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战舰探火星,你管这叫无人机 第214节

  “今年我们的海外分公司会全部成立起来,知周会正式开始打入全球市场。”

  “到时候优秀的电影我们会在外海播放,到时候这巨大的利益,会让创作方和拍摄方发疯的。”

  “电影的本质就是好的剧本加上专业的拍摄团队,现在国内已经搞反了。”

  “等到条件成熟的时候2.6,我们会把详细的计划上报的,领导可以放心。”

  听到彭康这么说,王部长这才放下心来:“行,有你彭总这句话就行。”

  “这次让他们涨涨记性也好,以往我们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可惜作用不大。”

  “那这次就让市场给他们一个教训。”

  挂断电话后彭康回到数据中心,看见邹浩思走了过来,就笑着说道:“按照计划执行,领导只是关心文化市场,不干涉我们的运营。”

  点到彭康这么说,邹浩思笑着点点头,然后问道:“那那些发行方老总的电话我就敷衍过去了?”

  彭康理所当然的回到:“肯定啊,一切都是市场竞争,自己不争气怪别人有什么用?”.

第三百五十六章 超滤膜诞生

  接下来的几天,虽然网上关于星辰科技的这次更新余波依然不断,但是彭康已经转移了关注的中心。

  此刻他已经身处星辰科技总部的化学实验室。

  因为就在今天,化学实验室的负责人赵雨华给彭康打电话,超滤膜已经搞定了。

  于是彭康果断来到实验室。

  走进实验室后,赵雨华直接带着彭康走进高分子有机合成实验室。

  “彭总,您之前提到的聚砜多孔支撑膜皮层孔型结构的多层次超滤膜我们已经研发出来了。”

  彭康点点头,走过去后看见合成台上,摆放着一个厚度达到将近2厘米的淡白色不知名结构的膜。

  彭康带上手套后拿起放大镜观察了一阵,又走到显微镜下查看了其内部结构后笑着脱下手套。

  转过头后又看起了检测报告,十几分钟后,彭康满意的放下手里的报告。

  看着实验室里激动等待的一群人,彭康笑道:“恭喜你们创造了历史。”

  “虽然还没有经过试验,但是我想未来整个国家都会感谢你们,甚至未来中东的不少国家02都会感谢你们。”

  听到彭康这么说,实验室里顿时响起山呼海啸的声音。

  赵雨华看了一眼正在用身后团队挨个拥抱的中年人后笑道:“彭总,老付这个年都没过,大家也都是这样。”

  “我看可以给他们放假了吧?”

  彭康笑着点点头:“行了,现在你们收拾收拾,把该交接的都交接一下。”

  “给你们2天时间,2天后我要看到你们消失在这里,半个月内不准回来。”

  “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好好休息。”

  “等你们回来,就要考虑量产的问题了。”

  听到彭康这么说,在场一百多人又是一阵欢呼。

  对于已经熟悉星辰科技风格的众人都知道,一旦进入量产,这就不仅仅意味着对他们工作的认可,还意味着所有人都会变成富翁。

  虽然星辰科技的工资待遇很高,但是对于能学以致用并且发家致富,这是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

  走出化学实验室,彭康把检测报告交给范莺莺后拿过电话就拨通了董秘书的电话。

  电话很快被接通:“彭总,年已经过完了,这时候拜年可就晚了啊。”

  彭康不以为意的笑道:“肯定不是拜年,是来从开年礼物的。”

  董秘书有些惊喜的问道:“什么开年礼物?”

  “你可以向二元老汇报了,之前提到的超滤膜已经完成了,近期要考虑建厂的事宜了。”

  “因为事关重大,所以城市不好选,看看领导们有没有什么意见。”

  彭康笑着回道。

  听到彭康传来的消息,董秘书哈哈大笑:“好,好,果然是个好礼物。前段时间元老们还为这事开会讨论呢。”

  “我现在就去汇报,你等消息吧。”

  十几分钟后,彭康的电话响起:“彭总,元老让你后天来帝都,当面聊聊。”

  “这两天元老们会考虑下具体的地点。”

  彭康果断的答应了下来。

  天后,彭康如约抵达了帝都。

  直接被安排到了内部的一个招待所。

  等彭康被带到招待所的会议室,里面已经有很多人等在这里。

  彭康坐下后,掏出资料递给董秘书。

  董秘书立刻把资料传给二元老。

  二元老接过资料后没有直接看,而是说道:“我时间有限,只有今天上午有时间。”

  “所以上次我们讨论出个大概,把目标城市定下来。”

  “定下来后,你们这些专家在讨论具体的建厂问题。”

