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书雪淡淡一笑。
“资金增量呢?”陶宇昂又问。
“现在市场普遍认为会回到2007年的高点,资金都在争先恐后进来,我这周的三个基金共新增2400万资金。”
“南下资金这么多?”
陶宇昂有些意外。
“是啊,我也很诧异,可能投资者觉得港股涨幅会更大吧。”岳书雪加以猜测。
华国一共拥有三个股市,分别是内地的A股,港岛的港股,以及宝岛的台股。
港岛和宝岛都在华国南方,资金通过“港股通”往南走,自然就被称为南下资金。
而港岛和宝岛的资金,它们通过沪股通、深股通进入A股,就被称为北上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北上资金的主力往往不是港岛和宝岛股民,而是国际资本。
举个例子,一个美国人想要投资A股,他并不能直接到内地办理银行卡进行投资。
而是需要前往港岛或宝岛办理银行卡,将资金转入摩根大通、高盛、瑞银等外资券商账户,再走深股通或沪股通对A股市场投资。
由于北上资金常年胜率都在65%左右,它也一度被市场称为“聪明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投资指标。
……
陶宇昂听见自家女友业绩暴涨,也发出邀约道:“正好是周末,今晚去清吧小酌一杯?”
“可以啊。”
岳书雪悻然接受。
他们该做的都做完了,就差一个结婚证。
“哦对了。”
岳书雪突然想到了什么,又开口道:“你知道吗?我们母校这届学弟学妹非常优秀,只用了20个交易日,就有人达到了42.4%收益率,破25%的更是有将近30人。”
“42.4%收益率?”
陶宇昂惊了,瞳孔都在地震。
20个交易日,42.4%收益率,平均下来的每日收益率是2.12%,单论收益率的话,这份成绩已经是业内顶尖。
要知道哪怕是华信证券顶级交易员来操盘,他也不敢说自己能在20个交易日做到42.4%收益率。
“他们没作弊吧?”
陶宇昂压低声音询问。
破25%收益率有将近30人,这已经完全超越了华央财经、对外经贸、西南财经等顶级金融院校。
“我其实也在想这个问题,所以才和你说一声。”岳书雪同样把声音压低,因为周围还有别的同事。
模拟盘想作弊很简单,只要有学生能拿到市场内幕消息,或者家里资金雄厚,实盘拉升一只小市值股票就可以做到操控。
因为模拟盘紧跟实盘,实盘拉升一只小市值股票,所需要的资金并不需要太多,满打满算1000万就可以做到。
陶宇昂紧皱眉头,顿感心神不宁。
如果这次沪财学子的《华信模拟盘大赛》成绩水分极大,他们两个举荐人搞不好要挨批。
“我给王兴邦教授打个电话问问,希望是我们多虑了。”
“等下班再说吧。”
“我知道。”
他们虽说手中有些权力,但并不能一手遮天,如果什么“垃圾”都往华信证券里面塞,很容易会被连坐。
因为“内推”的本意,是想通过内部员工做担保,引进优秀人才,减少HR的工作量和面试成本。
为什么说内推能引进优秀人才?
能进入华信证券,这本身就说明推荐者有一定的实力。
其次内推默认是“连坐制度”,如果有人想通过这个途径塞一些亲朋好友进入公司,很容易连累自己也丢掉工作。
因此在内推前,推荐者就已经是HR的角色。
……
沪都财经大学。
投资学教师办公室。
王兴邦弯了两三年的腰杆终于挺直,他高兴地向金融学教授们分享学生的成绩道:“你们猜猜,这届应届生有多牛?”
不等其他教授开口,他自己就揭晓答案道:
“第一名,42.4%收益率,她只用了20个交易日!”
“还有30个学生,收益率都在25%以上!”
随着数据说出,宏观经济学教授马守途满脸不相信,质疑道:“老王你不会老年痴呆了吧,42.4%收益率我可以理解为打板运气好,但30个学生在25%以上收益率,你这就有点扯淡了。”
“就是就是,瞎扯。”
“别说我们沪财了,华央财经那帮高考状元来了,也不可能20个交易日,有30人达到25%收益率。”
“没发烧吧老王?”
