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进一看便冷笑,他点着合同说:
“看懂了没有?人家早就准备好跟你们打国际官司了,中日贸易用英语写合同,这是给谁看的?给国际法院看的!”
有老技术员眼巴巴的问:“钱主任,咱们怎么办?我们看过这个合同很多次了,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呀。”
说着他看向三名厂办文书。
文书们很尴尬。
他们负责审核合同,合同里有漏洞而他们没有发现,那责任就是他们的。
其中一名资深文书为己方辩解:“或许、可能我是说,有没有这么个可能?”
“合同没什么问题,小鬼子们狡猾的很,他们给了咱们正式合同,然后在设备上动手脚?”
“你看我们没有见过设备,关于设备性能的审核是技工们的……”
“到了现在还给我推卸责任!”杨大刚一把将帽子摔在了桌子上。
“告诉你们,咱们这个工作组有一个算一个,全有责任、有大责任!”
“告诉你们,先听钱主任的吩咐把事办漂亮了,争取将功赎罪,否则回厂之后,停职处分少不了,严重的话我会自请上级部门进行纪检调查,咱们全滚蛋回家!”
一行人如丧考妣,再不敢说话。
钱进笑吟吟的摁住杨大刚,说道:“杨厂长,我不是和稀泥,而是要说一句公道话。”
他站起来看向众人:“川畸重工设下陷阱等我们踏进去,这陷阱自然非常精巧隐秘,人家是有备而来,咱们又不专业,没发现问题是情有可原。”
“所以各位同志,以前的事情翻篇了,咱们往前看,往前走。”
“合同和设备资料书里肯定都有问题,否则人家等着东窗事发被咱们追责吗?我们暂时没有发现不要紧,加把劲嘛,反正距离正式谈判还有些日子。”
“来,同志们干活了!”
随即,办公室变成了一个没有硝烟只有文件的战时指挥所。
惨白的白炽灯光下,文书们翻看中文合同,钱进对照查看英文合同,工程师和技工们则商讨设备资料书。
时间就是战机。
全体都得加班。
时间一天两天的流逝,又是一个夜晚。
窗外,深秋初冬的夜色浓重如墨,寒气从窗缝钻进来,却没人感觉冷。
屋子里全是男人,除了钱进都是烟枪,抽烟抽的浑身燥热。
另外热茶不断冒热气,大家高度焦虑和过度思考导致代谢旺盛,热量很足。
烟灰缸早已不堪重负,扭曲的烟蒂漫溢到桌面、地上。
为了保密没有清洁工来打扫卫生,而众人都有时忙活也来不及打扫卫生。
于是烟蒂烟灰与散乱的文件卷宗、翻开的厚重外文技术词典、凌乱的图纸纠缠在了一起。
墙上的挂钟指针,沉闷地滑过夜晚十点。
时间紧迫,分针每挪动一格,都像在众人紧绷的神经上锯过一道。
“不行,还是不行!”技术科长赵工猛地将鼻梁上那副缠满胶布的眼镜摘下,用力揉起了深陷发红的眼窝。
杨大刚虎着脸看过去。
赵工不敢看他,低下头的脸上带着浓浓的绝望:“我们真是抠字眼一样抠遍了!都对着国际标准找了,什么ASTM标准、DIN标准、JIS标准……”
“翻来覆去抠好几遍了,材料规格、检验方法、公差范围……”
“小鬼子合同里引用的标准版本没问题,措辞严谨,咬不动啊!”
“那个‘优化整合平台’的鬼名堂,在技术附件里被包装得滴水不漏!他们玩的是偷换概念?拿旧货当新料用?可我们、我们没有找到陷阱啊。”
杨大刚狠狠一拳砸在桌上,震得茶杯盖叮当作响。
钱进摁住他,低声道:“放心,我都有对策了,老杨大哥你有点耐心。”
其他几个人抬起头,一双双眼睛里布满血丝,满是困兽般的焦躁:
“他娘的,老子真想……”
“真想怎样?”钱进温和的问道,“想拿拳头去跟东京的合同条款讲道理?还是指望国际友人来主持正义?”
钱进露出笑容,说:“工作很困难,这是早有预料的事,因为川畸敢这么干,就是吃准了我们技术信息不对称,法律手段匮乏,国际仲裁经验几近于零。”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一行人的脸,最后落回桌面上那份如同铜墙铁壁般的合同:
“看来,凭我们现在的力气是撬不动这块铁板的,咱们得借力啊。”
“借力?”有个文书猛地抬头,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钱主任,您是说找上面?找、找轻工局?不行,轻工局还不行,得去省里找人?”
钱进微微摇头,动作幅度极小:“远水不解近渴,省里相关人才也少,而且协调机制复杂,流程漫长。”
“最主要的是,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宏观指导,是能精确插入敌人命门的尖刀,是能在他们最擅长的规则战场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战术专家。”
杨大刚说道:“钱主任你直接说吧,到底需要什么?”
钱进说道:“需要懂国际商事法律、熟悉扶桑企业套路、能钻合同漏洞、能埋反制陷阱的国际贸易法律师事务所。”
杨大刚期待的问道:“钱主任,你手里还有这样的能人吗?我早就听说过了,你们外商办可是卧虎藏龙啊。”
钱进笑道:“这件事我们外商办也起不了大作用,还好,国家领导高瞻远瞩,在今年与美帝国完成了外交正常化。”
“我们现在就要借东风了,借国家领导的东风,从美帝国请律师来帮忙!”
