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战舰探火星,你管这叫无人机 第178节

  “后勤保障方面,我们要求有一种能在前线以最快速度供应弹药、生活物资、急救物资的装备。”

  “直升机很容易成为火箭弹的目标,而且动静太大。”

  听到杨将军这么说,彭康有些诧异:“模式换了?不是根据现有技术来了?”

  杨将军点点头:“技术我们也懒得看,我们都是一群直性子,那就直接点来。”

  “只要你2.6们的装备满足我们的需求,你们用什么技术我们不管。”

  彭康笑着点点头:“可以。先说情报获取,你们要陆地的还是海里的?”

  听到彭康这么问,在场众人都有些意外,杨将军赶紧问道:“还能搞海里的?”

  彭康也意外了:“你们没想过海里的?”

  看到双方都诧异,上将反而笑了起来,转身看向众人:“看来你们昨天说的很对,这一开始就给了我们惊喜啊。”

  杨将军赶紧回到:“都要,陆地海里我们都要。”

  彭康楞了一下,然后笑了起来:“行,那我就先介绍陆地上的。”

  “陆地上的,我给你们介绍仿生蜻蜓和仿生苍蝇。”

  “星辰,打开陆地仿生仪器的文件夹。”.

第三百零一章 仿生无人机的巅峰之作

  随着资料被星辰投影出来,众人看见一只蜻蜓和一只苍蝇的设计图出现在墙上。

  “很早以前,公安部特殊部门的同志找到我,反馈说国外在研究仿生蜂鸟。”

  “当时我和他说这个玩意国外要过很久才能研究出来。”

  “因为仿生学本身就是一门及其高深的学问。”

  “最起码的对材料、半导体、生物、能源领域的要求就非常高。”

  “但是随着我们智能电子义肢的量产,我们在其中最关键的神经元控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所以后来我就根据当时那些同志的反馈,设计了这两种小玩意。”

  “仿生蜻蜓和仿生苍蝇。”

  “诸位领导别看设计图非常大,其实它们的体形都是根据真实大小定制的。”

  看到彭康亮出了这么个玩意,杨将军顿时来了兴趣:“彭总,介绍下。”

  彭康点点头:“全仿生设计,翅膀是特殊设计的微型太阳能面板。”

 02 “体内携带一个非常小的超级电容,最大支持1小时的工作。”

  “飞行2.5公里。信号传输最远支持5公里。”

  “适合丛林和都市远距离情报侦查。”

  “原地工作时,太阳能面板会自动补充能源。”

  “眼睛是微型光学镜头,可以实时查看监控画面。”

  “在它们的背部,配备了微型传感器,可以随时进行红外导航,由设备控制他们飞行的方向。”

  “另外,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它们的腹部,预留了一点空点。”

  “这个空间,不是用来装炸药的,而是装毒药的。”

  “我想类似氰化物这种毒药或神经毒气咱们手上肯定有,就可以装进它们的腹部。”

  “需要的时候,可以选择对目标进行注射或者在其身边爆炸。”

  “怎么样,满意吗?”

  介绍完后,彭康笑眯眯的看向杨将军。

  看着笑容满面的彭康,场上一众将军都有怪异的眼神看着彭康。

  上将也严肃的问道:“彭总,你为什么会想着往暗杀的方向发展?”

  彭康淡笑了起来:“这不能怪我,不忙的时候我就看阿美莉卡的电影。”

  “特种部队系列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就是敌人用仿生萤火虫炸秘密监狱救人。”

  “我就是从这获得的灵感。”

  “那么小的萤火虫还要做到那么大的威力,XC-10都做不到。”

  “这不是常规的化学炸药,想研制太费时间,而且必要性不大。”

  “但是搞暗杀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听到彭康这么说,上将脸色才好了起来,满意的笑道:“这电影看得很值得啊。”

  杨将军等一众战略支援部队的领导也纷纷站了起来,走到前面一个个仔细的研究起了墙上的设计图。

  其中一个少将兴高采烈的说道:“首长,这东西好啊,有了它没什么情报是我们搞不到的。”

  但是杨将军也愁容满面的转身看向最前排的上将:“首长,这东西烫手啊。”

  彭康听他这么说,有些纳闷:“烫手?为什么烫手?”

  “这玩意全是自研的,零部件全是内部制造,想量产都做不到。”

  “根本不会对外流通,保密性这么强,还拥有全部的自主知识产权,怎么会烫手?”

