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一幕,一旁的乔将军感叹了起来。
过了十几分钟,预定的编队全部试验完成后,操作员又开口问道:“试验完成,是否执行收回任务¨ˇ ?”
萧老爷子满意的说道:“收回吧,让赤霄赶紧回来。”
“接下来我们自己还要进行多批次多场景的实验。”
“刚好也可以培养下我们自己的操作员。”
彭康点点头:“那开始吧。”
随着操作员下达指令,一架架暗龙2迅速的飞到了赤霄的机腹下方。
而此刻赤霄机腹的舱盖再次打开,从赤霄体内深处一根根顶端像吸盘一样的控制杆。
迅速的与一架架暗龙2相连接,然后所有的暗龙2也全部停止了发动机工作。
随后一根根带着暗龙2的控制杆收回体内。
“现在开启内部循环制冷系统,冷却所有暗龙2的发动机。让赤霄回来吧。”
彭康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操作员立刻按照指令执行任务,然后就看见雷达上的赤霄已经调转方向,向着西北研究所飞来。
而指挥台的显示屏上,正显示内赤霄内部的系统运转情况,此时的内部循环制冷系统也开始了工作。
十几分钟后,记者收到了从指挥中心走出的一个部队人员的提示,再次来到了摄像头前。
“各位观众,根据刚刚收到消息,赤霄已经完美的完成了此次首飞所有的既定任务。”
“此刻的赤霄正在回转,预计10分钟后将会降落在我们身旁的跑道上。”
“而随着赤霄的降落,这也代表着我国首架也是全球首架无人机母舰首飞取得全面成功。”
“后续这家赤霄将正式交付我国空军,由空军对赤霄进行全面的测试。”
“这将是赤霄服役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赤霄将在年内正式服役我国空军。”
“现在就让我们在等待10分钟吧,虽然我猜大家可能和我一样都迫不急的的想再次见到它雄伟的身姿。”
央台的直播间里,在等待的这10分钟里,央台主持人也没有空着。
请来的军事专家此刻已经等在这里,开始就此次的赤霄首飞事件进行大概的讲述。
主持人迅速问道:“请问杜专家,您怎么看待这次我国首飞的无人机母舰赤霄。”
杜专家看了一眼之前停留在机场跑道的赤霄的截图说道:“我认为研制它的意义大于它本身首飞的意义。”
主持人有些疑惑的问道:“能说说为什么吗?您这个观点与现在网上很多人的观点完全不一样。”
杜专家笑了笑:“以往我国研制任何一种军事装备,都是首先确定需求,然后在针对性的做技术突破。”
“甚至很多装备都会因为技术问题而导致性能不得不打个折扣,这是技术落后时无奈的选择。”
“但是这次则是不一样,刚才乔上将也说了其中一点,就是它的发动机是全新研制的。”
“所以我相信在研制它甚至立项之前,技术肯定已经没问题了。”
“` ¨不然想短短一年就解决发动机问题,这完全是不可能的,哪怕是星辰科技也很难做到。”
“但是乔上将能这么说,那就证明了一点,就是这技术是现成的。”
“由此就表明我国的军事装备研发,已经超越了根据装备需求确定技术的时期。”
“已经达到了根据技术确定装备需求的时代。”
“这代表我国在军事装备领域研制已经有了深厚的技术积累,它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好处就是别说你要什么装备,先看看技术再说。我这技术这么多,要哪些部队你自己定。”
“就好比买菜,以前物资匮乏,今天吃什么取决于自己买得起什么,菜市场卖什么。”
“但是现在我有钱了,菜市场卖的菜更多了,所以我不仅能吃饱,还能做出美味佳肴,因为原材料选择多。”
“说回装备研制,部队看中了哪些技术,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确定相关(得得赵)技术。”
“然后生产单位用这些技术研制出部队需要的装备。”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部队选择性多,装备性能参数不会打折扣,并且研发速度非常快。”
“赤霄就是最好的证明,大家都知道青鸾是什么时候首飞的,它去年才开始服役啊。”
“但是今年赤霄就开始首飞了,就哪怕它年初就开始造,在造之前这些技术必须得有啊气。”
“事实就是它今天首飞了,而且就刚才乔上将所介绍的内容来说,无不表明它的先进。”
“但是这个先进的背后,是无数技术支撑的结果。”
“如果还是像咱们以往的那种研发模式,我想不仅首飞速度没这么快,恐怕性能也会大打折扣。”
主持人听到这番话,也点点头开始了思考起来。
与此同时,这番话也彻底提醒了所有观看直播的人.
第二百五十三章 地面作战平台
“卧槽,这才是真正的专家啊,看问题的角度真的清奇。”
“那是,能上央台的肯定是有真本事的,你以为是网上的那些野生专家?”
“杜专家的话其实你想想是很有道理的,我估计部队就是在星辰科技的技术库里扒拉出来的。”
“笑死,挺高端的一件事让你说的像是在尾单仓库选货一样。”
“如果真按照它这么说,那是不是以后我们会看见越来越多的装备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军迷来说很幸苦。”
“怎么,青鸾就成了牛夫人了吗?现在开始香赤霄了?”
