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568节

  见此他眼睛突然一亮,迅速走过去用脚踢了踢那个桶,发出“咚咚”声沉闷刺耳。

  “钱总队你看这个,”石振涛指着那个大油桶,“这玩意儿够厚实吧?咱能不能把它改改?弄成个大炉子?”

  周山湖无奈的摇头:“弄成什么大炉子?人家又不让用煤炉子。”

  石振涛用粗糙的大手拍了拍冰凉的铁桶:“不是煤炉子,不是放到教室里头,是跟那些大学一样,咱们搞一个锅炉房。”

  “听我说,这么着,这种油桶还是小了,钱总队你在甲港当过领导肯定有关系,找海上航运给船用的那种大型铁油桶。”

  一行人看向他,满头雾水。

  石振涛比划着说:“我上个月月底去我二舅那里,他在郊县的大理石厂上班,然后厂子里很冷,他们搞了个土暖气,我看着我们也能搞。”

  “当时我在锅炉房里待着取暖,把这个土暖气正好给了解了,因为我那会也想着能不能给我家所在的那栋楼搞一个。”

  “可惜,我们社区搞不成,没地方当锅炉房,可是这学校房屋多,有锅炉房呀。”

  钱进点点头:“对,以前夜校的时候就有锅炉房。”

  他去踢开一扇门。

  里面地上灰尘里夹杂了不少煤渣子。

  石振涛过来找了个空地比划:“弄个船用大油桶,就放在这里。”

  “到时候找个铁匠过来收拾一下,把桶盖切开,桶身侧面开个大口子当炉门,里面用砖或者耐火泥砌个炉膛,然后桶顶开几个洞,接上长烟筒,把烟排出去。”

  “关键是在桶身下面,就是这样离地一段距离,咱们焊一圈‘水套’,就像锅炉房那种,咱们烧火,火苗和热气从水套外面走,把水套里的水烧热。”

  “水套上下都接上粗管子,通到各个教室去,管子上缠上厚厚的草绳保温。这样,热水在管子里循环,不就能给教室供热了?”

  “水暖?还真是土暖气啊!”钱进笑了起来,“行啊,石队长,你这脑子活啊,连暖气锅炉都会做啊?”

  石振涛颇有些得意:“当时在我二舅单位研究来着,嘿嘿。”

  “多弄几个油桶,多弄几个锅炉一起并排,再搞点铁管子,只要油桶够大够厚实,只要铁管子能跟它配套,那炉体和散热片就出来了。”

  “不过焊接和管道铺设得讲究点,密封要做好,别漏烟漏水。”

  朱韬也琢磨明白了,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嘿,废物利用,这法子好,这个够安全。”

  “烟囱通到外面,烟和火星子都在桶里,烧的是煤,火力也够旺,只要烟囱够高够通畅,消防那边应该能说得过去,比屋里直接摆个煤炉子强多了!”

  钱进听的连连点头。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这不就是最原始的、因地制宜的土锅炉供暖系统吗?

  成本低,就地取材,安全性相对可控。

  周山湖也听明白了,然后在旁边泼冷水:“你们想的怪好咧,我知道你们要做什么了,但我告诉你们,没有用,基本上没有用!”

  “人家楼里的暖气用的锅炉多大?那家伙烧煤多厉害?那确实暖和。”

  “石头你说的这种土暖气我也知道,实不相瞒各位同志,我以前蹲笆篱子的时候,领导和教官们营房就用过这个东西。”

  “但是用了不到一冬给拆了,确实没什么用,还是得换正儿八经的暖气才行!”

  “正儿八经的暖气是休想,咱泰山路就没几座楼房烧了正经暖气。”赵波摇头。

  米刚也说:“别说咱泰山路了,钱总队的工人新村一样没用上暖气,现在只有一些好单位的干部楼才用上暖气了。”

  “要我说,钱总队,咱就别指望房间里供暖的事了,把后窗全用塑料布给封死,再把门窗全修的结结实实、密不透风,一样够暖和!”

  钱进沉吟,断然摇头:“不,就要修这个土暖气。”

  土暖气确实取暖能力不够。

  可问题是……

  商城能买到正儿八经的大锅炉!

  这些锅炉制暖能力凶猛,只是如果贸然拿出来没法解释来路。

  如果先烧起土暖气,后面悄悄地把土锅炉换成未来的制式锅炉,那就没人能说闲话了。

  到时候再雇一个嘴巴紧实点的锅炉工,甚至直接找个哑巴当锅炉工,还能帮社会解决聋哑人就业问题呢。

  一举两得!

  这样钱进便坚定了搭建土暖气的主意:“石振涛,你这脑子转得快,得给你记下一功!”

  灵机一闪的主意被领导当场拍板,石振涛也很得意,嘿嘿笑个不停。

  钱进招呼说:“就按这个思路,振涛你是技术骨干,你负责设计管道和烟囱走向,图纸要画仔细,保证循环畅通。”

  “至于油桶和铁匠,这交给我想办法,改造一个锅炉房所用炉子主体不是什么问题。”

  “朱韬你来负责人民流动食堂的所有工作,赵波你和苏昌顺先过来带队收拾卫生。”

  “先把院子里的垃圾杂物全部清出去,然后组织人手,准备粉刷墙面、更换门窗玻璃、整修地面和屋顶!”