  上将也有些疑惑的看着杨将军。

  杨将军苦笑道:“就是因为这么先进才烫手。”

  “这个东西一旦暴露,傻子都知道是星辰科技研发的。也就意味着连我们也暴露了。”

  “现在全球论无人机领域的造诣,星辰科技独一档遥遥领先。”

  “剩下的第二名才是全球那些顶尖公司和机构竞争的排名。”

  “万一它们暴露了,这不是不打自招嘛,毕竟别人也没资格采购,我们不敢用啊。”

  “到时候就算我们不承认也没人信啊。”

  “别的不说,现在全球唯一能熟练应用神经元技术的,就是星辰科技。”

  听到上将这么说,彭康也楞了一下,他也没考虑到这个方面,毕竟他只管怎么先进怎么来。

  其他的根本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

  但是做情报工作,要的就是隐秘。

  而这两个小家伙,恰恰就是最大的破绽。

  彭康也有些无奈了:“那我就没办法了,你们自己决定吧。”

  “反正方案就这样,你要落后的我也没有,我们永远只造最先进的产品。”

  一时间上将也有些踟蹰,沉思片刻后看向杨将军:“产品先进总没有错。”

  “再说了,国外研究这个的肯定不止我们一家,很多机构都在研究。”

  “用吧。只要没有明确的证据,那就等于没有证据。”

  “没有证据的指责都是放屁。”

  杨将军点点头:“行吧。彭总,这个小东西多少钱?”

  彭康摇摇头:“不知道,设计出来后并没有制造。”

  “因为太过精密,生产设备要进行特殊改造,而且不能量产。”

  “所以你们做好心理准备,初步估计六位数,可能接近七位数。”

  杨将军并没有150针对这个价格有任何疑议:“可以,只要价格合理,多贵我们都接受。”

  “有时候一个情报的价值可能是无价的。”

  “相比这种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情报而言,这点费用完全值得。”

  “现在陆地的我们已经见过了,这简直堪称仿生无人机的巅峰之作啊。”

  “那海里的呢,也是仿生无人机吗?”

  彭康点点头:“星辰,打开仿蝠鲼柔体潜航器的资料。”

  “好的,主人。”

  随着星辰应下,墙上的资料消失不见,转而变成了一只巨大的外形酷似海里一种叫蝠鲼的深海鱼类设计图。

  “这是我们针对深海情报收集而设计的防蝠鲼柔体潜航器。”

  “也是仿生无人机的一种。”

  “翅膀展开,最长可以达到8米。”

  “最大支持工作时间为90天。”

  “最大支持水深为1200米。”

  “也就是说,它可以在水下1200米深的深海工作90天。”

  “为我们收集相关海域的洋流、水文、海底环境等重要的海洋情报。”

  “同时,也可以侦查航母、潜艇的水面或水下舰艇的动静。”.

第三百零二章 无人机的另一种玩法

  听到这里,海军的将领们也来了兴趣。

  其中一个将领开口询问起来:“彭总能仔细讲讲这个东西嘛,我感觉它的作用比刚才的那两个小昆虫强太多了。”

  彭康不禁莞尔:“可以。那我仔细介绍一下。”

  “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我妈。”

  “大家我都知道我是江城人,作为一个在九省通衢长大的孩子,江边最少不了的就是鱼。”

  “有时候在家没事做,我都会做鱼,不会做就请教我妈。”

  “我妈当时和我开玩笑,说我打花刀要顺着它们的生长和运动部位打,不会就潜到水底研究它们是怎么运动的。”

  “就这一句话让我来了灵感,天上我们有无人机可以侦查情况。”

  “并不代表海底就不行。”

  “只是海底做侦查,不能太明目张胆,因为海洋环境会大大局限无人机的移动性能。”

  “于是我就想到了伪装,在海底最好的伪装就是仿生学。”

  “而我之所以将目标放在蝠鲼上,是因为它独特的体形。”

  “身体扁平,宽度大于长度,最重可以达到3吨。”

  “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仿制它的话,是可以潜入深海的。”

  “超大的接触面积加上我们独特的材料,单位面积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强。”

  “而且在海洋里数量众多,成群结队,完全不引人注目。”

  “超大的体形可以容纳更多的侦查或攻击设备。”

首节 上一节 178/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