“这是一方面吧,另一方面是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我国的装备研制已经开始完全不讲道理了?”
“不讲道理?什么意思?”
“我来说一下吧,就是以前的装备研制,我们可以摸着阿美莉卡过河,毕竟人家先进嘛,体系也最强大。但是现在我们开始走自己的体系化建设了,你看看有智能战斗系统的青鸾,还有这次的赤霄,你啥时候见阿美莉卡有这个装备了?他们连PPT都不敢这么写。”
“要超音速?好,最先进的航发怼上!要火力?72个小兄弟怼上!要防御?激光防御系统怼上!117要隐身?隐身设计加隐身涂料怼上!”
“对,我认为这才是我们最强大的地方,这种体系下诞生的装备,就像赤霄一样前所未有,你根本找不到应对策略。”
“确实,一轮齐射144枚导弹,还不够就两轮,两轮不够就三轮,我根本不跟你讲道理,就是耗也能耗死你的舰队。”
“在这种思路下,其实阿美莉卡的航母舰队就废了,一旦防空导弹消耗完,你指望密集阵去防这些导弹?”
“难道你们没发现,从始至终官方没有一个字去介绍暗龙2携带的导弹?体积这么小的导弹肯定是新研制的吧?”
“卧槽,你一说我才发现,真正要命的是暗龙2上的导弹,但是官方一个字都没提,这就要命了啊。”
“同样的,关于暗龙2的性能参数也没有一个字的介绍,可见咱们的底牌都藏着呢,能让你看的还真就是不重要的。”
西北研究所,随着赤霄平稳的降落,也代表此次首飞取得圆满成功。
在和一众(accg)前来参观的人员聊完之后,彭康当天在西北研究所的食堂招待了他们。
看着自己参与制造的赤霄飞上天,其中很多人都激动万分,离别之时还不停的握着彭康的手。
甚至到了晚上,很多老一辈的研究人员还聚集在一起带着眼镜一遍又一遍的看着赤霄起飞和降落的视频。
一遍又一遍,眼眶始终红着。
从始至终,他们嘴里念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研发体系。
次日,彭康在送走他们后,和部队领导们再次来到了会议室。
其中很多将领都带着重重的眼袋。
“怎么,各位领导昨天都没休息好?”进入会议室后,彭康笑着问道。
空军的乔将军笑着点点头:“一晚上接到了无数的电话,全是点名要它的。”
“大家都不瞎,都知道这是好东西,都想要。”
“但是给谁不给谁,又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
陆军的李将军看向彭康说道:“彭总,空军可是有了压箱底的宝贝了,我们陆军可还没有呢。”
“之前地面作战平台的设计图我们都看了,你给介绍介绍吧,现在我这边也不少人催我呢,大家都眼红空军了。”
彭康点点头,让星辰打开了投影,放出了之前根据两个设计图做出的成品想象图。
“一开始我们的目标是机器狗,最开始为了高原地区面对边境冲突准备的。”
“但是随着这一年多我们的技术不断突破,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
“所以我们对地面作战平台进行了扩充,一种是机器狗,一种是这种类似于蜘蛛的四足支援作战平台。”
“机器狗的性能和我们之前聊的差不多。”
“碳晶体超级电容做能源,支持高强度作战6小时,移动速度35公里每小时。”
“外界太阳能充电模块,8小时充满电。”
“待机时间3个月,可以部署在我方边境地区,一旦检测到敌人入侵,它会自行上报甚至自行开火。”
“整机重量45公斤,比一个普通成年人轻,所以人能去的地方它都能去。甚至很多不能去的地方,可以空运过去。”
“最大负重25公斤,这就让它可以背负足够多的弹药。”
“武器平台支持机枪、火箭弹和榴弹模块,可任意选择。”
“拥有电子通信模块、中继通信模块、卫星通讯模块、光学侦查模块、温度侦查模块、红外线侦查模块和夜视侦查模块。”
“另外就是我们为它配备了激光制导模块,可以为我们的激光制导武器提供地面引导。”
“当然,这些模块都是选装的,你们自己选择要哪些,也可以全要。”
“至于第二种,就是四足支援作战平台。”
“听名字就知道,它的用途是战略支援。”
“所以刚才提到的模块里,它只配备侦查模块和电子通讯模块。”
“但是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装备激光武器。”
“因为体积大,所以能携带的能源就多,所以激光武器就可以上。”
“甚至不排除未来装备缩小版的电磁炮。”
“它的作用就是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援。”
“但是局限就是重量,2米多高的体积带来的是超过300公斤的重量。”
“所以它的使用范围会受限,但是基本上现在所有的单兵武器都能给它装上。”
“移动速度45公里每小时,最大爬坡能力是70度。”
“适合空中运输,比如直升机,完全可以运走这个家伙。”
“这可比一般的炮轻多了,非常利于运输。”
李将军点点头:“一种轻便,使用场景广泛;一种重火力支援,但是使用场景受限,却方便运输。”
彭康十分赞同李将军言简意赅的总结:“对,所以现在需要讨论下,我们选择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