  “今天先这么着,下雪了,不能上屋顶,不过看这阴云情况雪下不大,估计晚上会停雪,这样明天全体出动过来先进行检查工作。”

  “缺什么材料,立马告诉我,我在下个周全数解决!”

  米刚犹豫了一下,说道:“钱总队,我估摸着这边最缺的就是木头了。”

  “门窗可得全换呀,到时候开学校不得需要桌椅?甚至还得搞一些什么书桌书架之类的,这全得需要木头,需要不少木头!”

  钱进毫不犹豫:“那我来解决木头问题,这个我能搞定!”

  他雷厉风行,立刻做了分工。

  劳动突击队现在人员众多,人多确实力量大。

  除了人民流动食堂、人民服装厂和人民流动修理铺照常营业,其他突击队成员在礼拜天全来到了昆仑山120号,集体突击搞卫生。

  正如钱进预料那样,当天晚上雪就停了。

  于是第二天的礼拜天,昆仑山路上这座被遗忘已久的破败院落,瞬间被热火朝天的劳动号子唤醒了生机。

  沉寂多年的空气中,开始弥漫开各种气味,各种声音。

  生石灰加水冒着热气。

  新锯开的木材散发清香,铁器敲打有叮当声,还有队员们呼出的团团白气和响亮的吆喝声。

  院子就跟战场一样!

  石振涛带着一队身强力壮的队员,如同攻坚的战士。

  他们挥舞着铁锹和扫把,将院子里积攒了不知多少年的枯枝败叶、碎石瓦砾、废弃杂物清理出去。

  大扫帚扫过坑洼的地面,扬起漫天灰尘,队员们戴着简陋的口罩或者干脆用毛巾捂住口鼻,干得热火朝天。

  钱进看到了,紧急找人去家里搬过来两箱子的棉口罩。

  保暖又防尘!

  而且这种棉口罩的造型亘古不变,21世纪的产品跟1980年的造型差不多。

  一人分两个棉口罩,队员们大为高兴。

  他们乐意来为集体劳动,总有劳保品发放,不是发口罩就是发手套。

  天气实在寒冷,钱进又回家去临时买了一些加绒保暖耳罩。

  他骑着摩托车又驼了两个大箱子回来,招呼说:“来来来,各队队长过来领劳保用品,这次领耳罩。”

  这些耳罩就是最普通那种一体化带松紧的保暖耳罩,在商城价格便宜,一个只要两块钱。

  但保暖能力没的说。

  用的是厚实毛绒,加大加厚,里面带着柔软钢架,可以折叠起来携带。

  很方便。

  对于21世纪的二十年代,这种东西造型过于老旧,年轻人不爱戴。

  可是对于当下那造型和用料就太时髦了。

  耳罩分发,赵波拿到后把围脖一拉,立马给耳朵戴上了:

  “嘿,这东西好,舒服,又软和又暖和。”

  “你能听见我说什么吗?”陈星饶有兴趣的问道。

  赵波疑惑的看他:“啊?什么?”

  陈星呵呵笑:“这个傻子从哪里弄的围脖?是不是把他妈毛线裤的裤腿给截了一节下来啊?”

  旁边刚戴上耳罩的石振涛说:“我也寻思问他来着,没好意思问,怎么还有这么丑的围脖?”

  陈星正要大笑,突然愣住了:“你戴着耳罩也能听到我的话?”

  石振涛点点头。

  他惊恐的扭头,赵波抬脚踹他屁股,将他一脚踹进周山湖怀里。

  周山湖愕然问:“怎么还投怀送抱的?”

  保暖耳罩棉口罩搭配起来,脑袋瓜子不冷了。

  烟尘飞舞中,好些垃圾被清理出来。

  花坛里的碎石头也被清理一空,一时之间到处有垃圾。

  小推车过来。

  垃圾一车车地运走,院子渐渐显露出原本的轮廓。

  接着,清理工作转入室内。

  队员们起初是举着扫帚扫蜘蛛网、清扫阳台屋角里的灰尘垃圾。

  钱进进去看了看,墙皮不行了。

  昆仑山路邻近海边,夏秋潮气很大,墙皮已经发霉的厉害,很多地方还松动卷曲了。

  这样他又安排一队人马用瓦刀和铲刀开始刮墙皮。

  顿时。

  铲刀刮过墙壁的“嚓嚓”声此起彼伏,墙皮像雪片一样纷纷扬扬地落下,露出底下相对结实的砖墙或粗糙的灰底。

  现在劳动突击队已经有专门的工程队了。

  这是突击队下属的二级队伍,人员扩充到了二十四人,在当下属实不少了。

  负责带队的是邱大勇手下一个知青,不过钱进把他户口办进了泰山路,他现在也是劳动突击队一员,名字叫周宝珍。

  周宝珍长的贼眉鼠眼,却是正经同济大学建筑系的高材生。

  可惜生不逢时,大学期间跟人搞斗争,结果惹出了麻烦被学校一脚踢出去,最终只能上山下乡去避祸。

  如今来到劳动突击队他算是苍龙入海。

  钱进尊重人才,给他施展的机会,虽然还只是带一帮泥瓦匠去干给老房子修修补补的活,但好歹也跟建筑工程扯上关系了。

  工程队里木工不多,只有寥寥五人,他们负责门窗的整修。

  这是一项精细活儿。

首节 上一节 568/7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