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战舰探火星,你管这叫无人机 第197节

  “虽然我们自带冷却系统,可以做到1分钟发射5发。”

  “但是一旦遇到饱和式攻击,哪有时间给你冷却?”

  船长苦笑了一下:“我们之前认为每分钟40发已经足够了,毕竟它是航母舰队的一员。”

  彭康笑着摆摆手:“这不怪你们,因为这个激光发射器同样是我们的,未来我们还要考虑升级。”

  “这是我们内部规划,你们不知道情有可原。”

  “第三,能量系统严重低估了。”

  “因为要考虑未来升级的情况,所以60万KW的发电量,是不够的。”

  “并且我们的超级碳晶体电容内部已经有了第二代,体积可以大幅度缩小。”

  “总的来说,动力舱缩小,储电舱缩小,激光发射器增加1倍。”

  “发电量增加值80万KW。”

  “只有这样才能为未来的升级预留好足够的余地。”

  “不然,这就是一艘花了好几百亿却没办法升级的废船,现在看着先进,到时候不能升级可就尴尬了。”亏.

第三百三十章 第二代碳分子多晶钛合金

  听到彭康说完,张将军点点头,然后看向船厂领导:“老周啊,你们有点闭门造车了啊。”

  “后续优化多和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聊聊,不然再出今天的问题可就不好了啊。”‘’

  周厂长赶紧笑了起来:“好的,但是能交流的也仅限于那么几家而已。”

  “也幸亏这次咱们设计草图出的早,内部管道和电缆还没开始规划铺设。”

  “不然真到了那个时候,就是对我们团队巨大的打击啊。”

  彭康摇摇头:“其实造船别说国内,国际上你们也是最顶尖的。”

  “所需要了解的,无非就是对于核心零部件的尺寸。”

  “关于我们这里,能说的我基本都说了。”

  “你们剩下的,应该是电磁弹射和电磁轨道炮。”

  “这“一五零”两个你得找对应的研究所去了解,不过我总觉得这个电磁轨道炮放在这里问题比较大。”

  “限制抬角这点非常致命。”

  张将军也点点头:“这点也是我刚才想说的。”

  “彭总,高能武器你们的研究是最领先的,有没有解决方式?”

  彭康盯着舰首看了几分钟后问道:“一定要吗?”

  张将军肯定的点头:“一定要。”

  彭康摇摇头:“妥协的方案都不完美,唯一的方式就是加钱。”

  “加钱?怎么个加法?”张将军疑惑的问道。

  彭康走到设计图前,在舰首的平直甲板下方位置用手指画了一个圈:“这里,整体全部分解重新设计。”

  “做内嵌式炮塔。”

  “一般的时候,这里是舰首,看不出任何变化。”

  “可是一旦需要,这里两块船体金属板向内收缩,收起来。”

  “然后推出电磁轨道炮的炮塔,炮塔连同基座全部向外伸出超出甲板最前沿。”

  “这样既可以解决电磁炮轨道仰角问题,而且因为一般的时候藏在船舱内,可以避免被偷袭时被第一波打击破坏。”

  “到了战时,只要不是开炮时达到特定的仰角,起飞就没有问题,可以互不影响。”

  “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因为整个电磁炮全部推到了外边,散热性远比现在的有一半藏在船体内好的多。”

  “还可以避免这周围局部温度升高的问题。”

  张将军思考了一会彭康的方案,又回头和己方的一众人员讨论一会后看向周厂长:“老周,你怎么看?”

  周厂长掏出自己的公文包,从中掏出一沓草图,在其中翻找到一张后说道:“这个,是我们的备用方案之一。”

  “但是缺点就像彭总说的,得价钱,而且价钱还不一定搞得定。”

  “咱们虽然是模块化设计,但是整艘船的应力是要经过超算模拟的。”

  “确保无论什么航速、风速和怎样极端的天气,都不能影响船的重心和应力结构。”

  “可一旦在船首的位置开个口子,那整个应力结构都得变。”

  “变的关键就在于一旦开口,就破坏了船身整身强度。”

  张将军身后的一个将军问道:“船身你们用的什么金属?”

  周厂长直接开口道:“碳分子多晶钛合金,我们的方案是把这种合金经过高温熔化和常规的特种钢融合,用这种新的金属造船身。”

  “这是星辰科技之前给的方案,碳分子多晶钛合金太贵了,全用它来造船身的确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咱们用不起啊,据我说知现在有资格这么搞的,也就核潜艇。”

  “能承受5000度以上的高温,抗腐蚀性也没得说,屈服强度更是大于2500兆帕,是世界通用标准的5倍。”

  “用它造的航母甲板和基地舰甲板我们有信心做到20毫米的厚度,这远低于世界上80毫米的通用标准。”

  “可哪怕是这样,我们依然敢用命来担保这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飞机甲板。”

  “而且这样的舰艇本身的磁场对于我们船上的电子设备的影响几乎没有,并且整体重量大大降低,让我们多了很多有效排水量。”

  “这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金属,可是它也有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价格。”

  “可以说每一克我们都精打细算,不敢浪费啊。”

  问话的将军听完后点点头,也叹了口气。

  但是张将军显然并没有失望,而是笑着看向彭康:“第二代比第一代贵了多少?”

