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办公厅领导说完总结后解散了会议。
彭康则是带着范莺莺回到了泸州后第一时间把事情吩咐了下去。
然后就叫来了林大校。
“我们要建设风洞,高超音速激波风洞。”
林大校坐定后,彭康直接说出了目的。
听到彭康这句话,林大校笑了起来:“终于到这一步了?”
彭康也笑了起来:“你们有预料?”
林大校点点头:“我们评估过你们梦溪工业软件的军用版,里面关于风洞模拟的部分,最多支持到5马赫。”
“这是高超音速的门槛,超过这个马赫数,你们的工业软件模拟就会出现数据波动过大不准确的情况。”
“这也是以往你们设计青鸾这些装备不用风洞的原因。”
“但是我们评估未来你们一定需要建设风洞,因为梦溪军用版存在天花板,只是没想到这么快!”亏.
第二百三十章 高超音速激波风洞的需求
彭康点点头:“这是为未来做打算的,一个风洞从开工到建成需要好几年,得提前准备了。”
“而且我们还要建设粒子加速器和粒子对撞机,技术我们出。”
林大校立刻站起来笑道:“好的,那我回去汇报,剩下我已经不想听了,反正也听不懂。”
“上头应该会安排人来和你们对接的。”
送走林大校后,彭康召集了星辰动力实验室、星辰物理实验室、星辰化学实验室的人。
看着眼前这些坐在同一个宽敞会议室的精英们,彭康笑了起来。
“这次召集诸位,是为了讨论几个项目:高超音速激波风洞、离子加速器和离子对撞机。”
“我首先说我的想法,然后各位根据自己的项目情况进行补充,有没有问题?”
众人摇摇头,表示没问题。
彭康笑着点点头:“好。先说高超音速激波风洞。”
“虽然梦溪的风洞模拟模块十分成熟和先进,但是在高超音速这一块还是存在问题。”
“对于空气在高超音速下的流体力学特性,我们这一块的积累太少,这是我们目前遇到的核心问题。”
“所以我们的高超音速激波风洞,运行马赫数目标是15-45,最大模拟温度要求达到12000K,最高模拟高度起步200千米。”
“也就是说,我们未来的飞机,要越过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必须达到热层的程度。”
“至于已经超过大气层部分的散逸层不再现在的考虑范围之内。”
“有效运行时间不小于72小时。”
“现在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讨论后开始询问了。”
于是会议室内进入了讨论阶段,很多人直接掏出笔记本电脑开始了计算。
很快,星辰动力实验室负责人开口了:“彭总,想要达到这样一个设计目标,我们刚才计算了一下,它需要恐怖的动力。”
“按照我们计算,它的瞬时驱动功力需要达到2.5万兆瓦,等于一整座三峡水电站的功率还不能满足,毕竟三峡也才2.2万兆瓦。”
“这没问题,卡门涡街发电塔可以扩建,一直扩建到满意为止。”
星辰物理实验室的人自信的开口道。
听到这话,动力实验室的负责人继续开口说道。
“好,能量没问题,那就是材料问题了,这方面我想咨询下化学实验室的同事。”
星辰化学实验室的负责人也开口了:“风洞什么的我不懂,但是我刚才听物理实验室的同事们交流。”
“意思就是通过气流对飞行器增压,检测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器的数据。”
“测试飞行器和导弹在高超音速状态下的高温效应和气动效应,暴露问题。”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材料对于这么高的压强和温度的承受程度,现在我们的额多晶高温材料刚刚研制完。”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满足。”
听到化学实验室的人说了,动力实验室的负责人满意的点点头:“那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
“就是想要做到这么高的风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动力!”
“以我们现在变循环发动机的原理,是做不到的。”
彭康笑了笑:“旋转爆轰发动机的项目先暂停吧,先把爆轰驱动器剥离出来。”
“风洞是一切的基础,发动机做出来了没有飞行器也是摆设。”
“而且旋转爆轰发动机必须要经过风洞测试才行。”
听到彭康这么说,动力实验室的负责人顿时明白了彭康的意思。
“可以,但是这里面又涉及到一个问题需要化学实验室的同事们帮忙。”
“爆轰驱动器作为驱动装置,就是把爆轰气流转化成稳定的高超音速气流,这需要一种特殊的化学燃烧方式。”
“这种对化学燃烧方式的研究不是我们动力实验室擅长的,所以....”
说道这里,他看向化学实验室的方向。
化学实验室的负责任人顿时笑了起来:“没想到我们还有和风洞扯上关系的一天,这活我们接了。”
至此,大的方向确定后,众人开始明确目标。
在明确了以动力实验室为主导的情况下,针对整个风洞进行模块化拆分,各个实验室负责一部门进行研究。
这一讨论,就到了晚上0 ..