所有人懵逼:“啊?”
特科干部急忙说:“这需要请示领导。”
钱进说道:“我已经请示过了,不过你们再请示一遍也可以。”
经过这几天的日夜苦干,不管是办事的还是管事的肯定都已经发现了。
取经四人组根本解决不了川畸重工这个大妖,得让猴子去搬救兵了!
第265章 南下羊城,看南风窗
当事实证明化肥厂工作组这些人不堪大用后,市领导和杨大刚都选择了钱进的建议。
请外援!
这样他们需要海外专线。
工作组现在所用的办公室是以前限制办公室改建,并没有海外专线电话机。
于是工作组换了办公地点,换到了市供销总社外商办三楼。
这个地方,钱进依然很熟悉。
因为正月里办假燕窝案的时候,专案组就是在三楼办公室办公的,当时钱进也是其中重要一员。
此时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办公室里桌椅犹在,另外就是墙上挂的日历本也在,其他东西都已经拿走。
钱进安排李香带人去收拾办公室,然后他用海外专线拨通了提前打听好的电话号码:
“晚上好,宋先生,抱歉深夜打扰,我是中国海滨市供销社的钱进,是的、是的,我是杨胜仗大哥的老弟,是的,杨大哥给了我您的联系方式。”
“杨大哥已经把情况告诉您了吗?是的,我们遭遇了国际商业欺诈,是的,是小鬼子的川畸重工对我们进行了欺诈,我们现在需要在美帝国寻找一个国际贸易法律师团队……”
“是的,我们需要这个团队可以立刻介入该欺诈事件,太感谢您了,宋先生,很荣幸能认识您,很高兴能知道我国在海外还有您这样热忱正义且充满家国情怀的侨胞……”
“是的,我国与美帝国已经进行了外交正常化,以后双方的联系会更紧密,我谨代表海滨市广大人民,衷心的希望您能回乡祭祖……”
“好的,如果我去旧金山一定会麻烦您的!”
他一边礼貌的应付大洋对面的侨胞,一边飞快的在纸上写字:
帕尔默·斯通律师事务所,Palmer&StoneLLP。
高级合伙人,罗伯特·海耶斯。
专长:国际商事欺诈诉讼、高额合同赔偿反制。
后面跟着一串更长的电话号码。
挂断了电话,钱进等候了五分钟,随即拨出了通往纽约的号码。
刚才他联系的宋先生全名叫宋吉祥,乃是如今纵横全美西海岸打的各地黑帮面无人色的华青帮大佬。
宋吉祥人脉资源丰富,他给钱进介绍了一个打国际官司很厉害的讼棍,此人也有黑道背景,双方关系很近。
于是宋吉祥得知钱进此番要抗日,便很讲义气的主动提出给他联系该讼棍,让他等三五分钟再打出电话。
电话打出很快被接通,对面正是罗伯特·海耶斯。
沟通很顺利。
钱进英语口语已经很不错了。
他将海滨厂面临的川畸合同陷阱、核心的翻新设备欺诈疑点、以及中方急需在合同层面埋设反制手段的核心诉求,在十分钟内简洁、清晰的告诉了海耶斯:
“是的,海耶斯先生,是一项极其紧急且复杂的设备采购合同,绝对存在欺诈行为,是的,需要风险核查与反制措施……”
“项目标的能达到四百万美元级别,嗯,金额精准,对手是扶桑的川畸重工……”
“是的,涉及系统性技术欺诈与合同陷阱……”
“不,我们不是咨询,是全面委托代理,包括深度合同审查、风险分析、反制条款设计及后续可能的国际仲裁预案……”
“时间?越快越好,现在就要启动……”
“费用?按您最高标准计时收费,噢,好的,感谢您和宋先生的善意,如果可以给我们一个友谊价那自然是最好的……”
“当然,当然,以后本市乃至本商业系统内的国际官司优先选定贵所乃至您来负责……”
“我理解,没有异议!”
他挂断电话,旁边的杨大刚等人全目瞪口呆。
钱进松了口气:“接下来我们要等待,呃,你们这是什么眼神?”
杨大刚‘嘭’给他肩膀上来了一下子:“好你个钱老弟,你这、你这一口洋人话说的可是够利索的。”
钱进笑道:“我也是最近两年下功夫学的,杨大哥,你要是愿意我可以教你,你一样可以……”
“快拉倒吧。”杨大哥摆手,“你叫我端着刺刀去白刃战我不皱眉头,你叫我扛着炸药包去炸敌人的碉堡我不二话,你让我学洋人话?”
“我不是那块料!”
他又感慨的说:“好家伙,要是当初抗美援朝的时候,有你这样的人才去部队进行语言培训支援工作就好了!”
特科的干部步寻龙在旁边笑道:
“真有意思,钱主任这口流利的英文可以用来对付美帝国主义,结果现在他又用这口英文去寻求了美帝国主义的支援。”
钱进说道:“这就叫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众人一起笑了起来。
杨大刚感兴趣的问:“你刚才跟这洋鬼子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