  “35%0 .. ”彭康也笑的回答。

  张将军点点头,看向周厂长:“第二代碳分子多晶钛合金星辰科技也研发出来了。”

  “本来是给其他项目留的,既然你这边有需求,我可以打报告把你们也排进供货序列。”

  周厂长闻言眼里闪过一道精光,于是赶紧开口:“数据,我要知道。”

  “能承受8500度高温,抗腐蚀度依然是C0级别,区服强度为4800兆帕。”

  彭康果断给出了答案。

  “所以舰首的部位你们可以用第二代碳分子多晶钛合金来制造。”

  “应力问题可以完美解决。”

  “但是唯一的问题是,融化这道工序,全球只有位于长安的星辰机械下的金属冶炼厂能做。”

  “所以你们什么时候能拿到,我不敢保证,得看到时候的生产序列。”

  周厂长先是狂喜,接着就哭丧着脸:“张将军,又贵了35%,这是要我老周的命啊。”

  张将军闻言哈哈大笑起来:“放心吧,预算会一起给你涨的。”

  “我们对它的期望是海洋时代最强大的水面舰艇。预算肯定给够。”

  周厂长点点头:“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方案我们会重新做。”

  彭康也开口道:“关于涉及我们的部分,有2.6需要时你可以和我们沟通。”

  “我们会派对应的研究人员和你们沟通。”

  “他们虽然不懂造船,但是船上这些设备要怎么安装,需要多大的位置这些他们是绝对没问题的。”

  周厂长点点头:“放心吧,现在只是初版,所以没麻烦你们。”

  “一旦大纲确定,进入到精细设计,到时候对应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我们都会找人来谈的。”

  “这是我们的惯例。”

  “另外就是到时候进行超算模拟时,你们的那个道能不能让我们也用用?”

  “让我们也体验下光子计算机。”

  张将军哈哈大笑起来:“就你老周心眼里多,放心吧。”

  “你们单位和很多单位都是内定的第一批使用序列。”.

第三百三十一章 阿美莉卡无能的怒吼

  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当会议全部开完后,彭康和张将军两人散步走回招待所。

  “彭总,你们的碳分子多晶钛合金性能已经很逆天了,为什么还要研究第二代?”

  张将军有些疑惑的问道。

  彭康笑着看了他一眼:“怎么就逆天了?”

  张将军摇摇头:“不是逆天,是已经无法追赶了。”

  “这种金属,说实话已经超出了我们很多单位对于材料学的认知。”

  “他们当初拿到你们第一代的数据时,都已经疯了。”

  “如果不是价格的问题,他们恨不得把所有的装备全用这种合金造。”

  “别的军种我不知道,反正现在潜艇部队的几个将军是天天打报告要换新潜艇。”

  “现在的潜艇恨不得全不要了,他们是怎么看怎么嫌弃。”

  “综合电推,超大能量密度的电池,加上第一代多晶合金,这绝对能打造出全球最恐怖的核潜艇。”

  “现在的他们眼里只有新潜艇。”

  “有史以来最高的排水量,超低运行噪音02,超强潜水深度。”

  “巨大的排水量意味着巨大的内部结构,我们的潜艇官兵可以有更好的休息环境。”

  “有时候他们的情绪我们都可以理解。”

  “但我想说的是你们在研究下去,是不是就有点浪费资源了?”

  彭康笑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夜空中皎洁的月亮,指着它问道:“你知道在外太空有多少细小的碎石吗?”

  “你知道他们在太空中飞行的速度有多快吗?”

  张将军没有说话,而是默默的听着。

  彭康接着说:“地球上子弹的速度大概在每秒400-900米,这个速度已经可以把很多金属给破坏,会导致内部结构破坏从而导致形变。”

  “但是在外太空,那些细小的碎石一般都有20000米每秒,快点的6-7万米每秒都有,低于10000米每秒的不多。”

  “如果是大的陨石,咱们还能用高能武器打碎。”

  “可要是小一点呢,未来我们的航天飞行器如何防范这种拳头大小的碎石呢?”

  “拳头大小或者篮球大小的碎石看起来大,可是在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巨大飞行器面前,它就是小不点。”

首节 上一节 197/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