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哥哥,是二叔彭国梁的儿子,比彭康大几岁。
二叔彭国梁则是和自己父亲彭国栋一起经营着自己家里的公司。
用自己父亲的话说,二叔这人八面玲珑,所以公司的对外谈判和连锁超市的采购事宜是他在负责。
兄弟两人当初从农村来到江城打拼,靠的就是兄弟齐心把自家公司经营的有声有色。
但是彭健,如果说遗传到了什么他父亲的本事,大概也就是那张嘴了:能吃会道。
可彭健这个人,哪怕是两世为人,彭康也不得不佩服。
两辈子加一起,彭康都没见过有比他哥哥还浪的人。
这么说吧,当初自己的这个哥哥,为了方便泡妞,放着江大这些名校不去,考到了江城的一所师范大学。
给家里的理由是想当老师。
但是自己父亲和二叔哪个不是人精,谁看不出他的想法,但是也没办法说他什么。
因为他除了喜欢浪,没有其他一点富二代的坏习惯。
彭康高三时,有一天彭健从学校回来,鬼鬼祟祟的跑到了彭康的房间,说出了让彭康到现在想起来都破防的一句话!
“弟弟,你记住:人生中,能扶你一把的是你的兄弟;但是能扶你几把的,是好妹妹,宝贝,亲爱的,女朋友,媳妇。”
“她们可以是不同的人,也可以是同一个人!”
...
“喂,哥,你今天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
接通电话后,彭康笑呵呵的问道。
电话里传来了慵懒的声音,一听就还没起床:“爸和大伯让我回家接手公司,说你创业现在风生水起,江城的领导都找到家里去了,想要你回去投资。家里公司你不要了?”
彭康点点头:“对,我选的专业你也知道,搞超市不是我喜欢的,我也不擅长。”
接着彭康就听见电话里传来了“嘭”的一声:“弟弟你糊涂啊,自己创业多累啊。你这么聪明,你回家接手现成的公司多好。”
“我呢,在公司挂个职,既不耽误你做生意,作为高管的我也能吃点红利不好吗?”
听到这话彭康噗呲就乐了起来:“这么多年你还没浪够?”
“什么叫浪?我这是给天下间失意的小姐姐们一个温暖的家!”电话里传来了彭健气急败坏的声音。
彭康摇摇头:“你到底怎么想的?咱们兄弟两说点实话吧。”
听到彭康的话,电话那头的彭健沉默了片刻后开口道:“我想开餐厅。”
这话倒是不出乎彭康的意料,前世的彭健最后也开了餐厅,只是因为竞争压力太大且不善经营,最终以惨败收场然后被自己父亲和二叔给拎回了家里公司。
“这事我爸和二叔知道吗?”彭康开口问道。
“知道,我前两天回家把我爸和大伯叫在一起聊了下我的梦想,但是被他们否决了。”
电话里传来彭健气急败坏的声音:“我就想不通为什么,你要创业就给200万,我想创业就不行!”
彭康笑了笑:“哥,你要知道,我们做科技行业,只要做出的产品足够先进,就不缺买家。”
“而且我是拉着寝室哥们一起创业,他们三人也出了300万,做的东西我从大一就在研究了。”
“可你要开餐厅,你的定位是什么你想过没?平民化、快餐还是高端餐饮?是中餐、西餐亦或是东南亚菜、地中海菜?”
“八大菜系你考察过吗?如果不选那是融合菜还是创新菜?或者是现在最新的概念分子料理?”
“这些选定了你还得要厨师,要场地,要设备,要供应商。这些你觉得二叔给你200万你搞得定?”
听到彭康的话,电话里又传来彭健崩溃的声音:“作为一个吃货,想开间餐厅怎么这么难啊?”
彭康则是否定了这个是说法:“你想开餐厅其实不难,难的是让我爸和二叔接受你只想开间餐厅!”.
第三十四章 国产半导体行业之殇(求鲜花)
听见彭康的话,彭健又沉默了:“我想开间酒楼,有各种菜系,所有想吃的人来我这,都能找到各菜系最具代表性的特色。”
“我只专注中餐,外国人吃的那都是什么玩意?约翰国我又不是没去过,那什么玩意炸鱼薯条是人吃的?”
“特么的约翰国的菜谱还没我上学时的笔记本厚!”
听完彭健的话,彭康揉了揉眉头:“行吧,等过年回来我和你聊聊。”
“哈哈,还和我聊?你确定你有这个时间?最近区里领导市里领导没少往我们两家跑,要不是大伯和我爸顶住了压力,不然早把你叫回来了。”
“家里天天来人,我妈和伯母都被烦的不行两人出去旅游去了。”
“过年回家你就是羊入虎口,你还是想办法解决这个事吧。”
电话里传来了彭健幸灾乐祸的声音,说完就挂了电话。
“哎!”
挂完电话,彭康就忍不住叹气:这个年不好过啊。
“彭总,深城那边已经开始的员工善后已经在区政府的监督下完成了,现在员工已经开始放年假了。”
钟弘业走进办公室,汇报起了工作。
彭康颔首:“员工情绪怎么样?”
