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仓A股开始成为资本 第104节

  张扬站起身,看向身侧的仲奇峰道:“仲经理,麻烦你待会把账户的收益截图发到我QQ上。”

  “哦…哦好的。”仲奇峰猛然回过神,喉结蠕动了几下。

  他完全没想到张扬会如此果断,清仓尖峰集团的同时,还买入了600万权重股,这就用实际行动看空H1N1流感概念,赌权重股上涨!

  近期权重股横盘是为什么?

  资金抛弃权重,跑去炒作热点题材,导致权重股里面的做多资金需要承接抛售资金的砸盘。

  再加上CPI和PPI数据下滑,让权重股的做多资金变得谨慎,所以只能走横盘。

  但张扬是重生者,他拥有别人没有的信息优势,因为知道华国经济一定会复苏,眼前的PPI和CPI数据不过是烟雾弹,所以此时加仓权重股,不失为一条良策。

  ……

  随着张扬离开,前往张小龙办公室办理提现流程,仲奇峰、何厉辉等交易经理开始议论纷纷。

  “张先生真的清仓了?”

  “清了。”

  “他真的清仓了?”

  “不是吧,真清仓了,难道尖峰集团真的到顶了吗?”

  “狗屁的到顶,200万手封单,谁见过这么多的封单,尖峰集团最起码还能涨十板!”

  “没错,十板!”

  “张扬就一个毛头小子,我估计他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什么也不懂的运气选手,尖峰集团、华兰生物和达安基因这些流感龙头肯定还能继续涨!”

  在一声声“还能涨”的喝彩下,仲奇峰彻底打消了清仓念头,选择继续看涨。

  不仅是宏悦投资的交易经理,此时外面成千上万的散户,都被利好消息冲昏头脑。

  [木马木马]:200万手封单都出现了,尖峰集团百分百是年度妖股,兄弟们卖房梭哈!

  [明月夜]:错过了华国船舶,错过了ST仁和,我不想再错过尖峰集团,这次要么上天台,要么一把暴富到衣食无忧!

  [相由心生]:所有散户都听我说,每个人买100手尖峰集团压仓底,十年后你们会感谢我的。

  [俯瞰世界]:我这个人没什么愿望,就是想在临死前,打板进入尖峰集团,求求主力满足我吧,我想体验年度妖股!

  连续的上涨,又恰好踩着大趋势的风口,散户已经开始拿尖峰集团对比华国船舶。

  以前的华国船舶有多牛?

  它在2003年11月3号见底,受益于华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再加上船舶行业处于上行态势,又被爆出有重大业务调整,它从5元价位连续涨了4年,股价抵达300元,涨幅高达5900%。

  然而就是这么一艘神船,在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后,股价从最高点的300元,跌到了30元,跌幅高达90%,无数走场外配资的杠杆投资者血本无归。

  此时的莽草酸热度,已经被完全点燃起来。

  “尖峰集团就是下一个华国船舶”的言论越来越多,都在期盼可以涨到天上去。

  舆论发酵如此之快,自然少不了幕后黑手推动。

  ……

  远在闽福福城,靠近市中心的一栋写字楼顶层,Asking,A神邱宝裕正手持高脚杯,优雅地欣赏着窗外景色。

  他身形消瘦,其貌不扬,身上穿的是阿玛尼的polo衫,看似普普通通,但却是花了两万块买的。

  (天空是绵绵的糖)

  (就算塌下来又怎样)

  甜心教主的《彩虹的微笑》歌曲响起,邱宝裕喝了口红酒,不紧不慢地拿起桌面手机,按下接听道:“宝贝什么事?”

  “恭喜邱哥,这回要割爽了吧,那群散户还在幻想年度妖股,殊不知底裤都要输没。”电话那头是道女声,偏御姐音。

  “还没兑现,不算赚。”

  邱宝裕笑了笑。

  尖峰集团这只股票一开始他是不看好的,因为对手盘是以徐翔、孙国栋为首的柠波帮游资。

  可随着事态发展,他又提前得知了机构要下场的消息,所以才会重仓买入。

  “这还不算赚,你砸盘的时候记得提醒我一声,别把我埋了,要不然我可哭给你看。”

  御姐女声娇滴滴说道。

  听见这句话的邱宝裕顿感有些燥热,坏笑道:“在哪哭?”

  “你想我在哪哭?”

  “这还用问,对了,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来趟福城?”

  “明天就来。”

  “记得穿紫色的。”

  “黑色不行?”

