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564节

  李主任不是为了往外商办插人打电话的?

  想想也对。

  人家是什么级别的领导。

  小小的外商办,人家压根看不到眼里去。

  毕竟全市现在有的是对外单位,供销总社外商办可不是最好选择。

  “现在你放下心来好好干吧,省领导在原则上也同意你们试办这样一个培训机构!”李卫民的声音清晰地传来,如同天籁。

  “不过,之前我给你说过的那几条红线你必须严格遵守,别怪我絮叨,这事是咱海滨市里建国以来开天辟地头一遭,你得给我打响了当头炮,可不能给我打成哑炮!”

  钱进立正敬礼:“请领导放心,一定不负所托!”

  “红线我牢记于心,第一,性质必须是非学历教育,只能颁发‘培训结业证’,绝不能发毕业证。”

  “第二,培训内容严格限定在实用技能范畴,不得涉及意识形态课程……”

  他完完整整重复一遍,然后还又加上了好几条最近才补充上的限制条款。

  李卫民听的哈哈大笑:“好好好,看来你这件事确实往心里使劲了。”

  “那你放心大胆的办吧,手续我找人给你送过去,然后你该跑哪个单位就跑哪个单位,争取早日把培训机构给咱们市里搞起来。”

  钱进大声说:“感谢领导!感谢李主任!感谢组织上给我们的信任和支持!”

  “我们一定不辜负这份信任,把这个培训学校办好,为农村改革和乡镇企业发展实实在在地培养人才!”

  放下电话,钱进在原地足足站了有半分钟。

  好领导啊!

  然后又有电话打来,他开心的接听,只听话筒里有人说:

  “钱主任啊,给你推荐个人才,青年才俊,懂几国洋文呢,你们外商办不是正好缺人吗?对事业绝对有好处……”

  钱进对着电话,再次生无可恋。

  碰到这种事他只能含糊其辞:“啊,是是是,孙副主任您说……”

  “对对对,外商办责任重,人手是关键……目前具体政策还在等上边明确……我们一定严格把关……”

  放下电话,他盯着桌上摊开的英文资料却半天看不进去一行字。

  最后他无奈站起身,将桌上的材料一股脑锁进铁皮柜,拿出笔记本,深吸一口气开始写材料。

  关于外商办今后人员录用、考核的初步设想和门槛要求。

  这份材料他早在前些日子就开始制定,不过只是出来个草案。

  今天他详细的进行了补充,然后跑去找韦斌。

  社长办公室里,魏斌正在深棕色的宽大办公桌后埋头审阅文件。

  这两年时间过的快,大领导头上冒出了白头发,工作的时候得戴上宽边黑框老花镜了,他已经看出一些老态。

  桌上,一盆君子兰长得葱郁,旁边是厚厚一摞待批的材料。

  钱进敲门进去,韦斌抬起眼招手:“哦,小钱你来了?有什么事情?”

  钱进没有立刻坐下。

  他把带来的那份材料端正地放在韦斌宽大厚重的办公桌靠近自己的边缘,开门见山:“韦社,我们外商办现在人事问题成了个大问题,实在是扛不住了。”

  “就因为一个双休工作制,四面八方的人都来了,全是说情、推荐的。队伍这样没法带,工作没法干。”

  韦斌点了支烟,露出笑容:“那你什么意思呢?”

  大领导对这种事是见惯不惯了。

  供销社在社会层面上是个好单位,每年不知道多少人找他往里塞人。

  钱进不废话,直接切入核心,“我准备了个章程,关于外商办人员录用标准的草案,您过目。”

  韦斌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

  他放下了手中沾满红墨水的钢笔,拿起那几页纸,慢条斯理地看了起来。

  房间很安静,只有挂钟秒针规律的“哒、哒”声和韦斌指尖轻轻划过纸面的细微声响。

  这份草案写得极其具体:

  第一条便是硬杠杠——语言门槛:“掌握一门及以上有效外国语能力(英/法/俄/日),要求具备熟练商务对话、信函撰写及文件阅读能力,须经专业书面及口试考核确认。”

  紧随其后是相关要求——“拥有或可证明具备对外贸易或国际商务沟通经验者优先。”

  下面洋洋洒洒一大堆门槛。

  最后一条——“所有拟录用人员,须由外商办负责人会同人事部门,按以上标准进行独立考核评估,不合格者不予录用。杜绝任何形式的特殊照顾和非专业考量。”

  钱进笔直地站在办公桌前,目光沉静地看着韦斌,等待他的答案。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

  韦斌看得非常仔细,一个字一个字地咀嚼着。

  他拿起桌上的红蓝铅笔,似乎想改点什么,悬在半空片刻,又轻轻放下了。

  最终他摘下老花镜揉捏了一下鼻梁,抬头看着钱进:“嗯,你这个笔杆子还是满扎实的,这些要求都切中了要害,非常务实也非常必要!”

