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仓A股开始成为资本 第47节

  不同于A股9点15分开盘和下午3点钟收盘,富时华国A50期货早上9点就已经开盘交易,一直到凌晨5点才停止交易,也就是说,富时华国A50期货它只有4小时的休盘时间。

  在A股没开盘的时候,富时华国A50期货就代表了外资的态度,它如果凌晨涨幅高,那么第二天大概率高开。

  张扬看着微红的富时华国A50期货涨幅,心中低语道:“难道周末签署的《金融合作协议》,没有达到外资的心理预期?”

  在他思索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9点15分。

  A股集合竞价期间,银行、证券、保险股票集体翻红,富时华国A50期货指数也打出一字冲天的上涨,一切似乎又朝着市场预期方向进行发展。

  此时的vip研报群,不断有人@张扬询问走势预测。

  [小土豆]:A股马上要开盘了,群主准备冲哪个板块?@joker。

  [弱水三千]:银行、证券板块感觉要止跌了啊,《金融合作协议》这个大利好突发落地,主力总不可能不给面子。

  [兔子不吃草]:@joker,今天怎么操作啊?不是说会发盘中预警吗?不会又请假了叭!

  张扬自然没有忘记vip研报群的客户,但他不是神仙,不可能预知单日股票的走势。

  哪怕他是重生者,也只是大致清楚一些重要事件,比如说A股这轮牛市会持续到七八月份。

  如果要问单日走势,不亚于有人突然问你1462天前穿什么颜色的内裤一样,谁会记得这种小事,保不准没穿呢。

  不过能记住这轮牛市的大致截止时间,张扬就比其他人更有优势,也更敢于操作。

  随着9点20分到来,添乱的申报单随之消失,此时银行的集合竞价盘面有些不妙。

  建设、工商等银行上方量能柱在收缩,并且竞价白点间隔越来越大,这说明多头依旧无力。

  张扬又看证券,同样是高开低走的竞价盘面。

  “如果银行和证券继续萎靡,那今天盘面可能会很糟糕。”

第64章 妖股已现

  [joker]:四大行与华信证券集合竞价盘面持续走弱,竞价白点间隔变大,上方匹配量能收缩,《两岸金融合作协议》似乎未能改变回调走势,需谨慎操作。

  “咻——”

  张扬信息发出。

  不一会。

  群消息漫天飞舞。

  [孤独的狼]:也就是说,今天又是垃圾时间?

  [无敌小杰]:不是吧,这么大的利好都没有推动银行上涨吗?主力到底想干什么?

  [挚爱小倩]:@joker,不懂就问,长安汽车在大幅回调三连板后,还能不能进?

  [兔子不吃草]:为什么一定要等银行和证券启动,难道它们不涨,A股就废了?

  张扬没有去回答个股问题,他是盘中预警,不是教人炒股,或者说帮人诊股。

  看了一圈后,他回答“兔子不吃草”的问题道:

  “它们在A股就类似于宏观经济指标,在宏观经济不好的情况下,微观经济很难突破,这两年有创业经历的群友应该深有体会。”

  消息刚发出,立即就有群员跳出来附和。

  [深夜的酒]:确实深有体会了,2002年刚毕业,什么都不懂就和朋友开了家饭馆,前几年还好,收入挺稳定的,可这两年次贷危机来临,两年就亏了我30多万。

  [小陈陈陈]:我特么更惨,打工攒的十来万,2007年初投了家奶茶店,刚装修完营业没两月,就遇到了百万农民工返乡潮,大家都没钱消费了。

  [青渊儒术]:这就是大环境好去创业,你不一定100%成功,但大环境差你去创业,成功的希望会更加渺茫。

  只要学过《宏观经济学》的都会知道,在大环境差的时候,是不适合创业的,经济下行周期比拼的是现金流储备,资产保值。

  把经济学套在A股上,就能知道大盘震荡走弱的时候,为什么不适合进场。

  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2007年的6000点山峰,它就相当于经济的缩影拐点,如果你不信邪,那就只能1800点见了。