钟弘业笑着点点头:“员工情绪很好,毕竟工作岗位保住了,工资增加了,还能带薪多休息一个月。”
彭康欣慰的笑笑。
“那就行,虽然管理层不行,但是这些员工还是很不错的,另外那边的管理层全换了,重新招人。”
“那几个股东把公司折腾的快成家族企业了,一帮什么都不懂的人来管公司,瞎胡闹。”
钟弘业递出几份简历:“这是人事部替工厂选的一些管理岗位人选,其中最特殊的就是厂长,他是原来的厂长。”
“只是资本介入后那些股东把人家踢了出去,但是我们调查过,他一直放不下这个厂子,是主动找到我们的。”
彭康点点头:“能力如何,人品如何?”
钟弘业露出佩服的神情:“人品不错,我们在老员工间做过调查,大家对他都很有好感。”
“业务管理能力不错,但是我们内部评估他只能守成,不适合开拓。不然也不会被踢出去了。”
“那行,就他了。他只需要把工厂扩建和生产管理搞好就行;工厂和星辰能源的财务从总部财务派遣。”
彭康表达了自己的意见,现在也确实不需要这个厂长去融资或者开拓市场。
产能都被包圆了,想开拓也没产品,还不如不开拓,先搞好工厂厂房和产能的扩建再说。
接下来的几天,彭康又转进了实验室,开始研究起星辰科技自己的超算。
随着实验室越来越大,科研项目越来越多,对于超算的需求越发严重。
现阶段芯片还可以采购一些,但是核心的内容,必须要星辰自己解决才行。
虽然芯片不能让彭康满意,但是现在的星辰还没有涉足半导体,能找到替代品就已经不错了。
现在星辰科技资金不足,还不足以涉足半导体领域。
而且制造芯片,问题远远不止于光刻机。
制造芯片需要六大机台:光刻机,刻蚀机,显影机,镀膜机,注入机,氧化炉;那些全都都是国外列强的心头肉。
而国际前十大半导体设备供应商里,有一家荷兰公司,四家阿美莉卡公司,五家霓虹公司,这些巨头形成了行业绝对垄断。
像有些小说里,解决了光刻机就要造芯片,纯粹就是无知。
所以也就只能出现在小说里。
就好比有些人认为如果电脑CPU能国产,那就能打破垄断;那是他们不知道,在电脑里还有一个芯片,叫桥接芯片。
CPU好比是大脑,桥接芯片就好比神经中枢,你觉得一个人只有大脑没有神经中枢,他能协调整个身体去运动吗?
但是不好意思,现阶段的桥接芯片依然被国外巨头厂商垄断,打破垄断要到几年后!
而且哪怕解决了六大机台,没有光刻胶,你也没法开工,生产不了。
光刻胶从低到高,分为六个等级,从最低的线性胶,一直到极紫外euv用的金属氧化物胶。
而统治这个行业的,是阿美莉卡的陶氏化学,杜邦,亨斯迈;霓虹jsr,信越,富士,住友,tok,三菱化学等;再加上棒子的东进化学,lg化学,意呆利莫顿等等。
越了解事实真相的人,才越绝望,也更能激发华国人的动力。
毕竟彭康所知道的,就是这些年,并且往后十几年,华国在这些方面的投入会更加巨大。
芯片,只是半导体行业的缩影;但是一个行业,从来都不是简单的解决某种设备问题就可以的。
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才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在科技领域创业就像爬山,爬的越高,风雪就越大,但是收获的美景也更加惊艳。
但所幸彭康从来不奢望国外这些巨头能让步,他凭借的,从来都不是地球上的现有科技。
查看了一下自己目前的情况:目前声誉7836/10000.
第三十五章 节前布置
道理上来说,目前知道具体情况的,其实还是少数人。
但是声誉能够这么高,彭康估计可能和人的地位相关,毕竟他接触的相当一部分人,不说位高权重,那至少也是声名显赫。
彭康揉了揉眉头,理清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软件。
或者说,是完善公司内部软件。
无论是财务管理,还是行政管理,亦或是公司研究人员内部所用的系统,必须完善并加以管理。
随后的几天,彭康把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叫到了一起开会。
根据公司实际运营的情况,对于公司内部办公软件这一块都要提供自己部门的使用需求。
就拿国内的财务软件来说,无论是金蝶还是用友,都不满足公司的使用条件。
公司内部的跨部门协同办公和数据调用来说,这两个软件干脆连功能都没有。
而且使用其他公司的软件,在数据上根本没办法保密,至少其他公司的防火墙不像星辰科技这么强悍。
那法务就更惨,好歹财务还有专用的软件,可法务就没有了。
为此,听到这个消息后,远在深城的方晨十分激动。
拉着法务部的一群人每天一有时间就打电话开会讨论,势必要公司给法务部开发一个符合他们需求的专业软件。
首先,国内和发达地区的相关法律必须收录并实时更新。
但是这也只涉及到商业领域,其他方面不会涉及。
像阿美莉卡有些州,他们的法律根本就不是给正常人用的。
比如阿美莉卡的阿肯色州,你不能在公共场所吃冰淇淋,否则违法。
这事你就不能细想,一细想你就会不由自主的去探究,当初在公共场合吃冰淇淋的人到底遭遇了什么,才让州议会立一条这样的法律,而且还特么通过了立法!
要知道阿美莉卡的驴象两党这些年斗的那是风生水起,可这样一条法律能让两党议员都选择通过,这事情...
其次是要求软件部做一个自动收集的系统,由他们提供关键词,要求实时搜集全网全国报道过的司法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