  “紫色更有韵味。”

  “坏蛋~”

  两人又聊了几分钟后,随之挂断了电话。

  随后邱宝裕看了眼桌上的电脑显示屏,此时他砸了几十万买的水军还在不停干活,大肆宣称尖峰集团就是下一个华国船舶。

  对于这只票,他期望不高,不仅因为是家族企业,存在大幅减持的风险,更重要的原因是筹码分散。

  下方有大量获利筹码,上方又有2007年被套牢的筹码,再加上没正儿八经洗过盘,如果持续拉升,成本实在太大。

  这就好似一艘布满藤壶的游轮,每前进一海里,能耗可能是新船的一倍,甚至更多。

  现在想洗盘,显然不现实,因为下方承接力度太大,邱宝裕打算十连板就清仓一半,十五连板就全部清空,让散户慢慢玩去吧。

第121章 截龙是joker的主意

  沪都陆家嘴。

  华夏基金办公大厦。

  换了身更贵行头,脚踩二十多万,由瑞卡多·弗雷西亚·贝斯特提大师纯手工定制皮鞋,风光无限的陶宇昂万万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可以见到“偶像”孙建冬。

  孙建冬是谁?

  他2004年加入华夏基金,2005年6月起担任华夏红利基金经理,2008年1月兼任华夏复兴基金经理。

  在他整个任期内,华夏红利基金总回报超过500%。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华夏复兴基金在大盘普跌的情况下,净值增长率为29.873%,表现极为出色,被评为2008年华国基金排行榜中的十大最佳股票型基金之一。

  “小陶,这是建冬,你应该认识。”华夏基金高管,陶宇昂的顶头上司沈伟笑呵呵介绍道。

  沈伟今年52岁,1米72的身高,五官清秀,身材似乎经常锻炼,完全看不出52岁,更像是只有40出头的年纪。

  一旁的孙建冬则是比沈伟高出一个头,至少有1米85,五官硬朗,但长相非常普通。

  “当然当然,孙经理,久仰大名。”陶宇昂连忙上前握手,眼神满是崇拜之色。

  “我听沈主管说,新来的一个年轻人押对了H1N1流感概念,没想到真这么年轻,你是几几年的?”孙建冬露出抹微笑说道。

  陶宇昂:“76年的。”

  “76年?”孙建冬闪过抹惊讶,随之赞扬道:“33岁,而立之年,看来古人说得不错。”

  “可不是嘛,听说年底还要结婚了,到时候我可得封个大红包。”沈伟在一旁笑着附和。

  孙建冬:“那我还真赶巧了,能喝上陶经理的这杯酒。”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要是孙经理到时候能赏脸,我可得好好向其他圈内人炫耀。”

  陶宇昂把姿态放低。

  在沈伟的搭线下,两人很快就熟络了起来。

  又聊了十几分钟,孙建冬发出邀约道:“今晚正巧有个饭局,有人可点名道姓要见你陶经理,不知道能否赏脸聊会?”

  “孙经理邀约,我一定来。”陶宇昂不假思索道。

  三人又客套了几分钟,沈伟假装看了眼时间,看向孙建冬道:“都快十点半了,我们就不要打扰小陶建仓了吧,人家还要忙。”

  “对对对,事业为重。”

  孙建冬应和道。

  陶宇昂笑了笑,也谦虚表态:“沈主管和孙经理一同前来,别说这十几分钟了,哪怕聊一天一夜,三天三夜都不会打扰,我还要向你们多多学习呢。”

  这番话让孙建冬和沈伟对视一眼,两人显然很满意。

  而当两人真的离开,陶宇昂望着对方背影陷入了沉思,眼神闪过了“迷茫”两个字。

  他想过公募基金的水深,但没想过这么深。

  自从按照沈伟的指示,建仓5亿华海药业,他的基金建仓计划被全部打乱,原本想分配2亿资金的尖峰集团,让他缩减到了1.5亿,其他生物医药股同样进行了缩减。

  坏消息是计划被打乱。

  好消息是有百万回扣。

  陶宇昂从未想过坑基民的钱,但奈何对方给的实在太多,又加上主管沈伟的暗示,他只是选择“死道友不死贫道”。

  也正因建仓了华海药业,沈伟开始频繁介绍业内大牛给陶宇昂认识,并且参加各种饭局,而他也真正接触到了公募基金的内幕。

  谁能想到公募基金,还能变着法子变现和接私募盘?

  但说来说去,归根结底就四个字,利益输送!

  当走上了这条路,陶宇昂已经没有了回头的选择,他的把柄被沈伟牢牢掌控住。

  不过陶宇昂也不是待宰羔羊,等赚够钱就直接移民,这样烂摊子就成功卸下。

  ……

  而与此同时。

  另一边。

  柠波解放南路。

  银河证券营业部四楼贵宾室。

  徐翔、孙国栋、马信琪等游资自从上次折戟沉沙过后,痛定思痛,开始了大规模的批量控盘。

  什么叫批量控盘?

  但凡有相关概念的,一律建仓底部筹码,就相当于不仅做龙头,还要做二龙和三龙。

  目前他们控盘的是“H1N1流感检测概念”,十几只有相关概念的股票都被他们注资。

  至于莱茵生物,或许是受到了尖峰集团异动公告利好的推动,它的承接力度直线飙升。

  “终于清完了!没亏!我们还小赚了1000万!”

  马信琪有些兴奋。

  孙国栋眼前一亮,问道:“莱茵生物没亏?”

首节 上一节 104/1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