  ……

  发出盘中预警后,张扬没有再去看vip研报群内容,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即将开盘的A股上。

  9点30分,A股开盘。

  银行板块再次回调,四大行更是成为了砸盘主力,建设银行下探到了4.29元,跌幅1.38%,工商银行跌幅1.79%,股价来到了3.96元,证券、保险等板块一起被银行板块拽下了水。

  大盘的继续低开下杀,让股吧大量股民怨声载道,不少技术派更是保持悲观态度。

  [峰哥炒股教学]:废了,A股真的废了,4月22号大跌2.94%,虽说23号微红,但现在又连续两天阴线,这就是顶部趋势啊!

  [江湖小散]:大盘跌破2400点了,现在支撑点位是4月9号的2379点,如果跌破二十日线,那不好意思,我直接看3月3号的2000点,绝没有开玩笑的意思。

  [王者出击]:别跌了,求你别跌了A股,我上周才满仓啊,再跌的话,我老婆都要和我闹离婚。

  [可乐味鸡翅]:我给你跪下了A股爹,涨一涨吧,我是赣西的,女朋友彩礼要18万,就指望你涨20%娶老婆了。

  市场的情绪已经出现了明显悲观,连续四天的下跌,让止盈的获利盘越来越多。

  为什么说是四天下跌?

  因为微红的上涨指数下,是尸骸遍野的跌幅。

  很多散户都经历过,明明自己的票,乃至整个市场都跌的一塌糊涂,可大盘还是微红,这其实和下跌没区别。

  “嗯?”

  在大盘表现不佳的时候,张扬忽然发现有一个板块,走出了逆势大涨,华信证券的板块概念异动提醒,更是只有它翻红。

  “莽草酸。”

  张扬喃喃自语,似乎回想起了什么事情。

  他轻击鼠标,发现莽草酸概念股票集体放量上涨。

  最先涨停的莱茵生物,这也让张扬想起来,莱茵生物是2009年极具争议的市场概念妖股。

  为什么说它有争议?

  如果张扬没记错的话,它并不是真正的莽草酸龙头企业,只是游资炒作的产物。

  它之所以有莽草酸概念,是因为在3月份H1N1流感疫情爆发后,莱茵生物就立马组织原料采购,进行了莽草酸生产,并且获得了10笔,总价3174.70万元的买卖合同。

  也正因为市场炒作,莱茵生物股价从27号的13.73元开盘涨停价,一路上涨到了50.5的见顶价。

  作为2009年上半年的妖股,前世王兴邦教授还特意在课堂提起过,并分析了它的基本面,总结就九个字:无支撑的概念炒作股。

  张扬自重生后,就一直有关注医疗板块,但记忆相隔实在太遥远,连他都不知道,医疗药物到底什么时候爆发。

  此时“莽草酸概念”的爆发,也揭开了他尘封的记忆,让他找到了记忆锚定物。

  “看来4月25日,WHO世界卫生组织把墨西哥和美国爆发的H1N1流感疫情定性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是整个A股流感药物概念上涨的起点。”

  “如果莱茵生物不是真正的龙头,那么谁是真龙头?”

  一个惊为天人的想法在张扬脑海闪过,他立马给何婧发去消息,让她也帮忙找找,到底哪家公司才是莽草酸的龙头企业。

  现在游资已经190万手封板,没有游资席位的张扬基本不可能买入莱茵生物。

  放弃妖股?

  抱歉,张扬做不到!

  既然不能买入莱茵生物,那完全可以自己“造”一个莱茵生物。

  刚起床的何婧看见张扬信息,也顾不得洗漱,同样在互联网寻找真龙头的蛛丝马迹。

  两小时过去,何婧整理出一份莽草酸相关公司名单,通过QQ文件发送给了张扬,并问道:“你想要追涨医药股?”