金融教授们纷纷附和。
有的教授还是行动派,伸手去摸王兴邦的额头,想知道后者是不是真发烧了。
“啪——”
王兴邦打掉伸来的手,选择用实际行动证明。
他随便来到一个办公位,打开电脑登陆163邮箱,打开放在中转站保存的收益统计文件。
“你们自己看吧,我王兴邦从不说谎。”
随着文件被打开,金融教授们都跟见鬼了一样。
“我的天啊,这届天才这么多?”
“投资学崛起了啊,这批学生一旦进入各大证券公司,不出三年时间,我们B+专业等级起码能到A,甚至是A+!”
“是吃了时代红利,还是他们真有这个本事?”
“管他时代红利还是什么,模拟盘收益率就是实力象征,我得截图发给华央财经、西南财经那帮金融教授看看。”
常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于教书育人的教授来说,学生有出息,他们脸上也有光。
只有当过老师的才知道,桃李满天下的感觉有多爽。
随着“成绩单”通过互联网,发送到华央财经、复担大学、西南财经、江浙大学等顶级院校教授邮箱,这群年过半百的金融教授集体开始不淡定。
“沪财吃药了?这么猛。”
“今年沪财投资学的应届生有点厉害啊,居然比华央财经、西南财经的应届生还高收益率。”
“42.4%收益率,这何婧可真够变态的,以前怎么没听说过。”
“沪财崛起,有意思。”
第14章 张扬带头作弊?
华国燕京。
华央财经大学。
华财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院校,被誉为华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
在2006年开始的第二轮学术评估中,它的经济学、投资学、金融学等专业被评为了A+级别。
什么是专业评级?
这是由国家统一考量,按照申报大学学科得分进行的评级,A+专业可以理解为王牌专业。
比如说华东政法,它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但它是“五院四系”的成员之一,在法学领域认可度,可以说吊打大部分985、211综合类型院校。
华央财经大学同样如此,它投资学每年的应届生,是顶级证券公司争抢的对象。
股民常说的“国家队”,绝大部分都出自华央财经。
而此时华央财经大学,投资学教授史新荣正紧皱眉头,喃喃自语:“模拟盘比赛居然让沪财学生一骑绝尘,这真是件怪事。”
虽说他们不和“沪财学子”竞争华信证券实习名额,但每年的《华信模拟盘大赛》是面向所有财经类院校的摸底考试,关乎到财经院校专业的排名。
史新荣想过清北,想过西南财经,也想过C9联盟高校,唯独没料到B+的沪财可以力压群雄。
要知道一直以来,沪财投资学都平平无奇,在第一次学科摸底,国家甚至只给了B+评级。
“奇怪!”
“真是奇怪!”
史新荣想不通。
他们拥有最优秀的生源,最强的财经师资,以及最多的教育资源,没理由会输给沪财。
在史新荣百思不得其解时,华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兼华科院院士彭戈走进办公室,他手里还握着个黑色保温杯。
“新荣在想什么呢?”
彭戈主动打了声招呼,然后去饮水机接水。
“院长。”
回过神的史新荣连忙站起身,说出自己在想的事情。
“刚才财经群疯传,说沪都财经大学投资学这届的应届生,在《华信模拟盘大赛》的收益率远超其他财经高校,第一名只用了20个交易日,就达到了42.4%收益率,还有近30人破了25%收益大关。”
“这么离谱?”
彭戈眼神闪过抹意外。
他关闭饮水机出水按钮,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道:“我们收益率第一名是多少?”
“我们收益率第一名是于天佑的36.17%,不过低了人家整整6%。”史新荣快速回答。
“落后这么多?”
彭戈眉头下意识微皱。
华央财经大学投资学能得到A+评分,除了生源优秀,教资力量强大外,最重要还是有他这位金融院士坐镇。
沪都财经大学?
说句实话,除了会计学,其他学科都入不了彭戈眼。
“虽然落后有点多,但于天佑36.17%的收益率已经破了往年最好成绩,剩下13个交易日过后,肯定能破50%大关。”
史新荣辩解道。
于天佑是他的得意门生,也是杭城的高考市状元,天赋和实力无需质疑。
“让学生们加把劲,可不能被人家比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