钱进的视线落在大哥钱程身上,“大哥是咱家的顶梁柱,上个月进了市工商局,咱们也没正儿八经庆祝庆祝。”

  然后他又看向钱夕:“第二件喜事,是钱夕同志。钱夕同志有韧性,一个小姑娘跑到祖国北边冰山雪地里去鏖战,如今回来也端上国家的饭碗了。”

  “还是个临时工呢。”钱夕调侃。

  钱进说道:“这事我打听过了,好好干,到时候领导向组织上申请一下就能转为铁饭碗。”

  他笑着看向陈寿江:“当然二姐夫,这军功章可有你一半,这些日子里钱夕同志顾不上家里,那两个捣蛋孩子全是你在收拾。”

  陈寿江一甩手:“四兄弟你这整啥呢,这是俺家自己的事我能不上心?再说了,我老婆成国家干部了,以后我在运输队里也能挺直腰板了!”

  钱夕调侃他:“咋了?以前我没工作,你腰杆还软着呢?”

  她拧丈夫肋下,屋内又是一阵喧腾。

  钱进说道:“二姐夫,二姐这路稳了,往后就看你的了。”

  “我听乔老哥提过,他说你开车有悟性,就是差一本驾驶证。”

  “这东西现在金贵,有了它,你就能把方向盘,到时候有条件了,你自己搞一个运输公司,咱想办法帮你买上车,自己跑运输,准能赚大钱。”

  陈寿江懵了:“啊?自己搞运输公司?这又是啥?我自己组运输队?这不是闹玩吗?”

  钱进笑道:“改革开放了,一切都有可能了。”

  “不过这个不是今晚的重点,你就说你能不能拿出驾照来吧。”

  陈寿江对此很有信心:“这指定没问题,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吧,我以前就会开车了。”

  “你想想就知道了,在俺们林场那样的地方能少得了车?俺们哥几个喜欢开车的,都一早摸上方向盘了,不过没条件考驾驶证,没那个资格呀。”

  钱进说道:“现在资格有了,师傅有了,你后面加把劲把证考出来。”

  陈寿江用力点头:“这指定的事,乔师傅跟我说过了,俺单位年底就有两个考驾驶证的名额,他准能给我留一个出来。”

  钱进说道:“好,有谱了,这事就好办了。”

第260章 家里定规矩,钱氏聚一团

  温馨的空气在屋里流动,楼上孩子们跑的砰砰作响。

  钱夕要开嗓骂他们。

  钱进摆摆手:“让他们闹吧,以后注意点别在这一层闹,别闹了人家楼下。”

  他最后看向一直沉默的三哥和三嫂。

  钱烈的头微微低着,赵晓红的视线则飞快地在钱进和丈夫之间切换。

  两口子接人待物总有一些小心翼翼。

  钱进说道:“三哥,你和我三嫂这些年不容易,回城也不容易,咱兄弟之间都清楚。”

  “回城之后你俩的心情我理解,别的漂亮话我不说,但你看到大哥、二姐和姐夫的情况了,你们两口子以后肯定能找一个安稳的活儿。”

  钱烈笑道:“这个没事,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嘛,大不了我去港口打零工、扛大包,有你们这些人帮衬着,养家糊口不成问题。”

  钱进走过来坐在他身边说道:“你有力气,要是职务合适,去扛大包我是没有意见的。但你那双手巧的很,浪费在扛大包上不合适。”

  “你和三嫂都知道我在泰山路的情况,我手下现在确实人不少,可是不适合你和三嫂,我现在也不能硬生生把你们安置进去。”

  “所以你俩耐心的等一等,把户口办好以后,工作机会确实还有,我一定帮你们找到合适的。”

  钱烈搂住他的腰拍了拍:“老四你不用这么多的心思,我和你三嫂有办法活下去。”

  “再说了,我这些天不是一直在看你给的那些兽医书籍吗?我觉得我进步很大,你给的那些书很好。”

  “这样我寻思后头有机会,我也可以看看海滨周边的公社兽医站,说不准他们还需要兽医呢?”

  赵晓红小声说:“这也成,这是你老本行,你看大牲口有一手本事,不能浪费了这个本事。”

  然后她又看了眼钱进,说道:“另外四兄弟,你不用担心我俩,说真的你把爸的房子分给我们三家,我和你哥真的已经感激不尽了。”

  “你不知道,我们那边现在知青为了回城都要疯了,成群结队的闹呀。”

  “有一次自治区的领导不耐烦了,拍桌子问他们,你们想回城,可城里的家让你们回去吗?你们在城里还有家吗?”

  “就这一句话,当场有一半的人掉眼泪,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钱进沉重的说:“现在不光你们那里这样,全国各地都一样。”

首节 上一节 520/7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