  “咱们外商办不是收容所,不是养老院,更不是哪家子弟镀金的地方,它是我们供销社开眼看世界的窗户,这扇窗户玻璃必须擦得铮亮!”

  他站起来,双手往桌子上一拍,一锤定音:

  “就按你这个原则办吧,外商办的进人门槛,你来把住,考核工作你要亲自抓紧,进来的人和留下的人必须经得起推敲!”

  “谁再打招呼,你让他直接来找我,就说是我韦斌定的规矩!”

  韦斌一番话,落地有声,带着久居上位的威势,瞬间给钱进注入了巨大的底气,也几乎扫清了他心底最后那点顾虑。

  领导万岁!

  钱进紧绷好几天的神经总算是松弛了一些。

  好了,后面日子能轻松一些。

  他这样也有精力去筹办培训机构了。

  韦斌上半身重新靠进宽大的黑色皮质椅背,他从桌角一个印着“海滨市供销服务总社”的牛皮纸信袋里,捻出一份对折的档案材料,轻轻推到钱进面前。

  “不过呢,”领导的嗓音自然随意,面含笑意。

  “我大哥家的那个小子,就是这个韦小波。”

  他用手指点了点档案材料:“他今年要从省商校毕业,年轻人嘛,没经验,但人还算伶俐,脑子也活络。”

  “英文……嗯,好歹也是商校出来的,正经学过两年,所以我的意思是,他这份档案你先过过眼。”

第280章 办学证下发,带礼物走动

  钱进呆呆的看着领导。

  啊不是,老登你给我整釜底抽薪这一招?

  咱不是自己人吗!

  韦斌那宽厚的手掌拍在那份薄薄的档案上,一下子推给钱进。

  他眼神落在钱进脸上,带着不容拒绝的期许:

  “我看出来了,你小子行,会带徒弟,但一直也没亲自带徒弟,这不是对你能力的极大浪费吗?现在我想给你指派个徒弟,怎么样?”

  钱进讪笑:“多谢领导抬爱,但、但我怕误人子弟,我可能在工作上……”

  “别想的太多,我对你有信心。”韦斌给他一个白眼:“孩子放在你手底下,我是一万个放心。”

  “你不用怕,你就给我好好带吧,先让他去外商办跟着你好好锻炼锻炼,好好摔打摔打!该怎么要求就怎么要求,该加的担子也一定要加!”

  话的最后,那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又回来了:“该走的程序,你们外商办自己按规矩考一考,让其他人挑不出理,回头把档案给人事科备案就行。”

  “另外!”

  他突然强化了声音:“你以后去哪里,也得带着他。”

  钱进心里一抽。

  这话什么意思?

  什么叫,你以后去哪里也得带着他?

  自己能去哪里?

  自己不就是在供销社里吗?

  这个心思一闪而逝,紧接着他想起了前段时间王东那句话:

  市里要成立新机构,想把你弄过去带队!

  钱进心里琢磨。

  如今韦斌这话好像有点交易的意思。

  现在钱进是供销社的人,而供销社是特殊单位,中央直属。

  所以如果市府要调供销社的人,只要供销社这边不放人,市府那边也没招。

  韦斌希望他以后不管去哪里,都带上韦小波,那潜台词是不是说:要我放你去另谋高就可以,你得带上我的人一起往高里走?

  钱进快速想了这件事,嘴上满口答应。

  不答应也不行。

  人家才是领导。

  至于这么做是不是符合他刚制定的规矩?

  那无所谓了。

  规矩这不是还没有执行么?

  领导打了个时间差,人家还是很守规矩的……

  得到钱进的保证,韦斌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很温和,仿佛一切理所当然。

  他又拿起了钢笔低下头:“嗯,去忙吧。哦,对了,这份草案很好,留我这儿,我找秘书润色一下,后面跟其他班子成员通个气。”

  钱进转身,推开了韦斌办公室厚重的实木门。

  韦社长工作也是雷厉风行。

  当天下午,李香就跑来找钱进:“主任,刚才您不在,有个叫韦小波的青年说是来送个什么材料的。”

  钱进一愣。

  来的这么快?

  他问道:“人呢?”

  “刚才在外间椅子上坐了半个多小时,一直没什么事,他看到暖壶空了就去打水了,小伙子人挺客气,没架子……”李香嘻嘻笑。

  钱进看到小姑娘眼波流转,随口问:“怎么了,小伙子是不是还长的挺帅气?”

首节 上一节 564/7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