  说完后他才开始看起了资料。

  现在对于星辰科技的资料,元老已经很熟悉,在大致看了一眼目录后,他直接找到应用前景和成本等方面的内容。

  然后直接找到对应的页数开始看起来。

  过了十来分钟,元老满意的放下手里的资料:“彭总,采购单价也不低啊。”

  “接近10万元每平米了。”

  彭康点点头:“确实,虽然单次采购量大,采购成本高,但是这还是根据淡化厂规模决定的。”

  “规模越大,每日淡化海水量越高,就可以摊薄更多的成本。”

  “如果是以每年5亿立方米的最高标准建设,那每立方米的淡化成本会在1毛以内。”

  “算上所有成本,最终综合成本不会超过2毛。”

  “所以关键还是我们建在哪,建多大的。”

  元老点点头,看向会议桌旁的一群专家:“现在该你们发挥作用了。”

  “大体情况彭总刚才已经说了,你们也评估一下。”

  在场专家点点头,其中一个专家率先问道:“请问彭总对于地势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

  彭康笑了一下:“肯定有。”

  “第一,海水淡化工厂肯定会有噪音,所以要远离生产区。”

  “我知道我国很多沿海城市有海水养殖业务,大范围的提取海水会影响周围水流和生态环境。”

  “所以肯定要远离他们。”

  “第二,海水提取管道要一直铺设到海底。”

  “所以要避开繁忙的海上航线,甚至终年不冻的深水良港也不是我们选择的目标。”

  “免得因为船只航行导致我们的抽水管道发生意外。”

  “163第三,需要的地方得大。”

  “除了海水淡化区,还得考虑建设卡门涡街发电塔的位置。”

  “海水淡化需要大量的电力,用现在的发电设备发电会导致海水淡化成本增加。”

  “所以必须有建设卡门涡街发电塔的地方,并且还要并入当地电网。”

  “第四,交通要好,工作人员是去上班的,别一杆子给人支到荒郊野外。”

  “既不方便工作生活,也不利于安保和意外救援。”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海水淡化了,这水咱们送哪去!”

  “如果是南方不缺水的城市,那没必要。”

  “如果是北方,那水利管道铺设又是个问题。”

  “我能想到的问题就是这些。”

  听到彭康说完,在场专家们纷纷点头。

  场上一个水利专家问道:“你们通过海水淡化的淡水是什么级别?”

  彭康信心十足的答到:“一级淡水。”

  “吸光率≦0.001,基本上等同于地下水水质。”

  “经过消毒处理即可饮用。”

  PS:感谢大佬们的月票鲜花和催更。但是这两天臀部实在不给力,已经出血了。所以用药和检查都没停。目前正在纠结要不要割。所以更新会耽误点。等好一些了,我会补上。感谢各位大佬的支持!.

第三百五十七章 最终选址确定

  听到彭康说完,其中一个水利学家说道:“我们还要考虑到涨潮和落潮的水位差。”

  “我虽然不知道这种工厂的建设成本,但是对于我们来说管道铺的越少,成本就越低,在海底出问题的可能就越小。”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用水成本。”

  领头的地质专家若有所思的问道:“所以你的意思是要找一个涨落潮水位差小的地方?”

  水利学家点点头:“对。”

  地质专家笑道:“那满足要求的就是悬崖绝壁这种地形,只有这些地方海水涨落潮的水位变化影响最小。”

  “要是铺到沙滩或者地势相对平缓的冲积平原,那管道至少得多铺设好几十米上百米,这是巨大的成本。”

  另一个水利专家看向彭康:“彭总,你们在海底除了铺设管道,还会有什么设备吗?”

  “还会有辅助抽水电机。”

  彭康给出了答案:“就像你们刚才说的,如果是悬崖峭壁这种地形,垂直落差太大,单纯的岸上抽水需要电机功率很大。”

  “而且效率不高,所以得在海底架设辅助电机。”

  “如果是在地势平坦的地方,反正不会有这个问题。”

  讨论到这里,元老敲了敲桌子:“也就是说地势的改变对于建设成本的区别不大?”

  彭康摇摇头:“不,建设成本区别很大。”

  “各位现在应该知道我国电机行业有了巨大的突破,说实话多几个电机多不了多少钱。”

  “但是管道还是能短就短。”

  “这么和各位专家说吧,我们铺设管道的钢材,肯定是和航母甲板级别的特种钢一样。”

  “只有这样,才能让管道在海底能坚持几十年上百年。”

  “而且未来管道上肯定会有相当多的附着物和各种生物,比如牡蛎,海带等等,清理也是要成本的¨ˇ 。”

首节 上一节 214/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