  “差不多。”

  张扬打字回应。

  然后把何婧收集的与自己收集的企业做对比,挑选出五家龙头继续比对,最终张扬挖掘出了真正的莽草酸企业股票——尖峰集团。

  尖峰集团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金华水泥厂,1988年进行股份制改革,1993年在沪都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华国水泥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没深入了解过的可能会疑惑,怎么一家水泥行业的企业,会和流感特效药原材料的莽草酸沾边?

  实际上,真正和莽草酸沾边的不是尖峰集团,而是它的子公司,津城尖峰天然产物公司。

  它的《八角提取莽草酸技术》于2006年通过了津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结论是“国内领先技术”,并强调其生产周期短、环境污染小的显著优势。

  在找到“真龙”后,张扬便开始思索如何借力。

  因为他现在满打满算就100万,根本不可能封住板,必须借助大资金帮助。

  目前他认识的游资,只有互相点过关注的“跳楼哥”。

  当然了,他也可以剑走偏锋,号召vip研报群和交流群的几百名散户合力,但这目标又太大,一旦被举报到证监会,很容易被安上“操控市场”的帽子。

第65章 总舵主徐翔

  江浙,柠波市。

  柠波位于华东地区、西接邵兴,南邻台城,是一座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

  不过它并不依赖旅游,亦或者说,它的“经济心脏”有两颗,一颗是旅游,一颗则是港口货运。

  在2008年,柠波全港货物吞吐量完成3.62亿吨,位于国内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084.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7.5%,排在国内第四,跃居世界第八位。

  一座有文化底蕴,有港口的城市,自然藏富于民。

  此时柠波解放南路,银河证券营业部4楼贵宾室,十多个其貌不扬,穿着普通短袖的男人正紧盯各自电脑屏幕,在一阵操作过后,有人率先发出欢呼。

  “跟了!散户们跟了!”

  “封板封板!”

  “100万手了!”

  “130万了,卧槽,挂单速度很快啊,其他游资也参与了?”

  “废话,H1N1流感疫情三月份就在墨西哥和美国爆发,市场两次想炒作都被我们用钱砸了下来,现在世卫组织定性,我们手上有充足筹码,不拉个十连板,对不起我们这段时间的付出!”

  百来平的贵宾室烟雾缭绕,众人越说越兴奋,手里的香烟熄灭速度也在加快,他们可“饿了”两个多月,就等着这票吃饱。

  这时,唯一没有抽烟,长着副大众脸,戴着无框斯文眼镜的中年男人平静开口道:“别掉以轻心,资金都往上堆,今年能不能吃饱饭,就靠这只莱茵生物了。”

  男人说话声音不大,却很有穿透力,一字一句都落入了十几位同伴耳中。

  在他发话后,原本松弛的众人立马收起笑脸,对方在这个团队似乎拥有绝对威严。

  中年眼镜男人不是别人,正是被A股市场称为“一字断魂刀”、“总舵主”的徐翔。

  徐翔1978年出生于柠波,因自小喜欢看《富豪传记》,在阅读了巴菲特的自传后,他15岁就带着3万元一头扎进A股,仅用了不到三个月,本金就全部亏光。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12月16日以前,A股并没有涨跌限制,类似于美股和港股,可能下一秒就会出现99.99%的离谱跌停。

  但随着涨停板和跌停板的出现,徐翔摸索出了“涨停板战法”,专做强势股和龙头股。

  也正是这次悟道,外加表哥马信琪的10万元资助,不到两个月他就资金过百万,并在25岁那年达到了1个亿的资金累积。

  在赚钱的过程中,他还和孙国栋、张建斌等20人组成“柠波涨停板敢死队”,以银河证券柠波解放南路营业部为核心,猛干A股。

  坐在自己操盘位的徐翔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但眉宇无不流露出“意气风发”四个字。

首节 上一节 47/1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