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成看着巨大运载平台上的沥泉发动机,眼里闪过一丝精光。
“这次我是秘密前来,今天你们这里很热闹,无论是地上还是天上,都很受关注。”
“所以这次我是秘密参观,没通知还请见谅。”
彭康点点头后转身看向不远处的沥泉发动机:“周将军,你们火箭部队也要用它?”
周志成笑了笑:“提前看看,核心机是肯定会用到的。”
“但是不同于火箭发动机,洲际弹道导弹的助推器不需要这么大的推动力,很多方面都不同。”
“所以我提前来看看。”
“彭总你不用管我这么个闲人,今天我就只带了眼睛。”
“你去忙你的。”
“行,那林大校你替我招待好周将军,我先告辞。”
说完后彭康就离开了这里。
对于周将军的到来,彭康即意外也不意外。
意外的是他秘密前来,而且来的这么快。
不意外的是洲际弹道导弹技术是火箭的前置科技。
这两者有相当大的共同性。
对于沥泉发动机,部队一定会来人,只是没想到在今天而已。
80离开这里后,彭康再次和航天部门的相关领导集合。
“彭总,刚才这是又来了朋友?”
看见彭康走了过来,领导看了一眼彭康刚才去的方向,笑吟吟的问道。
彭康无所谓的笑了一下:“今天来的都是朋友。”
见彭康不想提,领导也没说什么。转而岔开了话题:“什么时候测试?”
“11点,整个转运平台还有50分钟到位,然后是整机检查和燃料加注。”
看了一眼手表后彭康淡笑着回复。
听到彭康的回复,周围的一众人员开心的笑了。
就在彭康和一众人员聊天的过程中,范莺莺走了过来安静的站在彭康身边:“彭总,有点小事。”
彭康看了她一眼小声问道:“什么事?”
“这次央台负责此事采访任务的外勤队伍负责人找到了我,希望我们能提供测试时的一些画面。”
“因为测试厂房他们进不去,但是成功的话需要新闻播报,所以想让我们提供一些相关画面。”
范莺莺快速说起了不久前发生的事。
“可以,用我们的设备录像吧,具体录像要求你和林大校沟通。”
“对于这种室内录像,他那里有一整套标准。”
彭康思考了一下后给出了答案。
范莺莺点点头后就离开了。
上午10点50时,彭康带着相关人员来到了测试车间的观察室。
观察室位于测试车间的两旁,属于半地下建筑。
除了抬头就可以看见火箭发动机巨大的喷射尾炎以外,周围的墙上还有一块巨大的显示屏幕。
“测试开始后,屏幕上会显示运行时间、发动机喷射速度、时速等相关数据。”
“这次测试会先从第一宇宙速度开始,分别进行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的测试。”
“每个宇宙速度运行时间10分钟,在包含最初加速度的5分钟测试时间在内,总测试时间为35分钟。”
一旁的夏学海走进观察室后开始介绍起了大概情况。
听到夏学海的讲述,一直通过观察口观察沥泉发动机的航天工程动力系统总师邵晁十分诧异的回头看向夏学海。
“一次就走完全部测试流程?”
“夏博士你们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燃料加注系统的总师也开口问道:“那这相当于你们在这个过程中岂不是也把燃料加注系统的动态控制系统也一起测试了?”
“这样的话你们一次要测试相当多的模块,如果出了问题,那查找起来岂不是很费时间?”
夏学海颇有些无奈的看了航天部门的领导一眼:“没办法,8月份就有发射任务。”
“我们上个月才收到通知,必须抓紧时间。(accg)”
“不过各位也不用担心,整个测试系统由星辰人工智能全程监控,所有情况都会进行分流管理。”
说完后夏学海和大家说了一声告辞后便离开了这里,因为测试时间已经不远了。
看到夏学海离开了这里,邵晁有些担忧的看向彭康:
“彭总,这可不仅仅是几十亿的问题,还代表着全球第一台液氧甲烷发动机。”
“这是公认的第四代火箭发动机最好的方案之一,你们是要突破人类历史的。”
“第一次就进行这么大范围的测试,有些不稳妥吧?”