众人一整天都在会议室里,吃饭喝水都有人送过来。
看着已经没有太多形象的众人,彭康挥挥手:“好了,高超音速风洞的项目咱们基本上相当于确定了。”
“那就按照下午讨论的,设计图由动力实验室出,其他两个实验室配合。”
“没问题的话,要不先休息,剩下的明天再说?”
听到彭康要散会,物理实验室的负责人不干了:“那可不行。彭总你可不能偏心。”
“风洞动力实验室做我们没意见,毕竟它的核心和基础是动力转化为气流。”
“但是好不容易到了粒子加速器和粒子对撞机了,这是我们物理实验室的拿手好戏。”
“我等了一天了,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化学实验室的负责人也开玩笑的笑起来:“那是不是没我们化学实验室的事了,那我告辞?”
见他要起身,物理实验室的负责人一把抓住他:“你可不能走,材料还得靠你呢。”
彭康点点头:“好,那我们在把粒子加速器讨论一下,粒子对撞机今天真搞不定。”
“这两天就有国外客户要来总部访问,总不能人家来了我还在睡大觉吧。”
玩笑是玩笑,但是一旦彭康做出了决定,所有人都严肃了起来。
“我决2.6定做粒子加速器,有2个目的,既然你这么眼红,那你来说说,看看能不能猜着。”
彭康看向物理实验室的负责人说道。
负责人点点头,站了起来:“您有什么目的我猜不到,但是我大概能估计出2个对我们现阶段最需要,也是最符合我们发展路线的技术。”
“第一个是高能武器。大家所看见的什么激光枪激光炮,只是最初级的应用。”
“要是能量不够,那就屁用没有。”
“要知道我们小时候手里玩的那种外红线,一按可以照好远出现红色一条线的那种玩具,其实就是激光的一种应用。”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么个小玩意,连让体表发热都做不到。”
“所以,我们需要它的进阶版,就是粒子束武器!”.
第二百三十一章 粒子加速器的疯狂应用场景
“一般说道的脉冲武器,并不算是粒子束武器的一种。”
“因为脉冲武器是利用电磁脉冲破坏设备内元器件。而粒子束武器则不是。”
“粒子束武器就是通过一种装置,把粒子进行加速,加速到一定速度后喷射出去。”
“这种高速运动的粒子在撞击到物体时,会产生巨大的热量。”
“而这个速度能达到20万公里每秒。这是什么概念呢,光速也才每秒30万公里。”
“这就意味着一旦被粒子束武器瞄准,你是不可能躲开的。”
“科幻电影里的那些躲开激光的镜头,在现实里根本不可能存在!”
“第二种则是利用粒子加速产生的磁场,可以实现起降。”
“但是因为没有仔细研究,所以目前我只知道大概方向和原理,太具体的不了解。”
彭康点点头笑道:“行吧,虽然答上了,但是不太详细,勉强算你过关。”
“第一,粒子束武器分为带电粒子束和不带电的中性粒子束两种。”
“带电02粒子束用于攻击大气层内的目标,比如航母、导弹、飞机。”
“这是因为大气层内与空气摩擦会产生静电,如果是不带电粒子,在受到这些静电的影响后会出现解体、能量溃散等问题。”
“这回严重影响到武器的威力、瞄准性和射程。”
“中性粒子束用于大气层外目标,比如卫星和空天战舰。”
“外太空不存在空气,所以不考虑带电的情况。”
“粒子是现在人类已知的构成物质最小的单位,现阶段它已经达到了无穷小的地步。”
“也就是说,已经无法在进行二次拆分,所以你们可以理解为它的强度非常非常高,高到无坚不摧的程度。”
“如果我们把这个粒子,加速到一个指定的速度,让它撞击另一个粒子,那另一个粒子就会被撞击出去,同时产能热量。”
“单看一个粒子被撞击出去无所谓,可如果是几十亿上百亿个粒子呢。”
“上百亿个粒子相互撞击产生的爆裂效果,可以摧毁现阶段地球上一切材质制造的武器装备和建筑。”
“这也就意味着,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能量,用这种手段,是可以摧毁一个星球的。”
“这就是星球大战中的终极武器死星的原理,也同样是粒子束武器的原理。”
“只是根据加速度和发射能量密度也就是粒子数量的不同,分为粒子束枪、粒子束炮等多种规格。”
听到彭康说道这里,动力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的众人面露惊骇,他们没想到自己居然要参与这么一个伟大项目的研发。
而物理实验室的众人此刻各个面露精光非常激动。
只是听彭康大概的描述,他们此刻已经能根据自己所学整理出非常多的可行性内容。
甚至有些研究员已经打开电脑开始疯狂的记录和整理所学。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在探索物理的极限。
此前碳基基底的光子计算引擎的出现,已经逼近摩尔定律,让芯片的达到了前所未有3纳米,越来越接近1纳米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