坐在旁边喝茶的彭康闻言放下茶杯,满脸轻松的摇摇头:“没什么不稳妥。”
“星辰科技已经创造了太多个人类历史上的第一,要是都颁奖,奖牌能堆满一屋子。”
“多一次少一次没什么区别。”
“至于几十亿,听起来不少,但是也不多。”
“我们可是为星辰航天准备了1万亿,几十亿的学费已经很便宜了。”
听到彭康都这么说了,邵晁叹了一口气后继续认真的观察起沥泉发动机。
航天部门领导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后说道:“你们就别为星辰航天操心了。”
“他们和我们不一样,我们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星辰科技是探索人类未来的方向。”
“以前我们没这个条件,只能选择最保守的方式进行。”
“现在有了条件,就大刀阔斧的干,出了意外我们都能学到东西。”
“况且8月16号那是我们根据我们现有火箭的技术条件确定的发射窗口。”
“一旦沥泉发动机测试成功,那对我们来说全年就有200多个发射窗口,到时候你们就不用死守发射时间了。”
听到航天领导这么说,其他人也松了一口气,但是大家依然不放心。
随着上午11点的到来,整个测试车间警铃大作。
然后就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火箭发动机“轰”的一声开始了轻微机颤。
随后一股明黄色火焰喷色而出。
“有数据了。”
观察室里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所有人都紧张的盯着墙上的显示屏幕。
而在测试车间外的不远处,央台采访团队也听到了这个声音。
“开始了,我听到发动机的轰鸣了!”
PS:昨天下午在医院打针后医生建议留院观察,昨晚都在医院,所以断更了,也来不及通知。抱歉哈各位读者老爷。今天上午回家了,状态还行。今天我慢慢写慢慢更。能更多少我心里没底,要看身体情况。但我尽量多更一点。目前整个剧情也要开始为进入航天部分做铺垫了。后面更多的就是太空项目了,科技也都会向这方面靠拢。各位看的要是觉得还行,可以送点花花和月票,拜谢!.
第三百六十九章 三大宇宙速度
随着显示屏幕上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数据,观察室内也彻底的安静了下来。
除了轻微的呼吸声,在也没有其他声音。
所有人都目光紧盯着屏幕。
偶尔有人轻轻的挪开脚步走到观察口观察发动机的状态,但是也是极为小心~。
生怕因为自己的-行为加重了机颤。
无论是发动机也好,还是火箭也好,在工作状态都会产生轻微的机颤。
这种机颤,也叫做震动。
这是不可避免的一众现象。
但是看彭康并没有起身,而是一直看着显示器,火箭总装系统的总工程师不由得有些疑惑。
“彭总,你好像并不关注发动机震动啊?”
彭康有些疑惑的看着他:“为什么要关注,这不是正常现象吗?”
总工程师听到彭康的反问,脑子里顿时闪过一种可能。
立刻有这紧张的问道:“你们的火箭振动台是多少吨的?”
“200吨啊,你们不是吗?”
彭康有些疑惑的反问道。
对于航天部门内部的情况,他确实不知道。
火箭振动台是模拟火箭在发射过程中抵抗震颤的能力的一种设备。
一般无论是火箭发动机还是火箭箭体,在制造完成后都要上振动台测试。
模拟在发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把发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地面复现并进行解决。
彭康知道的是阿美莉卡以前在这方面确实很先进,并且对华国的技术封锁十分严格。
在他们的协定里,超过10吨的全部都在封锁范围内。
听到彭康的反问,总装工程师苦笑着摇摇头:“别说200吨,我们现在最大的也才50吨。”
“阿美莉卡目前最先进的是9级振动台,也就是35吨级的。”
“我们虽然比他们强,但是强的也有限。”
航天部门的主管领导喝了一口茶后笑道:“这次来我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买你们的振动台。”
“当初你们的星辰系列火箭性能提交后,我们就猜到了你们肯定有大吨位的火箭振动台。”
“这次来有部分因素就是因为它。”
彭康闻言随即点点头:“行,你们找星辰机械下单就行。但是最大也就200吨了,在高就要单独设计了。”
主管领导笑着摆摆手:“200吨我们都用不上,100吨就够了。”
“哦?你们不要大吨位火箭了?”
对于他们的决定,彭康有些疑惑。
领导摇摇头:“现在不需要,星辰正在进行分级制造,对于我们来这就相当于有了。”